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引咎辭職掛冠去

“召張亮前來。”

皇帝壓抑着心頭的怒火,對於老兄弟們的背叛,皇帝是最惱怒的,這不僅僅是憤怒,更多的還是遺憾。

從長白山下的章丘小城,一路過來,十來年了,衆多兄弟相扶,他羅成才走到今天。而這一路上,也不知道倒下了多少兄弟。

多少人都沒有見到今天的勝利,無法享受到開國後的榮耀。王君廓、張亮這些人是幸運的,他們追隨羅成很早,可卻一直活到了如今,個個功成名就。皇帝也從不曾虧待過他們半點,哪個不是公侯紫金,哪個不是實封諸侯。

偏偏卻還是反,爲何?

李憲忙叉手回話,“聖人請息怒,張亮早有反心二意,若是這般去召,只怕會狗急跳牆,不若由奴婢率皇城司去拿人,不但把張亮捉拿,還要把他的義子義孫一網打盡。”

一說到張亮的五百義子三千義孫,羅成就更心痛。

若無反心二意,暗裡私養這麼多的假子義孫做什麼?尤其是這些人基本都是在皇帝身邊的禁軍和內軍之中,幾千人啊,真要是一起突然做反,那真是防不勝防。

羅成點頭。

“急詔王鐵漢率羽林軍前來溫泉宮護駕,除羽林軍外,任何兵馬不得靠近。還有,秘密查下羽林軍,可有張亮的義子義兒,若有,先拿下。”

羅成終究也是馬上打天下的皇帝,真遇大事,卻也沒有心慌。現在不管張亮是不是真有反心,還是隻是想要網羅羽翼自立山頭營私,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不能受到這個威脅。

危險的苗頭得第一時間掐掉,要控制住局勢。

“是朕失察了,之前就沒有發現張亮這小子,居然如此,哎!”

“奴婢李憲愧對聖人之託,沒能及時發現張亮之陰謀二心。”

羅成伸手拍了拍李憲背部。

“這不是你的錯,你能在組建皇城司僅僅這麼短的時間裡,就能識破張亮的二心,非常難得。”

羅成想想,把腰間的那把玉具尚方劍摘下遞到李憲之手,“朕賜你尚方劍,若是張亮等敢抗捕,許你先斬後奏,格殺勿論。”

“朕再調千牛衛府的兵馬助你行動。”

“奴婢謝陛下。”

李憲激動的無以言表,做爲一個閹人,他們與外臣相比,那是有着天然的不同。李憲也從不把自己當成是臣子,而是牢記自己只是皇帝的奴婢,是天子私人。皇帝的權威,不容半點褻瀆,誰敢謀亂,那誰就是他們這些沒卵子的天然敵人。

羅成隨後又派中官急詔院府宰輔以及蘭臺御史,還有樞密院使、兵部尚書等前來。

“朝廷早有明詔禁令,張亮還陰養如此衆多假子假孫,意欲何爲?正是欲反也!”

侯莫陳一聽皇帝通報情況,立即就怒道。

其它宰輔們也很氣憤,對這種反骨仔都言該殺。

倒是魏徵還稍爲張亮說了句話,“亮反形未具,罪不當死。”

“魏徵你何意?難道要等張亮率這幾千假子義孫,來個宮門之變,讓他學那宇文化及之輩,那個時候纔算反?”侯莫陳本身是鮮卑人,脾氣暴,雖說現在是宰相,但宰相眼裡更容不得反賊。

杜淹則有些惶恐。

他是御史臺的長官御史大夫,雖說之前退出政事堂,不再任宰相,可是御史臺現的職責也是很明確的,是兼隋朝謁者、御史、司隸三臺爲一體,掌握着朝廷彈劾監督大權的,他們的監督權與錦衣衛和皇城司不同,那是有風聞奏事之權,本身就是要讓他們專門盯着官員的。

現在張亮事情捅出來,這麼嚴重,他這個御史大夫之前卻一無所知,那就是嚴重的失察。

“臣杜淹執掌蘭臺,掌握監督百官之職,卻未盡職責,有此失察,請陛下治瀆職之罪,臣自請辭職、歸家待罪。”

在先前御史大夫退出政事堂後,朝廷有了一條新制度,那就是若當朝的府院宰輔被御史臺參奏,那麼必須得停職待罪,暫交出職權,等候處置。

雖然在當時討論這一條的時候,還有大臣提出,要按漢以來的天人感應法,即如果天下出現大的災禍,那麼當政的宰執當得有人引咎請辭。

不過後來這一條,被皇帝親自除去了。因爲皇帝根本不信這一套,真有天災,雖也會有官員處置不當的問題,但主要還是在於災,尤其是朝中的宰相,地方大災,他們能有多大的直接干係?

