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百六十七章 宇文化及的末日

東都,太尉府。

王世充神色輕鬆,看着手上的一份塘報,微微一笑:“宇文化及終於還是完蛋了啊,也是蒼天有眼哪。”

大堂之上人很少,身着紫袍的魏徵在一邊侍立着,而他的身邊站着一個穿着綠衣,門生模樣的年輕人,個子中等,面容清秀,正是魏徵最近新收的幕僚馬周,王世充和魏徵面試過此人,對其才華非常欣賞,加之其又是山東一帶的破落士人家庭出身,天生就與王世充和魏徵這樣起於寒末的意氣相投,現在王世充處理軍政要務,叫上魏徵的時候,總是讓馬周也在一邊跟着,加以鍛鍊和培養,畢竟,軍國要事,是需要經驗的。

而在另一邊的文案之上,王應玄和王應恕也各自坐在一張小案之後,手拿毛筆,紀錄着對話,自從王世充救出家人之後,對這兩個兒子就開始嚴加管教,每天都要他們跟在身邊紀錄各種軍政事務的處理,楊玄感能教他們兵法武藝,但是這治國之道,王世充還是決定自己抓在手中。

魏徵微微一笑,回道:“是啊,這個天下至惡,終於算是完蛋了。只是這回有點意外,居然是竇建德而不是李唐消滅的他。”

王世充擺了擺手:“此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玄應,你怎麼看?”

王玄應擡起了頭,一臉茫然,說道:“孩兒不知,孩兒現在也沒想明白,爲什麼李唐先攻的聊城,都上了城頭了還讓竇夏軍撿了便宜。”

王世充的臉上閃過一絲不滿的神色,轉而看向了王玄恕:“玄恕,你說呢?”

王玄恕勾了勾嘴角,說道:“孩兒以爲,竇建德是謀定而後動,他帶了十八萬大軍,不是衝着那宇文化及去的,主要作用還在於威懾李唐,只是孩兒也跟大哥一樣,覺得竇建德太託大了,李神通若是一意強攻,是能拿得下聊城的,那竇建德的所有盤算,都會毀於一旦啊。”

王世充笑了笑,看向了一邊的馬周,說道:“馬文書(馬周現在的正式官職是太尉府的一個文書,負責撰寫公文),你怎麼看?”

馬周的臉上寫着謙恭的神色:“學生還沒有想好,不敢在太尉面前妄言。”

王世充搖了搖頭:“馬文書,你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吧,你們的意見本官只會作爲參考,並不一定會聽的。”

馬周看向了魏徵,這是他第一次被王世充主動要求發表觀點,之前都是魏徵爲他代言,魏徵平靜地說道:“賓王(馬周的字),太尉讓你發表意見,你就直說吧,沒事的。”

馬周點了點頭,清了清嗓子,說道:“學生以爲,竇建德是謀定而後動,這次的大戰,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唐軍看似已經攻上了城頭,但是驍果軍在絕境中會有強大的戰鬥力,就算入城,也會激烈巷戰,未必能一天就攻下來。而且之前李神通拒絕了宇文化及的投降,更是逼得城中的許軍入了絕境,竇建德久經戰陣,深知士卒的心理,知道唐軍是攻不下那聊城的,所以纔敢如此託大。”

王世充微微一笑:“說得很有道理,可爲什麼竇建德一攻就破了呢?”

馬周笑道:“從太尉手中的塘報來看,是王薄打開了城門,放竇建德軍入城,那王薄本就是長白山的賊寇,與竇建德出身相同,竇建德的部下也有一些以前跟王薄一起上山起事之人,只怕是早就有內通了,甚至可能王薄去聊城,也是竇建德一早就安排好的。”

王世充點了點頭:“可是宇文化及也非無謀之輩,他雖然用重金收買了這些盜賊來助陣,但不可能不防着他們,王薄這麼容易地打開了城門,你怎麼看?”

馬周勾了勾嘴角,說道:“來的賊寇有兩萬多人,多過驍果軍士一倍有餘,所以宇文化及一開始是讓這些賊寇守在一線,驍果軍在後面監視。靠了這個做法,他們打退了李唐的全力攻城,之前學生說即使破城,也未必能一舉攻下,就是因爲城中還有驍果軍的原因。”

“可是經歷了李唐的兇猛一波攻城之後,所有人在大戰之後身心疲憊,很難再興奮起來了,加上竇夏軍有絕對的兵力優勢,四面圍攻,逼得宇文化及把城中的驍果軍派到各城去參戰支援。那竇建德把大旗放在東門方向,誘得宇文化及的主力去了東門,而北門那裡就沒多少人監視王薄了,這就給了王薄開城放夏軍的機會。竇夏軍並不是李唐,進城之後大喊放仗不殺,這迅速地瓦解了驍果軍的作戰意志,紛紛投降,這聊城也就一鼓而破了。”

王世充的眼中碧芒一閃:“馬文書分析得很好,可我還有最後一個問題,爲什麼竇建德可以允許許軍放仗不殺,而唐軍卻做不到這點呢?李神通爲什麼要拒絕許軍的投降,你能解釋嗎?”

