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驍果揚威,天子破城

遼東城下。

受水師血戰攻奪卑沙的鼓舞,又有皇帝在軍前動員,驍果軍的第一次進攻非常猛。

無數的樓車在步卒的推動下,緩緩靠近城下。

一個又一個的步兵箭陣,鋪天蓋雨的對着城頭放箭。

箭如雨下,密如飛蝗。

後方一點,又有無數的投石車、弩車對着城牆、城上的敵樓一陣狂轟亂射。

兩萬輕騎,組成數個騎兵方陣,嚴陣以待,如果遼東城裡敢有兵馬出來破壞攻城器械,那他們就要狠狠的殺過去。

皇帝的金黃大纛就立在遼東城下千步之處,全軍都能看到皇帝的大纛。

皇帝今天一身黃金戰甲,高坐馬上,親自陣前督戰鼓舞。

士氣如宏。

開戰不到一個時辰,隋軍就已經向遼東城上傾泄了數百萬支箭。

足有千架投石車猛砸城牆,遼東城上的守軍感覺就如世界末日一般,地動山搖,腳下的城牆也一直晃個不停,好像隨時會崩塌一樣。

不過負責鎮守遼東城的是莫離支的長子淵蓋蘇文,這也是個狠角色。

隋軍猛攻不止,他卻依然堅守在城頭第一線,揮劍鼓舞士氣。有膽怯者被隋軍攻勢嚇住,轉身欲逃,結果讓他一劍就斬下首級。

“派人挖地道!”

ωωω¸ tt kan¸ ¢O

楊廣注視着戰場,兩軍你來我往,都拼盡全力。

雖然這次準備了無數攻城器械,但短時間想突破城牆卻也並不容易。

“準備土山!”

楊廣沒把所有希望都寄託於木樓箭塔與衝車之上,他準備多管齊下,各種方法進攻。

狂攻七天七夜。

乃不止。

遼東城遭受了前所未有猛烈的攻擊,淵蓋蘇文幾次派人豎起白旗,派人向城下隋軍請降。

可是這次楊廣根本不理會,你要降就降,打開城門纔算降,不開城不出城,傻子纔會再信你。

攻勢不止。

淵蓋蘇文見這假降之計無法再用,也只得咬牙督戰堅守。

好在上次隋軍撤退之後,高句麗也用了半年時間重新穩固加強遼東城的防禦,此時遼東城中足有守軍五萬之多,又有數萬青壯協守。

器械糧草充足,尤其是戰意挺高抵抗意志很強。

這還得益於隋軍徵遼以來,對高句麗人的狠辣絕情,尤其是羅成上次橫行高句麗,殺人無數,攻到哪殺到哪,破平壤後,不但夷城,還把近二十萬人殺了數萬,剩下的全都趕到中原去做奴隸了。

在高句麗人的有意宣揚之下,遼東城的軍民都認爲若是城破,隋軍肯定要屠城,殺光所有人,於是大家都拼命抵抗。

一邊是十萬來勢洶洶受水師破卑沙鼓舞的驍果軍,一面是衆志成城的十餘萬遼東軍民,兩邊都是拼了命在幹。

攻打七天,兩軍死傷無數。

隋軍已經挖了數條地道通到城下,可高句麗人也在城牆下埋了許多大甕缸偵聽地底動靜,成功的破壞了數次地道進攻。

隋軍又以土山堆坡,直通城牆。

高句麗人數次趁夜間派步騎死士出城破壞。

楊廣每天都親自在陣前督戰,風雨無恥。

第八天。

晨光微曦,戰鼓聲又響起,隋軍又次圍了上來。

“陛下!”

“臣觀今日風大,可配合火攻,以投石車、車弩投射火球、火弩入城縱火焚城!”大將屈突通奏請。

“可!”

