第八百五十三章 吳哥

bookmark

第八百五十三章吳哥

真臘曾經是一個繁華的國度,它的前身叫扶南。

《南齊書·扶南傳》記述:扶南人黠惠知巧,攻略傍邑不賓之民爲奴婢,貨易金銀彩帛。

大家男子截錦爲橫幅,女爲貫頭,貧者以布自蔽。

鍛金環鏆銀食器。

伐木起屋,國王居重閣,以木柵爲城。

海邊生大箬葉,長八九尺,編其葉以覆屋。人民亦爲閣居。

爲船八九丈,廣裁六七尺,頭尾似魚。

所居不穿井,數十家共一池引汲之。

俗事天神,天神以銅爲像,二面者四手,四面者八手,手各有所持,或小兒,或鳥獸,或日月。

其王出入乘象,嬪侍亦然。王坐則偏踞翹膝,垂左膝至地,以白疊敷前,設金盆香爐於其上。鬥雞及狶爲樂。

可是等到《隋書》的時代,曾經富強的扶南國,被北面來的真臘征服了。

文化上也來了一次巨大的倒退

“近都有陵伽婆山,上有神祠,每以兵五千人守衛之。城東有神名婆利,祭用人肉。

其王年別殺人,以夜祀禱。

王一登基,其兄弟必處刑,或去一指,或劓鼻,別處供給,不得仕進。”

這一時期的都城,就在洞薩里湖北面。

www ☢ttκā n ☢¢ ○

之後吳哥王朝將真臘從爪哇“山王”的宗主權中解放出來。

新國王在訶裡訶羅洛耶城統治,爲擺脫爪哇“山王”的統治,他必須在一座山上接受婆羅門傳授,建造顯示聖蹟的林伽,使他自己成爲山王。

諸王至高無上的權力,此後便寓於這座林伽之中。

當時的國王者耶跋摩二世選擇了古倫山。

爲了彰顯王權和神權,引發國王崇拜,古倫山上開始大規模修建寺廟。

儘管者耶跋摩的實際權力沒有超出大湖地區,但他在毗鄰洞裡薩湖的北部高地找到了未來首都的位置。

這個地方處於每年氾濫的範圍之外,距神廟用材的砂岩採石場三十多公里,緊挨着呵叻高原和九龍江流域的要隘。

之後的國王,又創立了提和羅耶儀式。

從此,金字塔形的提和羅耶神廟,就成了每一個王都的標誌。

提和羅耶的意思,就是天王。

每個王的神廟都建立在一座天然或人工的山上,裡面供奉着石頭或貴金屬製成的林伽,歷屆統治者的提和羅耶像就立在這樣的林伽之中。

範勝凱並非王族出生,是趁國內外戰亂中崛起的大軍閥,類似三國時代的曹操,因此他對於確定自己的王權更加看重。

因此吳哥又一次陷入了大規模的營建當中。

吳哥的神廟很多,真臘人也明白了水利的好處,在大湖上游地區建造水庫,水渠,供應吳哥城所需。

國王們窮奢極侈地建立自己的廟山,一座比一座宏偉壯大。

上上一任國王,挖掘了東巴賴湖,在湖邊修建了巴方寺,一座寺就是一座覆蓋整個山丘的石頭廟宇,“望之鬱然”,山中樹立的是一座黃金的溼婆林伽。

而他的繼任者,下令在國都的西面開挖一個長八公里,寬兩公里的大蓄水池。西巴賴湖比東巴賴湖還要大,在中心的小島上建立有一座寺廟,廟旁安放着一座巨大的青銅像。表現了歇憩在大洋水面上昏昏欲睡的毗溼奴形象。

廟中還有無數的浮雕,碑刻,記錄着歷代國王的生平重大場面,以及他們的“豐功偉績”。

李舜舉和蘇油並肩坐在華麗的象座上進城。

大城的格局已然開始形成,兩道城牆,還有護城河,護城河上還有大橋,大橋兩側是石頭雕刻的武士,面目猙獰,一共五十四座。

城門上有大佛的頭像,城牆是石頭牆,高達兩丈,相當壯觀。

宮殿也非常輝煌,不少金飾。

真臘本地不產金銀,這些都是貿易所得。

看着如此規模宏偉的廟山建築羣和外牆都雕刻有石像的城牆,李舜舉偷偷對蘇油說道:“要是大宋官家們都這樣搞,怕不早就被朝臣們噴死了。”

蘇油笑道:“都監,想到了華夏曆史上的哪些帝王?”

李舜舉面上掛不住:“依我看來,夏桀、商紂之君耳。明潤,我們這樣算不算是助紂爲虐啊?”

蘇油說道:“和桀紂還是不同的,至少你看其國民,離‘是日何時喪?予與女皆亡!’可是一回事兒?”

走在前頭的白象上,範勝凱對着國民們頻頻招手。

國民們在象隊經過的時候,紛紛跪拜匍匐,看神色真是衷心的虔誠忠順。

李舜舉看着這樣的情形,終是搖了搖頭,不說話了。

範勝凱此舉,也有拉大旗扯虎皮的意思,顯示大宋對他的支持。

暴君不暴君的不說,但範勝凱真是好主人。

最搞笑的是皇宮裡很多漂亮女人,她們竟然都是職業婦女。

她們有特殊的裝扮,像是制服標誌一樣,在宮外都有丈夫,每天白天進宮上班,供宮中使喚,晚上各自回家,類似後世的朝九晚五!

