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逃兵

侯莫陳乂說李景稱讚羅成有羅睺之勇,這可是極大的稱讚。

史載這位在幾年前平定楊諒叛亂裡中流矢而亡的猛將,年十五時,善騎射,好鷹狗,任俠浪蕩,收聚亡命,陰習兵書。他從祖父勸誡他說吾世恭謹,汝獨放縱,難以保家,若不喪身,必將滅吾族。

可這位就不是改,後來憑着勇武本事,和招集的手下,爲南陳出戰,立功得授官職。然後走上仕途,爲南陳東征西討。曾經在與北齊交戰時,爲流矢射中左眼,結果這位拔箭帶出眼珠,直接吃了,然後躍馬突進,莫不披糜。

南陳大將蕭摩訶因此讓他做自己的副將,追隨他勝仗無數。一次進師徐州,與北周大戰於彭城,主將蕭摩訶臨陣墜馬,周羅睺進救,單槍匹馬,救主帥於重圍之內,七進七出,勇冠三軍。

後來羅睺都督豫章等十郡諸軍事,對抗隋朝南伐。

他率領的兵馬拒守伐陳三路元帥中的楊俊所部,讓楊俊幾個月都不得突破。後來直到楊廣攻破建康生擒陳後主,由陳後主手書才勸降。入隋後,繼續東征西討,無不奏捷。

這樣的勇將連先帝也是十分讚賞,將他稱爲五大將之首,堪稱史萬歲第二。

現在李景說羅成就是第二個羅睺。

“侯莫陳參軍,某多謝太守厚愛,只是此前已經拜齊郡丞爲師,拜師之事,我還得先去信老師,詢問過他意見才能答達。”

侯莫陳乂倒有些意外。

一般人能夠拜李景爲師,那還不立即答應,過了這村,可未必再有那店了。李景何人?那是被先帝稱讚,跟羅睺一樣的五大將之一。

更何況,比起周羅睺來,李景本身還是關隴集團的核心家族出身。不說別的,就從兩年前李景因非議皇帝西巡被罷官,結果還能這麼快又復出,就知道李家和李景的實力之強了。

有這樣的人做老師,那以後朝中就有靠山了。

相比李景,張須陀雖也是關隴將門出身,但卻非核心家族。張須陀雖也百戰沙場,可如今不過是郡丞,連個爵位都沒有。

而李景呢,則爵封滑國公,早就做到十二衛的大將軍了。

“若是張郡丞不同意呢,難道你要拒絕這個好事?”侯莫陳乂問。

“張師是我老生,不經他同意,我不敢再拜他人爲師,這是弟子之道。”羅成道。他確實是很願意拜李景爲師,也明白拜李景爲師後的好處,可當初張須陀收他做弟子,沒摻雜任何功利之心,真是愛惜他欣賞他,如今他雖然說有些地位了,但也不能忘記那位老師。

侯莫陳乂深呼一口氣。

緩緩的道,“羅郡丞真乃義人也,我相信太守聽到你的想法後,只會更加高興的。這事你放心,太守肯定會等你消息,或者他也會給張郡丞去封信,與張郡丞好好談談此事。”

“其實我相信張郡丞也不會拒絕此事的。”

侯莫陳帶着幾分遺憾走了,不過他還是相信這事雖有些曲折,可最終還是會達成目的的。不過他走時,卻留下了一人,便是李景的孫子李真。

這個李真今年十六,打小習練騎射,驍勇敢戰,弓馬嫺熟。

“太守說,讓小郎在郡丞身邊學習學習,郡丞看看郡兵裡哪有合適的位置,給他安排個扛旗護衛的差事就好。”

說完,這位侯莫陳參軍便走了。

留下一個高大健壯,可面龐卻還帶着幾分稚氣的少年站在那裡打量着他。

羅成也打量着這個少年。

國公之孫,年少驍勇,看的出這少年有幾分傲氣,但比起宇文化及這種紈絝子弟,又好的多。

互相打量了許久。

李真終於說話了。

“你爲什麼敢跟宇文化及硬頂,你不怕麼?”

羅成笑笑,“怕個什麼,人都是兩個肩膀扛個腦袋,我羅成不主動惹事,但別人惹我我也絕不怕事。要不然,只是一味認慫,這人活的不就成了個窩囊廢?”

