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平天下策

雖然開頭短短几句,卻已經道盡了中原天下的軍事山川地理格局,天下九大塊四邊四角加一中原的分法,也讓政事堂中的這些宰相們一個個提起了興趣。

特別是李奔雷也同樣是一個征戰一生的大將,對於政事堂的那些政事他也提不起什麼興趣,但是一聽到講起戰略,他卻是立馬來了‘精’神。本來有些低沉的腦袋也是立即轉向李靖,一雙目光更是銳利無比。

李靖朗聲道:“在這個棋盤型格局中,關中、河北、江淮和巴蜀分處其四角。四角之地,都各有其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有優越的山河形勢,有相對穩固的後方和可以憑恃的山川險阻,處於進可攻、退可守的態勢;也有優越的經濟條件,足以供養、支撐起一個龐大的政治、軍事勢力;一方勢力興起之初,佔據四角山川險固之地,可以建立起根據之地,從容經營,積累力量,爲日後進取天下打下基礎。如今我們朝廷,就是佔據河北這四角之一,纔有如今之大好局面。”

“關中山河四塞,南有秦嶺橫亙,西有隴山延綿,北有黃土高原,東有華山、崤山及晉西南山地,更兼有黃河環繞,可謂山川環抱,氣勢團聚。在地勢上,關中對東部平原地帶呈高屋建瓴之勢。關中四面有山河爲之險阻,幾處重要的‘交’通孔道,又立關以守之。其地位重要者,函谷關扼崤函之險,控制着關中與中原之間的往來通道;武關控秦嶺東段之險,扼守着關中東南方向的進入通道;散關扼秦嶺西端之險,控制着關中與漢中、巴蜀之間的‘交’通咽喉;蕭關扼隴山之險,守備着關中西北通道。四塞險固,閉關可以自守,出關可以進取。形勢有利,就出關進取;形勢不利,則閉關自守。從而使關中能進能退、可攻或守的態勢。這也是秦漢周隋等最終奪得天下的根本。”

“而我們朝廷如今佔據的河北依山傍海,三面山海環抱,南面中原。燕山山脈起着抗擊塞北遊牧民族南下的屏障作用,翼蔽河北乃至整個中原的安全。軍都關、臨渝關、鬆亭關、北口、冷口、盧龍等關隘,扼守穿越燕山山脈的幾條‘交’通孔道。太行山脈爲河北的右側翼的重要屏障。飛狐陘、井陘關、滏口等關隘扼守穿越太行山脈的往來通道。在河北平原腹地上有一些東西向的河流,如拒馬河、滹沱水、漳水等,更是能成爲我們抵擋來自南面威脅的堅固‘門’戶屏障。”

“而江淮的防禦格局是一個以長江和淮河爲依託的多層次的防禦體系。南北對抗,南方主要是依託長江和淮河。南方一些軍事重鎮的形成,都是以此爲基礎的。長江上通巴蜀,中經荊襄,下連吳越,縱貫東西,延綿數千裡,上下游之間相互呼應,使整個南方地區的形勢得以完整;另外,長江本身即發揮着對抗北方鐵騎衝擊的天塹作用。歷來隨着南北力量的消長變化,其攻守之勢也隨着而變化南方強盛時,可以前出淮北進取中原;南方衰弱時,則往往退守長江;南北勢均力敵時,則往往以淮河一線爲對抗前沿。”

“巴蜀居長江流域的上游,是典型的盆地地形。在盆地外圍的每個方向,都是崇山峻嶺,其防護之厚非其它地域可比。長江三峽是其與東面之間的往來孔道,嘉陵江及其支流河谷低地是其與北方之間的往來孔道。兩個方向的往來孔道俱極險要。大抵東面爲水路,行江道;北面爲陸路,行棧道。歷來都是天險之地,易守難攻。”

“據四角山川險固之地,大多能成就一方霸業。”李靖緩緩的道。

陳克復點了點頭,確實如此,四角之地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居於四角,進可攻、退可守。

