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討逆

面對着銅鏡。

楊廣不由的開始思考,他爲什麼會落到如今這個田地。

出身於關隴貴族的楊玄感、李密反他,被他破格提拔的江南、關東士族出身的裴蘊、虞世基、裴世矩矇騙他,那些草莽之輩張金稱高士達就不提了,可如今連羅成兄弟也反他。

一陣清涼的秋風吹過,皇帝覺得腦袋有些昏沉,他咳嗽了幾聲。

奪嫡成功之前,皇帝曾經在江都鎮守了九年,他最好的年華就在這裡,那個時候是他一生最輕鬆最開心的時候,也是舒適的一段日子。他早就習慣了這裡的氣候,尤其是江南的秋天,沒有北方的乾燥,總是讓他愜意。

可是現在,他有些煩江淮的天氣了。

他想回洛陽,想巡關中,甚至想要再次前往塞北,前往遼東,前往西域。

但是現在,他哪也去不了。

羅成終於還是反了。

杜伏威在江南舉兵,居然打着清君側之名舉兵做亂,拿着他授封的江南安撫使印信,如今連佔宣城、毗陵、吳郡等數城。杜伏威更是統領兩萬兵馬,進駐京口,四下蒐集船隻,擺出了要大舉渡江攻打江都的態勢。

楊廣也料不到這個杜伏威究竟會不會打過來,他很後悔當初沒聽蕭瑀的,就不該給杜伏威那該死的安撫使印信,結果不但沒有把杜伏威騙到江都來,反而給了他造反作亂的便利。憑着這印信,這該死的還不知道矇騙了多少人,現在公然的打着清君側之名,卻行造反叛亂之事。

杜伏威是羅成的同鄉,更是跟隨他多年的死黨,如今作亂,若說沒羅成的授意,他絕不相信。

湛藍色的天空,沒有半點雲彩,顯得是那麼的高那麼的藍。

可杜伏威反了並不是最壞的消息。

剛剛快馬送達的急報,說馬邑鷹揚郎將劉武將殺都督王仁恭叛亂,已經自稱爲馬邑都督,分兵佔據了樓煩、馬邑、雁門三郡,據有代北,威脅着太原。

好消息一個沒有,壞消息卻接二連三。

劉武周的叛亂,肯定和杜伏威叛亂是一個樣。劉武周曾經也在羅成麾下任過職,雖然後來離開了遼東,但據說他很尊崇羅成。

在皇帝的殿前,是一百多名來自各地的秀女,她們都年輕美貌,都是十四到十六歲的未婚少女,家世清白,長相美麗。

這些人有的來自江南,有的來自淮南,有的來自河南,有的來自山南,她們已經換上了統一樣式的宮裝紗裙,高腰裙直接繫到了胸前腋下,肩上披着披帛,頭髮盤起。

是那麼的年輕和美貌。

內侍宦官正在給她們檢查登記,然後將這些新入宮的秀女們分配到不同的局去。

一名內侍過來請問皇帝,可有看上要臨幸賞識的。

可皇帝卻沒有什麼心情,再漂亮的美人,此時也打動不了他那顆心。

“袁充和李淵還沒到嗎?”皇帝問。

“兩位相國正在趕來。”

蕭瑀和來護兒兩位宰相離京後,現在江都只剩下了李淵和袁充兩位宰相。

“你說朕還能信任李淵嗎?他的女兒是羅成的妾侍。”皇帝似是問那內侍,又是在自言自語。

那內侍把頭低垂,不敢吭聲。

殿前的階下,那羣年輕的少女們,卻不時的偷偷拿眼來望皇帝,比起皇帝的憂心忡忡,這些年輕的少女們,卻還懷着對皇帝的敬畏和仰慕之心,甚至在暗暗期盼着能得到皇帝的青睞,若是能得皇帝臨幸,那麼就能夠飛上枝頭變鳳凰。

沒多久,右僕射袁充和黃門侍郎李淵趕到。

兩位宰相來的匆忙,在這涼爽的秋日裡,甚至還冒着汗。

“可否已經佈防好?”皇帝直接問。

袁充於是奏報,說已經奉皇帝旨意,調驍果軍駐防在江口的江陽城,並派淮南軍進駐揚子江中的貴洲和揚子津兩座江中島洲上,還派兵進駐了江都左右兩面的海陵和六合。

此外,江都宮和揚子行宮,也都加派了驍果軍駐防。

但皇帝明顯並沒有滿意,他道,“朕聽說驍果軍有畏戰逃亡者,而且數量不少?”

