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出仕(3)

bookmark

片刻之後,院子中又響起了腳步聲。門一動,出來的還是方纔那位家僕,先行了個禮,然後一邊掏出方巾來擦汗,一邊氣喘吁吁說道:“我,我家老爺去軍營公幹,此刻尚未返回。大公子請,請二位貴客到前門,他在那裡恭迎故交!”

劉弘基道了聲謝,將馬繮繩丟給家僕,拉起離李旭向前門走。那僕人以目相送,直到二人的身影走得遠了,才把兩匹馬一一牽到院中。

大隋朝承襲漢制,官府衙門都是坐北朝南。如果職位高到可攜帶家眷上任,官員的妻兒老小通常都安置在衙門後宅。平素公務往來,客人走得全是前門,只有私交甚好的朋友或者自家晚輩才走後門入內。幾百年後,貪佞之風大行,“走後門”一詞也由此而來,這是後話,咱暫且不提。

而驚動主人家特地到前門迎接的客人,則是家中貴賓。所以劉弘基雖然以晚輩之禮求見,卻被主人安排到前門相迎。

李旭沒有官場經歷,全然不知道這些規矩。被劉弘基拉着,慢慢走到前衙。前衙正門也是四敞大開着,那卻是處理國家公務之所,非主人家迎客之地。二人路過正門,向前又走了幾步,在前方側門邊停了下來。

供貴賓出入的前側門早已被僕人打開,幾個衣着整潔的男性家丁手持長長的掃帚,象徵性地在門前“掃”出一條道路來。主人家笑着迎出,走到劉弘基面前站定了,雙手附心,胸前環抱,躬身說道:“建成見過弘基兄,不知大兄遠來,未能出迎,望大兄勿怪!”

那邊劉弘基早也把身體躬了下去,興奮地說道:“不告而來,多有冒昧,望賢弟莫笑我唐突便是!”

二人相對揖了一揖,禮成,四手相握,同時大笑着說道:“你我兄弟有三年多沒見了,沒想到今日竟在這裡相遇!”

笑夠了,劉弘基將李旭拉上前,給二人介紹道:“這是我的另一個好兄弟,上谷李旭,字仲堅。這是我的自幼好朋友,唐公的長公子建成,字子固!”(注4)李旭聞言,趕緊上前半步,雙拳緊抱於胸口,行了一個拱手禮。建成是有官職在身的,所以虛握了雙手,以士人見百姓的拱手禮相還。

互相見禮完畢,劉、李二人應主人之邀入門。邊行,建成邊問道:“仲堅兄出身上谷李家,不知道與古之飛將軍有無關係!”

“李某不才,愧對祖先威名!”李旭再度拱手,正色回答。

上谷李家一直自稱爲飛將軍李廣遺脈。李旭雖然出身末枝,這個血脈傳承卻能算得上貨真價實,因此信口而答,提及祖先時臉上恭敬之情並無半分做作。聞此言,唐公長子建成大喜,拉起李旭的手大笑道:“如此,我們便是同族,先祖武昭王亦是飛將軍之後。”

“還不見過世兄!”劉弘基笑着推了李旭肩膀一把,說道。

“仲堅拜見世兄!”李旭紅着臉,施禮。他從小到大見過最高的官員就是步校尉,所以自從打劉弘基嘴裡聽到唐公兩個字,就加了十二分小心。唯恐不留神答錯了一句話,聽錯了一個字。如今劉弘基既然說二人是兄弟,他便再不能像剛纔一樣以陌生人初次見面的拱手禮相拜,站直了身體,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平揖。雖然就是抱拳、附心、躬身,三個動作,卻也累得額頭上冒出汗來。

“見過仲堅兄弟!”李建成微笑着還了一個平揖。

趁人不注意,李旭偷偷抹了一下額頭,心中好生後悔陪着劉弘基來遭這份罪。涼武昭王李暠的名字他聽說過,上谷李家爲了擡高自家身份,特意把這位八竿子打不着的本家修進了家譜裡。按輩分,李旭算得上此人九世孫,漢將軍李廣的二十五世後人。李建成亦自言爲李廣之後,如果兩人差上幾個輩分,難道自己還能上前叫爺爺不成?

正在胡思亂想着,又聽李建成說道:“家父去軍營處理公務,所以不能前來相迎。二位可去客房小坐,我已派人去告知,家父得信後便會趕回!”