頓了頓,李靖繼續道,“河東、山東、荊襄和漢中分處四邊。四邊之地,也大都有比較險要的山河形勢,但這些地域條件不如四角。它們都夾在兩角之間,彼可以來,此可以往,既是雙方聯繫的紐帶,又是雙方對抗時爭奪的焦點。其地形特點也與它們的地位相符,既有供雙方出入的‘交’通孔道,又有可以扼守的險要;而且,它們與中原之間有比較捷近的通道。歷代之中,興起於四角的勢力,要想擺脫割據一隅的偏霸局面,向外擴展,必先爭兩翼,控制夾該角的兩邊。”

聽到這裡,陳克復眼前一亮,若有所思。

“河東在整個北方具有樞紐‘性’的地位。河東地形的主體是由東西兩側的山脈夾中間一系列珠狀盆地構成的。東面太行山脈構成河北西部屏障,西部呂梁山、中條山與黃河一道構成關中的東部屏障。河東境內山河分佈錯綜複雜,形成了一系列小盆地。這些盆地地形都相對封閉,成爲一個個相對獨立的小區域。在這些小區域內,分別形成了一些軍事重鎮和重要關隘。它們分別面向不同的方向,顯示出不同的戰略意義。河東的山河形勢使河東具有極爲有利的內線作戰的地位。河東地勢高峻,足以俯瞰三面;通向外部的幾個‘交’通孔道,多是利於外出而不利於入攻。這是河東內線作戰的有利條件,也是河東在北方樞紐地位得以形成的地理基礎。匈奴劉漢滅西晉之戰、北魏百年興亡的歷程和周齊隋三朝的更迭,都能說明河東在北方的樞紐‘性’地位。”

“而山東地形的意義在於中原大平原上顯得尤其突出。山東地形的主體是魯中南低山丘陵,三面都是平原,東面爲海所環抱。山東的一些重要軍事據點基本上分佈在魯中南低山丘陵的四側,大都依山臨河,控扼一方。黃河在北方地區東西縱貫,爲東、西部之間的一條‘交’通大動脈。大運河在東部的大平原上南北縱貫,爲南北之間的‘交’通大動脈,山東便處在這兩條大動脈‘交’匯的位置上。另外,山東半島爲海上運輸的一大中轉地。山東在南北之間尤居樞紐‘性’地位。如今我們與南陳南北對峙之際,山東便是我們爭奪的焦點。”

“荊襄居長江中游,在上、下游之間居樞紐‘性’地位。荊襄外圍有延綿的山脈爲之險阻,又有大的江河通往境外,從而形成它“用武之國”的戰略地位。從荊襄沿長江上溯,穿越三峽,是爲入蜀的主要通道之一;若是上下游之間對抗,則荊襄可阻遏川中勢力之東出。荊襄居東南之上游,立足江淮之勢力,無不恃荊襄爲上游屏障。自古未有失荊襄而能保有江淮者。西晉滅孫吳、隋滅陳、局面均自荊襄上游打開。因此,將來我朝廷如與陳朝‘交’戰,荊襄必先取之。”

“四邊之一的漢中,則是秦嶺和大巴山脈夾漢水河谷構成漢中地形的主體,兩列山脈平行聳立,東西延綿,漢中便夾在它們之間。秦嶺東端有武關,西端有散關,另有三條穀道,可爲漢中與四川之間的通道,它們是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在漢中與四川之間,也有兩條穀道穿越大巴山脈:金牛道和米倉道。漢中夾在關中和四川這兩個上游地區之間,歷來關隴與巴蜀之爭奪,最‘激’烈不在秦嶺,而在漢中。”

有道是聽君一席位,勝讀十年書。

聽了李靖的這番對天下地理格局的講解,陳克復這個原來自習成才的半桶水戰略家也立馬豁然開朗。李靖區區一席話,已經把這些事情全給說透了。這可比讀上一大堆的兵法戰策還要管用。

