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章 礦區

bookmark

第八百七十三章礦區

劉師道的注漿工藝方法對手工藝人來說是大逆不道,但是對於批量制瓷的大商家來說,就堪稱逆天了。

做陶器不行,容易被看出破綻,但是做瓷器有掛釉這道工序遮掩痕跡,批量獲得瓷胎那是輕而易舉。

而且因爲有模具支撐,做大胎的難度,被這種方法克服了!

可以說幾次海貿數千萬貫的利益裡邊,這娃有三分之一的功勞,這個獎章就是最大的獲益者——趙頊特批的。

玩手工藝不行,玩灰漿澆鑄那是一把好手,比如這次湄洲突擊修造供三萬人居住的房屋,除了磚石樑柱之外,牆體和瓦頂用竹筋混凝土快速建造,就是劉師道的創意。

所以蘇油雖然很不想給他發這個獎章,但是捏着鼻子也得發。

安慰鼓勵了研究人員一番,第二天,蘇油乘坐馬拉軌道車,前往安豐州煤礦視察。

即使是管理人員乘坐的高級車廂,這段旅程也沒有什麼舒適可言。

車廂和後世小公共汽車差不多,一輛車能坐三十人,兩匹馬便能輕鬆拉動。

車廂還分了客貨兩用,還能夠掛接,大運載量時用四匹馬,拉六節五噸載重量的車廂都沒問題,一次能運三十噸的煤。

不過那樣就慢了,不像現在,從冶州到安豐煤礦,短短二十五公里,一個多小時就到了。

當然這與大員視察沿路清道也有關係。

一路山頭,褐色的泥土下面,露出的很多岩石都是黑色的。

石鍮介紹那也是煤,不過沒什麼開採價值。

安豐煤礦是一片無邊無際的原始森林,如今在開發的,僅僅是幾處山谷。

鐵道盡頭分出了好些分支,分別通到幾處山谷之中。

最大一個山谷叫玉凰山,山谷已經被揭去了一部分地皮,露出了黑黝黝的山體。

“轟!”

山上噴涌起一股黑色的煙塵,那是爆破隊在實施爆破作業,然後一大片山坡嘩啦嘩啦地垮塌了下來。

無數民夫將煤塊鏟進馬拉大車的車廂裡,然後拉着馬車送來火車站轉運。

這裡已經成了一個礦業小鎮,車站同時就是鎮中心,同時也是煤礦辦公大樓。

整個安豐煤礦有三千礦工,有輪休,平均一天能夠挖掘生產兩千立方米的無煙煤,換成重量是三千噸。

這就是炸藥加露天的優勢,大宋境內的幾處煤礦,最大的日產也不過三百噸,都饞哭了。

這裡的物資全靠冶州運輸過來,四通商號薪水給得不差,交趾礦工們收入豐厚,鎮子正在向四面八方擴張,不少木板牆瓦頂的房屋也在規劃的街道兩側修建起來,都是鎮上先富起來的那部分人給自己安的家。

鎮上還有五金店,酒館,飯店,雜貨鋪,還有一家成衣鋪。

看了一圈,石薇就把眉頭皺了起來:“爲什麼沒有衛生所?還有污水溝也沒有。”

石鍮苦着臉:“污水溝好辦,醫生真不好辦,現在到處都缺大夫啊……”

石薇想了下:“要不我找兩個師兄過來吧,這樣下去可不行。”

蘇油安慰道:“這才一年時間,能把路修好都不錯了,不過有個道觀倒是很好的,除了給人看病,還能傳道積累道功。要是天師府能夠大力支援,我可以讓交趾各州縣給天師道普建道觀,順便當醫院。”

石薇笑着點頭:“在佛家祖庭邊上開治壇,想來天師哥哥沒有不樂意的。”

在洗礦區邊上,蘇油發現一塊大黑石頭:“小石頭,這就過分了吧?這東西也能到處亂扔?”

石鍮剛剛纔捱了批評,趕緊悔過:“那我一會兒就找人給扔溝裡頭去。”

蘇油跟着就是一腳:“看看這貝殼紋,這亮度,這是煤精!又叫墨玉!你是不是瘋了你!”

石鍮有些楞:“能幹啥?”

蘇油反而“呃”了一聲:“能夠……雕刻印章,裝飾品……”

石鍮撇了撇嘴:“那誰愛要誰要吧,我現在天天抓大局……”

這就被鄙視了,蘇油只好摸摸鼻子:“我要,一會兒我帶走。”