李真笑了。

“難怪我祖父那麼欣賞你,還非要讓我來你這裡,現在算是明白了,果然夠種。我李真就喜歡你這樣的,我留下了。”

羅成心想,我可沒答應要收你。不過看這少年率性的樣子,倒也沒忍心拒絕。

“給我安排個差事,要不我給你做旗手吧。”

旗手其實是個很重要的位置,比如說羅成麾下兵馬六千,能夠扛着中軍大纛的旗手,那絕對得是個校尉級別的。而一隊百人中,能夠扛旗的,那也是隊中僅次於隊頭、隊副的。

“我的旗手是我義子闞棱,要不你做個副旗手?”羅成笑問。

李真想了想,“你讓那個闞棱跟我打一場,若是他比我厲害,那我就當他的副旗手,若是他打不過我,那我要當旗手,他來當我副旗手。”

“哈哈哈。”羅成哈哈大笑,覺得這少年挺合自己胃口的。

········

夜黑風高。

城中郡兵大營。

竇建德對着孫安祖搖頭。

“我不能這樣一走了之,我們走了,確實是可以避開那宇文化及的報復,可郡丞怎麼辦?”

“郡丞自己能應付宇文化及,咱們走了,到時他還可以直接告訴宇文化及,說我們逃了,這事也便了了。”

“哪有這麼簡單。”竇建德還是搖頭。

黑暗裡。

五個河北軍官在做着激烈的爭吵。

孫安祖畏懼宇文化及,已經一心想着逃離。而高士達被孫安祖鼓動,也有了幾分想逃的心思。

竇建德卻反對逃跑。

兄弟們來到遼東,又中途加入了戰兵,現在好不容易憑刀劍拼殺了一個二百人長的位置,就這麼放棄這一切逃離。

他捨不得。

再說,這樣逃了,也是辜負郡丞對他們兄弟的愛護和信任。

爭到最後,也沒有結果。

王伏寶和劉黑闥則願意聽竇建德的,他說走就走,他說留他們就留。

兄弟幾個最後各自散去,各回本營。

天亮。

起牀號聲響起,營房裡的士兵紛紛從溫暖的火炕上起來。

洗漱、早餐。

然後點卯。

步二團點卯發現少人。

“步二團三營的二百人長孫安祖和高士達不見了,連同他們營的二十個河北同鄉也不見了。初步調查,是跑了。”

三營校尉郭孝恪一臉鐵青的向二團偏將羅存孝稟報。

“跑了?什麼意思,跑哪去了?”老四問。

“逃了!當了逃兵。”郭孝恪羞愧的低下頭。

想羅成從拉起長白鄉鄉兵團開始,帶了幾年的隊伍,從小小的隊伍,到如今的這支遼東郡兵六千人,什麼樣的兵都帶過,就是還沒出現軍官帶隊逃跑的。

上次大戰,同火的一組五人逃跑,被抓,全被斬首。

而現在,又不是大戰之時,居然還有軍官帶隊逃跑。兩個二百人長啊,這可是營級軍官了。

居然也會跑。

“查清楚了?”老四也黑了臉。

“昨晚半夜跑的,估計是趁換崗的時候跑的,他孃的。”郭孝恪大罵。

“你們三營都是吃屎的?就沒有人發現?等到點卯時才發現?同隊的呢?”

“那二十人是兩個火的,整夥跑的,當初爲了好帶,所以都是同鄉的編在一起,結果這兩火都是孫安祖二人的河北漳南老鄉。我們一火一個房,晚上整火一起跑,根本沒有別人發現。”

“而孫安祖兩人是二百人長,都是一人一個屋。”

“別跟我整這些沒用的廢話,你們就都是廢物。派人去追了沒有?”

“已經派人去追了,但估計已經跑遠了。”

老四哼了一聲,“他孃的,老五爲那兩王八蛋拼命維護,這兩王八蛋結果就來這麼一出?逃跑?”

一下子逃了兩個二百人長和二十個兵,這可不是小事,這還要牽連到羅成這個郡丞的。

老四直接找到羅成,跟他稟報了這個情況,這個時候已經顧不得二團的臉面了,必須得把人抓回來,“三營雖然派了人去追,但我覺得還是得派輕騎營或斥候營的去追,他們追蹤功夫更好。”

“另外,我已經讓人把竇建德、王伏寶和劉黑闥三人都給綁起來了,他們一批來的同鄉也綁起來了。”

羅成聽的直皺眉。

“孫安祖和高士達帶人跑了,必須得追。可竇建德他們又沒跑,你綁他們做什麼?”

