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主不可因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

bookmark

秦檜此話一出,一旁的李逵當即一個箭步衝了過去,衝着秦檜大吼道:“他們是什麼來頭?你個小白臉快告訴俺,俺要去把他們大卸八塊,給我王英兄弟報仇雪恨!”

李逵的聲音猶如鐘鳴一般宏亮,震得秦檜急忙捂住了自己的耳朵,眉頭不由自主地便皺了起來。

“鐵牛休得無禮,趕緊給我退下!”

宋江見秦檜眉頭皺了起來,暗道一聲不妙,急忙喝退李逵,拱手向秦檜賠禮道:“鐵牛生性魯莽,還望秦大人勿怪!”

秦檜撓了撓自己的耳朵,搖了搖自己的腦袋,稍稍穩定了一下心神,這才拱手向宋江回禮道:“宋將軍不必多禮,這位將軍也是因爲報仇心切纔會如此,秦某可以理解。”

“多謝秦大人海涵!”

宋江聞言暗送了一口氣,這纔開口問道:“既然秦大人知道這支商隊的來歷,那能否告訴宋江,好讓宋江爲我橫死的王英兄弟報仇雪恨!”

秦檜點了點頭,緩緩說道:“如果本官沒有猜錯的話,這支商隊應該是隋朝軍馬喬裝打扮而成。半個多月前,我大唐曾經收到密報,昔日遠嫁突厥的義成公主已經南逃中原,隋帝楊杲已經派遣一支兵馬北上接應。按照行程來算,這段時間的確應該進入青州境內了。”

啪!

秦檜話音未落,退到一旁的李逵一拍桌案,再次請戰道:“哥哥,既然是隋軍殺害了王英兄弟,那我們還等什麼?趕緊發兵攻隋,將那殺害王英的惡賊剖腹剜心,爲王英兄弟報仇!”

秦檜嘴角微微一勾,慫恿宋江道:“宋將軍,這位將軍所言極是,有仇不報非君子。更何況如今你已經接受了我大唐皇帝的冊封,正可藉此機會和隋軍開戰,以此來向陛下表明你的立場。”

宋江手撫短鬚,微微頷首說道:“秦大人所言確實有幾分道理!”

“哥哥萬萬不可!”

一旁的吳用見宋江似乎有了對隋軍用兵的念頭,頓時大驚失色,急忙勸阻道:“哥哥,主不可因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隋軍兵強馬壯,這些年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就連竇建德李密這樣的絕世梟雄都討不得一點好處,單憑我們這點兵馬,無疑是自取滅亡啊!”

吳用的一席話就像一盆冷水潑到了宋江的頭上,登時澆滅了他的戰意:“是啊,我青州可戰之兵不過十萬上下,且武器裝備遠遠落後於隋軍,恐怕不是隋軍的敵手啊!”

秦檜見狀不由得大急,他此次前來招安的目的就是爲了給楊杲添堵,藉機攪亂他安定中原的民生大計。

可誰知吳用寥寥數語,竟讓宋江原本雄雄燃起的戰意頃刻間化爲烏有。這讓秦檜又急又氣,不由得高聲喝道:“吳軍師此言差矣!隋軍固然兵強馬壯,但是楊杲小兒不識天命,四面樹敵,各地鎮守兵馬一時之間均不能調動。宋將軍可避開隋軍主力,集結主力精銳猛攻隋軍防禦薄弱之處,定能大獲全勝。”

吳用嘴角微微一動,似乎還想再說什麼。但是秦檜卻不給他任何說話的機會,繼續勸說宋江道:“宋將軍,下官從長安趕到齊郡,這一路上一直聽人家說山東孝義宋三郎忠義無雙,仗義疏財,扶危濟困,人送外號及時雨。可今日宋將軍兄弟慘死隋軍之手,宋將軍卻因隋軍勢力龐大而心生畏懼,竟不敢替兄弟報仇。這要是傳出去,江湖上人都會怎麼看你啊?”

“公明哥哥,秦大人說的是啊。王英兄弟的仇不能不報,否則哥哥這及時雨的名號可就毀了!”

李逵是個粗人,根本不懂什麼政治格局和天下大勢,他只知道自家兄弟死了,自己一定要替他報仇。

宋江在江湖上的威望是他能在青州迅速立足的根本,像李逵、吳用、董平、晁蓋這些人都是看重他的名氣才肯跟隨與他。若是沒了及時雨這個名號,宋江文不成武不就,還能有什麼作爲?

當下宋江不再遲疑,拍案喝道:“隋狗害我王英兄弟,我宋江與那楊杲小兒不共戴天!軍師,立刻命令各地駐守的將領返回齊郡。我要親自掛帥,南下攻隋,替我王英兄弟討回一個公道。”

吳用見宋江主意已定,暗歎一口氣,無奈地拱手說道:“遵命!”

