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六章 種山藥的道理

第九百九十六章種山藥的道理

蘇油擺手:“呂吉甫的話可不能全信。我覺得他更多的是看在我離任之時,給他留夠了公使錢,裝滿了常平倉,說幾句口水話你好我好大家好而已,不過那什麼保和春沒收到,倒是真可惜了。”

接着笑道:“交趾人就不懂花道,以爲花大花多開得熱鬧的纔是好蘭花,我那幾十本蘭草真是收成了地板價。”

“什麼時候帶你去看看,你見過就不會說我纖毫不取了,隨便一苗在汴京城裡出手,價值都應當不下五十貫。”

石薇說道:“說起這些小油哥哥就不會有完,趕緊料理山藥,給蜀國妹妹補一補,不過不能燉,燒,油氣不能太重。”

蘇油想了一下,拿出包包裡邊的筆來在筆記本上唰唰寫了一個料理,交給一個丫鬟:“很簡單,就照這樣做吧。”

丫鬟去了,張敦禮又好奇起來:“蘇家莊子上的山藥和外間都不一樣,我莊子上莊戶種植的那些,七歪八扭難看死了。而蘇家莊子上的,被稱爲鐵棍山藥,又粗又直,宮裡指定了要供奉。”

“後來我向八公要了些種苗,想着七彎八扭的肯定是遇到了下面的石頭,便讓莊戶深挖,挑去下邊的石塊,倒是能夠種得直了,卻不粗,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而且莊戶們抱怨山藥扎得太深,挖起來太費勁了。”

蘇油樂得都不行了:“你這東主太過於想當然,帶累莊戶跟着倒黴。種之前爲何不來問問?”

“尉氏縣修建別業,用到了大量的竹材架子,別業修好之後,竹材就沒啥用了,被棄如敝履。”

“八公便收了不少起來,將之剖成兩半,去掉中間的竹節,找一處向陽的坡地,鬆土之後將半片竹管平鋪在坡上,高的那頭放上山藥苗,用土蓋上。”

“因爲土層淺,土裡營養就豐富,施肥肥力也容易達到,所以山藥當然長得又肥又壯。”

“加之根部被阻擋,只能沿着筆直的竹管生長,這就是‘蓬在麻中,不扶自直’的道理。”

“你讓莊戶深挖,挑石頭,底層生土被翻上來,營養不足,山藥自然長不好了。”

“所以別家的山藥都是豎着長的,我家的山藥,卻是沿着土表橫着長的,不但長得筆直粗壯,還有一樁最大的好處,就是收穫的時候輕鬆異常,就連扁罐都可以用手刨出來!”

“你既然已經想到了山藥遇到阻礙要拐彎的道理,卻只想到將阻礙去除,沒有像八公那樣,將這種阻礙合理地加以利用,方向一開始走反了,從事半功倍,變成了事倍功半。”

“嗨!”張敦禮手扶腦門:“簡直了!八公這都怎麼琢磨出來的!難怪司農寺的小官見到他都得規規矩矩喊令公!”

蘇油笑道:“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爲夫子?”

張敦禮表示不服氣:“山藥卻也不在五穀之內!”

蜀國公主也是佩服,微笑道:“弼兒,扁罐,學士說的,是處處留心皆學問的道理。”

“這件事情,爲什麼姨父失敗了,而八公成功了呢?除了豐富的農事經驗,還有考慮事情的方法。”

“每件事情要做之前,從思路的正反兩個方向都考慮一遍,事情才能做得周全。”

扁罐和王彥弼都是小腦袋直點。

石薇拉着蜀國公主的手:“妹妹就是厲害,什麼都能講出一番道理,我就不行。”

蜀國公主嗔道:“姐姐這話,在小蘇學士和張駙馬面前說,也不怕被他們笑話。”

說完嘆了一口氣,語氣中充滿了不捨:“好在扁罐知禮懂事,我如今也算對賢伉儷有了個交代。”

石薇說道:“就在左近,我們可以日日相見,扁罐也可以日日來起居,就怕到時候你還嫌我們煩呢。”

蜀國公主臉上煥發起神采:“怎麼會?姐姐來了,很多事情我都覺得有了主心骨。”

這時候席面上來了,一道菜式讓蜀國公主眼神一亮:“這個菜怎麼做的,可真好看。”

蘇油說道:“這菜式很簡單的,就是分別將山藥,胡蘿蔔,芹菜段,水發木耳下到雞湯裡燙到七成熟,然後炒鍋下少許素油,雞油混合燒熱,下燙好的蔬菜大火快炒出鍋,除了這些,只放鹽,要的是一個清香爽脆。”

玉瓷盤裡的菜黑白分明,紅碧相稱,看上去非常賞心悅目。

蜀國公主吃了一口:“不錯,非常清爽。大家吃飯吧。”