“說不定他們也想跑,只是沒找到機會。”老四現在對幾個河北人的印象極壞,“這些該死的河北人。”

羅成趕到二團營房。

竇建德兄弟三人,跟他們的一百多個同鄉,都被五花大綁着,大冷天的,就綁了扔在校場上跪着。

“把繩子都解了。”

羅成過來,直接下令。

他來到竇建德衆人面前,親自扶起他。

“起來吧。”

竇建德卻不肯起。

“郡丞,職下對不住郡丞,沒管帶好兄弟,讓他們做了逃兵。”

“你是四營二百人長,孫安祖和高士達是三營的二百人長,他們逃跑,跟你們無關,他們帶跑的也都是三營的人,同樣跟你們無關。”

“可他們是我同鄉,之前已經跟我說過幾次想逃的話,說是逃了後郡丞就不用再因我們得罪宇文化及的事麻煩了。我勸說過他們,可沒向郡丞稟報,本以爲他們只是說說,可沒料到真跑了。”

“好啊,你們原來早有預謀,你們就是一夥的。”老四怒喝道。

羅成瞪了老四一眼,然後用力拉起竇建德,“你沒及時稟報確實有責任,但也只是部份責任,孫安祖他們做了逃兵,但你們沒有。現在起來吧!”

竇建德一咬牙。

“郡丞,職下請求讓我親自去把孫安祖、高士達他們抓回來!”

“好。”

出人意料,羅成居然一口應允了,然後讓竇建德和劉黑闥以及王伏寶,帶着剛纔一同被綁在這裡的一百多人,讓他們去追孫安祖等逃兵。

等他們騎馬出營,老四皺眉問,“你就不怕這竇建德他們也跑了?”

羅成只是笑笑。

魏徵在一邊道,”如果竇建德他們能把人追回來,那自然能洗清他們合謀逃跑的嫌疑。可如果他們真跑,你別忘記了,郡丞可是早已經派出了斥候騎營,你以爲竇建德他們這點人能在他們眼皮底下跑掉?“

魏徵笑笑,羅成讓竇建德他們去追人,不過是給他們一個機會證明下自己而已。至於到底會如何選擇,這就全看他們自己了。

第1044章 債臺高築籌糧餉第631章 自相殘殺第592章 勤王令第13章 千里一盞燈,萬里煙雲罩第646章 爲誰而戰第1447章 請君入甕第341章 秦瓊、李淵第542章 刺殺羅成第1326章 賠本賺吆喝第908章 英雄本色第550章 去意已決第806章 御前帶刀第1428章 功臣山第232章 靠山第1375章 張記雜貨第424章 羅成遇襲第1037章 汝之妻子吾養之第481章 楚帝第443章 久別重逢第1444章 金光破曉第113章 義子第127章 禁私掠第1263章 綠帽王第723章 忠武軍登陸第1070章 將門也有草雞後第74章 你要什麼賞賜第285章 一劍光寒十九州第533章 血戰四平山第894章 吳越樑楚第779章 唐王李淵第1353章 南水北調第328章 危險期第1468章 要塞第612章 鳩佔鵲巢第252章 撐死膽大的第1500章 聖眷第995章 長孫策反東西面第104章 豎起反旗第430章 以眼還眼第883章 於絕境之中綻放第1041章 是非功過蓋棺定第1528章 煌煌帝都第404章 天子之怒第186章 前程第1376章 義商齊心第747章 青島第495章 臉面第1285章 撤退第826章 反噬第1053章 落魄書生馬賓王第241章 鄭觀音的惡夢第1278章 不宣而戰第569章 封疆大吏第945章 臥榻之側的謀反第1354章 戰爭財第413章 奪妻之恨第126章 劫掠養兵第982章 生變於肘腋之下第68章 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第863章 中興之戰第1019章 萬里長征人未還第486章 摘桃子第281章 竇建德第242章 梟雄之氣第749章 馬踏冰河第1435章 我好難啊第632章 心不狠江山不穩第1521章 傳位第40章 飢渴難耐第777章 羅軍大敗第500章 孤臣純忠第1259章 彩禮滅國第130章 神秘的老爹(第四更!)第696章 漁陽鼙鼓第244章 卸甲風第1391章 格殺勿論第502章 齊大非偶第1106章 八爪第948章 跑單幫第797章 鐵與血第889章 武士彠、羅思摩第977章 一旦山崩龍馭天第499章 天子腳下第417章 朝堂的排擠第1285章 撤退第951章 暫借羌兵討不臣第1006章 絕地反擊再破國第977章 一旦山崩龍馭天第148章 革職第512章 弒君奪位第335章 三妻四妾第1478章 居功自傲李世民第543章 遼東兵變第141章 聯姻第73章 錢比命值錢第1230章 腰劍斬樓蘭第727章 不殺汝,不拔箭第1436章 割地賠款第495章 臉面第458章 海鮮和困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