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秘議(二)

周羅睺的濃眉一揚,低聲道:“王參軍,你什麼意思?你是說封參軍不可信?不至於吧,他是越國公派來的人,有什麼理由要害我?”

王世充微微一笑:“周元帥,當年您在南陳的時候,曾經任豫章(今江西南昌)內史,都督十州諸軍事,率軍與我大隋的荊州軍隔江相對,由於您在當地很有威望,當時江州司馬吳世興密奏陳叔寶,說你擁兵自重,意圖謀反,還是靠了蕭摩訶和魯廣達二將願意以全族性命保你,你又奉召回京,才洗清了自己,當年您已經吃過一次這種虧了,這次還不長記性嗎?

就算皇上不是陳叔寶,但是懷着吳世興這種人的心思的人,還會少?當年你在豫章時還沒有違反過陳叔寶的君命,只是因爲深得將士人心,就給人舉報,現在你私自改變作戰計劃,到了高句麗後割據一方,這種行爲又怎麼不可能給人當成圖謀不軌,而去舉報呢?

封參軍是越國公派來的,從他今天提出的計劃來看,一顆建功立業的野心昭然若揭,您的這種打法不是破國擒君的最好選擇,即使能一切順利,攻克冬比忽城,那也不是封參軍的首功,這對他個人沒什麼好處。所以阻止您建功,纔是他最可能的選擇。”

周羅睺不信地搖了搖頭:“王參軍,雖然我能看出你和封參軍一向不太對付,可是他畢竟是越國公的人,越國公爲人忠義豪爽,是天下的大將。不可能讓封參軍做這種事的吧。”

王世充冷笑一聲:“周將軍。當年末將出徵江南平叛時。就在越國公的帳下半年多,跟封參軍也曾經共事過一段時間,此人確實才華出衆,但在我看來,心胸器量小了點,越國公用他,也多是用他那些急功搏殺的奇計,當年封參軍爲了能追上越國公從海路平定王國慶叛軍的追擊部隊。自己駕小船跟隨,落水差點沒命,就是這樣也沒讓他回頭,其人功利心之強,可見一斑。”

王世充看着周羅睺沉思不語,知道他還沒有全信:“當年末將在越國公手下時,也多獻策,其中頗有象今天這樣與他意見衝突的,結果封參軍懷恨在心,後來經常在越國公面前中傷末將。疏不間親,他畢竟是越國公的侄女婿。加上越國公和高僕射這兩年的關係您也清楚,所以越國公一直也不太待見末將。”

周羅睺點了點頭,對帳外高聲叫道:“周興,進來一趟。”

一個精明幹練,三十多歲的剽悍軍校走了進來,不看王世充一眼,直接對周羅睺拱手道:“大帥,有何吩咐?”

周羅睺壓低了聲音:“你帶幾名可靠的軍士,仔細盯住封參軍的營帳,如果有什麼人進出他的住地後快馬離開,迅速向我稟報。”

周興點了點頭:“需要把那人拿下嗎?”

周羅睺搖了搖頭:“不需要,只要報告本帥即可,注意,一定不要被人發現。”

周興應了一聲,領命而去。

王世充笑了笑,拱手道:“周元帥,那末將就先告辭了,軍情如火,想必封參軍不會讓您等太久的,如果明天議事時封參軍仍然沒有任何動作的話,就當末將胡言亂語,末將再不會對您的計劃有半句置疑。”

周羅睺擺了擺手:“不,王參軍,即使封參軍並不如你所說的那樣報信,本帥還是要感謝你跟我說這麼多,本帥能看得出,你是爲了我好,只是本帥有一點奇怪,你我非親非故,你爲何要如此幫我?”

王世充正色道:“周元帥的忠義之名,傳遍天下,當年滅陳之後,在大興宮中義正辭嚴面對韓擒虎將軍的一幕,末將猶歷歷在目,末將實不忍心您這樣一心報國的良將遭遇不白之冤,這次出征高句麗,勝負難測,日後我大隋必將還有用兵之時,到時候末將願意繼續追隨周元帥的麾下,沙場建功。”

周羅睺哈哈一笑:“王參軍,你實在是過譽了,本帥雖然這些年一直外放邊州刺史,卻也聽說過你的鼎鼎大名,知道你王參軍是難得的後起之秀,這幾個月的共事,你的才能本帥也深深歎服,假以時日,你的成就一定會在本帥之上。”

說到這裡,周羅睺壓低了聲音,輕聲說道:“王參軍,你是不是並不看好這次的出征?”

王世充點了點頭:“這次確實過於倉促了,不瞞周將軍,高僕射那一路的情況比我們這裡還要糟糕,那裡王世積將軍,蕭摩訶將軍,薛世雄將軍,李景將軍等幾位都爭着想建功立業,而漢王更是以一軍主帥的身份決意當整個大軍的先鋒,高僕射想要穩紮穩打,他們卻是想要一路高歌猛進,加上二十多萬軍隊多數是新招的府兵,並無作戰經驗,恕我直言,末將看不出有多少取勝的希望。”

周羅睺沉聲道:“那我們這路呢?按本帥的打法,難道不能成功嗎?”

王世充嘆了口氣:“按周元帥的打法,自然佔領忽比冬城,在高句麗站穩腳跟,以待中原的後續部隊,問題是不大的,可末將只怕到時候等來的不是援軍,而是向周元帥問責的使者,以及象王世積替換虞慶則那樣來替換您的將軍,臨陣易帥,兵家大忌,身處異國,軍心浮動,到時候可能辛苦打下來的根基會毀於一旦。周元帥,您可千萬要三思啊!”

