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 海運

bookmark

第八百九十章海運

石薇對蘇油的反應不由得又好氣又好笑:“道隆主持德行高深,又那麼慈悲,你怎麼老是跟他使性子?”

說完又道:“就跟大蘇和佛印一樣,相隔千里還要寫着信鬥嘴。很有意思嗎?”

蘇油笑了:“互懟是男人表達友情的一種方式,這個薇兒你就不懂了。”

石薇靠在蘇油身上:“小油哥哥,這禮物我很喜歡。”

蘇油裝傻:“什麼禮物?”

石薇揪了他一下。

蘇油摟着石薇的肩膀:“薇兒在我心裡,永遠十八歲,你纔是老天爺給我最好的禮物。”

石薇甜甜的笑着:“有機會一定要將扁罐和漏勺帶來,讓他們也看看海底的美麗世界。”

蘇油笑道:“再來那可就是被貶官了……哎喲老大的名兒沒取好,扁罐,貶官,諧音了呢!”

石薇有些心酸:“這官有什麼當頭,孩子都不能在身邊。”

蘇油趕緊摟着她安慰:“陛下雖然對我寬容,但是該有的自覺還是得有,交趾自古就是權臣作亂割裂中華的地方,將子息留在京師,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給以後形成制度。”

“放心吧,交趾政局很快就會輪換,大約明年,我們就可以回去了。陛下將扁罐和漏勺交給蜀國公主照顧,這已經是殊恩。”

“要是沒有兩個孩子在京城,光這次水戰,交趾上下就難脫干係。就算陛下不追究,朝臣和御史那一關也過不了,這就叫體制,明白了嗎?”

石薇嘆了口氣:“那何時才得快意?”

蘇油笑道:“除非致仕,像介甫公那樣,方能略得快意。否則大宋官場上,人人皆不得恣肆,人人皆有約束監督。這個啊,其實是大好事,不是壞事。”

見石薇情緒有些低落,蘇油趕緊轉移話題:“走吧回去了,還有一條紅石斑等着料理呢,吃完我帶你會交州,看看精美工藝品。”

鍋爐的操作還比較複雜,熄火,收管子,好大一攤子事兒,蘇油說道:“這機器還行,等有時間讓理工學院設計個螺旋槳套上去,這船就能自己動了。”

石薇笑道:“這才能跑多遠?光燒水都得幾個時辰,急死人了。”

蘇油哈哈大笑:“慢慢來嘛,說不定有朝一日,我們能坐着蒸汽驅動的大海船到南宋洲去你信不信?”

石薇想說不信,可是想想自家夫君的能耐,有些不敢說出口,之前也想不到他能將生猛的海鮮運到汴京城去啊,還不是做成了?

五月,南海風向漸漸調轉,雨季進入了中期。

張散的大船隊和趙宗佑的考察船隊都回來了,齊齊集結在冶州,進行修整。

對拿着高薪的船員和科考隊員們來說,下龍灣就是天堂,張散和趙宗佑給了他們一個月的假期,在蘊州城縱情狂歡。

如今的蘊州城,堪稱銷金窟,以市舶司爲中心,周圍是四通商號,皇宋銀行,交趾海事商會,廣南會館,福建會館,兩浙會館構成的巨大商業區。

商業區的外圍,是無數海商們的豪宅,一個比一個奢侈,中間有方知味,散花樓等豪華消費場所,聲色歌吹,讓人目眩神迷。

幾家大型妓館也在這裡開立了起來,裡邊的姑娘彙集了四面八方的美色,大食人甚至帶來了遠在海西國的胡姬,金髮碧眼,身段柔軟,就跟他們那邊的長毛貓一樣。

還有戴着黑色面紗,打着金鼻環,全身都遮住,就露出肚臍和半個屁股跳舞的胡姬,據李舜舉說那些妞的屁股抖起來,比蘇油的勞什子蒸汽機都厲害。

蘇油都不好說李舜舉這老不修,你一個內官,那些妞屁股抖得再厲害,你老能消受嗎?

蘇油現在欣賞的東西,同樣打着鼻環,一樣有巨大的奶,神情溫順,睫毛很長,大眼睛撲閃撲閃,水汪汪的,一樣好奇地打量着他。

蘇油伸出手,摸了摸那柔軟的耳朵:“真的不錯啊……”

可惜不是妞,是牛。

石薇騎着一匹耳朵尖子朝內相對的俊逸白馬過來,笑道:“三哥送我的,這匹馬比照夜白都不差。”

這匹馬的確神駿至極,關鍵是性子還很溫順,的確比大食馬好伺候得多。

張散笑道:“沒啥給小姑奶奶帶的,這次就帶了兩支西天烽鐵的劍條,還有就是這個馬了。”

“這牛是蘇木拉一個小王敬奉的,蒲甘以西那片地方,現在也是諸王林立,沿海諸國的土邦首領們,都想來大宋朝貢,我這裡收了總計十六國的國書。”

蘇油說道:“都想佔我大宋的便宜,不行我得上書朝廷,大家公平貿易沒問題,不要總是拿我們當憨包,打着朝貢的旗號來騙錢。”

張散點頭:“我也覺得,朝貢就是應該的,禮尚往來可以有,但是量大了那就沒意思了,那該叫生意,還是以物易物的原始生意!”

