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御前會議(二)

此言一出,在場的高句麗君臣三人個個爲之色變,崔男生先是一愣,繼而怒道:“乙支大人,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身爲臣子,不想着禦敵於國門之外,卻要把敵軍放入都城,請問你準備讓大王如何自處?你到處安的是什麼心?!”

崔男生越說越激動,滿臉通紅,口沫橫飛,什麼話都是脫口而出,似乎不這樣就不能顯示出他對高句麗,對高元的忠誠來。(

高元的臉色陰沉着,紅通通的眼睛裡,光芒閃閃,顯然他對乙支文德的話也是極爲震驚,只是作爲大王的威嚴讓他暫時還沉住氣,沒有發作而已。

就連高千惠,這時候也不敢向着乙支文德了,他的喉結動了動,開口道:“乙支,乙支大人,慎言,慎言啊,別的詐敗,誘敵之策可以,但這可是咱們的國都平壤城,大王就在這裡,開不得玩笑!”

乙支文德胸有成竹,微微一笑道:“這個辦法是我深思熟慮後提出的,不是一時的衝動無謀之舉,大王,請先恕微臣的妄言之罪。其實如果不是建親王執意要出戰,微臣可能一早就會使用此計了。”

崔男生的臉紅得都快要發紫了,一雙眼睛瞪得眼珠子都要暴出來,若不是當着高元的面不敢放肆,只怕早就捋袖子上來打人了,他正要開口大罵,高元卻是一擺手:“崔大人,稍安勿躁,大對盧,你有何妙策,但請直言。(廣告)”

乙支文德點了點頭。不慌不忙地開口道:“隋朝的制度,是以府兵制爲主,在關中地區和北方的邊塞,設置各個鷹揚府。徵發民衆中驍勇健壯者爲府兵,減免其全家賦稅,讓其每年抽幾個月的時間進行訓練,一旦有戰事。則把這些府兵編入軍隊作戰,因爲其常年訓練,戰技嫺熟,加上隋朝國力雄厚,府庫之中武器盔甲精良,是以由關隴世家出動的子侄部曲組成騎兵,而各地府兵組成步兵,實力強大。若有外敵入侵,則徵發各地府兵擊之,作戰結束則兵散歸各府各郡,並不給國家造成太大的負擔,這就是隋朝強大的根本原因。”

高元點了點頭:“這些事情,上次孤已經聽大對盧說過了,我國的國情與隋朝不同。地少人多,適合耕作的良田更少,不得已只能讓更多的人平時從來農耕,所幸我國百姓民間武風強烈,射術精良,能彌補這種無法實行府兵制的不足。這次若是能打退隋軍入侵,孤也準備按隋制在某些地區實現府兵制度,但這些都是後話,與本次作戰有何關係?”

乙支文德微微一笑,說道:“這正是本次作戰的戰術核心所在。隋軍的將領們。多是那些軍功世家出身,出來打仗主要是多求軍功,以後回去後好封官晉爵,但那些普通的府兵們。卻是給強行徵發過來,打贏了對他們又有什麼好處呢?”

高元的雙眼一亮。一邊的高千惠哈哈一笑:“按我國的制度,如果大勝敵軍,可以減免徵發來的士兵數年的稅收,還可以得到大王的賞賜,隋朝就不會這樣做嗎?”

乙支文德搖了搖頭:“不,隋朝的府兵本就是給減免了稅收的職業軍戶,再減也不可能減到哪裡去,再說了,隋朝爲了這回侵略我國,動用了百萬大軍,民夫倍之,而放棄生產服務於戰事的人更是不計其數,加上之前的挖河,修路,徵糧,早已經把國力折騰得差不多了,不管勝負如何,國內都已經出現了糧荒,肯定不可能再減免這些人的稅賦,甚至軍戶回家之後,只怕多半也要被強制徵稅,所以他們的作戰熱情不可能高,除非……”

高元一下子來了精神,追問道:“除非怎麼了?”

乙支文德微微一笑:“除非隋軍向這些府兵們許願,在侵略我國的時候,讓他們隨意掠奪,靠着燒殺搶掠來刺激士兵的鬥志,不管怎麼說,來這裡賣命之餘,若是能通過打劫來發一筆橫財,對於這些強盜也是個刺激。”

崔男生恨恨地罵道:“這幫狗日的東西,還有臉稱天朝上國,他孃的,我看就連那些勿吉野人都沒他們會搶。”

乙支文德點了點頭:“是的,楊廣自己好面子,還給各軍加了受降使者,規定了投降的城市可以避免擄掠,但是脫離了楊廣視線和控制的各路隋軍,就不會講這麼多規矩了,作爲大將,要維持自己開府的部曲家丁,也需要大量的橫財,所以現在的各路隋軍,從遼東的諸軍,到來護兒的這一路,無不是在破城奪寨之後,大肆洗劫,甚至將城市焚燒一空,以掩蓋其搶劫的罪行,至於那些俘虜的城中百姓,則被隋軍押回國內,作爲奴隸變賣。”

高元聽得動容不已,這些事情他並沒有聽說過,開口道:“這些是發生在遼東的事情嗎?孤怎麼不知道?”

