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九章 後勤

第九百七十九章後勤

然而祖宗制度守內虛外,加上穩重,或者不如說奸詐的大臣如蘇油文彥博等,堅決不同意泄露機密,然後蘇油已經開始操作將西夏人往重建鐵鷂子上面引的大計,所以趙頊雖然一萬個不願意,也只能捏着鼻子配合。

蘇油笑道:“不行,該瞞一樣還得瞞。不過臣建議,將高國舅調離蕃人衆多的地區,在渭州,不行渭州都太靠近前線,在西京,讓高國舅在西京編練出一支新軍來。”

“對,就是洛陽,洛陽可以依託鄭州,商州,蜀中三地,有足夠的工業力量可供支持。”

“而且這支隊伍,應該是全騎兵部隊,全部使用改良之後的馬種。重裝備也得靠馱騾,廂車。”

“它的任務,是戰略級的,走大路,隳名城,滅強軍!”

“我們現在已經具備足夠的力量,完全可以打造出一支如同西夏鐵鷂子,遼國皮室軍那樣的王牌部隊來!”

高遵裕其實是有問題的,歷史上五路伐夏他那一路的失敗,和個人的軍事素養和人品氣度有莫大的關係。

但是話又得說回來,除了他的那一路,其餘哪一路都有問題,而且更大的問題在前三排,在汴京。

在蘇油的心裡,歷史上真實發生的那一次大宋動用舉國之力的軍事行動,根本不像是一場以伐滅西夏爲目的的戰爭,更像是一場軍事大遊行外加送人頭行動。

感覺是前三排的敵人覺得大宋冗軍負擔過重,故意送一波人頭過去,讓西夏收割,爲大宋減輕負擔一般,操作騷得叫人匪夷所思。

比如被高遵裕壓制的劉昌祚,其實在後期也消極怠工了一陣子,導致阻擊西夏援軍的行動失敗,陣型被夏人擊穿,加上上游放水,城池堅固,攻具不備,才讓伐夏行動失敗。

但是在蘇油看來,這些都不是重點,就算打下夏州,又能如何?

強弩之末。

糧草禁絕後,西夏人就算放棄夏州,宋軍即便拿下,一樣只能乖乖撤退。

在西夏人堅壁清野的三光政策下,這就成了走得越遠,佔地越多,死得越慘。

而大敗之後的西夏反攻,徐禧指揮的永樂城之戰,以及種諤沈括的救援行動,更是如同兒戲一般。

只能說雪崩之下,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高遵裕絕對不是最佳選擇,蘇油心目中,王韶,種詁,都能甩出他幾條大街去。

但是和運氣一樣,命好,同樣可以視作一種能力,人家是皇帝舅舅,這就是天選。

所以他就是唯一的選擇。

蘇油和別人最大的不同,就是能夠正視這種尷尬,上天讓他穿越到大宋,本來就不是可以輕輕鬆鬆一路借勢成功的。

而且現在的局面也不一樣了,大宋進入了國勢的蓬勃上升期,說句不好聽的話,就算是遭遇到歷史上那樣的慘敗,也最多如同後世遭遇珍珠港偷襲的老美那樣,可以很快恢復起來。

這就叫手中有糧,心頭不慌。

不過雖然高遵裕可以用,但是歷史上那種混賬仗,蘇油是不準備打的。

只能自己辛苦一點了。

果然,趙頊對蘇油第一支邊防新軍從高遵裕開始的建議,非常滿意。

蘇油還適時給趙頊再加上一碼:“臣還有幾個建議。”

“第一,臣再推薦一人,曹南。”

“曹安民乃皇家理工學院第一屆軍官速成班畢業,學業優良,帶領五百新軍血戰南海,滅敵萬餘,具有非常寶貴的軍事經驗,尤其是帶領新軍作戰的經驗。”

“這支部隊,以高遵裕爲正,曹南爲輔,從有實戰經驗的寧海軍陸戰隊裡抽調人員,加上王中正,李憲麾下的一些新軍充任骨幹,整編集訓,最多半年就可以成軍。”

“半年之後,第一批良種馬和馱騾便能夠投入使用,加上廂車,馬拉炮車,壓縮乾糧,我們將擁有一支火力強勁,機動性強悍,能夠依靠後勤,獨立完成兩到三個月軍事行動的決定性力量!”

曹安民對趙頊來說也是親人,提拔重用沒問題,對蘇油來說,也算是對太皇太后的關愛投桃報李。

趙頊點頭表示同意。

“第二條建議,戎機轉瞬即逝,乃非常之機,不得不行非常之事。”

“所以臣建議設立軍機處,直接對陛下負責軍事!”