蘇油笑道:“三哥你這次算是商務考察,和當地真正的王公們都接上頭了吧?以往可有不少商人冒充貢使,我在杭州的時候可是逮着了好幾次。”

張散說道:“那些王公不少本身就是豪商,這個還真不太好分別,而且很多地方就像如今的占城,你說誰纔是正統國王?”

蘇油點頭,看來等到今後大宋想要對外擴張的時候,又有一件絕佳的外交武器。

不過現在倒是暫時不用說出來,摸着大水牛盤得好像羊角一樣的牛角:“聽說這牛產奶比狼渡的牛還多?”

張散點頭:“這次回來晚了一個月,主要就是這牛在湄洲被沈存中給劫了,害得我又回去拉了一批。”

蘇油笑道:“如今大宋最好的牛就是二林水牛,體大力沉,耕役能力較強,每天可用四個時辰,一年可用半年,單牛犁水田耖麥地,每日可耕兩到三畝,頭等壯牛可達四到五畝。”

說完摸了摸牛脖子:“這牛脖子下頭沒白毛圈,我看夠嗆。”

張散說道:“這牛主要是奶多肉多,役力可能比二林牛弱點,還有就是抗病強,生得快,沈存中就是看上了這點。”

蘇油問道:“他怎麼知道的?”

張散說道:“他說是當地的老農說的,當年真臘和注輦國打仗的時候,曾經俘獲過幾頭‘羊角牛’,是給注輦國王公貴人們產奶用的,不過後來不知道哪裡去了。”

蘇油點頭:“這次帶了這麼多牛和馬回來,辛苦三哥了。”

張散笑道:“這次我們玩的是太平車伕的活,一路做的倒手買賣,倒過去倒回來全剩下金銀寶玉了,回來的時候船都空了大半,運點這個不是事兒。”

這次運輸模式和第一次又有了巨大的不同,除了國內的產品外,交趾的工藝品也大受好評。

大食人最喜歡的是寶石指環,“其人手指皆戴寶石,以金錫爲之,謂曰指環子,動值百金……最上品曰貓兒睛,光焰動灼,正如活者。”

如今有了大宋蜀工技藝,以及星光寶石和平面寶石的打磨切割工藝,交趾工坊的指環,權杖,寶刀之類盛行西方。

所以張散的貿易路子,就是從將貨品一路拉一路賣,回來的時候帶上香油玫瑰露大象牙之類的特產,路過最好的寶石產地,注輦和蒲甘等國的時候,又發賣部分貨品如染料,香露,麪粉之類,再購買上等的原石來到交州進行加工。

而到了交州卸下工藝品原料後,又要換成大宋急需的金銀銅錫了。

這樣一趟下來,不但自己賺得盆滿鉢滿,還能幫助沿途提振了經濟,比如檳城,麻城,龍牙港,光用錫錠和煤油,就能交換得到足夠的物資。

在四通商號的財務分析報表裡,已經將海運業列爲了可以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光是送貨,就是一門獲益頗豐的營生。

第四百二十四章 平話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一章 王晦第二百六十八章 萬姓大集第一百六十一章 高兄第一千二百章 準備第三百五十章 再見蘇軾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培養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步槍舞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曾鞏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止步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兄弟遊園第九百三十五章 盛世第九百八十四章 精微操作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遊牧與農耕第六百八十八章 玉津園第四百三十章 再次通報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縣令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一夜第四百零三章 朝堂的分析第一百三十三章 銅鏡(求推薦票)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金蓮華炬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問題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四代三家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新詩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克己新解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共讀第三百七十二章 財計第九百零一章 起義第九百七十六章 始皇帝的問題第五百四十一章 軍器監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狙擊手第八百七十九章 錫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析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小兩口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撫使第八百零四章 老朋友見面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失蹤第二十六章 新酒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建議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學習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雜貨鋪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蘇油的家事第九百七十六章 始皇帝的問題第七百五十七章 筆名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歐陽發第一千零七章 君子小人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優待第六百五十七章 木徵的逆襲第八百八十五章 聚會第五百一十章 萬貨集第一千零八十五章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回京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孝奕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盛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渭州第一百零四章 買山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漕船第二百三十八章 十二平均律第五百章 女騎第八百六十九章 張道長第九百九十七章 摸螺螄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大戰的腳步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阿司匹林的藥性第五百五十七章 水利農田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城西第二百零三章 水泥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路上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夏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浙風味第六百四十九章 冷處理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建議第八百三十七章 理政第九百五十三章 謝表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泡溫泉第二百七十章 王韶第二百四十章 鱖魚肥(加更,求票,月票好少)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石府的變化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光屁股重騎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下一代第三百四十一章 刺勇之議第五百七十七章 經略第五百六十六章 頒獎第四百八十四章 諒祚之死第五百八十章 蕭關第七百二十四章 少年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趙煦的聰明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老銀幣第七百二十七章 日本鬼第三百五十一章 渭州第三百五十四章 斷案第二百八十三章 謝恩第九百三十三章 劉蛟第一百八十章 洗腦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總得講道理吧第七百三十七章 兩首詞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王克臣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舊交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經略六路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我亦作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