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西域新的統治者

隋末之亂臣賊子

“岳父,一定要保證弟兄們的性命,他們都是因爲我李信受傷的,若是能保住他們的性命,什麼東西都值得。∷∷diǎn∷小∷說,..o”李信拉着姚東主的手說道。這些老兵是一個寶,日後民兵建設就是靠這些老兵,訓練新兵的時候,這些老兵將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大都督,屬下一定盡最大的保住將士們的性命。只是藥草不夠,還請大都督早些籌措。”姚東主低聲嘆息道:“每一場大戰,都會消耗大量的藥材,天長日久,恐怕支撐不住啊!”

“恩,等回到金城,我立刻讓人籌措。”李信diǎn了diǎn頭,對周圍的人說道:“將士們在前面流血流淚,各種食物優先保證受傷的弟兄,酒雖然不能供應,但是肉食卻是要保證供應。杜先生,等到了金城,不僅僅鼓勵百姓養羊,還要讓人養豬,將士們的肉食一定要保證。”李信知道在這個時代,肉食還是比較稀缺的,因爲缺少肉食,古代的將士們的素質並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多謝大都督。”衆將聽了也都心悅誠服的朝李信行禮。真正能將士兵待遇放在心上的很少,所謂慈不掌兵,士兵在有的時候都是一個數字,將軍手中建立功勳的棋子。李信雖然是如此,但是他對士兵的確很不錯,尤其是今日之後,可以想象的到,徵西軍的待遇將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李信並沒有在傷兵營裡呆多長時間,今天發生的也只是小戰役,基本上兩個時辰不到就結局了戰鬥,死傷的人數並沒有多少。

但是在場的衆人都沒有小瞧這次戰役,因爲李信進入西北之後,第一次戰役,獲得了巨大的勝利,在一定程度上有震懾整個蘭州的作用。蘭州上下絕對不敢冒着被絞殺的命運得罪李信。蘭州城內的豪強或多或少的與這次盜匪伏擊李信有關聯,甚至薛舉就是背後的主謀,這一場戰爭之後,薛舉等人也只能黯然收場,最起碼現階段不敢得罪李信。

“大都督,這次俘獲的盜匪之中,還有不少盜賊是死不悔改,作惡多端之徒,末將已經將這些斬首,以震懾蘭州境內的盜匪。”大帳之中,蘇定方等人彙報着這場戰役的結果,然後大聲的說道。

“對,大都督,這些傢伙平日裡爲禍蘭州,應該該殺,也算是爲蘭州的那些死難者報了仇。”說話的是薛舉,他又回覆了原來的模樣,只是面色又陰沉了許多,一雙眸子如同毒蛇一樣,好像隨時都能吞噬眼前的敵人一樣。

“殺了他們不是便宜了他們嗎?”李信環顧左右,說道:“要想富,先修路。蘭州乃是絲綢之路的重要路段,來往的商人也不知道有多少,諸位將軍,這些商旅就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金山啊!我們爲什麼要放棄這座金山呢?但是想要留住這些人,我們不僅僅要打擊這些盜匪,更重要的是修路,大路平整,商販行走起來才很方便,纔會吸引更多的人,所以,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修路。”

“大都督,這蘭州多是沙漠戈壁之地,要想修路恐怕十分困難啊!”薛舉有些擔心的說道。

“能修多少就修多少。官道兩邊要種植樹木。”李信很不在意的說道。這個時候的西北不像後世那樣,這個時候沙漠並不是特別的嚴重,若是這個時候保持水土,或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結果,更何況,動用的還是這些俘虜。死了李信也不會心疼的。

衆人聽了面色一動,就是杜如晦臉上也露出一絲慈悲之色,可以想象的出來,日後蘭州乃至整個西域的官道將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變,可是這些道路下也會出現無數的枯骨。不過這一切衆人都不會想着改變什麼,因爲既然是俘虜,那就是沒有權力決定這一切的。

第二天李信大軍啓程,這次與前一次不一樣,大軍數萬人迤邐而行,其中有騎兵,有步兵,有輜重兵,有護士等等浩浩蕩蕩,從甘溝驛而行,還有將近兩萬人的俘虜,聲勢浩大,李信爲了壯大聲勢,命人打出了旗幟,一面旗幟上寫着“大隋壽陽侯李”的字樣,一面上面繡着“大隋西域都護府大都督”的字樣,旌旗遮天蔽日,刀槍林立,煞氣沖天,一時間,整個蘭州爲之震動,大軍每到一處,地方官吏、士紳紛紛出迎,不敢有任何怠慢。沿途的盜匪退避三舍,生怕得了李信,畢竟李信大軍消滅了宗羅睺幾個蘭州比較大的盜匪,剩下的幾個盜匪哪裡還敢擋在李信的去路。