“其下包括戰略,機宜,後勤,訓練,聯絡諸班。”

“戰略班負責調研大宋周邊國家態勢,軍力,國力,負責制定國家戰略,保障國家安全。”

“比如對西夏,對遼國,當前應該採取什麼態勢,攻怎麼攻,守怎麼守,關鍵地區如何佔領,軍隊如何部署,進軍季節,方向,戰略目標如何等等。”

“機宜就是情報和用間,占城的收復,寧海軍情報分司,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占城從國王到大臣將領的一舉一動,無不在王經略和臣的眼皮子底下。”

“有強大的情報體系爲依託,我們才能做出最佳的選擇,最後才做到了兵不血刃的效果。”

“後勤,是我大宋長期忽略的一個軍事體系,當然相比西夏和遼國,我大宋的後勤體系幾乎是最完備的了,但是仍然遠遠不夠。”

“新軍是一支全新的軍隊,要保證他們的戰力,後勤保障是重中之重。”

“所謂後勤,是籌劃和運用人、財、物,工,從物料錢糧、醫療救護、交通轉運、戰具維修、關寨營房等方面,保障軍方駐防和作戰事務的統稱。”

“大體上,臣將之稱爲戰略後勤、戰役後勤、戰術後勤。”

“戰略後勤如同樹幹,是不動的;比如我們的工業基地,依託基地而產生的各種兵工廠,軍器製造,車輛廠,被服廠,帳篷廠,罐頭廠,壓縮乾糧工坊;各地的馬場;軍事物資倉儲,軍營等等。”

“戰役後勤,則是保障一場大戰,一個戰區後勤管理的局部性分支體系,由經略使及其幕府統一指揮,以戰略後勤爲後盾,發動和運用戰區的整體力量,從物資、經費、衛生、技術、運輸等方面,爲軍團駐泊作戰提供保障。”

“其基本任務,包括統一規劃和組織建設戰區後勤基地,增強保障能力、防衛能力和指揮能力;爲戰區和諸軍的日常運轉和作戰,提供及時有效的各類後勤支持。”

“其職責還應該包括對戰區和諸軍所需經費和物資的統一籌措和分配,負責戰役物資的儲備和管理,還有滿足駐軍需要的同時,必須對各部隊使用物資經費的行爲進行監督。”

“這個體系,其實大宋也有,不過現在歸於民政,屬於轉運使的職責,大戰之前,雙方協調不當,容易耽誤大事。”

“因此對於戰區來說,非戰時保障,可以由轉運司負責日常運行,從源頭對其經費和物資進行控制,並且監督軍隊。而到了戰前,經略使手裡必須有足夠支配的後勤資源,然後才說得到戰役的進行。”

“後勤沒有保障之前,堅決杜絕盲目的軍事行動,那是白白浪費大宋的軍事資源。”

“比如針對西夏,我們現在就應當動起來,制定出一個後勤體系工期進度表,加快保障建設。”

第三百零五章 熟蠻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小政委第三百三十章 王文鬱第三百二十章 駕崩第二百一十七章 橋的題第七百二十四章 少年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得國第四百六十四章 財政赤字第三百五十二章 變態繁榮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發展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渡口鎮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建言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入場第五百五十三章 講解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信用第四百零七章 三打九第五百六十七章 士子鬧事第二百四十六章 懲罰和教育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出路第四百八十一章 種諤的攻略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錢可通神第二百三十一章 孩子第七百七十二章 再見章惇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孟端儀第一千六百章 代筆第四百七十四章 論政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蹤第九百一十九章 訶黎之死第三百七十一章 理論核心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媽護井團第一百二十四章 別人的奇遇第七百五十一章 蠔油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發現第三百七十七章 誠意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醬油的羊蠍子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傅賢妃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水師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壽昌更化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統計數字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不武之謀第八百二十六章 決戰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文武之別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朝服第二百一十六章 例題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較第二百八十一章 強作解人第三百章 再見張方平第四百四十四章 洞房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動員第六百二十二章 公事公辦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不足爲懼第六百二十三章 瑤族第九十章 孝心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忐忑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忽悠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失蹤第三十章 縣令第一千零八十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三十五章 來訪第一百三十三章 銅鏡(求推薦票)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清淨第七百三十一章 手實法第五百七十七章 經略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金剛崖第九百零二章 建設兵團第五章 血旺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體罰第二百二十九章 論計第八百五十七章 回交州第一百零六章 五金博士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連機銃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胡辣湯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小家第八百六十九章 張道長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不戰而勝第九百八十章 大宋該打的仗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折柳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安置第三百四十二章 爭論第九百六十八章 竇仕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括戶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交涉第二百三十六章 《尚書》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上課第四百三十六章 必須姓蘇第六章 雞茸和開水白菜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金剛崖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官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朝服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開會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國考試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挨訓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女直第五百零一章 沒有鹽第九百四十三章 秉常第三百五十五章 鎮戎軍第九百九十四章 乒乓球第八十章 觀瓷第八百二十六章 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