皇家的規矩吃飯時堅決不說話的,和蘇家的野路子不一樣,蜀國公主能和幾人同桌共餐,這已經是將大家當做自己人了。

扁罐和王彥弼很能吃,每人吃了三碗米飯。

吃過之後,席面撤下去,蜀國公主讓兩個孩子去做作業,大家移步到偏廳裡說話。

以前的蜀國公主府蘇油也去過,當時擺設都是琴棋書畫,金石古董。

如今這偏廳中,多了很多女人味,各式美麗的瓷器花瓶,插着鮮花,蓮蓬,蘆葦。

書房上的擺設,也換成了清一色的竹器,蘇油一眼就能看出來那些原本是自己家中的珍藏,被石薇給好妹妹搬了過來。

石薇這是不知道這些東西的價值,蜀國可能只是提了一句,石薇就給閨蜜打包了。

要說不值錢是真不值錢,但是很多東西年份夠老,是蘇油當年在蜀中讀書的時候四處收集的,花的功夫大了去了。

蜀國公主明顯也很喜愛這樣的東西,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想來都是學士的心愛之物,姐姐她不懂,隨手就送過來了。”

蘇油也不可能爲了這個跟石薇生氣,笑道:“東西有人用就好,在我那裡也是放庫房生灰,還容易招蟲子,每年還得翻出來保養,麻煩得很。”

說完拿起桌上的筆筒:“這個其實是成都府大慈寺門口算命攤子上的籤筒,被不知道多少人摸得光可鑑人,如黃玉沁紅一般,起碼是七十年以上的物事。”

“算命先生不知道珍惜,任其沾惹污穢,我用一個黃白銅籤筒跟他換了過來,收拾乾淨,保養一番之後,就是這效果了,做筆筒剛剛好。”

蜀國公主合什道:“探花郎心思靈巧,總能化腐朽爲神奇。”

蘇油笑道:“所以這個筆筒之上,還凝聚着千萬人的祝福與祈願,現在到了大家手上,只能說,這是大家慈悲心懷,得來的緣法。”

石薇“哎呀”一聲:“我都不知道這筆筒還有這樣的故事。”

蘇油也對蜀國公主合什一禮:“正因爲不知,所以說纔是緣法嘛。薇兒這東西,送得再恰當不過。”

蜀國公主起身,斂衽一禮:“學士,明日我想入宮探視太皇太后。”

入宮探視,還要對自己行禮,蘇油明白了蜀國公主的想法:“讓薇兒也隨你去吧,弼兒我來照顧好了,住到那邊莊子上去,和扁罐一起。”

爲皇室看病,還是當今最尊貴的太皇太后,干係相當大,但是蘇油還是同意了。

太皇太后對他的關心和愛護,從自己幼年到現在,一直都能夠體會得到,雖然兩人相見的機會幾乎就沒有,但是蘇油願意擔了這份干係。

這位值得尊敬的老人,蘇油也願意爲她盡心盡力。

這是一份厚厚的人情。

蜀國公主垂下眼簾:“多謝學士,那乾脆今日便讓弼兒隨學士過去,我和姐姐明早就回汴京。”

第三百四十三章 建議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故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送窮第七十六章 在藜將軍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矛盾第二十四章 史洞修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軟模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御屁股長瘡第二百三十二章 蘇伯純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四代三家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壟斷第三十五章 產業佈局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接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報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作戰計劃第七百三十二章 章惇的狙擊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檯球第三百四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反叛第八十一章 珠串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作相第二百一十章 眼鏡第三百零八章 熾火的開解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訪談第一百三十五章 來訪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猜測第一百四十二章 平南記第八百四十一章 改革第四百九十六章 密會第二百七十九章 殿試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指點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蔡確的幫手第二百零四章 求情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誰的首功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折柳第五百二十七章 趙郡李家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打靶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矛盾第八百二十二章 炮擊升龍第四百五十二章 退軍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敦煌遺書第四百八十七章 鰲山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反應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類人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娘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兩賦第二百九十二章 馬上草賦第二百一十章 眼鏡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磁州窯第六百二十四章 禪師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否認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工程第二百九十五章 國舅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燒曲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好運氣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龍筋第九百七十八章 軍事第七百九十七章 朝廷知聞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建言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伐罪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頒獎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新年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佛會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條陳第四百四十五章 婚後說說外官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金剛崖第四百零三章 朝堂的分析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攻城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祭奠第九百一十二章 哭廷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夜班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七章 嫁人的問題第二百七十四章 磨刀石第七百三十八章 誰剽竊誰第三十五章 產業佈局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誰的首功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後勤到稅收第四百六十七章 徹底失控第六百八十六章 分類學第八章 肚裡有貨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算賬第六百八十八章 玉津園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書生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西征六百三十三章 佞人第七十一章 文理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戰端再啓第一百一十八章 送窮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張叔夜第六百五十八章 河州復失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大勝第一千五百章 問卷調查第五百零六章 阿雲案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第八百一十三章 殉爆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