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帝后對話

ps:感謝網友張靖文,天淵子等人的月票支持,感謝網友也想寫,千里馬0208等人的打賞鼓勵。

獨孤皇后搖了搖頭:“皇上能饒他全家的性命,已經是寬宏大量了,何況即使是條狗,給主人養了這麼多年,都會知道結草銜環地回報,您從來沒有虧待過他,他卻心懷不軌,自取死路,怪不得別人!”

楊堅的眼角邊隱隱閃着淚花:“去年殺虞慶則,今天殺王世積,雖然說都是他們自己作死,可朕這心裡還是堵得慌,阿羅,非要朕把這位子給他們,他們才肯善罷甘休嗎?”

獨孤皇后沒有說話,擡起頭,看着站立在一邊的趙仲卿:“趙卿家,你說呢?”

趙仲卿垂首道:“皇后,臣以爲,有些人他根本就不是人,狼心狗肺的東西,即使讓他當了皇帝,也會塗炭生靈,倒行逆施的,王世積,虞慶則都是這種人,狂妄自大,自取滅亡,陛下殺了他們,也是爲民除害,犯不着有任何惋惜。”

楊堅沒有任何表示,只是長出一口氣,看得出他的內心還是有些不安。

趙仲卿動了動嘴,象是有話想說,卻又忍住了沒有開口,獨孤皇后看到他的這樣子,有些奇怪,問道:“趙卿家,有何話就直說唄。”

趙仲卿面有難色,還是搖了搖頭:“皇后,還是算了,剛纔只是臣胡思亂想罷了,今天陛下很累,臣就先告辭了。”說完之後。趙仲卿向楊堅行禮欲走。

楊堅緩緩地說道:“趙大理。你可是想問爲什麼今天朕不讓你提王世積和高僕射的事情?”

趙仲卿的眉毛動了動。拱手道:“陛下心如明鏡,臣剛纔想說的,正是此事,昨天夜裡臣就向您彙報過,在審訊王世積的時候,他還交代了不少宮中之事,甚至有些陛下跟皇后私下裡說的話,他也知道。而這些消息,他都是聽高僕射和其他幾個將軍說的。

今天您既然處罰了泄密的元旻和元胄,爲何對高僕射卻要網開一面呢?而且據臣昨天的密查,王世積是在皇甫孝諧案發之後,才緊急把十匹馬送來大興,至於高僕射的那三匹馬,是前天才轉到御馬廄的,並非一收到就上報。”

楊堅的眼睛突然睜了開來,冷冷的寒芒一閃,刺得趙仲卿心中一虛。收住嘴不敢再說話。即使是趙仲卿這樣的狠人,在楊堅面前也總是感覺氣場不足。

楊堅稍稍坐起了身。微微一笑:“趙卿家,這次的事情,你辛苦了,王世積的案子,朕的心裡已經清清楚楚,你的忠心朕也很清楚,有些事情現在不宜牽連甚廣,朕提醒你一句,剛纔你說的這些話,只限於你,我,皇后三人知道,經辦此案的所有大理寺人等,都必須嚴格執行保密紀律,有誰泄露半個字,斬!”

趙仲卿看到楊堅眼中突然大盛的殺氣,心中一凜,趕忙說道:“臣已經宣佈過紀律,臣這就去再宣佈一次!”

楊堅點了點頭:“管不住嘴的下場,看看元旻,看看元胄,去吧。”

趙仲卿離去後,楊堅扭頭看向了一直在邊上不說話的獨孤皇后,微微一笑:“阿羅,你可是怪我沒有追究獨孤公?”

獨孤皇后嘆了口氣:“皇上,非是臣妾多嘴妄議國事,只是高僕射他確實越來越不象話了,他以前也不是這樣的,依臣妾看,就是陛下您對他太過於遷就了,這才讓他有恃無恐,只是臣妾想不明白,怎麼連我們宮中之事,他也知道?”

