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狠人樊子蓋

楊廣的眉頭微微一挑,有些驚訝地說道:“樊子蓋?”

這樊子蓋乃是經歷了北周,楊堅和楊廣的三朝老臣了,他的祖籍是江西廬江,祖父在南樑的時候出任越州刺史,父親樊儒,因爲候景之‘亂’而舉家逃亡北齊,官至仁州刺史。,最新章節訪問:.。樊子蓋也算出身南朝的將‘門’世家,從小不僅跟南朝的文人一樣長於文章作賦,武力上也是弓馬嫺熟,武藝高強。

到樊子蓋成年時,當過北齊的武興王高普的參軍,後來又出任過幾任州太守,以其政績軍功,在北齊官至縣候爵位,算是個中級官員了。

到了北周武帝宇文邕滅北齊時,樊子蓋也入周爲官,官至儀同,還曾經在王世充當過刺史的荊州郢州當過刺史。隋滅南陳時,樊子蓋帶兵跟隨楊素這一路,立下戰功,戰後評定,得到上開府的高級軍職,封上蔡縣伯爵,最後又與周法尚一起率兵入嶺南平定叛‘亂’,事後留在嶺南的楯州爲刺史,這一干就是七八年。

一直到楊堅去世後,樊子蓋才被楊廣召△79,www回了京都,在楊廣重用江南世家的這一指導思想下,祖籍江南的樊子蓋也得到了重用,出任涼州刺史,後又轉武威太守,幾年下來在官任上有仁政之名,也因此而加金紫光祿大夫,可謂富貴一時。

大業六年的時候,身爲涼州刺史的樊子蓋入東都見駕,楊廣特意賜已經六十六歲的樊子蓋回故鄉江西廬江一趟,還賜與他舉辦三千人大會的權力,撥出米糧六千石。讓他風光地回鄉掃祖墳。因此樊子蓋感動地痛哭流涕。逢人就表對楊廣的忠心。

上次徵高句麗的時候,樊子蓋從廬州老家趕來,以左武衛將軍的身份領兵,由於他年事已高,長年來又是任地方官而不是軍職,因此在戰爭中作爲第二梯隊,沒有直接投入到主戰場,也難怪楊廣聽到樊子蓋的名字時。有些驚訝。

楊廣想了想,沉聲道:“王愛卿,樊子蓋的忠誠確實沒的說,但是多年來他沒有獨立地當過一方將帥,只怕要他當那東都留守,不太合適吧。再說了,樊子蓋也是出身江南,全無根基的南方官員,關隴世家子們就會聽他的話?”

王世充微微一笑:“陛下可能還是看輕了樊子蓋,微臣推舉他不是沒有原因的。樊子蓋家世代爲將,而他本人。在入隋前也是多年帶兵,與北周接戰,可謂深通兵法,楊素活着的時候,與微臣論及天下的將才,就特意提到過樊子蓋,其人‘性’格嚴酷,有大將之威,一生沒有在沙場建功,只是因爲沒有機會罷了,一旦給他掌握大軍的權力,他是會做得很好的。”

說到這裡,王世充勾了勾嘴角:“上回陛下出兵高句麗,各路行軍總管的下營,佈陣的陣圖,我都在事後看了,宇文將軍那路且不必說,在後面的第二‘波’援軍裡,從純軍事角度來說,做得最好的就是樊子蓋與楊義臣這兩位了,日後陛下想要大用將才,也應該從這兩位中多給機會。”

楊廣點了點頭:“那這樣說來,朕也應該讓楊義臣來守東都纔是,畢竟他纔剛過五十,正是年富力強之時,而且我楊氏兩代皇帝都對他有大恩,他的忠誠,也是不用懷疑的。”

王世充搖了搖頭:“陛下可以把楊義臣放在身邊,讓他衝鋒陷陣,但不應該讓楊義臣留守東都。原因有三,這第一,楊義臣所帶的,多是他從朔州那裡帶回的尉遲部落本部部曲,這些兇悍的鮮卑騎士,一向出鎮塞外,沒有到過繁華的東都,若是讓他們入了關,見識到了漢人世界的美好,難免不生出異心。上回平定楊諒叛‘亂’的時候,朔州鐵騎的戰功卓著,但事後楊義臣縱兵擄掠,幾乎把幷州城的漢王府給搶了個‘精’光,事後被御史彈劾,陛下應該記得吧。”

楊廣冷笑道:“怎麼,楊義臣還管不住他手下的兵,連東都他們都敢搶?”

王世充嘆了口氣:“鮮卑的部落兵,就是靠着擄掠來保證士氣的,微臣不擔心楊義臣個人的忠誠,但他很難禁止手下的這種搶劫行爲,要是在邊地搶搶也就罷了,可東都是朝廷的首都,事關天子顏面,不能由着他‘亂’來。”

楊廣點了點頭:“你說的也有些道理,那第二呢?”