這裡的行印度教,民分數等。

高等級的家庭,家中都有各地抓來的奴隸,多的一兩百,少的也有一二十。

此外在野外還有大量的“野人”,渾身赤裸,用藤編成盾牌,用標槍打獵。標槍上繫着十數丈的繩子,這玩意兒是唯一的財產,一定要收回來的。

高姓人如果沾惹了這些等級的女人,會被認爲“不潔”,第二天所有人吃飯都會遠離。

這裡還有獵膽的風俗,地方州府會組織抓野人,取他們的膽獻給國王,這是中古時期人祭的惡俗留存。

遊覽獵奇是一個方面,正事兒還是要做的。

範師哲請石薇爲吳哥人救治病痛,石薇欣然同意了。

蘇輻則與範勝凱手下的大臣高相憑簽署經濟條約,爲吳哥經濟注入強心劑,準備大肆採購這裡特產的木材,香料,寶石,以及如降真香,黃蠟,紫梗等諸多特產。

而真臘人需要的東西就太多了。

首先是金銀,他們要修神廟,造佛像,對金銀的需求極度旺盛。

其次是金屬器,漆器,絲綢,布料,藥材,甚至是梳篦,竹編,雨傘,扇子……什麼都想要。

還有最渴望的——清涼油,金靈丹和鋼針。

協議簽得蘇輻沒好氣,我是做大生意的,鋼針雨傘清涼油這種單,真的不是侮辱我?!

等到高相憑一說價,五根針可以換一兩降真香,蘇輻立刻轉換了態度,那我們還有小鏡子,黃銅頂針,小剪刀,都是很好的東西喲,要不我給你弄成針線套裝你看如何……

真臘國也設封建制度,類似六部設有五大臣,不過大多是王親國戚分任。

法典規定﹕國王是國家的主人﹐這個主人的意思,是王國全部地區的人民、水、土地、森林和山脈,都是國王的財產。

農民對土地只有使用權。國王把土地分封給屬下貴族官吏﹐農民領取土地耕種必須向封建領主繳納一定的實物地租和服勞役﹐以換取對土地的使用權。

等級非常森嚴﹐官屬出門乘轎及打羅傘各級有別﹐住屋高矮廣狹各有定製。

官家府第和百姓房舍也不相混淆﹐人民只能蓋茅爲屋﹐國戚大臣才許用瓦。

不過他們的轎子非常搞笑,就是一根竹竿,繫着一條錦緞,說是轎子,其實就是一個人擡着走的吊牀。

這玩意兒蘇油和李若愚都是不坐的,寧願優哉遊哉地步行。

範勝凱見不是事兒,送了蘇油和李若愚兩匹馬。

真臘本地馬很小,但是這兩匹馬卻極度神駿,不亞於波斯馬,而且這馬有個非常有趣的特點,就是兩個中等尺寸的耳朵尖部向內翻卷,好像在比心一般。

一打聽,原來是月支馬,是範師哲當年在天竺遊歷的時候,天竺國主送他的禮物。

可惜的是,兩匹馬都跟李舜舉一樣動過手術,讓蘇油好傷心。

不過至少知道了一條好消息,原來不用跑太遠,印度大陸上,就有一個優良的馬種。

第四百零七章 三打九第六百一十六章 都難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文討論第一百五十九章 玄香太守第三百二十八章 重見第七百三十五章 船塢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忐忑第九百四十五章 御史們第一千六百章 代筆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們該打什麼戰第九百九十章 湯泉第五百二十三章 河鮮宴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接戰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咆哮御前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河西學派第七百六十一章 聊上了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攔駕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居延海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少給臉不要臉第二百二十七章 小張方平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連機銃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一夜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理順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五臺山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河西學派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文明之始第七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七百零五章 小人之心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搶人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七章 嫁人的問題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白河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步兵炮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騙子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繼續第四百零一章 好年景第一千零二章 熱鬧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教訓第九百二十九章 橫山關第七十一章 文理第四百八十八章元宵節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朝儀第四章 蘇八娘第四百四十四章 洞房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翁翁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想他們了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和太后談判第一百三十五章 來訪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不信就是蠢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復官第三十章 縣令第九百四十四章 李清第六十六章 取酒第六百五十三章 又見王雱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攻勢關於官制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臥雲堂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演戲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盡興第三百零三章 幫手第五百零八章 新宮殿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吏額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六百六十七章 衛樸第六十四章 早飯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打題第五百四十一章 軍器監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優待第七十九章 竹屋第二十三章 瓷片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日心說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迴護第一百七十九章 雄辯第二百八十九章 救日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變革前的祥瑞第一百三十七章 風箏詩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氣跑了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權力的誘惑第三百零五章 熟蠻第四百三十四章 請假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漕運改革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恐懼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自反而縮第五章 血旺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未來宰相第二百三十三章 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第七百二十二章 到任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陛見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傅賢妃第四百九十九章 開幕式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延禧之死第二百五十九章 學區房第九百九十二章 當家長第一千零一百章 大孩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第一步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女中堯舜第一百九十一章 還是捱打了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兇險第三百九十六章 計較第六百二十一章 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