但是對於宰輔被御史臺彈劾後,停職或辭職這一點,羅成卻還是表示了支持的。如果宰相被御史臺彈劾,這必然說明情況比較嚴重,不可能是無風起浪。如果宰相被彈劾,還呆在相位上,既不利於調查,也是對御史臺工作的不支持。

御史大夫不是宰相,杜淹也沒被人彈劾,但出了這麼天大的案子,他無疑是有失職之罪的,說輕了是失察,說重就是瀆職。

他只能自己引咎辭職,回家待罪。

宰相遇彈劾而停職或辭職,其實更接近於後世一些國家裡的內閣不受信任案。

“也好,杜卿便先停職在家反省,等待處置結果。”羅成也很不客氣的把杜淹的職停了。“御史臺就交由禮部侍郎張儀臣接任御史大夫,以封德彝爲御史中丞。”

杜淹摘下自己的進賢冠,脫下自己的紫袍玉帶麒麟符,一一交還皇帝。

內侍取來白袍衫黑襆頭交給杜淹,讓他換上。

“罪臣杜淹告退,吾皇萬歲。”

李憲帶着皇城司數十位小隊長‘檔頭’,統領着上千的‘番子’,在千牛衛十幾位帶千牛刀的御前侍衛護衛下,很快就直接包圍了張亮的營帳。

營外的錦衣衛見皇城司這般興師動衆過來,於是也全都持刀對抗。

“請尚方劍!”

李憲身披鐵甲,騎着一匹青海駿馬,越衆而出。拱手向北,然後請出了皇帝所賜尚方劍,又宣讀聖旨。

“張亮圖謀不軌,暗中謀反,奉聖旨捉拿反賊張亮,錦衣衛之人,休要阻攔辦案,否則視爲同黨!”

尚方劍一出,聖旨一宣。

一衆錦衣衛也懵了,張亮是錦衣衛都督沒錯,可他們更忠於皇帝啊。

錦衣衛們面面相覷,然後紛紛收起刀,讓開了一條路。

第1464章 寶臣第539章 鐵面無情第1496章 太子激將第331章 老狗第65章 將功贖罪第431章 暗影衛第337章 暗夜的殺戮第1437章 守護大名第44章 臨時徵召第1400章 衍聖公第42章 秦家第117章 狗大戶第842章 天家無情第860章 大秦傾國而戰第1052章 秀才舉人爭進士第983章 縱慾傷精腦中風第1027章 錦衣衛與皇城司第1404章 龍兄虎弟第542章 刺殺羅成第49章 劫殺第1491章 韓侯第1403章 蠻子兇狠第960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1289章 連升第1251章 少壯派第595章 尉遲恭第90章 帶兵入城第7章 美人贈金第727章 不殺汝,不拔箭第1347章 八百標兵第101章 戰個痛快第327章 妒忌第125章 士信割耳第1106章 八爪第301章 雪中送炭第348章 笑的太早第1036章 諸羌未臣天子憂第825章 唐帝第112章 借刀殺人第136章 王薄的饋贈(十連更!)第868章 羊入虎口第809章 五爪龍、四爪蟒第992章 風勁弓鳴獵羌戎第793章 李世民捲土重來第365章 賜劍第591章 末世(第三更)第116章 侍從扈衛第1497章 騎士歸來第860章 大秦傾國而戰第1530章 直叩宮門第1342章 兩手硬第863章 中興之戰第594章 不當兒皇帝(第六更)第1290章 秦懷玉、蕭瑀第1450章 沃野第1479章 雪藏第574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236章 拜堂成親第183章 杞人憂天第399章 皇帝的忌憚第347章 賠款議和第786章 圖形凌煙閣第318章 分道揚鏣第630章 新的天子第508章 抱大腿第1370章 聰明人第678章 龍之怒第160章 軟硬兼施第215章 軍火(第六更!求月票!)第1346章 洗牌第626章 攔路虎第896章 斬草除根第176章 應者雲集第545章 李世民的猜疑(感謝徒步者1989萬賞!)第67章 突襲第882章 相對無言第557章 亡國奴第901章 皇太子第1391章 格殺勿論第28章 軟硬兼施第408章 羅成自刎第732章 三尺白練弒昏君第142章 福利第447章 大掃蕩第801章 周公顯靈第1383章 飛地第840章 各謀退路第1042章 巧婦難爲無米炊第146章 飛揚跋扈第373章 攻入平壤第83章 少年軍團第144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460章 管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1313章 朕很高興,當賞第1518章 雙刃劍第696章 漁陽鼙鼓第908章 英雄本色第446章 上中下三策第1402章 野豬皮第218章 卑鄙無恥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