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

裴矩!

楊杲聽到這個名字也是心頭一顫,不過多年的帝王生涯已經讓楊杲養成了遇事不驚,處事不亂的行事風格,而且他也相信劉伯溫的人品,推薦裴矩絕對是爲了自己考慮。

“劉卿推薦裴矩的理由是什麼?”

劉伯溫見楊杲面色平淡,心中暗鬆了一口氣,拱手說道:“陛下,微臣以爲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微臣以及在場的諸位大人多是出身山東江南之地,從來沒有跟胡虜有過直接接觸,很多事情也只能通過一些情報來分析。俗話說得好,百聞不如一見,裴矩老大人曾多次出使突厥,對胡人知之甚深,或許他會有什麼對付胡虜的妙計!”

楊杲微微點了點頭:“裴矩在開皇年間便和突厥打起了交道。尤其是在長孫晟過世之後,整個大隋上下,恐怕也只有他最爲了解胡虜的習性。當年薛德妃之事其實與他無關,朕當時也是被憤怒衝昏了頭腦,對他的處罰確實重了些。這一次,朕便親自登門拜訪請他出山,就當是朕向他賠禮道歉了!”

幾位朝臣聞言之後紛紛拱手稱讚道:“陛下仁慈,能有陛下這樣的仁君實在是我大隋之福啊!”

。。。。。。。。。。

裴矩如今雖然被罷免了實權,但他的爵位還在,裴家仍舊是天下一等一的世家。

裴炬的府宅坐落在毗鄰江都城北市的安業街上,佔地面積在百畝以上,應該是整個江都城除了皇宮之外佔地最大的宅院。不過這也跟裴家子侄衆多有關,爲了表現裴家對隋朝的支持,裴矩幾乎將他這一支的子弟都遷到了江都城。

得知皇帝要登門拜訪之後,即使是老奸巨猾的裴矩也不敢有所怠慢,吩咐家人打掃庭院,領着一衆子弟早早地就在府門口等候皇帝的大駕。

當楊杲的鑾駕出現在了裴府門口時,裴矩當即迎上前去,跪在楊杲的鑾駕面前,恭恭敬敬地磕頭行禮道:“老臣不知陛下大駕光臨,有失遠迎,老臣罪該萬死,還望陛下降罪責罰!”

“老狐狸,還是跟當年一樣沒變!”

楊杲望了一眼面前的裴矩,內心暗自嘲諷了一聲。不過也沒有當衆戳穿裴矩的意思,疾步走下鑾駕,親手扶起裴矩,面色和善地笑道:“老大人客氣了,是朕不請自到,這怎麼能怪裴老大人呢?”

裴矩見楊杲竟然親自下了鑾駕將自己扶了起來,心中頓時大喜過望,一雙眼睛不由得眯成了一條縫,微微笑道:“如果老臣沒有記錯的話,老臣可是陛下登基之後第一個登門拜訪的臣子,這份榮譽可讓老臣受寵若驚啊!”

楊杲哈哈一笑:“裴老大人說笑了,朕早就聽說裴老大人府上有一名廚,燒得一手好菜,比朕的御廚做的菜還要美味。只要裴老大人不介意朕把你們裴家吃窮了,朕以後天天就來你們裴府!”

裴矩聞言亦是大笑一陣,道:“陛下能來便是給老臣面子,老臣哪裡敢嫌棄陛下?那可是大不敬啊!最多也就是給陛下的飯菜偷工減料罷了!”

“好你個裴矩!”

君臣二人說笑着寒暄了一陣,便一齊走進了裴府。

正堂內,君臣二人分主次而坐,除了天寶大將軍宇文承都護衛在楊杲身邊外,其他的裴府子弟還有楊杲的侍衛都得了楊杲吩咐,自覺地退了下去。

“老大人知道幽州之事了嗎?”

楊杲細細地品了一口茶,開始進入了正題。

裴矩點了點頭:“此事老臣已經聽幾位族中子弟提起,說實話,老臣知道此事後也是嚇了一跳。陛下,請恕老臣說一句大逆不道的話,若是陛下不能遏制鐵木真還有完顏阿骨打的發展勢頭,三百多年前的永嘉之亂很有可能會再一次上演。”

永嘉之亂是指發生在西晉時代的一場動亂事件,當時的西晉王朝經歷了八王之亂,加以天災連年,國力大減,給了當時內遷的胡人以可趁之機。

西晉永嘉五年,登基稱帝的南匈奴貴族劉聰派遣大將石勒、王彌、劉曜等率軍攻晉,在平城殲滅十萬晉軍,又殺太尉王衍及諸王公。後來又與另一員胡人大將呼延晏匯合攻入京師洛陽,俘虜懷帝,殺太子司馬詮、宗室、官員及士兵百姓三萬餘人,就連當時的惠帝皇后羊獻容也被大將劉曜強納爲妾。

楊杲有些面色凝重地點了點頭:“現在李淵在關中稱帝,朱元璋割據河北,羅藝、王世充名爲隋臣,實則也是稱雄一方。諸侯混戰連年不休,這與西晉末年的八王之亂何其相似。而鐵木真和完顏阿骨打卻是雄才大略,其才能絕非劉聰、石勒、王彌、劉曜之流可比。”

說到這裡,楊杲話音頓了一頓,盯着裴矩看了許久,這才沉聲說道:“裴老大人,你在開皇年間便和這些胡虜打過交道,多次深入草原出使突厥各部,可以說是我們大隋最爲了解胡虜的人。朕此行便是前來向你討教應該如何對付鐵木真還有完顏阿骨打?”

