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四百四十一章 李靖自立?(5更)

江陵,鳳儀殿。

蕭銑的面色陰沉,坐在龍椅之,在他的面前,剛剛從嶺南得勝而歸的前南樑尚書右丞,荊州貴族劉子澹的曾孫劉洎,換了一身紫袍,垂首而立。

劉洎也只是一個三十出頭的白麪人,留得一把漂亮的長髯,頭髮梳得整整齊齊,衣服繡着金線,一塵不染,這樣安靜地站着,任誰看到,也不會相信這不僅是一個優秀的官,更是一位提幾萬雄兵,幾個月內掃平嶺南數十個州郡,讓各地蠻夷勢力望風而降的大將軍。

在蕭銑的心裡,劉洎,岑本這些世代荊州臣之子,纔是真正值得信任的人,而雷世猛,董景珍等人,在他眼不過是鷹犬,隨時可以丟棄,所以,這回的削兵歸農,加遠征嶺南,他都是讓劉洎來負責,而這位武雙全的世家公子,顯然也沒有讓他失望。

蕭銑擡起了頭,看着劉洎的臉,點了點頭:“思道(劉洎的字,蕭銑對於岑本和劉洎這兩大愛卿,都是私下直接表字,以示親近),這回真是辛苦你了,想不到你不用一年的時間,能蕩平嶺南,連那交州的丘和,也向你歸附了,本以爲他們還會抵抗一段時間呢。”

劉洎微微一笑:“這不是臣有什麼本事,還是靠着大梁在嶺南的影響力,隋朝畢竟是北方蠻夷,二十多年前攻取嶺南之後,總管趙訥又是在這裡貪贓枉法,失了嶺南人心,所以楊堅在斬殺趙訥之後,恢復了以前的半自治模式,讓各地俚僚人首領來出任州縣長官,可以說,隋朝基本沒有對嶺南有什麼影響力,如果不是冼太夫人一直撐着隋朝的大旗,只怕這裡早反了。”

“而我們南朝畢竟在嶺南經營了數百年,人心所向,象陛下的蕭氏在荊湘一帶,我們這些南樑舊臣一直心向蕭家,只要天下有變,您這樣的真命天子登高一呼,那荊州之地是從者雲集。而嶺南這些地方,本來是歸附大梁的,看到大梁重新建立,自然也是多半來附,偶爾有幾個不識時務,想要自立的部落,被臣果斷攻殺,剩下觀望的人,也全部來降了。”

蕭銑點了點頭:“只是這回有變數發生,所以沒有來得及讓你去交州,帶丘和和高士廉回來,我們的西邊,出現了巨大的變數,你可聽說了?”

劉洎的嘴角勾了勾:“李靖在巴蜀之地異軍突擊,直接攻擊到了夷陵這裡,而北邊的漢之地,也由李靖的盟友吐蕃人佔據,隔開了他和李唐關的聯繫。現在,李唐連在庸的兵馬都撤走了,陛下所說的巨大變數,是指這個嗎?”

蕭銑嘆了口氣:“本以爲李孝恭在庸,不會坐視李靖攻取夷陵,兩家會有一番爭奪,朕派了岑本去李孝恭那裡,也是想勸他說服李孝恭,搶佔夷陵。可是沒有料到李靖的動作這麼快,藉着平定荊蠻冉肇,直接收服了夷陵,乃至整個峽州,李孝恭無法繼續與他對抗,所以只能退回關。”

“現在我們北有王世充的襄陽之兵,西面面臨李靖的強大壓力,雖然和王世充還沒有完全翻臉開戰,但是已經有了巨大的壓力,你看,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

劉洎勾了勾嘴角:“陛下所言極是,從襄陽奔襲江陵,最快三天可以到,而從峽州順江東下,只要兩天能攻到江陵,兩個方向都有很大的壓力,所以陛下應該分兵兩路,派大將鎮守,這才能保江陵的平安。”

蕭銑點了點頭:“可是朕本意讓各地的軍隊退伍回鄉,這幾年我們一直在征戰,卻沒有功夫組織生產,眼看已經是春耕時節,再不播種,夏天都沒的吃,但照你這麼一說,我們卻是又要保持大軍,唉,難啊。”說到這裡,蕭銑長嘆一聲,眼神也變得落寞起來。

劉洎微微一笑:“陛下,其實不用繼續保持四十多萬大軍的,王世充畢竟沒有跟我們正式翻臉動手,所以,我們也不能保持太大的軍事壓力,引起他的誤叛,臣以爲,王世充在襄陽只放了萬餘兵馬,還不是精兵,但是李靖卻帶了四萬軍隊東出峽州,此事必有蹊蹺。”

蕭銑的雙眼一亮:“你說說看,有什麼問題?”