非止一日,李信率領大軍終於趕到了金城城下,這一日,金城城下裝扮一新,上從裴世矩,下至各個縣令、司曹等管理紛紛前來迎接,等候在金城十里處。

“終於來了。”裴世矩望着遠處而來的大軍,臉上頓時露出欣慰之色,這個時候,他雖然是副都護,可是有些事情卻是需要李信才能決定。沒有李信在這裡,有許多事情不好實施,在金城左右,羌族等許多少數民族坐落在附近,有許多的政策等候着李信來做出決定。

“薛舉這次可是吃了大虧了。偏偏還無話可說,整個羌族與他之間的關係一夜之間就被李信所摧毀。以後的羌人還會與他做朋友嗎?”郝瑗已經知道了甘溝驛發生的事情,心中微微有些感嘆,薛舉在金城還是有很強大的基礎,眼下兩人爭鬥還沒有開始,薛舉的根基就被不停的剝奪、摧毀,一個岷山羌不過是一個個例,然而就是這個個例就讓薛舉苦心經營十數年的根基出現了漏洞。他對李信這個未曾謀面的年輕人感到好奇,迫切的想見到他的到來。

“郝大人,你說大都督真的能用我嗎?”說話的是一箇中年人,三縷長鬚垂下,目光中閃爍着一絲忐忑不安來,他就是原西海郡司戶褚亮,被裴世矩從西海郡調了過來,他知道李信麾下缺少文官,尤其是褚亮這樣的文人,正好是李信所重用的。可是褚亮自己心裡卻是沒底。

“大都督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還沒有進入蘭州,就知道蘭州的事情,希明又何必擔心呢?”郝瑗寬慰道。

“來了,來了。”人羣之中有人說道。

褚亮望了過去,只見遠處的大軍停了下來,數十騎飛奔而來,其中一個年輕人身着金甲,**一匹照夜玉獅子飛奔而來,在衆多騎兵中極爲引人注目。不用說,此人就是西域都護府大都督李信。

“老朽攜西域都護府恭迎大都督。”這個時候,金城上戰鼓聲齊鳴,就見裴世矩領着衆人走上前,大聲說道。郝瑗等人也都大聲說道。

“恭迎大都督。”

“諸位不必多禮。”李信掃了面前的衆人一眼,數十人恭恭敬敬的站在那裡,這一刻,他終於體驗到手握大權的樂趣。

第474章 弘農之變第654章 長孫規勸第181章 引蛇出洞第432章 滅樑師都(七)第157章 溫水煮青蛙第170章 壽陽侯(二)第25章 奪馬第17章 夜戰(一)第104章 疑神疑鬼第107章 長孫遭劫第832章 陽謀第68章 剛烈長孫無垢第1113章 開戰吧第1045章 渡河第170章 壽陽侯(二)第348章 對策第41章 蘭陵王遺兵第882章 羊入虎口第801章 李玄霸第761章 程咬金雪夜出山第408章 營救蕭後(二)第126章 沉迷歡好之中第214章 啓程第781章 文壇論戰第1007章 漁翁?第530章 江淮風雲(二)第300章 高築牆 廣積糧緩稱王(一)第134章 斬殺楊玄縱第23章 宇文成都第738章 徐世績掌軍第993章 世家出路第11章 定計第925章 再臨河東第708章 城頭火併第197章 義錦堂(一)第234章 李淵的虛僞第888章 惡從膽邊生第286章 狗咬狗一嘴毛第98章 練兵(一)第402章 丞相治國第980章 戰敗第802章 姐弟情深第420章 世家在,大盜不止第879章 新羅善德女王第1056章 恐慌第156章 弘農宮第345章 磨刀霍霍向江山第536章 江淮亂(一)第357章 堅壁清野第1095章 佛像第190章 高氏教媳第152章 戲弄楊玄感第1086章 送禮第522章 江淮杜伏威第793章 髒水第674章 裴氏恩寵第326章 東都風雲第187章 尉遲恭第797章 李元吉本色出演第940章 竇長樂第86章 隨營軍校(三)第866章 鄭氏分裂第1074章 擊潰第309章 蕭瑀第630章 斷臂求生第675章 父子聯手第823章 各出計謀第147章 長孫情深第969章 希望第861章 魏徵諫言第567章 郭孝恪被貶第667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第687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88章 求親第844章 衆叛親離第620章 李世民出計第479章 迷信的王世充第8章 李秀寧遇險第348章 對策第649章 農商之爭第198章 義錦堂(二)第1025章 威儀第813章 北伐第802章 姐弟情深第892章 吐蕃第701章 所向披靡第604章 滎陽鄭氏第583章 陰謀進行時第619章 問計第1040章 各個擊破第882章 羊入虎口第911章 佈局第503章 刺殺風波(一)第211章 金城薛舉(二)第725章 聲東擊西第806章 劇變前夕第487章 挖坑等人來跳第776章 戰後封賞第211章 金城薛舉(二)第278章 出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