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下火海

快傍晚的時候,村民拉來一大堆的木柴,就堆在一片乾田上。這些木柴是用來下火海的,需要提前燒成炭,到時候踩着火炭過去。

對有過這樣經歷的村民來說,並沒有感覺有什麼不妥,但對其他遊客來說,踩着火炭過去,那是什麼情景?想想就覺得頭皮發麻!

首先,需要道士“請神”,即道士在廟宇神像前手舞腳蹈、唸唸有詞地向神明卜爻,以求神應。

“火炭不會燙腳嗎?你試過沒?”一個遊客有些心虛地詢問一個孩子。

那小傢伙點點頭:“我走過呀!要跑過去,就不會燙腳了。”小傢伙也算有經驗了,以前家裡人的吩咐就是跑過去。如果腳板跟火炭接觸太久,不燙就真的離奇了。

其實,大家可能不知道,腳被燙傷是需要火“加溫”的。而“加溫”是需要時間的,如果腳與火接觸的時間很短,那麼腳還沒有被加熱到被燙傷的程度就脫離接觸了,所以“下火海”腳就不會被燙傷了。

當然,這僅僅是一個方面,還有一些其他因素,才能保證人赤腳走在火炭上不被燙傷,也只能專業人士才能解釋清楚了。

兩個人就專門守在那兒燒火,那些木柴就像不要錢一樣扔到火堆裡面。很快,就升起幾米高的火焰,整個場地都被照得通紅。

隨後,一個道士從農家拿來一個鐵犁頭,放到火裡燒。

“這是幹什麼?”李泉問道。

“燒紅,一會要給大家一個絕技看看,用牙齒咬住燒紅鐵犁頭的尖部。也是一個危險的行爲,大家看看就好。”楚家強解釋道。

當篝火熊熊燃燒時,男女老少便圍着篝火閒聊起來了。大家都等着火燒盡之後,跟着道士走一走“火海”,經過火的洗禮,人民相信會祛除病魔,帶來健康幸福的。

這時候,大人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千萬不要往火裡扔泥塊。要是泥塊燒紅了,不小心被人踩中,也是很慘的。

等篝火燒盡之後,好戲開羅了。這時,道士用法劍將通紅的犁頭鐵挑出舉起,並用門牙叼住犁頭尖端並保持平衡,繞着火場巡走三圈,後將犁頭送回廟內神像前放好。這表演自然應得大家一陣陣的尖叫跟喝彩。

表演完這個之後,真正的下火海才正式開始。篝火堆上形成了一個炭火紅紅的火場,頓時鑼鼓喧天,高喊不斷,神秘而刺激的“下火海”絕活表演便拉開了序幕。

只見道士們在下火海前先用竹竿將燒得紅透的木炭打碎、壓平,然後再用耙子將木炭整成一條長5米多、寬1米多的“火路”,並用一自制的大扇將火碳扇旺。

“還要扇旺,嫌不夠燙?”周福榮等人眼皮直跳。

“你懂什麼?上面要是有炭灰的話,粘到大家的腳底,那就慘了,絕對會燙得要命。”楚家強開口道。現在其實就是將一些炭灰扇走而已。

然後,道士端來一碗紅色的“法水”,含碗中水往炭上噴去,冒出一股白煙,標誌火已被“封”,可以在“火路”上自由行走了。

這時,再由其中一名道士雙手執一張全新草涼蓆,按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在火堆上翻滾而過火場,接着由兩名村民赤腳擡着真武大帝神像,另兩人一組分別擡着真武大帝的兩個神將,也按東、西、南、北四個方位來回快速踩過火場。

其他人瞪大眼睛:“真的能走?”看那些走過去的人,表情並沒有什麼痛苦之類的不妥,很神奇。

“這不是廢話嗎?”楚家強白了一眼那些傢伙。

“猴子,你去試一試。”周福榮對邊上看着的猴子說道。只是猴子似乎天生對火比較畏懼,任你怎麼說,都一個勁晃頭,顯然不像混這趟火海。

道士們鼓勵村中數十個年輕男子也光着雙腳,一個接一個勇敢地躍入餘火之中,在火堆上來回踩踏。最後,不少村民老小也經受不起這一刺激的誘惑,閃身衝入火場,也來回奔跑幾個單程。