王世充正‘色’道:“這第二嘛,楊義臣所部,都是以騎兵爲主,打野戰厲害,守城不行,而東都的優勢在於城堅池深,糧草充足,讓楊義臣放棄堅城,去與可能的賊軍野戰決勝負,一旦失敗,可能連守衛洛陽的兵力都不足了,這樣太危險,還請陛下三思。”

楊廣輕輕地“唔”了一聲:“王愛卿,你的想法與朕完全一樣,就這兩條了嗎?”

王世充的臉‘色’一下子變得嚴肅起來,正‘色’道:“還有第三條,就是楊義臣與楊玄感的關係,當年楊義臣是跟隨楊素多年,南征北戰,平定楊諒時,楊玄感曾經親自帶驍果鐵騎馳援朔州,與楊義臣會合,在作戰中還曾經親自出陣,斬殺叛軍勇將王拔,爲楊義臣之前死在王拔手下的堂弟楊思章報仇,雖然楊義臣本人忠於陛下,但是他要是真在戰場上碰到楊玄感,他的部屬們會不會全力死打,就很難說了。”

楊廣的眉頭一皺:“還有這檔子事?哼,那看來楊義臣是不能重用了,更不能讓他鎮守東都,去面對可能的楊玄感了。可是樊子蓋手下沒有自己的親信部隊,他就能守好東都了嗎?”

王世充微微一笑:“東都城外,有十幾萬番上的‘精’兵,他們的戰力不用懷疑,都是各地府兵中的‘精’銳,只要有良將指揮,是足以擋住強大的敵軍的,樊子蓋雖然沒有指揮過大將,但是我相信他深通古之兵法,也一定會學楊素那樣斬將立威的,不說一定能消滅叛軍,起碼憑着東都的城防,牢牢守住是不成問題的。再說了,還有微臣在那樊子蓋的身邊,若事情不對,微臣還會當軍師提點他一二呢。”;

第二千零九十七章 屠殺內馬軍第二千四百五十二章 利益共同體(6更)第二千零八十三章 罵兵出陣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多年盟友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青面獸的追殺第三百二十八章 萬歲親臨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挖祖墳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反攻回洛倉第二千二百六十五章 擒斬元盧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樹木伏兵(56更)第六百三十章 父子交心(二)第三十一章 大哥之死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打死俘虜平內亂第二百零四章 遇伏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犯顏直諫第五百三十八章 與徐蓋的交易(一)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楊廣問計第七百九十七章 長孫家的內戰第七百零五章 青溪會陳棱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合作(三)第七十七章 合夥經營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明碼交易第六百一十七章 火攻龍騎軍第八百七十九章 防火防盜防吐蕃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瓦崗軍的佈置第四百五十七章 新的合作(二)第七百六十二章 陰雄得官有關檀君朝鮮和這三章高句麗的說明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地穴戰法?第二千零七十一章 指天盟誓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李淵的遺憾第五百九十七章 手刃楊勇(二)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夜論軍機(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跨省追逃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兄弟和好(49更)第二百三十九章 三千鐵甲第二千五百七十三章 殺人如麻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子承父業一千五百零六章 英雄的初遇(61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昭武九姓第八百六十二章 教育玄感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趁機出城(五更)第二千四百六十一章 大決戰的設想(5更)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兄弟和好(49更)第九百一十七章 絕世美文(一)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城頭觀戰(47更)第三十九章 兄弟重逢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接應(38章)第六百三十五章 結交世家(一)第二千五百三十八章 以利誘之第八百二十章 伊吾降伏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陣前會敵第二十三章 寒夜偷渡第四百八十一章 識時務者爲駿馬第九十二章 賞賜百千強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老奸巨滑(63更)第二千一百六十章 河東軍的選擇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河陽人攻河陽城第二千二百二十八章 賈大忽悠(一)(十更)第八百一十三章 臨陣脫逃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海賊登陸第二千零五十一章 王伯當的伏擊第二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興淪陷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灌鋼寶刀第七百四十八章 突厥故人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指點(一)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李密的應對第二千六百零一章 不動如山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以仁易暴第十六章 史上第一飛毛腿第九百零七章 臨時合作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 回師涿郡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破蠻軍(二)第九百四十八章 沈光出陣第二千零一十七章 三線出擊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如意算盤(六更)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煽動軍心(十二更)第二千六百三十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龍爭虎鬥第六百四十章 周家的試探(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按兵不動的奧義第二千五百五十八章 玄甲乘高突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城頭觀戰(47更)第一千零一十章 殘陽如血第二千零三十四章 打死我也不哼第二千六百二十七章 英雄末路第二百四十二章 追殺逃敵(四更)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挑撥離間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斬殺逃兵第二十五章 夜襲第二千四百一十四章 成功越獄第二千四百六十一章 大決戰的設想(5更)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興兵除暴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李淵的退縮第四百三十三章 赤發單雄信第二千五百八十一章 以攻促變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狗頭軍師第二千零九十五章 詐降第五百七十三章 姑臧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