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十八章 年輕氣盛

秦瓊、狄青率軍在章丘縣全殲高句麗大軍之後,一路趁勝進軍。而李建成此時已經率軍退出青州,青州境內除了小股的流竄盜匪之外,再無任何武裝勢力。因此秦瓊、狄青一路勢如破竹,兩個月內便收復了大片土地,一口氣將戰線推到了黃河邊上。

秦瓊、狄青如此迅猛的攻勢登時驚壞了毗鄰的河北朱元璋,他急忙調遣長子朱棣,統帥大將藍玉、鄧天王、盛庸並五萬大軍前往黃河沿岸佈防。

秦瓊、狄青心知此時還不是和朱元璋開戰、收復河北的時候,也只是沿着黃河擺開陣勢和朱棣隔河對峙,厲兵秣馬積蓄實力,只等時機一到便渡河強攻。

而就在這時,東萊兵變的消息傳來。由於逃出來報信的都是被殺的郡守的親信,因此傳到秦瓊、狄青耳朵裡的時候這事實真相便有了幾分扭曲。

“砰!”

帥帳內,秦瓊面帶怒色地丟了一個茶盞,道:“前幾天陛下還差人傳話,讓本將在青州境內尋找那戚繼光,言此人文武雙全、本事過人,能當大用。可誰曾想到,這戚繼光居然如此辜負聖恩,眼下來老將軍正率水師和倭寇血戰,他卻在背後生事,真是可惡至極!本將要親率大軍前去剿滅此賊!”

張叔夜聞言連忙出列阻止道:“秦帥,眼下那朱元璋之子朱棣正率軍駐紮在對岸,此時調動大軍必會引起他的異動。依下官看來,東萊郡不過區區兩千郡兵,再怎麼折騰也掀不起什麼巨浪,只需派遣一支偏師前往平叛即可!”

“不錯,本將一時氣急倒是險些壞了大事!”

秦瓊微微點了點頭,環視帳內衆將說道:“既如此,那位將軍願意前去東萊平叛?”

帳下,秦懷玉和羅通互相對視一眼,一齊出列說道:“末將願往!”

此外,新降不久的杜壆立功心切,也是出列請戰。

秦瓊見狀當即說道:“杜將軍在青州多年,熟悉地形,此番便以杜將軍爲主將,羅通、秦懷玉爲副將。本將撥給你們三千兵馬,務必平定東萊郡的叛亂!”

秦懷玉和羅通孩子心性,大軍駐紮在黃河邊上多時卻只是整日操練兵馬。二人在營內無所事事,感覺悶趣,因此纔想着出去平叛,對於主將之位並無多少興趣。

而立功心切的杜壆聞言則是大喜過望,這三人當即一起拱手說道:“末將遵命,請秦帥放心,末將此去定能平定叛亂,活捉戚繼光歸來!”

當下三人便在營中挑選了三千精兵,帶着糧草輜重,急行軍四天左右便殺至東萊郡。

“秦將軍,羅將軍,如今叛軍城池近在眼前,不知二位以爲接下來該如何是好?”

杜壆雖然是軍隊主將,但他也知道自己不過是一個新降之將,而秦懷玉和羅通都是將門之後,將來的地位必然在自己之上,因此也不敢擺主將的譜,面色和善地詢問兩人的意見。

羅通哈哈一笑,道:“這東萊郡不過區區兩千郡兵,平素也沒經歷過什麼大戰,如何擋得住我們這三千百戰精銳?到時候一擁而上全力破城便是!”

“不可!”

秦懷玉搖頭說道:“兵法有云,攻城爲下。這東萊郡也是青州大郡,城池堅固程度只怕不在齊郡之下。強攻之下我軍即使能破城傷亡定然也會不小。”

羅通當即反問秦懷玉道:“那你說該怎麼辦?”

秦懷玉沉吟着說道:“依我看來,不如在城外擺開陣勢高聲叫陣,誘城內兵馬出戰,到時候擒下戚繼光等爲首的幾個叛軍首領,城內叛軍羣龍無首,必然不攻自破。”

杜壆聞言亦是點頭附和道:“秦將軍此言極是!”

見主將杜壆也同意了秦懷玉的主張,羅通也點了點頭,道:“既如此,那就照懷玉的意思辦,不過這叫陣擒將的活就交給我了。”

秦懷玉微微一笑,和杜壆對視一眼,一起笑道:“好,就由你去城下叫陣。”

當下隋軍便在城外百丈之地擺開陣勢,三千軍馬排成四個整齊的方陣,騎兵在前,重甲步兵和弩兵在後,盔甲明亮,刀劍如林,渾身上下散發出一股百戰雄獅的殺氣。

驍將羅通頭戴銀冠,身披白袍,胯下白馬,手持一杆丈八滾銀槍,威風凜凜地立於陣前高聲叫陣不止。

城內軍民何曾見過這等陣勢,一個個都嚇得六神無主,急忙去請戚繼光來主持大局。

戚繼光雖然不願抵抗隋軍,但他也知道,郡守乃是一郡長官,就算有罪那也絕不是他們能用私刑處死的,現如今他們必然已經被朝廷視作叛逆,而城中軍民打死郡守就是爲了救他戚繼光,不管他願不願意,在朝廷眼裡,他必然是叛軍的首領。