陳克復心中分‘激’動,總覺得自己悟出了什麼東西,卻又彷彿差一點才能抓住。他坐在那裡,閉目沉思,一心想要打到這種感覺。

李靖看到陳克復的樣子,也明白了他此時的感覺,也不再言語,只是坐在那裡。房玄齡等人雖不是帶兵將領,但這種談地理格局戰略而不是談戰術,他們卻也是能聽的差不多。都是撫須點頭,大感有道理。心中暗歎,怪不得陳王如此看重李靖,不但一來就讓其獨擋一面,更是封公拜相,李靖也確實當的起。

好一會兒,陳克復突然興奮的一拍大‘腿’,站起來高興的道,“本王明白了,本王終於明白剛纔衛公所言了。按衛公所言,那就是無論哪個角的政治勢力,在兩翼經營的得失,都足以決定其興衰,足以決定其能否擺脫偏霸格局,向外擴展。經營好兩翼,以守而言,可以鞏固其防守態勢;以攻而言,可以包圈中原,進取天下。”

陳克復‘激’動的走來走去,“按衛公所論,如今我們朝廷要想重新一統天下,那麼當前最重要的不是爭奪江淮,而是當立即先平定河北,然後爭奪河東與山東這兩翼。特別是以如今的形勢,我們的重新更應當暫時的捨棄山東,而全力的爭奪河東。唯有奪得河東,我們才能改變偏安一隅,真正統一中原。”

……

第240章 擒賊擒王第315章 三原李靖第490章 無知無畏第179章 強捋虎鬚第212章 新羅公主第193章 契丹王位第448章 一網打盡第634章 射的痛快第548章 河北內亂第284章 名將入遼第484章 兩面三刀十六章 收穫巨豐第939章 城下第573章 平天下策第324章 兼領突厥第922章 西涼鐵騎第795章 移天下富戶入京,遷四方百姓就邊第652章 一日攻破十八城門第242章 聯盟破裂第652章 勝者爲王第895章 轉戰第649章 李淵殺子第717章 傾國之戰第263章 君心難測第864章 逆轉第413章 浮木詔書第157章 秘密張網十九章 以牙還牙第357章 踏破鐵鞋第668章 黃雀在後第564章 范陽鏖兵第8章 破軍首戰第937章 激戰長春宮第73章 借橋過河第134章 隋朝黃埔第740章 攘外還須先安內第406章 如潮攻勢第324章 兼領突厥第4章 建破軍營第357章 踏破鐵鞋第696章 李密真好第441章 輝耀滿天第339章 過關斬將第196章 強迫結拜第754章 劍氣縱橫、刺客無雙第517章 楊廣之死第261章 重新洗牌第108章 殺一儆百第424章 始畢已死第492章 將計就計第898章 我的馬槊早已經飢渴難耐了第636章 以除後患第758章 羣雄畢聚,黑夜遭遇戰第225章 飛鷹密信第280章 玄霸之死第732章 坐上龍椅第333章 疑兵之計第533章 奪倉搶糧第326章 破軍娶親第638章 殺人無形第309章 宗族勢力第480章 皇帝敕令第394章 烏雲壓城第445章 馬踏連營第95章 重重犒賞第620章 盟津會盟第858章 各爲其主第284章 名將入遼第331章 觀音坐蓮第673章 濟水雄兵第168章 一條大魚第492章 將計就計第514章 竇入牛口第112章 軍銜制度第81章 培植勢力第554章 大軍齊發第71章 流血流淚第237章 人頭祭旗第543章 混亂河東第165章 不如殺之第932章 引蛇出動第581章 射匱野望第576章 李唐絕境第576章 李唐絕境第757章 一日九捷第344章 李閥得利第74章 猶豫不決第929章 西北射天狼第564章 范陽鏖兵第287章 一舉兩得第235章 隋末梟雄第776章 破軍、貪狼、龍驤、雷霆,王牌盡出第284章 名將入遼第383章 滅隋三策第953章 西進長安(七)第595章 李淵南逃第575章 徵南平西第437章 暗夜搶糧第64章 城頭喋血第650章 深不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