楊堅的臉色微微一變,站起身,沉聲道:“全都退出殿外,沒我吩咐,不得入內!”

一陣腳步聲後,大殿中只剩下了楊堅與獨孤皇后夫妻二人,楊堅長嘆一聲:“阿羅,你第一天知道嗎?高熲的耳目無處不在,即使是在這宮中,只怕也不乏他的人,朕平時在這兩儀殿裡的一舉一動,只怕用不了兩個時辰,他就知道了。”

獨孤皇后臉色大變:“他怎敢如此大膽?竟然把手都伸進了宮中?”

楊堅搖了搖頭:“這隻怕也是他的自保之道,而且現在奪儲之爭越來越激烈,高熲現在又是鐵了心幫着峴地伐(楊勇的字),自然要掌握你我的動向。”

獨孤皇后恨恨地說道:“皇上,難道我們就真的就離不開高熲了嗎?您若是想罷他的想,千萬不用顧忌臣妾,別說他只是先父的門客,就算他是臣妾的兄長,也不能讓他誤了國事!”

楊堅的眉毛挑了挑:“現在還不是動他的時候,殺完王世積後,今年開了春就要準備和突厥決戰了,這個時候先殺大將,再罷宰相,只會動搖軍心士氣。如果誤了軍國大事,那就糟糕了!”

獨孤皇后眨了眨眼睛,說道:“皇上的意思是,等打完突厥,再動他?”

楊堅的眼中閃過一絲堅毅的神色:“這要看打突厥打得如何了。哼,其實不止是他,就是阿麼,你以爲這次告狀,又存了什麼好心思?還不是看有機會能把峴地伐拉下馬來,這才拼命地使勁!唉,阿羅,朕縱橫天下一生,想不到到了晚年,親生兒子之間卻視同仇人,非要這樣鬥得死去活來,這難道是上天對我奪了宇文氏天下的報應嗎?”

獨孤皇后抓住了楊堅的手,柔聲道:“皇上,千萬別這麼想,峴地伐實在是不成器,您早該下決心換人了。臣妾倒是覺得,阿麼不象你說的這樣心機深沉,他應該是純粹出於對我們的忠心,盡一個兒子的本份罷了。”

楊堅嘆了口氣:“所以這次出征突厥的主帥,朕不能給峴地伐,也不能給阿麼,以免他得了軍功,更助長他奪位的野心,東宮這個位置,朕一旦下了決心,自然會給,但朕如果不給,誰也不能搶!”

獨孤皇后點了點頭:“皇上聖明,臣妾一切都任您作主。”

楊堅點了點頭:“這次反擊突厥,還是離不開高熲,只是這回朕不能讓他獨掌兵權,現在達頭可汗回了西域,都藍可汗在東邊,我們正好分兵兩路,一路給楊素,一路給高熲,即使是爲了他們各自支持的阿麼和峴地伐,他們也會全力爭勝的,不會象上次徵高句麗那樣,高熲和阿客(楊諒的小名)互相扯皮牽制,最後誤了國家大事。”

獨孤皇后微微一蹙眉:“只是這樣,兩大重臣也都能看出自己的表現關係各自所支持的皇子的命運,會不會貪功冒進?而且陛下您這不是刺激峴地伐和阿麼之間的爭鬥嗎?這樣只會讓他們兩兄弟越爭越激烈。”

楊堅的眼中寒芒一閃,低聲道:“阿羅,我這樣做全是爲了你,爲了國家。峴地伐如果實在不成器,那我也不能眼睜睜地看着一個庸材上位。

阿羅,你還不記得北周武帝宇文邕,自己英明神武,滅了北齊,卻因爲不肯廢了不成器的太子,最後讓宇文贇(北周宣帝,宇文邕之子,楊堅的女婿,因爲荒淫胡鬧,二十多歲就死於酒色,留下孺子,被楊堅趁機奪取大權)這小子弄得國家垮了,實權也落到了朕的手中,這纔有了大隋代周。

阿羅,要弄垮一個強大的國家,只需要一個敗家子就可以了,到時候有野心有實力的人並起,天下大亂,不知幾人稱帝,幾人封王,天下的黎民蒼生又不知道要經歷何等浩劫,朕可以對不起峴地伐,但絕不能對不起國家和天下蒼生!治國光靠朕一個人不行,要想治理這麼大的國家,治理整個天下,離不開高熲、楊素、蘇威這樣的能臣,可是也不能讓這些人走朕的老路,虛君實權!”