馬周點了點頭:“因爲兩邊的目的不一樣,李唐已經是受了楊侗的禪讓,自認爲是合法政權,天命所歸,所以需要用對叛賊斬盡殺絕,來彰顯自己的合法性和正義,所以他們不接受宇文化及的投降,就象前一陣把薛仁杲一族全部斬殺一樣,都是爲了向天下顯示,他們纔是正統。”

“可是竇建德不一樣,他只是自立夏王,在天下人眼裡,仍然不過是草寇綠林而已,所以他的當務之急,就是儘可能完整地接收宇文化及手中的隋朝遺產,無論是百官,後宮還是玉璽,都是他需要的,有了這個,他也算是部分地完成了禪讓之事,有了爭奪天下的資格。”

“所以這次竇建德只誅殺了宇文智及,許弘仁,孟景,楊士覽,元武達這些直接參與了謀殺先帝之人,又把宇文化及和他的兩個小兒子送到樂壽斬首。與此同時,他對隋朝的那些文武百官可謂禮遇有加。”

“先是向着蕭皇后行臣子禮,然後把隋朝的宮人全部遣散,最後是把原來的隋朝百官們都封官加爵,以隋黃門侍郎裴矩爲左僕射,掌選事,兵部侍郎崔君肅爲侍中,少府令何稠爲工部尚書,右司郎中柳調爲左丞,虞世南爲黃門侍郎,歐陽詢爲太常卿。至此,竇建德算是全盤接收了先帝的政治遺產,成爲可以爭奪天下的力量了。”

指雲笑天道1說

推薦本朋友的新書,作者是起點多年的老作者,筆力與節操俱佳,雖然幼,但更需要各位喜歡爭霸類的書友小心呵護,不多說了,上書名與簡介:魏延的種子三國,作者常歡歡,宅男打完三國遊戲,誤點種子神器,魂飛三國,成爲魏延!

第六百二十五章 封鎖峽口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戰時專權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虛張聲勢第一百一十九章 各取所需第八百九十八章 錢要拿,事不辦第四百一十三章 窮途末路第二千二百四十七章 決勝的突擊第三百三十六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驍果難歸第一千零七章 遼東雙煞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輕騎馳射第六百七十五章 陰雄入郢第八十三章 目擊證人一千四百零五章 勇士?莽夫?(30更)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隋軍大陣第二百章 風暴將至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桃李得天下第二千六百三十九章 麻桿打狼兩頭慫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李密被俘第四百二十二章 貓鬼疑雲(五)第二千零一十三章 激將大法第七十三章 寒夜挖墳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解除兵權(26更)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破蠻軍(二)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火馬衝營第九百八十五章 將帥之爭第二千零八章 討價還價第八百五十一章 虛言恫嚇第二百八十一章 高知圈子(二更)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以子換侄第九百三十四章 舉薦元弘嗣第六百零九章 馳援朔州第二千二百七十六章 崔氏子孫第九百四十二章 文武雙全第二百七十五章 奪儲的選擇第九百一十八章 絕世美文(二)第二千一百四十章 陰雄來援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天亡我也!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十一抽殺令(一)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點將分兵第三百二十四章 腦洞大開第二百六十八章 抱大腿的哲學第一百五十五章 緊急撤離第二千三百二十四章 聯姻的奧義第五百一十八章 深藏的棋子第六百二十九章 父子交心(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與皇甫績的交易(二)(一更)第四百四十九章 帝后對話第六百三十五章 結交世家(一)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狗咬狗(十六更)第八百六十一章 協議終成第四百一十七章 可汗折腰(二)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收服費青奴第五十四章 戰車衝陣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發現並摧毀第二千五百零六章 棍僧救唐王(2更)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天亡我也!第二千二百七十二章 李世民的警覺第二百一十三章 二十軍棍(三更)第二千二百三十三章 秦瓊泄密第二千零一十八章 單挑,雄信戰六郎!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 含恨而終第二千六百一十二章 智囊投順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自相殘殺第二千五百三十一章 怒問真相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魏徵的擔心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封倫的性--福生活第二千三百八十四章 我黑過的和我愛過的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翟讓出戰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人質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撐杆跳高(五更)第二百四十一章 頂盾衝擊(三更)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宇文仲武第二千三百四十一章 強弩斃羌胡第一百四十二章 高昌往事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留詩挑釁第二千零七十二章 誘敵之餌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李淵的糾結第一千零八十章 大戰高建第六十六章 列隊強--暴第二百五十九章 官場同盟(二更)第一千三百章 李密的擔心第四百六十三章 大將復出第二千三百八十三章 靈魂拷問(三)第七百八十一章 肉飛仙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六百八十三章 蕭銑服軟第二百五十九章 官場同盟(二更)第二千一百八十二章 忠臣義士第二千五百六十四章 神箭奪命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兩帥失和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陰雄詭計第四百四十章 送你離開千里之外(二)第二千五百五十九章 額滴神啊!第七百九十二章 悍將羅藝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購置馬匹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重新勾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