現在楊廣對於各種進攻建議,那是從諫如流,他就一個想法,攻下遼東城。

風呼嘯。

屈突通得令,親自指揮所有投石車和弩車,還把那些倖存下來的樓車箭塔,都轉到了遼東城的上風口。

一聲令下。

頓時火球火弩火箭無數,順風拋射向遼東城。

火借風勢,風助火力。

無數的箭弩火球入城,再加上今天這出奇的大風,頓時遼東城許多房屋着火,城中高句麗人救援不及,驚懼萬分。

而這邊,楊廣又指揮着大軍把土坡不往加固,終於兩條魚梁大道成功的堆到了城頭高。

虎賁郎將陳棱見土山堆上了城頭,於是率一千精騎策馬踩着土坡一直衝上了城頭。

陳棱鎮守江南的時候,曾與張鎮周率兵出海攻打琉求國,生擒流球國王等回國,深得楊廣喜歡。

城中大火越燒越大,風助火勢,難以澆滅。

而這邊陳棱卻又率騎兵借魚梁大道衝上了遼東城頭。

於是隋軍驍果軍無不歡欣鼓舞,奮勇向前。

連皇帝楊廣看到此景,都激動的跳下馬,來到戰鼓前親自擂鼓助陣。

皇帝一身金甲陣前擂鼓,十萬驍果激昂。

士氣如宏,勢不可擋。

高句麗人慌了,亂了。

背後是全城火起,那邊又是隋軍上城頭。

陷入苦戰的高句麗軍再擋不住隋軍,屈突通趁勢指揮衝車撞開了甕城門,然後殺進去,順勢又破了城門。

無數隋軍爭相涌進遼東城內。

如洪水決堤,再難以抵擋。

外城破。

內城也破。

淵蓋蘇文見勢不可爲,無奈之下倉惶逃竄。

陳棱、屈突通等率軍追擊。

追殺百里,高句麗人伏屍無數。

楊廣踏進遼東城的時候,感覺渾身的血液都在沸騰。

兩次征討,用兵數十萬,這一次,他終於親自指揮,攻下了這座遼東第一大城。

這一刻,楊廣的自信心空前高漲,第一次東征失敗後的頹敗一掃而空。

他楊廣親自攻下了遼東城,他麾下的十萬驍果軍沒有辜負他。

水師破了建安,破了卑沙。

如今他又親自破了遼東城。

水師殲滅六萬高句麗軍,他楊廣又殲滅了五萬高句麗軍,這是給高句麗人無以淪比的一記重錘。

這是致命的打擊。

接下來,不但北路的新城小遼河一線被撕開了口子,就是這中路的遼東城一線,也被他親自撕開口子了。

接下來,隋軍可以兩路直殺奔國內城下,再也沒有誰能阻攔他楊廣滅高句麗的步伐。

這是繼他滅亡吐谷渾置青海四郡後,又一偉大武功。

下一步,橫掃高句麗,設郡置縣,恢復漢家統治。

再然後呢?

或許可以兵發西域,重新恢復漢之西域的榮耀。

“擬詔,以遼東城恢復舊名襄平,以襄平及周邊之地設遼東郡,新城玄菟等城,易名新城郡,授屈突通爲遼東郡太守!”

旨意剛頒下。

一騎風塵僕僕自西而來。

“報,十萬火急,十萬火急,楊玄感黎陽起兵造反了!”

第811章 秦皇揮劍,意在唐王第971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600章 驍果陌刀將第1383章 飛地第1323章 巡撫第448章 圍三闕一第185章 秦瓊第913章 必須死第206章 家底第1408章 承包到戶第1053章 落魄書生馬賓王第286章 浴火重生第529章 抗旨不遵第804章 洛口第752章 半裝甲騎劉天王第1422章 講究第1064章 請兵未成反被削第667章 山東節度使第1454章 白虎陷陣第1037章 汝之妻子吾養之第283章 無悔第106章 一刀腰斬,嗣業揚威第1245章 人約黃昏後第28章 軟硬兼施第1020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1511章 飛地建國第806章 御前帶刀第636章 英雄惜英雄第1066章 五百童男又童女第1480章 調停第927章 將功贖罪第710章 五鳳第744章 李淵李密第1485章 晨曦第1405章 吳王黨第441章 彈劾第444章 無間道第316章 血戰第68章 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第1391章 格殺勿論第381章 殺個回馬槍第771章 公主竇紅線第347章 賠款議和第316章 血戰第536章 玄武門兵變第765章 入關第1471章 親手扼殺第458章 海鮮和困獸第826章 反噬第419章 結盟第1455章 黑狼逃遁第436章 羣英會第898 不甘心第1384章 建安第1278章 不宣而戰第1402章 野豬皮第306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597章 鐵馬連環(第九更!)第888章 天威第1283章 黑夫團長第269章 箭(第六更、再爲秋懷涵夢盟主賀!)第1455章 黑狼逃遁第406章 再次殺回平壤第711章 十二帝第787章 後宮三千第1525章 扶上馬再送一程第1006章 絕地反擊再破國第373章 攻入平壤第1453章 捉對廝殺第1013章 皇帝賦詩決戰心第558章 朝天子第368章 新貴第479章 斬首示衆第1416章 劍出鞘第1325章 今年過節不收禮第1430章 村上第956章 皇帝御封新門神第956章 皇帝御封新門神第816章 王世充降唐第726章 江都密謀第1295章 跳反第689章 綁上戰車第1280章 破城第116章 侍從扈衛第938章 除爵奪封第1235章 牛腿稅第155章 劍拔弩張第278章 一個不留第1000章 三寸舌強百萬師第331章 老狗第1102章 禁不良人爲府兵第158章 逼宮(第五更)第584章 段姥第402章 背水一戰第1497章 騎士歸來第1456章 以一擊十第1515章 安排後事第1476章 太子旅賁第243章 黑光鐵騎第1069章 妄議朝政驚紈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