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提親(第十一更,爲大收藏夾萬賞加更!)

張須陀親自給羅成沖泡了杯茶。

“知道你不喜歡煎茶,所以這壺茶沒加佐料,喝點解酒。”

“謝謝郡丞。”

張須陀轉身坐下,他看着羅成捧着茶杯喝茶,眼裡倒有種關切。

“你小子挺有意思的。”

羅成不知道他這話裡是何意思,不解的望着他。

“你知道嗎,前天章丘縣令張儀臣親自押了一批糧草前來,他跟我談話時說起你,對你非常欣賞,還拜託我一件事情,想讓我替他千金做媒。”

“哦。”羅成應了聲,心裡卻是想到了之前大哥跟他說起過的那件事情。

“看樣子,你也不是安全不知啊。怎麼樣,有意思嗎?”

羅成沒答話。

“怎麼,覺得那丫頭配不上你還是什麼?”張須陀問。

“雖然不是張儀臣親生女兒,可也是他家親戚之女,打小就寄養在張家,一直隨張儀臣嫡女一起長大的。如今張儀臣收了那丫頭做義女,打算將他許配於你,算來身份也對的上你的。”

縣令張儀臣的義女,身份當然是配的上羅成了,哪怕羅成新得了個九品的立信尉官階,可畢竟也只是一隻腳才踏入仕途,有了個官身而已,連個官職都還沒。再說了,張儀臣那是士族名門出身,張家的地位可遠不是章丘南山村羅家能比的。

一個士族之家,一個鐵匠農家,要說也是羅成高攀纔對。

“張儀臣真的對你很欣賞!”

那些士族名門能夠百年千年屹立不倒,其實也是有些門道的。不但說家學淵源,而且也大都擁有大量的田地錢財,學術、政治、經濟上都佔優勢,再加上他們一面喜歡聯姻大族,結成同盟。

另一方面,又會非常注重吸收那些出身寒門的才俊,比如說收些年青能幹的貧家子弟做學生啊,讓家裡的庶女下嫁,或者是收個婢女做義女然後許配給寒門才子,然後把他們拉攏吸引到家族中來,讓他們爲這個大家族效力等等。

這些手段還是比較實用的。

經過這次剿匪一戰,羅成的名頭和本事那都是無可爭議的。

特別是如今章丘城經歷了一場大清洗,縣丞和主薄肯定都無法再留在章丘了,連那些佐史胥吏也都要換人。

王薄被擒住了,張儀臣有張須陀保,有很大機率留下來。

張儀臣要繼續留在章丘,特別是要把控章丘的話,就離不開羅成的幫助。最簡單的辦法,自然是聯姻,羅成要是成了他義女的夫婿,這以後羅成和羅家豈有不幫助他的道理。

羅成卻沒有答應張須陀。

那個姑娘好像叫做紅線,他見過幾回,人不錯,只是他從沒想過會和她發生什麼。他和縣令的千金也見過幾回,還有過一次失禮。

相比起來,若是兩人中選一個,他倒更看中張千金。

只是他心裡也清楚,士庶有別,他現在的身份,張儀臣不可能把嫡女嫁給他,誰都會是這樣想的。

收個親戚之女做義女,許給羅成都是特意給羅成擡高身份了,想嫡女,不可能的事情。

“小子今年才十六,剛剛束髮成童,還未到加冠之齡,談婚娶親之事還太早了。”羅成最終還是拒絕了。

“小子,你可想好了,別人想求這樣的機緣還不可得呢。張儀臣雖只是個縣令,可他們張家那也是幾百年的世家,尤其是張儀臣如今才三十出頭,但就是縣令,以他的才幹,多歷練幾年,將來直達部堂也是非常可能的。”

“你若成爲他的義女婿,將來得到的可就不止是章丘縣令的支持,還有來自張氏家族的支持。有他們的支持,你知道有多重要嗎?”

“郡丞,小子明白我只是個農家子,可我如今實在還是太年輕。”

張須陀搖了搖頭。

“你小子果然還是太年輕啊,不過你這性子我倒是喜歡,有我幾分年輕之時的風範。算了,不想就不想,也不用擔心什麼,張儀臣那裡我親自替你去說,老夫的面子他還要給幾分的。你也不用擔心張儀臣以後會找你麻煩,他是個聰明人,不會幹那蠢事的,不過以後他肯定也不會那麼用心用力的幫你就是。”

“明白。”

張須陀拿起杯子飲了口茶,他打量着羅成的臉,卻見他面上並沒有什麼波動。

“聽說你現在在練槊?”

