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來小金就在後院中住了下來,張太平在房頂上用木板釘做了一個窩,能擋風避雨。也不用人專門去餵食,自己會捕獵,有時還能給主人帶回來一些獵物。沒事的時候就站在房頂上閉目養神曬太陽,這已經成爲了張太平家裡的標誌了。
三天過後,張太平將放在空間中的酒看了看。在空間中經過差不多三個月的釀造,已經釀造成功了。
張太平竟之中的雜質過濾出來,只留下清澈透亮的酒液,嚐了嚐的確不錯,比之在村長家裡喝的要好的多了,空間出品必屬精品呀。將罈子口有用泥封上,準備放到地窖裡面去。
張太平下了地窖,蔡雅芝在上面招呼着,血藥什麼東西了,在下面喊一聲,她就給用繩子放下去。地窖裡面沒有什麼髒東西,很乾淨,空間不小有一間房子大小,溫度也比外面暖和了很多。讓張太平驚訝的是裡面竟然還有十幾個酒罈子,其中三個是分開放的。掂了掂分量不輕,必然還裝着酒,泥封也封存的的好好的沒有什麼損傷。不用想就知道這要麼是老爺子釀造的,要麼就是張大帥已經過世的父親釀造的,之後就沒人問津了,現在算起來已經有成十年了,也算是陳年佳釀了。
酒這個東西,泥封的嚴實,時間長了不怕它變質,而是時間越長越會香醇有味。十年佳釀放在外世已經是了不得的酒了,只是不知道品質怎麼樣。
張太平將自己釀造的果子酒從空間中取出來放在地窖裡,向着上面蔡雅芝喊道:“要將什麼東西放到地窖裡面的,裝在袋子裡慢慢往下放,我在下面接着。”
上面蔡雅芝三人忙活了一陣,將要放在地窖裡面的東西裝在了袋子裡放了下來。張太平接住,無非是一些蘿蔔白菜紅薯之類的東西,擺放在一角,然後飽了一罈子酒上到了上面。
蔡雅芝好奇張太平怎麼抱着一罈子酒上來,這幾年張太平並不管家裡的事情,也沒有人下過地窖,裡面有什麼沒有人知道。
張太平說道:“下面有十幾罈子酒,可能放得有些年份了,我就抱上來了一罈子看看怎麼樣。”
範茗就立即唆唆着打開看看,張太平當下就拍開了泥封,揭開牛皮紙,一股濃郁異常的香氣直順着鼻子吸了進去,四人都不自覺地吸了吸鼻子。
在酒罐子的口上竟然形成薄薄的霧氣,張太平見狀趕緊將蓋子蓋上牛皮紙又封上,能化霧的就可就了不得了。行如水也是一陣驚訝,有種酒中極品聽說能開缸之時酒霧化龍。至於是不是真的有這種極品的美酒存在,沒見過也不知道,可是隻要能化出霧氣的酒就都是很好的酒了。
張太平將罈子抱到前屋裡,取出來幾隻碗,給每人倒上小范茗先是抿了一小口,見不是燒酒的辣味才放心下來,反而是帶着甜絲絲。又喝了一大口,細細品嚐一番,只覺醇厚悠長,讓人回味無窮,忍不住揚起碗將剩下的半碗全部灌倒肚裡,又伸出碗讓張太平再倒一碗,卻不覺自己的小臉已經變得通紅。
張太平看着她紅成晚霞的小臉,沒敢給她再倒,結果她還沒說幾句話就開始搖晃,三兩下就星眸迷離有軟到的趨勢,被張太平一把抱住。
張太平是顧了前邊,沒想到身後也出了狀況,蔡雅芝也開始搖搖晃晃,被張太平用另外一隻胳膊抱住,也是滿臉潮紅。張太平仔細看了看確實只是醉倒了才放心,心裡直嘆這就好是好就是着勁道也太大了點。行如水喝了半碗,到時沒有多大的事,臉上多了一絲紅暈而已,張太平將範茗交給她。自己扶着臉色通紅如嬰兒般沉睡的蔡雅芝來到臥室,將她安頓在炕上。
沒有了三個人,自己一個人自飲自啄了幾碗。卻讓正好回來的兩隻鸚鵡看到,嗅着空中瀰漫的香氣,兩隻鸚鵡在張太平身邊一直不停地聒噪着“酒,酒”。
張太平被煩的沒法子,只好給這兩個快成精的傢伙倒了一小口。兩個小傢伙趴在碗沿你一口我一口地喝了個精光。
這下不得了,兩個喝高了的傢伙耍開了酒瘋,在屋子裡胡亂撲騰,嘴裡也是胡言亂語,連自從小金住進來後一直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後院都衝進去轉了一圈。看來就不但能壯人的膽,也能壯鳥的膽呀。只是小金對於兩隻鸚鵡的挑釁不置一顧罷了。
最後兩個傢伙醉倒在了火炕上,睡起來竟然還打起了呼嚕,張太平哭笑不得,這到底是鸚鵡還是外表變成鸚鵡的人呀?