裴矩嘴角微微一勾,從楊杲突然登門拜訪的時候他便猜出了他的來意。

在最初的時候,他打算以此作爲條件和楊杲交換,讓自己重回朝堂。但是很快,他就打消了這個念頭,楊杲做事一貫強勢,如果自己真的坐地起價的話,或許現在自己的確可以重返朝堂,但他更相信一年半載之後,他會連現在的地位權勢都保不住。反之,若是無條件地幫了楊杲一把,那就等於讓楊杲欠了一份人情,根據裴矩對楊杲的瞭解,他相信楊杲日後肯定會回報自己,這比自己開口要求要好得多。

“開皇年間,突厥勢大,長孫晟向文皇帝陛下提出了‘遠交而近攻,離強而和弱’的方針,文皇帝陛下正是採納了長孫晟的建議,這纔有了之後的數場大捷,逼得東西突厥臣服於我大隋。老臣以爲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就算到了今日,長孫晟的這條策略仍然是對付胡人的不二法則。”

第二百三十八章 李世民的不平第一百九十一章 頂級系統第六百四十一章 七進七出第二十三章 首敗五百九十一章 賈詡亂唐第八百零三章 女真撤軍第七百八十一章 深明大義第一百三十八章 玄宗辯戰第五百八十六章 海上大戰第九十五章 強搶民女第六百五十七章 離間計第一百四十四章 漢奸聚首第一百十二章 小將雄威第五百七十二章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第七百八十三章 無膽鼠輩,跳樑小醜第二十六章 來波大召喚第一百四十一章 中唐猛將第六十九章 王安石變法第五百六十六章 不可同日而語第一百五十五章 宋唐大戰(上)第一百十七章 明升暗降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唐議對第四十二章 地道攻城第二百十一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一百四十一章 破營而入第一百八十章 低調行事第十三章 虞允文論勢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句麗和唐軍的命門第一百三十九章 衣錦還鄉第五百八十章 西門慶救駕第六百五十六章 龍戰於野第八百十三章 抗倭名將第一章 趙王楊杲第六百二十六章 突破之人第六百五十六章 龍戰於野第二十八章 不安分的李淵第一百八十四章 在德不在險第七章 給宇文家挖個坑第二百零八章 絕對優勢的吊打第九十四章 四面求援第一百六十五章 夏王遭擒第六百三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六十四章 寶刀未老(三更到,求訂閱)第二百十四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一百二十二章 趙匡胤的落幕(一)第六十二章 奸臣斃命第二百三十六章 女中豪傑第一百八十二章 科舉事件第七十三章 皇城鏖戰第六十八章 殺雞儆猴二百零五章 一往無前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達開的謀劃第一百二十六章 無毒不丈夫第一百五十一章 洛陽變天(一)第五十七章 漫天要價第二百零七章 盡在掌握之中第十五章 圍城打援第三十五章 火牛突陣第二百二十九章 想奪馬,不存在的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帥失和第二十九章 螳臂當車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將授首第一百九十六章 巾幗女將第一百七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二十一章 不識擡舉第六百五十三章 先打誰的問題第五百七十五章 長安城破第一百二十八章 豹子頭之殤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槍之亡第一百二十一章 不識擡舉第二百零三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七百八十章 小將受困第五百六十八章 李世績的反擊第一百二十三章 車輪戰耗死你第二十八章 不安分的李淵第九十六章 太祖獻策第二百十八章 最不該被原諒的第三十六章 圍城打援第五百九十八章 梟雄的信仰第七十九章 大決戰的序幕第八十一章 神力破敵第一百九十六章 好男兒頂天立地第一百二十九章 沒羽箭飛石震唐營第六百三十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七十八章 癡兒癡兒,愚不可及第一百二十七章 凌敬的誤判第一百五十一章 無路可逃第一百三十九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二十三章 車輪戰耗死你第十二章 驍果十將第一百六十三章 開始挖坑讓你跳第十七章 殿前逼婚第十七章 殿前逼婚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佐斷臂入隋營第一百零二章 一戰滅一路第十九章 草根猛將第五百五十七章 聯盟分裂第六百四十九章 引蛇出洞第四十五章 舉國蒙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