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與民爭利爲哪般

“去皇家造紙廠瞧瞧。”

出了織機轟鳴的織造廠,皇帝又往造紙廠去,造紙廠也在城南,不過這裡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造紙廠。

按廠長的介紹,這裡相當於是一個包裝場。

“現如今,我們皇家造紙廠,已經在全國二十餘道二百多郡,擁有了一百多家造紙廠,黃麻紙、桑皮紙、滕紙、草紙,甚至還新研究出了竹紙等材料造紙,可以說是極爲豐富。”

“陛下當初從內庫拔給我們一百萬貫用於開廠以及研製新造紙工藝,我們聘請了各地的優秀匠師,潛心鑽研,如今很有成效。我們現在不僅僅使用破舊麻布造紙,而且還開始採用野生麻造紙,野生麻產地廣而且來源足,成本還低,無需佔用田地種植,不要人工關照。”

紙坊向百姓大量收購野生麻,百姓可以在田間地頭收取各種野生麻,然後售給收購商人,還能賺一筆收入,而對於造紙廠來說,這種野生麻的成本無疑大大降低了。

“陛下,如今我們在蜀地形成了麻紙規模化生產,蜀地有我們大量的麻紙做坊,生產各類以麻爲原料的麻紙,工藝不斷提高,成本也不斷降低,麻紙的質量也是突飛猛進。”

“而在關中地區,我們則是以滕皮和皮紙爲主要原料,製造皮紙。”

“在江南之地,我們主要生產竹紙,經過我們的研究,現在竹紙工藝很成熟穩定,江南遍地是竹,採用嫩竹造紙,其纖維更強,紙韌性更好,而且竹紙的成本比麻、滕不便宜許多。”

那位場長很自豪的告訴皇帝。

他們造紙幾年來,規模擴充迅速,如今造紙的產量也是相當驚人。

“在陛下的一再要求之下,這幾年我們已經把紙的價格打下了十倍。”

這是相當驚人的,紙價降十倍,這意味着什麼?

過去,書都是以卷軸或摺頁形式成冊,書的價格也是極爲昂貴的,隨便一卷書,那都是價值幾千錢,一般人根本買不起書,只能抄書。

但抄書紙和墨還有筆都很貴。

甚至就是朝廷公衙,其中紙墨的耗費,也成了一筆極大的開支。

皇帝先前拔出百萬用以投入研發造紙,改進工藝,擴大產量,如今一些基礎的紙品,已經比過去下降了十倍之多,雖然也有一些高品質的紙,價格依然很貴,甚至比過去還貴,但畢竟對於更多的讀書人或公衙來說,並不需要用到這麼好的紙。

“過去官府衙門都用滕紙,幾個產滕紙的郡,滕都割盡了,導致滕價一漲再漲,官府的紙開支也是大增,甚至有的衙門小吏都無紙可用。自陛下令我們研究造紙之後,如今朝廷衙門皆改用麻紙辦公,成本下降十倍。”

“而竹紙配合雕版印刷術印製書籍,更是讓書籍價格下降了數十倍,過去一頁書起碼得幾十文錢,而如今一頁書只需數文錢也。”

以前一套詩經三百首,分四卷,全書不過三萬多字,可卻要賣到幾十貫錢,差不多一字一錢。

而現在,皇家印刷局通過採用便宜的竹紙,加上雕版印刷術,一次印刷千本起,使的成本大大降低,甚至雕板還能反覆利用。

現在一套詩經才兩貫錢,等於是一卷才五百錢。

“這真是造福天下讀書人啊。”

場主一提此,就難掩激動自豪。過去洛陽的抄書人,幾乎都是一卷千錢的起始價,而一卷一本就是一萬字。抄一萬字就得一千錢,可知道其成本之高。

皇家織造局、皇家造紙局、皇家印刷局、皇家制藥局·······一家家打着皇家名號的工坊,這幾年是擴張迅速,突飛猛進。

皇帝最初投入雖不少,但如今的產出更是驚人。

而皇家造船局、皇家鑄幣局、皇家海上商貿局·······也正爲皇帝源源不斷的帶來財富。

“造紙工藝還要繼續投入時間精力本錢研究,要研製出更多的紙類,儘量降低紙張的成本,朝廷如今要大舉科舉,要廣興官府,如今正在全國收集各類書籍,懸賞讓百姓獻書,這些書收集起來後,朝廷將會派專人進行整理校對甚至是修復搶救,書籍是我們人類的瑰寶,不能讓他們毀壞遺失。”

“這些書籍整理出來後,將會收藏於皇家圖書館,對於一些重要的書籍,將會雕版刻印,分藏於六京,以及分道郡學校,就算是一些普通的書籍,也會讓人抄錄數份,藏儲於圖書館中,留給後人。”

不僅僅如此,皇帝甚至已經讓秘書省開始負責把現存於世的所有書籍,將他們整理歸類,按經史子集四大種類分類,然後編寫目錄,修訂四庫全書。

而對於這些書籍中一些儒家九經啊,各朝正史等的書,羅成還準備把他們另外刊印發行,不但成爲所有官學生員、科舉士子們的必讀備考之書,也讓有更多的普通百姓能夠接觸到了解到。