張太平剛想往外走的時候,櫃檯上的電話響了起來。張太平看了看來電顯示,是蔡小妹的手機號碼,她回學校後就充了幾百塊錢的話費贈送了一部手機。拿起電話:“喂?”
“我姐呢?”那邊是蔡小妹的聲音,鑲在對張太平的態度已經好了很多了。
“喝醉了。”
“醉了?”
“呵呵,對,剛纔喝了一點酒醉了。你有什麼事情嗎?”
“哦,明天放假了,我就回去了,說一聲。”
“帶的東西多不多?要不要我去接你?”
蔡小妹道:“不用了,沒有帶什麼東西。”
“嗯,那好,路上小心點。”
掛斷電話後,蔡小妹拿着手機愣神了,這卻是她聽到的第一次張太平叮囑張太平出到院子來,屋檐上掛着冰錐子,前半天陽光強烈,放上的積雪消融;後半天太陽一旦偏西,溫度機會降了下來,凍結的速度超過了消融的速度,在屋檐上就會凍上一條長長的冰錐子,晶瑩剔透迎着光還能折射出五光十色來。早些年,張太平記得小的時候孩子們還會將這些冰錐子敲打下來當成冰棍吃食,而現在空氣污染嚴重,既是在這深山中也不會再有那麼純淨的冰錐子了。
一羣小孩子在大場上玩着還沒有消融乾淨的雪,嘴裡面還唸叨着“今兒七,明兒八,吃了臘八過年嘍。”
掐指一算,時光飛逝,不知不覺中就已經到了農曆的臘月初六了,明天后天就是初七初八吃臘八的日子了。住在農村完全沒有陽曆的概念,竟連元旦都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過去的,只是對農曆還能有點感覺。
張太平自言自語道:“看來是時候準備年貨了。”
晚上回到家裡,張太平將蔡小妹明天放假回家的事情告訴了蔡雅芝,蔡雅芝顯得特別高興,比劃着意思是明天正好趕上吃臘八粥。往年由於經濟條件的限制,蔡小妹放假後都不是立即就回家的,而是會在外面再找個家教或者兼職做做;經年經濟寬鬆了,張太平也回頭是岸了,不需要再爲了那點錢而再在假期裡奔波忙碌了,所以想要回家過一個完完整整的年。妹妹不用再外頭打工掙錢,一見人能團聚在一起過一個大年,蔡雅芝當然是高興了。
在有的農村中就將臘八叫作“麥仁”,其實這也就是地域的叫法問題了。其實“麥仁”是另有其物,便是將小麥剝掉皮煮熟後就是的了,在城市裡有另外一個名字-葉麥。
而臘八是將玉米剝掉皮只留下仁兒,兩個的做法一樣,只不過這些年在農村裡剝掉麥子皮的人少了,大多都是剝掉玉米皮而食,所以這兒人們也將“臘八”叫作“麥仁”,只有在臘月初七初八這兩天裡纔將玉米剝掉皮的東西稱作“臘八”。
熬臘八粥必須得前一天晚上就將玉米仁放在鍋裡煮着,這個過程火不能大,只能小火慢慢熬,還得不停向裡面添水。直到到了第二天早上,玉米仁煮的差不多到位了不再吸水後纔將作料添加進去,在熬製兩個小時左右就成了。
張太平準備了兩種作料,一種是甜的,都是果仁了什麼的,有葡萄乾,杏仁,枸杞,桂圓,紅棗等七八種,熬出來有點類似八寶粥。另一鍋卻是鹹的,裡面放有肉糜和各種香料。只是兩種中都放有紅豆,和黃色的玉米仁也是個搭配。
蔡小妹是十一點多回到家裡的,給每個人都帶了件正好臘八也熬通透了,一圈大小六個人圍坐在炕上每人端上兩個碗,一碗甜的,一碗鹹的。甜的之中各種作料紅的綠的點綴在其中不吃看着都是香的;鹹的之中混些煮爛了的肉糜和香料,油而不膩。吃完了再盛,香甜可口的臘八粥誘惑的衆人沒管住自己的胃口,最後一個個都躺在炕上面表演拍肚皮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