煤礦早期是俘虜軍們開採的,可以說只是保證了最基本的生存,類似於勞改,發展到現在,很多方面都沒有跟上,讓石薇非常不滿意。

蘇油也覺得這樣下去不行,於是立出了“刑滿釋放”和“立功減刑”的辦法,同時要求要在民生,住房,醫療衛生上,對礦區給予特殊照顧。

ωωω ▪тт kǎn ▪¢ ○

爲此特意在煤礦上考察了兩天,由石薇給出了礦區在目前條件下的衛生管理條例,提拔了幾個曾經有過醫療經驗的充當臨時衛生員,對於一些簡單的醫療救護進行了應急培訓。

這讓蘇油想起了赤足醫生這件神器,不過交趾一帶信巫不信醫,真那麼搞可能土著們更加牴觸。

最好的方法,還是天師道,別說巫法了,雷法都會,有體系有傳承,醫術還高明,他們纔是對付地方巫婆神漢們的神器。

回去就給他們寫信。

煤礦都這樣,金銀礦的場景更是難以想象,趁石薇搞培訓的時間,蘇油騎馬去了一趟廣源州邊界的金穴,考察貴金屬開採。

情況很慘,不過蘇油算是開了眼界,在這裡第一次見到了金脈長什麼樣子。

一個山洞裡邊,火把一照,礦石上全是閃閃發光的黃金。

技師們用筆在洞壁上用墨筆畫圈,石工們在那些地方鑿孔,那裡是插雷管的地方。

一聲爆炸之後,濃烈的硝煙氣浪從礦洞中衝出來,等到塵埃稍微消退,蒙着面巾的礦丁們打着火把進入礦洞,開始用雞公車往外推礦石。

巨大的衝壓錘在溪邊轉動,將大塊的礦料砸碎。

然後機械抖篩分離金屬和石頭,提取粗金。

還有無數的人在礦區山溪兩側,用木簸淘金,他們都是蕃人,是這裡的山區蕃首們組織過來的。

更多的金沙則是被送去浮法選礦,用的是汞,能方便地分開黃金和礦石,讓產量突飛猛進,但是自然污染和人體毒害都非常嚴重。

銀礦的冶煉同樣如此,粗銀要用鉛去除雜質,氧化鉛帶來的雪花污染,也是非常恐怖。

這裡的看守非常嚴密,發配到這裡來的都是重囚,蘇油估計這些人大概活不到刑滿釋放那一天了。

鍊銅稍微好一些,但是也用到大量的硫酸,可以說是交趾路如今的上百處金穴,就是上百處地獄。

蘇油也沒有更好的方法對這裡加以改良,可以說交趾路的每一枚貨幣上,都沾滿了這些罪囚的鮮血。

只能囑咐劉紀,交趾不缺糧,至少在伙食上讓這些人能夠吃飽。

這次巡查用了八天,等回到蘊州,《南海公約》已經在李舜舉的主持下,由黎文盛,晁補之起草完畢。

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國際海事條約的簽署,大海上第一次有了一部法律,用來約束船主們的行爲。

這次交易會,利潤最高的幾樣商品,是琉璃宮燈,琉璃鏡,瓷器,香皂,蜜蠟澆鑄的擺件,賽露絡仿製的珍珠製品和硨磲製品。

智度論十曰:“有七種寶:金、銀、毗琉璃、頗梨、車渠、馬瑙、赤真珠。”

毗琉璃就是琉璃、頗梨就是玻璃,赤真珠不是紅色珍珠,也不是珊瑚珠,而是一種人造琉璃珠,是尼泊爾和吐蕃邊境一種秘製琉璃——雪巴珠。

雪巴珠是當年二林部西北蕃落的吐蕃工匠獻給大巫的秘方,出於對工匠的尊重,秘方至今沒有對外公佈,仍舊掌握在極少數人手裡。

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國力的衰漲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逼宮第八百零六章 火箭第九百四十七章 王營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西部大開發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侄子第二百八十四章 瓊林宴第二百三十二章 蘇伯純第一百七十五章 寶貴的爐渣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老都知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廷議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到此爲止第八百四十八章 廖恩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情第九百二十二章 殿試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又見謗詩第四百八十八章元宵節第七百六十九章 晚了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蘭交會第五百六十三章 郭淮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小侯爺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巡視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浙風味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開會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阿骨打第六百零八章 交流輪訓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發準備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倫理》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礬樓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漫畫第五百九十八章 兵變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娟兒第六百一十章 事件始末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決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馬本綱銀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外交烏龍第九百七十五章 老江湖第四百四十四章 洞房第七百七十章 旗幟第六十五章 理工第三百八十二章 司竹監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天貼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恐懼第一百九十六章 虛驚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青岡峽第六百五十六章 建議第一百五十四章 陳慥第五百六十九章 蘇元貞的去向第三百七十二章 財計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攔駕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新轉般倉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海州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甲骨文第四百八十章 貨物第八百八十七章 鐵板釣魚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淞江一號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發展路線第九十八章 千分尺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老頭的幸福生活第四百八十八章元宵節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聚殲第五百九十三章 傳說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跑第七百六十一章 聊上了第三十五章 產業佈局第二百三十一章 孩子第七百零八章 老酒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勝利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交鋒第三百三十四章 圖經本草第五十八章 方法論第一百零九章 幾本書不如二十字第五百八十二章 勝利第六百零四章 劉嗣當官第十章 講究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交相輝映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梅山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危機第四百二十一章 威猛的石薇第三百九十二章 談判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倒繃孩兒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盡興第三百四十一章 刺勇之議第六百七十章 分析第九百二十七章 密計第七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出賣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邊子第六百章 吳逵第三百四十六章 局面第六百一十三章 扁罐第四百八十一章 種諤的攻略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澶州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晉王少保第五百三十二章 連消帶打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相國寺第八百五十四章 遼國中衰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死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