戚繼光不怕死,但他並不願意自己一身本領尚未施展便平淡無奇地死去,更不願意去給那平庸無能的郡守做陪葬。無奈之下戚繼光只能選擇率軍抵禦隋軍,慢慢找機會將事實澄清。

羅通正叫罵間,忽見城門緩緩打開,一隊兵馬背靠城牆列開陣勢。一個全副甲冑的武將緩緩縱馬出陣,朝着羅通拱手說道:“戚繼光見過羅將軍!”

“你便是戚繼光?”

羅通背後的秦懷玉聞言緩緩打馬上前,上上下下地打量了戚繼光一陣,開口說道:“看你儀表堂堂,也不像是個奸詐小人,爲何如此不明事理?眼下來護兒大將軍正率軍在海上和倭寇血戰,身爲軍中將校,本該竭誠維護地方治安,爲何卻要在後方生事?”

戚繼光聞言頓時大喜,他需要的便是一個辯解的機會,急忙拱手說道:“回將軍,並非戚繼光不明事理,實在是事出有因,末將也是無奈之舉!”

“狡辯!”

戚繼光正想辯解,秦懷玉一旁的羅通卻已經按奈不住,厲聲打斷道:“謀殺上官形同謀逆,而今我大軍壓境,你這廝不速速開城投降也就罷了,還想在陣前巧言令色,吃我一槍!”

“叮咚,檢測到羅通進入奮戰狀態,武力+4,基礎武力96,當前武力上升至100。”

第七章 給宇文家挖個坑第一百七十八章 有備無患第九十四章 四面求援第八十九章 父子合力破強敵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可汗要掛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自投羅網第二百二十七章 楊國忠獻寶第六十章 忠孝自古難兩全第一百五十七章 民族大義第六百三十四章 聯合抗隋第五百六十五章 拒不撤軍第六十八章 虛張聲勢第一百七十七章 義成公主第一百七十三章 放鼠歸山第十五章 楊廣的心聲第六百六十章 天下第一好父親第九十五章 強搶民女第一百九十三章 薛仁貴逆風斬將第八百零九章 高句麗之變第一章 系統異變第二百零六章 傻眼的宋江第二百四十九章 不共戴天第四十二章 地道攻城第六百四十七章 不動如山第九十一章 決勝的突擊第四十七章 系統升級第一百七十八章 李世績逃命第一百六十章 竇線孃的請求第六百四十七章 不動如山第三十四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三十五章 孟津內訌第五百八十二章 讓李世民佔了便宜第一百三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七百七十五章 涿郡攻防第七百七十八章 離死期不遠第五百九十六章 宋金錘不敵唐金錘第二百四十八章 王氏雙猛第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三十一章 李府密謀第一百六十章 東林黨人第六百四十四章 奇襲黎陽第五百七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七百九十一章 幽州義勇第二十三章 首敗第一百十二章 沒完沒了的刺殺第二百四十七章 王夜叉單騎擒將第八百章 落下帷幕的滿清皇室第二十四章 楊杲斬將第八百十四章 陰險郡守第八十八章 巧舌如簧第一百六十八章 意外援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廈將傾,非一木可支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泌謀略第二十七章 雙槍大戰第五章 先皇託夢第一百九十四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泌謀略第一百一十章 猛將遭擒第六百三十四章 聯合抗隋第八百二十二章 唐朝想要議和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京淪陷第七百七十六章 南宋雙猛第六百四十六章 意外的人第五十七章 漫天要價第九十五章 強搶民女第二百二十七章 楊國忠獻寶第二十二章 廢物利用第五百七十四章 後知後覺第二百二十五章 與其去求人,不如讓人來求第二十八章 不安分的李淵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廈將傾,非一木可支第七百七十四章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達開的謀劃第一百四十七章 以身作餌第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五十章 到底是誰的錯第十八章 垂死掙扎第五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一百五十六章 宋唐大戰(中)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下第一,花落誰家第一百六十三章 開始挖坑讓你跳第二百十一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十六章 見死不救第一百七十二章 重洗朝政第六百章 猛將喋血第三章 科舉之議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達開的謀劃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軍不設二帥第二百四十四章 巾幗相爭第六百六十七章 唐廷反應第八章 江都科舉第一百十六章 絕色雙嬌第一百九十六章 好男兒頂天立地第十六章 馬踏樑營二百零七章 搶功勞,死得快第一百七十章 一唱一和第五百八十六章 海上大戰第一百二十章 目光放長遠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