而要讓這些書成爲教科書,成爲百姓的書,就得更便宜,走出象牙塔,走進俗世。

什麼時候,一本書只要幾百錢,甚至是幾十錢的時候,那個時候才能說的上是真正的文教大興,雖然這看起來不太現實,但羅成不是希望去推動他。

場主拿了一份帳本給羅成看,羅成發現,他當初投入了一百萬貫進來,這幾年過去,現在造紙局有了一百多家造紙廠,擁有了兩萬多的造紙工人,並每年還會臨時僱傭大量的臨時工,但是現在居然已經有贏餘了。

那一百萬貫的投入,現在已經出來了,還有了十幾萬貫的剩餘。

這還是在皇帝一再要求把紙價打下來的結果,看到這,羅成不由的驚歎,難道過去造紙術在南北朝時迅猛發展,可紙張卻依然那麼貴,怪不得那些士族死死的握着造紙技術不肯推廣,就是因爲這生意太賺錢了。

一想起近年,時常有臣子上奏,稱皇帝的內侍省諸局,與民爭利等等的奏章,羅成不由的笑了。

看來,他這個皇帝動了這些人的奶酪,他們非常不高興了啊。

估計他要不是皇帝,只是一個暴發戶,這麼一通猛如虎的操作,只怕早就被這些士族給圍毆而死了吧?

與民爭利?

屁話,他在朝廷制訂的規則之內發展皇家諸局,既不偷稅也不漏稅,更沒有搞過什麼仗勢欺人,甚至是大秦利稅第一大戶,帶動了多少稅收增長,多少百姓增收啊。

更別說大量的投入,帶來的是技術革新,產業升級,可這些人就是裝做看不到,只是一味的說皇帝的皇家局與民爭利。

這滿朝大臣,又有哪個家裡沒點產業?誰家只靠俸祿和田地?基本上沒有誰是如此,家家都或多或少有些其它產業,或搞搞放貸抵押,或搞搞貿易,或搞搞作坊生產,誰家舍的放棄這塊?

羅成想,他是不是要出臺一個律令,禁止官員和其家眷經商?

不是說與民爭利嗎,那他們是官,也不應當與民爭利啊。

不過皇帝還是隻搖了搖頭,估計就算出臺律令也是無效的,畢竟官員不得經商其實是早已有之的,但他們有的是辦法繞過,比如讓旁枝族人或是親戚,甚至是隻入乾股,甚至乾脆就是找個代理人,連個名都不留的。

與民爭利。

叫的最響的就是那些士族文臣了,軍功新貴們倒不會喊,因爲大家都忙着賺錢發財呢。

或許,自己可以讓御史臺或是皇城司好好查一下那叫的最響的一夥的底細,看看他們又是否真的乾淨。

第883章 於絕境之中綻放第1295章 跳反第1330章 六元及第第1473章 塵埃落定第1264章 十年西域兵第1316章 黃河灘第529章 抗旨不遵第11章 縣令授職第1240章 佳人青睞第318章 分道揚鏣第129章 論功行賞(第三更!)第841章 天子入洛陽第894章 吳越樑楚第533章 血戰四平山第395章 王位第225章 各憑本事第1017章 恐秦突厥盡奔逃第114章 假子第740章 驍果北上,皇泰天子第1252章 銀堡第309章 堅壁清野第979章 夜闖宮門救聖駕第59章 身披明光甲,揚威羅成名!第391章 消失的平壤第4章 表哥第183章 杞人憂天第997章 雪山岷江新戰場第967章 典妻生子傳宗嗣第1474章 金陵第795章 光榮之家第134章 福將第653章 威震中原第52章 兄弟第1482章 檢閱第375章 乙支文德第1457章 黑狼衛戰玄甲騎第547章 遼東留守第302章 慕容長生(謝謝平安10113萬賞!)第265章 馬蹄陣陣煙塵起(爲秋懷涵夢盟主賀!)第323章 斬將奪旗第922章 分封·天之南、海之角第487章 元帥之爭第753章 李密稱臣第1429章 那津第1296章 天亡第692章 遷都南京第672章 世外桃園第760章 鈍刀割肉第138章 拜師(十二更,爲S司機萬賞加更!)第423章 病虎第574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874章 李二投河第1486章 騎士第259章 遼西第816章 王世充降唐第654章 矇蔽聖聽第1387章 皇帝萬歲第451章 裴行儼第1363章 獵騎兵第812章 改天換地第914章 換地封王第673章 一級戰備第145章 霸王餐第568章 賜號忠武軍第621章 軍師聯盟第1368章 秘密任務第624章 長城腳下第525章 高句麗妾第224章 小霸王第1019章 萬里長征人未還第254章 第一團第158章 逼宮(第五更)第546章 驚雷第463章 左秦瓊右咬金第59章 身披明光甲,揚威羅成名!第598章 皇帝突圍(十連更!)第1337章 江夏第527章 求降第662章 天生反王第646章 爲誰而戰第242章 梟雄之氣第932章 許和尚第1333章 再戰江湖第1362章 楚皇請入朝第1000章 三寸舌強百萬師第421章 抄家滅族第238章 兵過黃河第1066章 五百童男又童女第904章 遷都第381章 殺個回馬槍第111章 再次徵召第927章 將功贖罪第1394章 奴隸起義第1308章 洛漂第314章 還鄉團第7章 美人贈金第1379章 自立爲王第1036章 諸羌未臣天子憂第931章 開元氏族志第1357章 恩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