乙支文德嘆了口氣:“淵太祚咬牙硬挺,在遼東城閉城死守,即使這樣了也不向大王求救兵,是以大王並不知遼東的情況,而遼東各城,被隋軍各路軍隊分道攻略,一如微臣剛纔和大王所說的那樣,微臣也是靠了在遼東留下的耳目和斥候,才瞭解當地的戰況的。”

高元恨恨地罵道:“這淵太祚實在是該死,遼河一戰,他自己率先逃跑,卻留下楊千壽楊城主在後面送死,前些天還發來塘報,說楊千壽之子楊萬春不戰而逃,把安市城拱手讓給隋軍,請孤治楊萬春的罪,哼!真當孤是聾子瞎子,不知遼東之事嗎?這仗結束後,孤一定要好好收拾這淵家,不然他們還真要造反封王了呢。”

乙支文德微微一笑:“淵太祚現在畢竟幫着大王牽制了楊廣的大軍,現在遼東城被圍得水泄不通,幾十萬隋軍日夜攻城,他這是自作自受。不過也拜託了隋軍在各地的燒殺搶掠,遼東城的數十萬軍民倒是衆志成城,隋軍久攻不下,已成僵持之勢。”

第二千五百五十六章 伏兵與飛石車第二千六百二十三章 玄感出擊第一百五十四章 草原狂奔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武通的悲劇第二千五百四十章 三個希望第九百九十九章 君令如山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漠南的未來第六百一十三章 虎將之死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義公主(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重瞳猛將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 陰雄出擊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下回到解放前第九百一十四章 開河的傳說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宇文仲武第二千六百一十三章 示弱誘敵第七十六章 與韓擒虎的交易(二)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讓石頭飛第二千一百六十四章 投機的選擇第二千四百五十一章 岑文本的開價(5更)第九百五十章 秦瓊來報第二千六百一十六章 竇夏出兵第三百三十五章 綁架肉票第六百六十三章 當刺史的奧義(一)第二千四百七十九章 稽胡出山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殊死搏鬥(23更)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羅藝爭帥第五十九章 絕地反擊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監視與控制第二千二百六十三章 老邪入宮第九百八十一章 黎陽大倉第二千四百八十四章 鳥盡弓藏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致命的仁義(52更)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翟讓暴走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積善搶功(69更)第六百三十九章 周家的試探(一)第六百三十五章 結交世家(一)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滅門的真相第二百七十六章 功高震主(一更)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二千三百七十九章 寧有種乎?第四百零九章 逼問東宮(二)第一千零三章 八石積牛弩第二千二百九十三章 致命的細節第一百五十九章 可汗之怒(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脣槍舌劍第一千九百章 罄竹難書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歸心似箭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李世民的判斷第二千三百一十三章 重歸回洛第二千六百三十七章 老邪中招第八百四十七章 重返東都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柴紹相助第二百七十八章 寶馬黑雲(三更)第二千五百七十一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推船下海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長孫家的三股勢力第七百三十八章 楊素的謝幕第二千一百零五章 排攢硬頂第四百五十二章 趕盡殺絕(一)第二千二百四十二章 宇文智及的搶功第七百零八章 見錢眼開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八弓弩箭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河陽人攻河陽城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如意算盤(六更)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嗣子的選擇第二千零一十四章 杜如晦的分析第七百二十四章 黑袍陰謀家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戰馬遺失第二千零七十一章 指天盟誓第六百三十一章 父子交心(三)第二千一百零五章 排攢硬頂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斬首行動第二千五百九十三章 長孫大使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起兵的疑慮第四百三十章 香消玉殞第二千六百四十六章 死戰不退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蠻戰議(二)第四十六章 攻心爲上第二千六百四十七章 口袋大陣第一百一十章 接頭安遂家第八十九章 高熲的提議第五百零七章 拿着鳴鏑當令箭第五百八十二章 深藏的棋子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雁門內鬼第二百一十八章 陰影中的腹黑男第一百六十一章 可敦的新獵物第二千三百一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三十一章 大哥之死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李二破陣曲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裴寂獻策第五百二十七章 長期合作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風緊!扯呼!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敵營來使第二千四百一十章 越獄與反越獄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宇文守城第九百零三章 大使李密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隱忍藏拙第二千六百四十六章 死戰不退第二千四百三十九章 李靖入城(3更)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漠南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