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濟朕已經交給長孫無忌,林邑則交給了李世民。”
泰安行宮中,皇帝對隨駕的宰輔們道。這兩位都是皇帝的小舅子,能力是勿庸置疑的,不過李世民的忠誠度卻讓宰輔們有些懷疑。
“百濟和林邑雖距京師遙遠,可因爲沿海,有海路相通,故此其實比起安西、雲南等地,其實交通更加便捷。兼之這兩地的氣候好,土壤肥沃,平原衆多,適合耕種,是優良的產糧區,故此對於大秦來說,這兩地不可放棄。”
傳統的中原地區,耕地面積其實也就八億畝左右,故此能養活的人口數量其實是有限度的,大秦現在的人口數量已經有些爆炸了。必須得向外開拓產糧地,近年來朝廷也確實開拓了不少優秀的產糧地,比如河套地區,比如關外遼寧,再比如琉球,還有嶺南三廣,再加上新上馬的荊湖改造。
可大秦依然有許多地方是耕地不足之地,比如說朔方道,比如巴漢比如黔中,比如廣西比如安西北庭,再比如青海、西山等,這些地方自給都未必足夠,所以只能發展其它的經濟,糧食這塊就得更多的依靠朝廷的其它產糧區。
一塊優秀的平原糧產區,對於大秦來說是極關重要的。
“安西河西適合種棉,隴右朔方適合種豆種油菜,河套定襄適合畜牧。而江南呢?既要種糧也還要種茶種桑織絲,故此新的產糧地很重用。”
皇帝的話,大家都很贊同。
魏徵道,“我大秦當年創業,就主要是依靠是關外平原,若無關外的屯田糧草,就無法供軍也無法養兵,而又有奚契之地的牛羊戰馬之助,我大秦鐵軍方能揮師入關,屢點屢勝。朝鮮半島和林邑半島,氣候適宜耕種,平原糧田也多,確實很重要。”在這方面,是長城以北的塞北和西邊的西域以及青海西山等地所完全無法比擬的。
漠南還有些地方勉強能夠耕種,但是漠北是完全無法屯田耕種產糧的,只能發展畜牧養殖業,河套地區算是個不錯的塞上江南,但南面的朔方道諸郡,卻又是土地貧瘠之地。還有隴右、青海、西山,都是地方偏僻又土地貧瘠之處。
塞北的戰馬、牛羊、皮毛,隴右安西的棉花等產業,雖然對於朝廷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份,但糧食涉及到國家安全,無疑這是最需要保障的。
“李世民值得相信嗎?我覺得他有些桀驁不馴啊。”魏徵直言不諱。
“這小子確實有些拗,不過本事不錯,如今林邑需要開拓,正需要這等能衝能打之人。”
秘書監王珪提出一個問題。
“朝廷年年開拓邊疆,武功赫赫,歷年來也不斷往外遷民實邊。如今林邑和安東新設兩道,再加上北庭和吐火羅這西域兩道也肯定要移民,這隻怕沒那麼多人可移了。”
“想辦法,各地都要想辦法。原則上,還是對於地狹人多之地,遷移人口出去。朕近來常思這均田之法,覺得一丁授田百畝這一條,其實從魏到如今,基本上都沒有真正的實現過。故此呢,朕打算改革均田法,改人丁均田百畝爲按戶授田。”
“授戶授田?”
“可每戶口有多有少?”
幾名宰輔一起提出疑惑。
“按朝廷先前制定的戶籍政策,大功以下皆令析戶分家,故此一般來說一戶最多三代同堂,甚至兒子成年後也會分家,一家往往也就是五六口人,少者三四口人多者八九口。”
羅成跟大家分析道,按這種戶籍法,其實以往那種大家族一起生活的情況已經較少了,朝廷要求分家分戶,爲的是更好管理控制戶籍人口。
故此如今的家庭戶口口,差不多跟後世一樣,都是小家庭模式。
一個這樣的小家庭,往往都是一夫一妻,帶幾個兒女,有的若是幼子則會帶着年邁父母一起生活。
“一戶均田最多百畝,最低則是每口不少於十畝地。”
以家庭爲單位授田,八九口的最多能分一百畝,如果三四口人也能分一百畝。
“當然,具體情況下,又要按各村的田畝數來定。如果村中人多地少,最終便按實際數量按戶均分,如果村中田多,足授情況下,有多餘之田,則留爲官田,給人佃種收租。”
在這個新的均田制下,每戶保留二十畝的永業田,就是這二十畝地是可以傳給子孫的,也可以買賣給本村之人,而其餘的田地爲口分田,這個田不是私有。
“三十年重新均一次田地,四年可以微調一次。”
比如有人去世,有人出生,四年後可以根據最新的戶籍情況適當調整一下。
“朕打算讓各地再普查一下,比如一村達不到人均十畝地的村子,那麼就要將一部份窮困者遷出,遷往百濟林邑等地去,到了邊地,可以足授他們一戶百畝,甚至可以給新移民每人十畝的永業田。”
一個村子如果有三千畝地,卻有一百戶人家,七百口人,那麼這個村子實際上是無法做到每戶分田一百畝的,更做不到一丁百畝。
故此按皇帝的新均田令,按戶均田,可實際上一百戶人家也總共纔有三千畝地可分,一戶最多就能分三十畝地。
這個田畝數便是嚴重不足,故此,對這樣地少人多的村子,就得動員百姓移民。
如果遷走七十戶,只剩下三十戶,那麼剩下的三十戶每戶都可以分到一百畝地,就能達到授田的上限,不管一戶有八九口人還是三四口人,無疑以後日子會更好過。
遷移出去的百姓肯定不容易,故此朝廷要對他們給予一定補償,比如遷走的首選窮困之家,這樣遷走損失小些,再者優先遷兄弟多的家族,這樣遷走一兩個,村裡也還有個兄弟留着守祖墳。
朝廷還要負責遷移的路上費用,甚至給他們準備好到新居住地的田宅地等,要爲他們提供種子農具耕牛等出租,讓他們渡過最開始的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