霎時間,現場上無數火星繽紛四濺,滿地硝煙,直至將火堆踩平、踩散,讓人眼花繚亂,拍案叫絕,驚訝不已。表演完畢,只見表演者和村民們一個個安然無恙,沒有一人受到高熱灼傷。

“媽的!老子這次也不要命一次了。”終於,一個遊客忍不住了,也閉着眼跑進去。那表情當真是視死如歸,大有壯士一去不復返的味道。其他人也只能精神上支持這傢伙,還在觀望之中。

等那人閉着眼走過之後,才發現腳底居然真的沒有感覺,忍不住又走回去。

“這傢伙不會走上癮了吧?”其他人面面相覷。慢慢地,其他人也忍不住內心的悸動,紛紛加入裡面。

最後,每戶家長用草紙捲筒在火場取“火種”,並將“火種”帶回家中點燈。

對於這個活動,其實還有一個故事。是說二千多年前,有一位神勇將軍名叫張興武,爲了斬妖除怪,保境安民,遠赴終南山拜太乙真人學藝,學成歸來爲民除害。

興武將軍功圓德滿,昇天成神,玉帝封他爲金蘭會主興武三師上帝。興武將軍爲道教祀奉神,水店村先民爲紀念興武將軍,弘揚赴湯蹈火的大無畏精神,約於明孝宗年間開始,每年在上元節之夜,舉行下火海活動,於是成爲年例。年年在元宵節曰大量砍伐樹木,以便夜晚燃燒火堆,踩火海。

上刀山、下火海習俗傳承了先民與自然界作鬥爭,敢上刀山下火海、求生存求發展的大無畏精神,反映了遠古時代先祖對自然崇拜、祖先崇拜。

“真爽!沒試過,真的不敢想象,在火炭上也能走動而不傷腳。這回回去有談資了,讓那些傢伙羨慕一把。”一個遊客高興地說道。

“今晚我就傳上去,讓那些傢伙頭疼去,怎麼會不被燙傷的。”另一個傢伙得意地說道。

其他人也是大有收穫的樣子,看樣子,今晚註定不能早睡了。

第757章 望雨寨第672章 緣分第393章 開業第417章 草莓豐收第739章 八大凶地第821章 臘肉第656章 沼氣池第159章 打水漂第212章 山間野果第679章 祈子活動第474章 就業觀第762章 又是猴子惹的禍第284章 沙灘K歌第651章 太子黨的糾結第783章 制酒業第144章 熱烈歡迎第103章 小銀鮈第617章 打獵第403章 種瓜種豆第512章 五大仙第352章 黑頭將軍第179章 村民選舉第277章 欲往中國第526章 老火靚湯第206章 拐棗第818章 洗車第245章 穿山甲第81章 收花生第211章 上山第797章 城市農村第107章 逮兔子第350章 精彩夜第94章 指導第577章 腦積水第603章 醒神木第678章 八仙過海第195章 湊錢捉鷹第765章 劉老師的底第106章 捉野雞第168章 路標大石第35章 商議搭橋第301章 龍鬚頂第145章 社會關係第405章 貪心的猴子第93章 製作柿子餅第545章 葡萄熟了第797章 城市農村第794章 洗髮水第552章 神丹妙藥第656章 沼氣池第191章 雪雕的獵物第386章 年夜飯第45章 借錢第132章 來客第469章 鬥蛋第468章 山歌第410章 水晶照片第58章 欺軟怕硬的金錢龜第69章 商量修路第620章 黃鼠狼第191章 雪雕的獵物第577章 腦積水第389章 回孃家第671章 老鄉見老鄉第495章 捉鬼第701章 葫蘆文化第477章 田裡的蛋第6章 叔侄交談第481章 知了第318章 平安夜第644章 請月姑第800章 相貓第576章 京城烤鴨第384章 大掃除第803章 挖藕第455章 蟲病之害第306章 潛水捉魚第240章 鞦韆第590章 小人書第495章 捉鬼第634章 出鼻血第665章 你的小鳥第744章 風水輪流轉第183章 鎮長再臨第661章 感恩發言第91章 楊寡婦的勸說第468章 山歌第254章 棕熊第810章 靈氣滋潤第722章 棉花糖第525章 豐收第659章 能人匯聚第812章 哪個缺德的?第626章 老師待遇第764章 糖尿病第73章 衆人離開第435章 育秧第323章 葉家第752章 出沒第447章 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