周羅睺面沉如水,說道:“多謝王參軍的肺腑之言,本帥一定會好好考慮的。”

從周羅睺的帥帳中出來後,王世充沒有回自己的營帳,而是在大營裡看似漫無目的地到處亂轉了一圈,直到夜幕降臨,纔不經意地踱到了封倫的營帳附近,遠遠地只見帳中已經點起了油燈,映出封倫長長的影子,投在那白色的帳蓬上,可以看出他正坐立不安,時而起身嗟嘆,時而坐下低頭沉思,最後,還是拿起紙筆,開始奮筆疾書起來。

王世充心中冷笑,封倫果然還是如自己的判斷,按捺不住,要向楊素告密了,這纔是那個爭功諉過,野心勃勃的封郎。

小半個時辰後,封倫長身而起,對着帳外叫道:“封福,進來一下。”

一個親衛打扮的人進了帳,不一會兒便匆匆而出,王世充冷冷地看着那人騎上一匹快馬,飛快地離營而去,而遠處的另一個方向,早已經守候多時的周興等人也匆匆地向着周羅睺的帥帳方向走去。

王世充長出了一口氣,擡頭看了看滿天的星星,自言自語道:“封郎,自作孽不可活啊。”

第二天的一早,周羅睺的中軍帥帳中,文武兩班已經早早地隨着三通點卯鼓聲聚到了這裡,每個人昨天晚上都經過了長思,很多人都興奮地一眼未曾閤眼,從他們一個個佈滿血絲的眼睛中,可以看出大家都對周羅睺昨天的那個方案做足了功課,不少人眼巴巴地看着周羅睺,就等着周大提督金口一開,給自己一個獻策的機會呢。

王世充和封倫並排站着,一個滿臉倦容,另一個卻是容光煥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只是兩人各懷心事,站在原地一言不發,甚至都不看坐在主帥位上的周羅睺一眼。

周羅睺的眼睛也是紅通通的,看來昨天晚上又是一個不眠之夜,他掃視了一眼衆人,沉聲道:“衆將聽令,下月初四,全軍渡海出征,分兵兩路,五千騎兵由封參軍率領,登陸南浦港,直趨平壤,四萬步兵由本帥親自率領,登陸買召忽,目標冬比忽城!”

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李淵的絕境第二千三百一十二章 果然是你第二千零二十章 李密的逆襲第二千六百一十九章 夏王的驕傲第六十九章 又見韓擒虎第一百一十四章 尾行第六百零九章 馳援朔州第一百八十七章 胰子的來歷(一更)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激流勇退第四百四十二章 皇甫孝諧的逆襲(一)第九百六十二章 點將出徵第九百章 無向遼東浪死歌第二千零三十六章 烙傷去毒看來有必要解釋一下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一人破一城(59更)第二千零二十八章 程咬金三連殺第六百二十七章 趙子開的末日第二百八十九章 楊素駕臨(二更)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中箭落城第二千三百八十章 一杯肝腸斷第八百七十一章 夏夜靜思第二千四百七十八章 打工贖罪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封倫潛行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當李世民遇見尉遲恭第一百三十二章 土豪會議(一)第三百七十章 尚方寶劍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李二破陣曲第二千零八十一章 攻城前夜第一百一十四章 尾行第九十三章 夜宴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解除兵權(26更)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河陰之變?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禪讓制的前世今生(一)第二千一百零八章 臨陣倒戈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單騎止殺第二千五百七十七章 不近女色第七百三十三章 秀寧夜奔第九百九十九章 君令如山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夜入後帳第二千三百七十章 裴劉反目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戰前巫祝(74更)第二千四百一十六章 封倫救駕第二千零一十二章 變糧大法第二千五百九十一章 杜楚的隱患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驅敵攻門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死棋?活棋?第八十章 高熲入城第七百二十二章 權力的遊戲第七百三十八章 楊素的謝幕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出陽關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跋扈將軍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父子交流(一)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沈光出陣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兄弟和好(49更)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李家有郎名元方第七百三十八章 楊素的謝幕第六百五十四章 高句麗攻略第七百四十八章 突厥故人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拯救大將來護兒第二千三百一十五章 勸降秦叔寶(二)第二千二百七十三章 河間府的陷落第二千四百二十二章 列陣索度原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敢死出擊第七百六十章 生鐵交易第七百零六章 大棒加胡羅卜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咬金離軍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徐蓋來訪第三百八十一章 帝王之怒(二)第二千零二十三章 洗腦來整(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火攻,三千破四萬(二)(三更)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往事歷歷(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各抒己見第二千零一章 撤軍第二百八十二章 太學的前世今生(三更)第十章 南朝戰神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一人破一城(59更)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衝車攻門第七百三十七章 不是朋友的盟友第五百一十章 滅口第二百九十八章 與虎謀皮(一)(三更)第六百八十九回 小樓接風宴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見財起意第二千一百九十七章 楊倓救駕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點將分兵第二百七十二章 肥皂生意第九百二十四章 裴世矩的動搖第七十五章 與韓擒虎的交易(一)第四百零六章 戰後覆盤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驅民出城(54更)第九百三十一章 深夜進宮第二千五百八十六章 雙面間諜第七百六十二章 陰雄得官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桃李得天下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打死俘虜平內亂第七百六十六章 化敵爲友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不當漢奸寫在上架之前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撐杆跳高(五更)第五百章 楊堅出奔第二千二百一十九章 涇州孤忠(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