獨孤皇后肅然道:“北周的教訓,就在眼前,陛下,臣妾支持你的選擇。”

第二千五百六十五章 影武者戰法第七百七十三章 楊廣的試探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北方密使第二千一百六十八章 招安大計第六百三十章 父子交心(二)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將軍遁走(51更)第二千五百一十一章 忠臣裴世矩(7更)第二千一百五十四章 杜如晦出奔第二千五百零四章 閃電合圍第六百八十四章 國仇家恨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新的交易第三百六十二章 跨省追逃第二百四十章 強弓勁弩(二更)第五十七章 詐敗第二千二百一十章 李密軍議(二更)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金箭退兵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尉遲敬德(42更)第五百七十六章 打開心扉(三)第二千五百七十五章 宣兒心語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合作(三)第八百六十一章 協議終成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王朝更替的奧秘第九百三十章 主動求戰第二千二百三十二章 奸臣擇主而侍第六百七十七章 蕭樑世子第一千七百章 宇文述的兩難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楊廣十宗罪第三百三十四章 交易達成第八百九十四章 硬充和事佬第七百二十一章 楊廣的性福生活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楊萬春的復仇第七百六十八章 王牌馬屁精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部曲騎兵的逆襲第二千六百零八章 燕尾焚唐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李淵算命第三十四章 奪路狂奔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見財起意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硬頂戰車(43更)第二千零一章 撤軍更新變更說明第一百九十二章 口是心非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私下談判第三百零八章 宣嬪的一家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 陰雄止殺第六百二十六章 全殲強敵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楊千壽的末日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金剛舊恨第二千零五十五章 六郎浴血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突厥野望第七百六十三章 名相的輓歌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再敘舊情第六百八十二章 狼子野心(二)第七百七十三章 楊廣的試探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可怕陷阱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逃兵募土匪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向上天再借五千年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夜渡淮河第七百八十七章 蕭後讒子第一百零九章 忽悠麥鐵杖第一千五百章 獨立城頭(55更)第三百七十九章 蘇孝慈的拜託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十四章 賀若弼很生氣第七百五十章 突厥三匹狼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夜論軍機(三)第二千二百五十三章 兄弟相會如隔世第二千一百九十二章 江都劇變(二)第六百一十七章 火攻龍騎軍第二千一百九十六章 忠臣與叛徒第二千二百七十四章 轉攻冀州第五百零三章 高熲罷相(二)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全身而退第二千五百零一章 軍中特務第七百零八章 見錢眼開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父子論兵(十八更)第五百八十九章 酒樓攤牌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密室隱客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斛斯政夜奔第二千零三十九章 決戰的號令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激將法的正確用法第七百六十三章 名相的輓歌第二千四百四十七章 建成請命(1更)第四百四十三章 皇甫孝諧的逆襲(二)第二千一百六十二章 心理分析第二千四百五十四章 引見王伏寶(8更)第二千三百一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九百九十三章 架橋突擊第二千三百七十五章 王者不死(一)第四十八章 脣槍舌劍(二)第九百章 無向遼東浪死歌本月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求月票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血色太湖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章丘杜伏威第二千一百三十七章 沈光出擊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樹倒猢猻散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八弓弩箭第九百九十章 戰前廟算(二)第二千二百一十九章 涇州孤忠(一更)第七百七十六章 吐谷渾攻略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向上天再借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