。。。。。。。。。。

三天後,齊郡議事大廳內,宋江頭戴金盔,身着鎖子黃金甲,腰中懸着的佩劍乃是李淵賞賜的寶劍紫霜劍,端坐在首位。

而兩旁則分立着宋江的心腹文武,左邊是以軍師吳用爲首,右邊爲首之人身高八尺,面方耳闊,額闊頂平,乃是宋江軍中大將晁蓋。

晁蓋的植入身份和小說中一樣,乃是宋江好友,一方豪強。唯一不同的就是他的出世時間比宋江遲了一些,變成了宋江禮請他落草聚義,成了宋江麾下的將佐而不是帶頭大哥。

而往下的將佐幾乎都是被宋江和晁蓋攜帶而出的梁山首領,分別是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橫、赤發鬼劉唐、活閻羅阮小七還有宋江的弟弟宋清,剩下的一個就是單獨被系統亂入而出的雙槍將董平。

宋江環視了堂下主將一圈,沉聲說道:“各位弟兄,把你們統統叫來是因爲幾日前王英兄弟在章丘縣被隋軍所害,所以我決定南下攻隋,替王英兄弟報仇雪恨!”

劉唐、雷橫、阮小七等人盡皆挑了起來,高聲說道:“哥哥說的是,有仇不報非君子!我們這就整點軍馬,殺往江都,宰了楊杲小兒替王英報仇!”

宋江擺了擺手說道:“各位兄弟的心意我都明白,不過江都乃是楊杲小兒的都城,城高池深,守衛森嚴且路途遙遠,現在攻打江都還不現實。”

說着又將目光投向了左手邊的吳用,沉聲問道:“軍師,依你之見,我們應該先攻打哪裡給楊杲一點顏色看看?”

吳用雖然不贊同宋江南下攻隋,不過既然宋江主意已定,他作爲軍師也只能竭盡全力替宋江謀劃出兵事宜。

吳用皺眉思索良久,這才拱手建議道:“哥哥,中原有隋軍大將薛仁貴、常遇春等人坐鎮。駐守徐州的秦瓊、羅士信也是聞名天下的勇將,和他們爭鬥絕非上上之策。依小生愚見,不若以東平郡、濟陰郡一帶爲突破點。此地位於薛仁貴和秦瓊兩軍交界處,兵力薄弱,我軍出兵定能大獲全勝!”

第二百五十三章 穆桂英的條件第六十七章 薛仁貴的進擊第五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零五章 賭鬥第三十二章 臣願爲陛下擔此千古罵名第六十章 先發制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第四十三章 功虧一簣第十章 宇文家事第二十四章 技高一籌第五章 先皇託夢第一百二十七章 趁火打劫第一百五十五章 宋唐大戰(上)第七十一章 大戰開啓第六百五十一章 通通吊打第一百十五章 買一贈一第十八章 智激董麟第十九章 草根猛將第四十七章 蕭樑覆滅(完)第一百二十七章 凌敬的誤判第一百四十四章 漢奸聚首第一百四十七章 獻城而降第一百零五章 賭鬥第五十九章 難過新年第二百三十九章 將門虎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宿敵再戰第八百二十二章 唐朝想要議和第六百四十七章 不動如山第五百九十章 毒士和隱士第一百十二章 小將雄威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帥失和第一百五十五章 宋唐大戰(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謀誅皇嗣第七百九十六章 三策齊發第七百八十六章第三十五章 火牛突陣第八百十六章 斬盡殺絕第二十九章 箭神對決第五百八十六章 海上大戰第一百零七章 意外相逢第四十四章 身陷絕境第八章 官場不倒翁第三十九章 裂痕初現第一百五十九章 霸王硬上弓第六十一章 父子決裂第九十四章 四面求援第七十六章 忠臣輓歌第一百九十章 信念崩塌第一百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四十一章 四寶將尚師徒第一百五十一章 洛陽變天(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後知後覺第十二章 金榜提名第六百零五章 主場優勢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達開的謀劃第一百三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六百五十八章 海上奇兵第一百五十五章 宋唐大戰(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趙匡胤的落幕(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第一百十一章 錦衣衛第八十四章 金銀錘戰第五十八章 觀音救夫第四十四章 蕭樑覆滅(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長孫無垢蒙難第七百七十九章 功虧一簣第六百三十八章 打蛇打七寸第一百六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六十四章 猛虎破籠第二百四十章 橫插一腳的高句麗第七十章 李世民的應對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下第一,花落誰家第一百六十八章 意外援軍第七十二章 江都兵變第五百六十二章 夜襲弘農第九十六章 太祖獻策第七章 給宇文家挖個坑第八百零五章 大戰開幕第一百七十五章 鹿死誰手第一百零六章 顏面掃地第一百六十四章 猛將狂飆,大殺四方第五十九章 難過新年第一百零六章 顏面掃地第七百八十三章 無膽鼠輩,跳樑小醜第一百八十一章 先下手爲強第七十八章 功虧一簣第九章 南宋名相第六百五十四章 先來一個下馬威第七十五章 計誘智及第二十一章 龍套的作用第一百六十八章 意外援軍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命庇佑第一百十七章 明升暗降第三十九章 裂痕初現第一百七十四章 萬變不離其宗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廈將傾,非一木可支第一百九十七章 宋江受招安第七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八十一章 先下手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