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八章 蘇頌的態度

第八百九十八章蘇頌的態度

這個屍格文本還是蘇油知開封府的時候定下的,蘇頌取過看了,點了點頭。

司理參軍說道:“那我們這便將墓塋恢復,阿彌陀佛,這些悖逆玷污主家的奴才,難得好下場。”

就在衙役們準備蓋棺的時候,蘇頌舉手道:“且慢!”

衆人都看着蘇頌,只見他沉着臉:“既然已經開了棺,就查得更加細緻一點,徹底一點,不要等到以後有了疑處,又來叨擾死者安寧。”

司理參軍有些猶豫:“大尹,陳家好歹還是體面人,陳母乃是官家當年親自關照的……”

蘇頌一臉嚴肅:“正因爲這樣,纔要辦成鐵案。”

司理參軍點頭,將屍格交給仵作:“那就繼續,徹底檢查!”

這就要剪開衣裳露出肌膚,對士大夫之家來說,明顯是大失體面。

不過好在陳家人已經盡數鎖拿,倒也不怕苦主哭攔什麼的,仵作先用剪子將陳母的葬衣剪開,接着一層層解開了陳母的衣裳。

一切檢查做完,似乎沒有什麼別的問題,司理參軍眼巴巴地看着蘇頌:“大尹,你看……”

蘇頌剛剛就一直盯着,說道:“頭部還沒檢查過。”

攤着這麼個較真的上官,司理參軍也是沒辦法,只好又交代仵作檢查頭部。

仵作從陳母耳後查起,又按了太陽穴,後腦,還打開頭髮檢查了腦門,一切都正常。

仵作擡頭,等候蘇頌的下一步指示。

蘇頌在下風很遠,鼻子上也蒙着帕子,一直認真看着仵作的動作,這時候問道:“口鼻呢?”

仵作又只好掰開陳母的下頜,檢查喉嚨和上下頜,然後取出根探針,刺入陳母的鼻腔探查。

待到刺入陳母第二個鼻孔的時候,仵作慌亂地擡頭:“大尹,屍首鼻腔裡有異!”

蘇頌悶聲說道:“取出來!”

仵作取過一枚鑷子,伸入鼻孔中,捏住了什麼,然後慢慢拔了出來。

所有人都驚恐地看到,陳母的鼻腔中,漸漸被仵作拔出了一個鏽跡斑斑的小黑物事。

然後越拔越長,竟然是一顆長長的鐵釘!

陳母是被人釘死的!這是絕對的謀殺!

回到開封,蘇頌立即將案情新進展交給軍巡院,繼續推鞫。

很快,陳府的奴婢就扛不住了,供稱,“諸婢以藥毒之,不死,夜持釘陷其首以喪。”

然而案件之中,陳世儒和他的妻子李氏,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蘇頌認爲還需要繼續調查。

李氏與家婆素來不合,也的確曾跟衆婢說過“博士一日持喪,當厚餉汝輩”之言,而來自李氏和女傭高氏的口供則是:高氏等傭人受主婦李氏的授意,先用毒藥準備毒死張氏。不料張氏毒而未死,然後,他們又在夜間,將鐵釘釘進老人的鼻孔,導致老人死亡。

蘇頌卻認爲此案疑點不少,首先就是殺人動機。

婆媳之間有什麼矛盾,能使媳婦動意謀殺婆婆?李氏的供稱,是想借此讓陳世儒“丁母憂”,不願意讓丈夫在那遙遠偏僻的山城小縣繼續做官,希望他回京團聚。

這個理由很牽強,也很重要,這涉及到陳世儒知情不知情的問題。

實際上大宋官員要想不去地方赴任,有一萬種辦法。否則蘇油當年在夔州,如今在交趾,也不會那麼苦逼,面臨手底下人手不足的局面。

要團聚的話,陳世儒也可以將李氏帶着赴任。

退一步講,李氏真的慫恿傭人去殺婆婆,找一兩個傭人密謀似乎可以理解,但是當那麼多傭人的面說出這種“計策”,似乎也有些失智。

而且一屆女流,膽子似乎也太大了點。

最大的可能,是有人暗中指使,家主陳世儒。

這個李氏的來歷也不一般,陳世儒是陳執中的兒子,而李氏,乃當朝天章閣待制李中師的女兒。

而李中師,又是老宰相呂夷簡的孫女婿,換句話說,現在的同知樞密院事,呂夷簡的兒子呂公著,是李氏的叔公;李氏的母親,是呂公著的侄女。

因此案件雖然還在調查,京中已經流言四起。

雖然現在還沒有證據指向陳世儒,證明是他的授意,但是大宋人對這樣的事情是深惡痛絕的,加之又出在豪強之家,一時間大有不殺陳世儒不足以平民憤的趨勢。

而蘇頌卻要堅持原則,於是京中又開始有蘇頌意圖接受權貴幹請,爲陳世儒脫罪的流言。

下頭的人已經有些扛不住了,這段時間開封府的人出門,幾乎就是人人喊打的行情。

司理參軍很委屈,府尹這是在跟大家過不去,也是在和他自己過不去,非要把案子辦到無可挑剔,何必呢?