“嗯,上次我三哥嗣業奪了王薄的馬槊,送給了我,我每天早上練一會,不過沒有人指點,就是瞎練。”

“馬槊是騎戰利器,然若無良法訓練,便無法發揮其真正威力。”張須陀指點羅成道,“何謂馬槊?矛長丈八曰槊,馬槊其實是長矛變化而來。”

按他所說,馬槊這種騎兵利器出現的時間並不算早,是在晉後五胡亂華那大混亂時代的產物,馬槊也是和甲騎具裝同時代的產物。

西晉八王之亂,引發五胡亂華,從而中原陷入三百年動盪之中。

戰亂不止,兵戈不休,武器裝備和戰術等都在這個時代飛速發展。

連人帶馬全副武裝的重騎兵甲騎具裝在這個時代非常耀眼,而隨着人馬皆甲的具裝騎士出現,那麼騎兵們就需要一種相對應的更鋒利的破甲兵器。

普通的長矛已經達不到這種需求了。

於是乎,馬槊出現了。

馬槊長度和長矛差不多,丈八。不是一丈八尺,而是一丈八寸,這個一丈也是漢代的單位。

古語有云,七尺爲槍,八尺爲棍,長矛一丈零八寸。

漢一尺相當於二十三釐米,因此丈八長矛約爲兩米四八,八尺高的男兒也就一米八四左右,並不是很誇張。

馬槊正是這個長度,將近兩米五,在馬上使用長度是絕對夠了,但普通長矛的破甲能力不行,同時傳統的矛杆也不夠強。

因此最後便有了馬槊,馬槊的槊鋒更長,槊刃達到了五六十釐米長。同時,馬槊的槊刃還是八面棱形結構,這種棱形的鋒刃結構,最適合破甲。

不管是兩當甲還是魚鱗鎖子甲、明光甲等各種鐵甲,在這種破甲棱槊刃之下,也是一擊必破。

而馬槊的槊杆也由過去的普通木杆,改成了複合木杆。

什麼叫複合木杆,就跟後世衣櫃板材一樣的,採用的是複合技術。

槊杆用的木料採用桑木中名貴的桑柘木,用細柘杆浸泡油晾乾後,再用魚泡膠粘合而成。然後還要橫向纏繞麻繩,勒入槊杆,使其擁有橫向受力能力,最後還要漆生漆,裹以葛布,最終形成一個整體的槊杆。

光是一根槊杆,前後的工序幾十道,需要三年的時間才能製成。尤其是其使用的材料,一根馬槊的材料足夠製作十架強弓。

這樣的馬槊杆具要極強的硬度並帶有足夠的韌性,適合騎兵的具體衝鋒力度,不易折斷。

配上六十釐米的八面棱形破甲槊刃,那真是所向無敵。

“如果你要學槊,我可以教你!”張須陀主動道。

第1342章 兩手硬第437章 重建左五軍第591章 末世(第三更)第792章 瘋王第213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541章 密謀第130章 神秘的老爹(第四更!)第922章 分封·天之南、海之角第410章 死而復活(爲大吾王萬賞加更!)第682章 四路出兵第948章 跑單幫第952章 前軍夜戰洮河北第716章 決勝於千里之外第3章 叔寶兄,我來也第704章 矯詔第1507章 長卿不爭第1075章 當爲萬世開太平第227章 七次郎第1450章 沃野第558章 朝天子第1285章 撤退第529章 抗旨不遵第456章 兄弟反目第1123章 豐歲屯第1366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1021章 騎虎難下步維艱第1395章 官逼民反第976章 白日登山望烽火第1129章 國仙第507章 江都第517章 嫡庶第866章 向南,向南第14章 傻弟弟第1377章 世民奪城第306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401章 鎮北王第247章 魏道士第1068章 與民爭利爲哪般第644章 兒可汗第1075章 當爲萬世開太平第370章 將帥不和第216章 玄甲第838章 夜擒李世民第322章 白馬義從第1274章 許和尚第703章 鴻門宴第20章 民以食爲天(感謝青翼追光五萬賞!)第967章 典妻生子傳宗嗣第388章 後宮第167章 根據地第1357章 恩蔭第216章 玄甲第1490章 無法無天第193章 山東好漢第287章 家書第805章 洛陽第979章 夜闖宮門救聖駕第213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740章 驍果北上,皇泰天子第368章 新貴第146章 飛揚跋扈第663章 娘子軍再起第94章 三衙總班頭第1360章 爭功第924章 功成名就第486章 摘桃子第1308章 洛漂第443章 久別重逢第908章 英雄本色第489章 勢不可擋的新貴第990章 神機霹靂萬國驚第936章 羅秦單李、閻崔鄭周第1289章 連升第1075章 當爲萬世開太平第136章 王薄的饋贈(十連更!)第5章 又來一個戰神第418章 五軍舊部,七家之女第16章 露一手第296章 逃兵第1072章 同室操戈相煎急第1072章 同室操戈相煎急第216章 玄甲第618章 飛信入雁門(感謝農民伯伯萬賞!)第184章 年終福利第847章 最後防線第390章 絕戶計第266章 烏雲壓城城欲催第560章 辭相第37章 禹王撾和金箍棒第352章 羅家鐵軍第625章 殺胡口第790章 長安第60章 狗急跳牆第1094章 冰消雪化成甘露第371章 薛家五虎將第393章 李代桃僵第1504章 殺伐第1345章 兩湖熟天下足第115章 縣令許親(謝秋懷夢涵萬賞!)第1268章 蕭閻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