“可否先去拜見伯母大人!”劉弘基笑着問道。

“母親大人正高興弘基兄到來!”李建成微笑着答。三人又向前走了幾步,繞過一個迴廊,由僕人帶着,把李旭安置在客房內飲茶。隨後,劉弘基拉着建成去拜見唐公的妻子竇氏。

待衆人的腳步聲都去遠了,李旭方纔喘過一口氣來。一路上又是平揖,又是拱手,咬文嚼字的甚是心累,他都沒顧上看看國公家的宅院是什麼樣子。此刻在客房中坐定了,才發現所謂貴胄之家的陳設也很簡單,整個客房不過是一桌,二椅,兩個高腰花瓶,一套文房四寶而已。尚不及自己見過的一些地方大戶人家奢華,只是房間佈置得乾淨了些,窗子上糊得不是紙,而是數塊雪一般的白絹。

南窗下,還放着一張琴。古色古香,弦面上纖塵不染,顯然是每日有人擦拭過的。李旭放下茶碗,漫步上前,信手拂了拂,琴聲如高山落水,落錯有致。

縱使琴藝平平,他也知道這是把好琴了。仔細打量琴面,見斑駁花紋古意盎然,琴尾處裂痕微微,竟有些焦糊的痕跡。

“焦尾!”李旭大驚,趕緊從琴旁閃開。這可是價值千萬的至寶,乃漢代蔡邕親手所做。當今皇帝才華橫溢,要想得到他的賞識,各地學子們必須彈熟的就是《蔡氏五弄》。想到當年自己爲考取功名所做的種種準備,他的心猛然又劇烈地跳了起來。(注5)爲了來見唐公,劉弘基在路過盧龍郡時特意拉着他買了幾整套行頭。如果吳黑闥等人見了李旭現在儒冠錦袍,腰懸着看不中用長劍的古怪樣子,肯定會笑得打跌。但這種溫文爾雅的行止卻曾經是李旭夢寐以求。離開易縣故鄉的之前,他無數次期待自己長大後會以一個文質彬彬的讀書人面目立世。

想起當年的志向,經過柳城時看到的通緝令又浮現在心底。所謂李富梨,徐達嚴,肯定就是自己和徐大眼。官府爲什麼犯了如此愚蠢的錯誤,非但弄錯了二人名字,連長相都差之千里?

無論如何,自己現在已經成了通緝要犯。唐公真的肯擔當,幫兩個素不相識的人脫罪嗎?李旭不敢肯定,也不敢奢求,一顆心“撲通”、“撲通”亂跳着,跳得頭皮都隱隱發木。

第四章 國殤(1)第三章 曠野(9)第一章 盛世(1)第四章 國殤(6)第三章 曠野(8)第四章 醉鄉(13)第二章 出仕(16)第四章 國殤(11)第三章 何草(12)第五章 獵鹿(14)第二章 出塞 (6)第三章 何草(4)第四章 醉鄉(4)第四章 醉鄉(11)第五章 獵鹿(20)第二章 出塞 (3)第二章 出仕(16)第五章 獵鹿(9)第五章 獵鹿(22)第三章 曠野(8)第五章 獵鹿(27)第四章 醉鄉(6)第四章 醉鄉(2)第五章 獵鹿(14)第五章 獵鹿(18)第四章 醉鄉(10)第四章 國殤(15)第一章 大賊(11)第五章 獵鹿(28)第四章 國殤(14)第五章 獵鹿(3)第五章 獵鹿(23)第三章 何草(4)第四章 醉鄉(7)第四章 醉鄉(13)第五章 無家(5)第二章 出塞 (4)第五章 無家(2)第二章 出仕(5)第一章 大賊(12)第三章 曠野(10)第二章 出仕(5)第四章 國殤(2)第二章 出塞 (2)第四章 國殤(10)第二章 出塞 (1)第四章 醉鄉(5)第一章 大賊(20)第二章 出仕(3)第二章 出仕(13)第四章 醉鄉(9)第四章 國殤(9)第五章 獵鹿(21)第一章 盛世(8)第三章 曠野(7)第四章 國殤(9)第二章 出仕(1)第四章 醉鄉(1)第四章 醉鄉(11)第五章 無家(1)第一章 大賊(12)第五章 無家(1)第一章 盛世(5)第二章 出塞 (5)第四章 國殤(8)第三章 何草(1)第四章 醉鄉(9)第一章 大賊(19)第二章 出仕(11)第三章 何草(4)第四章 醉鄉(4)第一章 大賊(11)第二章 出仕(1)第四章 國殤(10)第四章 醉鄉(2)第二章 出仕(7)第一章 大賊(4)第三章 何草(4)第三章 曠野(9)第三章 何草(2)第三章 何草(7)第一章 盛世(1)第三章 何草(14)第一章 盛世(2)第二章 出仕(11)第四章 國殤(17)第三章 何草(13)第二章 出仕(2)第三章 何草(6)第三章 曠野(1)第一章 大賊(9)第五章 獵鹿(22)第四章 國殤(3)第五章 無家(6)第二章 出塞 (3)第二章 出仕(10)第二章 出塞 (3)第一章 大賊(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