劉洎的負手背後,開始踱起步來:“這李靖從關逃跑之後,是幾年不見蹤影,雖然陛下說當年在郢州的時候,他跟王世充走得很近,但是這些年兩人相隔千山萬水,實在看不出一定有什麼下級的關係,硬要說李靖是王世充的人,只怕證據不足,以臣看來,更有可能是王世充現在還沒有篡位,還是隋朝的大權臣,所以能以隋朝的名義,給李靖裂土分疆,授予王位,以結其心。”

“而李靖作爲一個名義的隋臣,在這亂世想要自立,需要一面大旗,他並不是巴蜀官員,卻靠了蠻夷的力量奪了成都城,形同謀逆,不取得一個合法的身份,是不可能的。爲什麼他之前可以攻取成都,卻不動手,非要等李唐的軍隊到了成都時才下手呢?是要主動地跟李唐開戰,因爲李唐是王世充的敵人,也是隋朝的敵人,這樣打敗李唐,再以援軍的身份順利接手成都,完全是一個隋朝忠臣良將的所爲,大義挑不出毛病來。”

“可耐人尋味的事情在後面,李靖打下成都後,直接放走了龐玉和數千唐兵,之後讓吐蕃兵馬悄悄地尾隨這些俘虜之後,偷襲漢得手,這樣等於讓吐蕃人隔開了他和李唐,卻避免了和李唐的進一步衝突,對於庸的李孝恭,他也沒有主動攻擊,而是收取夷陵,逼其回關。這些舉動,證明了一件事,那是李靖絕不是聽王世充的命令,而是隻要借一個隋朝的大旗,行自立之實!”

蕭銑長舒了一口氣:“分析得很好,那麼,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唆使暴政第二千二百七十四章 轉攻冀州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步兵出擊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收服費青奴第八百章 決定天下的聯姻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不戰自亂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生擒悍將第三百六十一章 平定寧州第二千四百九十六章 陰雄教子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神箭絕技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空城計第一百一十章 接頭安遂家第四百零三章 死也要當宰相第二千六百三十二章 各個擊破第二千一百一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八十章 聯手出征第二千四百零九章 放歸內鬼第九百五十九章 江都行宮第六百八十章 針鋒相對第八百六十四章 封倫滿狀態復活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不當漢奸第一千六百二十七回 綵鳳現身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楊素的腦袋(53更)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李二破陣曲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登陸對岸 (66更)第四百八十三章 靈州出塞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監獄風雲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攻略西河第四百零五章 進退兩難(二)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陰雄升官(14更)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發現並摧毀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大發神威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夜襲第九百九十三章 架橋突擊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利用俘虜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陰雄出征第二百六十九章 公主悲歌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交易授權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可汗一怒第一百九十章 孤身入敵營(四更)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出手大方第四百九十三章 陰雄殺妻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神箭退敵(43更)第八十章 高熲入城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李淵的遺憾第二千章 三舉烽火第二千零一十一章 忠誠的表示第五百八十六章 殺機四伏第八百四十一章 斬將立威第四百四十四章 賊咬一口第二千五百二十一章 以身作餌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跋扈將軍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李密的殺心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再世華佗第二千一百二十章 沈光的海口第六百三十八章 周氏兄弟(二)第九百一十三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宇文述搶功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第六百一十二章 援軍入城第六百二十三章 楊素的盤算第九百八十九章 戰前廟算(一)第八百一十九章 竇建德的反擊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路遇美娘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李密論兵(34更)第二千三百九十三章 封倫獻計(一)第七百三十章 緊急撤離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紅拂的離別第二百六十章 江南大捷(三更)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魏徵的擔心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飛石天襲第二千零五十九章 狂怒戰士第五百三十章 南征交州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裴家的小九九第五章 縱論兵機第二千三百二十六章 王太尉開府第九百三十一章 深夜進宮第二百二十五章 與皇甫績的交易(四)(三更)第二千零一十三章 激將大法第五百五十八章 魏徵薦英傑(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忽悠(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國冼夫人(二)(二更)第二千五百三十五章 搶佔回洛第二千零二十九章 沈光戰秦瓊第八十七章 北方蒼狼(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小村會紅拂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虛張聲勢第二千零一十六章 鐵騎強衝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楊廣問計第二千五百八十九章 從皇帝到囚徒第二千六百四十一章 槊挑滑車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懸賞徐蓋第九百三十四章 舉薦元弘嗣第七百三十六章 別了,荊州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 大敗薛家軍第六百八十五章 貨幣戰爭第二百九十八章 與虎謀皮(一)(三更)第二千六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狙擊第二千零五十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劉長恭的逆襲(48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