如今汴京城流傳着一種說法,富貴人家這種狗屁倒竈的事情多了去了,拖十個出來全剁了,可能裡邊有冤枉,但是隔一個剁一個,絕對會有漏網。

這種說法很可笑,因爲它本身完全來自臆斷胡猜,然而偏偏很有市場。

見到蘇頌入衙,參軍上前:“大尹,如今都下流言可畏,這樣下去,不好措置啊……”

蘇頌看了他一眼:“法不因人而寬,事不因情而異;法以公平爲上,事以求實爲先。”

“諸君只要執法嚴明,量刑出以公心,就一定能辦好此案。”

司理參軍繼續彙報說:“陳妻李氏雖怨恨其母,但並未明言用毒。又不曾親自加害,按法不當處死。陳正儒不知此事,更應從輕懲處。”

蘇頌搖頭:“這個推理不妥,推鞫不細。”

“陳李二人若不知情,爲何葬禮如此草草?就算事前不知,事後也不知?如果知曉,爲了所謂世家體面,就敢包庇下如此逆倫大案?前後供詞,因何都規避了這一點?”

“設若陳李二人無辜,按照常理,就算有司不問,難道他們不能自辯?這有沒有可能是心虛逃避?請再加調查,依法判之。”

參軍面有難色:“大尹,要不……用刑?三木之下,何語不可求?”

蘇頌有些無語地看着手下:“要你們認真,不是要你們接受幹請干擾司法,也不是要你們屈打成招。”

“一切要用證據來說話,不能出現審理瑕疵,否則別人以此相攻擊,誰都跑不了。”

“事關逆倫人命,既不能冤屈一個好人,卻也不能枉縱一個壞人。誰在這上頭出現點瑕疵,那就是授人以柄,這同樣也是爲了保全你們自己,明白了嗎?”

司理參軍腦門上的汗就下來了,趕緊低頭:“是是,下官再去詳查。”

參軍下去了,衙役呈上一信,蘇頌拆開,乃是任中都官的妻弟辛化光寫來的,信中對蘇頌的處境表示關切。

因爲昨天,趙頊身邊的宦官過去告訴他:“陛下很關切此案,認爲李氏喪盡天良,乃人倫大惡,應從重懲處。權知開封府蘇頌是你姻親,你得告訴他,要理解上意,勿違聖心啊……”

蘇頌將信收好,整理了案情卷宗,去宮門候朝。

早朝之後,趙頊果然留下蘇頌,問及了陳世儒案的進展。

蘇頌彙報了案件審理情況,趙頊點頭:“若非愛卿心細,幾乎就枉縱了此案。”

蘇頌拱手:“此臣職守分內之事。”

趙頊說道:“不過也惹來了大麻煩啊……朝臣有人言卿欲寬縱陳世儒夫婦,朕是不敢信的。然陳、李所犯,乃人倫大惡,宜嚴不宜縱。”

蘇頌起身拱手:“京師重地,權貴林立。吾皇重託,臣不敢有怠。凡有罪者,臣皆付有司,誡以公平,不言輕重。所懼者,是一有所傾,必壞國法。”

“故此案臣既不敢言寬,亦不能喻重,只能告之以公,繩之以法。”

蘇頌這態度,讓趙頊不由得想起當年他拒不草李定任命那一回,只好提醒他:“陳氏爲官多年,親友在朝者甚衆,說情者一定很多。愛卿一定要執法嚴明,勿爲說情所動。”

蘇頌也知道趙頊想到了什麼,低頭認真說道:“臣自當如此。然臣的堅持,從來都是爲了國家法度,沒有一次是因爲私情。”

這天太難聊了,趙頊只能苦笑,讓蘇頌離開。

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高永昌第二百七十四章 磨刀石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回府第三百八十六章 嵬名浪遇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宮中第八百九十四章 大工程第八百三十一章 拐點第一百零八章 無聊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朝爭第一百五十七章 鬥智不鬥力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救災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鏖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改造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真定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戰爭第八百零四章 老朋友見面第二百三十五章 打探第四百四十一章 衆人第六百零九章 衝擊相府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接見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撫使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西路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體罰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名醫之家第三百零三章 幫手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旅遊第七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真道理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坦蕩第四百二十四章 平話第四百五十五章 樂於縣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第六百一十七章 湘鄉第九百五十四章 突發事件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戰略第一千零四章 撲克牌第四百四十六章 再次出發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們該打什麼戰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急驚風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絕計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變革前的祥瑞第五百七十七章 經略第三百七十八章 理學討論第四百二十四章 平話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受連累的朋友第六百七十一章 烤串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見面第六百五十章 調研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內相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文武之別第三百三十九章 夏使第八百二十二章 炮擊升龍第五百四十章 國有軍工企業的福利第二百三十三章 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生離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大戰第三百章 再見張方平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安答第四百六十九章 神機銃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新眉山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一人一顆米第八百七十二章 基地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鐵殼船第六百二十二章 公事公辦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舉措第三十三章 賬本第九百二十三章 程氏兄弟第五百二十二章 橫有橫的資本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零一章 有志者第三百四十三章 建議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打出手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和春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蔡卞(爲白銀盟主老E先生加更)第七百三十八章 誰剽竊誰第一百五十三章 馬屁炸了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農業改良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蘇魚公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頂級武力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終極解決第五百三十一章 打嘴仗第三百三十八章 衝突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富弼逝世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化肥和果凍第一百零五章 龍腦第三百一十章 戰鬥打響第五百六十九章 蘇元貞的去向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吳家莊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夏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支持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張方平走了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學員斥候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改變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相國寺第九百九十三章 論教育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七章 嫁人的問題第六百章 吳逵第九十五章 蛋第三百零六章 轉運判官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深夜報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