袁充於是道,確實有驍果軍逃跑,但逃跑的只是極少數人,那些人都是之前新近補充的,一些人是原被俘虜抓捕的叛軍和賊匪。

皇帝嗯了一聲,點了點頭,然後做了一個砍的手勢,“朕不管這些人過去是什麼人,但既然進了驍果軍,就是皇帝的衛士,戰事在即,他們不思忠君效命,卻想着逃跑,此例不可開,此風不可長,立即派驍果軍追捕,將所有逃亡者都抓回來,然後公開處死。”

李淵提醒皇帝,現在形勢緊張,若是殺逃兵,只怕引起更大的不安。不若抓回來後,罰鞭打二十,然後令發回軍中繼續效力。

可皇帝卻不肯,“這等逃兵,豈還能讓他們回軍中,殺掉。”

皇帝想了想道,“從府庫中取一批錢絹,分賞給驍果軍將士們。”

“是。”

“馬邑劉武周殺王仁恭,自稱都督,已奪佔馬邑、雁門、樓煩三郡,時刻威脅着太原。而杜伏威又騙得朕的江南安撫使印信,打着清君側之名起兵作亂,也已經奪得宣城、丹陽、吳郡、毗陵四郡大半城池,還兵駐京口,威脅江都。”

“袁充,李淵,你們可有何平亂之策?”

面對這種局面,袁充哪又有什麼好的辦法,他原本是秘書監,一個文章做的好的詞臣,面對皇帝的詢問,只得硬着頭皮道,“臣以爲如今朝廷最大的敵人當是羅成,羅成雖還未舉兵叛亂,可事實上已經反了。因此,臣以爲這個時候朝廷已經沒有選擇,只能擺明態度討伐。”

李淵道,“若是討伐旨意一下,這事可就再無迴轉餘地了。”

“本就已經沒有餘地了,再猶豫不過是縱容羅逆。臣雖不才,無法爲陛下統軍討逆,卻有一平亂之策可獻上。”

“哦,有何良策,快快講來。”

袁充的計策很簡單,可說出來卻讓皇帝臉色很難看,因爲他向皇帝建議,先集中全力對付羅成,因此皇帝可以下旨招安李密、孟讓、左才相、李子通、魏刀兒、王須拔等人,只要他們肯接受招安,那麼朝廷就可以授給他們十二衛的軍職或者是郡太守等職,哪怕是封侯都可以。

招安條件就一個,聽從朝廷調遣,討伐叛將羅成。

“陛下,以左才相、李子通攻江南杜伏威。”

“以李密、竇建德攻山東羅貴。”

“以王須拔、盧明月攻遼西,以魏刀兒等河東賊匪攻劉武周!”

“甚至可以派人去聯絡遼東的高句麗、漠北的突厥,聯兵討逆!”

右僕射袁充語出驚人。

第103章 兵臨城下第267章 兩千戰十萬第226章 卑鄙無恥第870章 雲侯第662章 天生反王第199章 丁憂第918章 請賜公主 忝列子婿第1397章 殖民者第272章 追第81章 鄉兵校尉第977章 一旦山崩龍馭天第1023章 積石高奏凱歌聲第1261章 我本華夏第148章 革職第631章 自相殘殺第1354章 戰爭財第589章 虎斑突騎第463章 左秦瓊右咬金第269章 箭(第六更、再爲秋懷涵夢盟主賀!)第230章 你等着第884章 真真假假第387章 水師第1390章 全城戒嚴第1401章 鎮北王第109章 擴充第1030章 伊麗封侯鎮安西第665章 遼東集團第920章 延英殿羣毆第1444章 金光破曉第1329章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第240章 鹽賊第605章 漢家公主(第七更!)第971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1248章 黑火綻放第837章 最後通牒第1273章 龜茲王子第971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175章 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第1007章 驅虎吞狼戰不休第1494章 代天巡狩第1040章 大秦創業起居注第654章 矇蔽聖聽第937章 貴族志第696章 漁陽鼙鼓第172章 過小年第317章 老子反了(感謝書友105萬賞!)第1424章 敗戰庭帝國第1304章 黃金酒器第743章 後果自負第934章 青苗法第250章 六猛五金剛第1490章 無法無天第1124章 亭長宇文士及第489章 勢不可擋的新貴第355章 謊言第898 不甘心第1045章 錦衣衛都督謀反第524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1408章 承包到戶第1280章 破城第1424章 敗戰庭帝國第577章 誰當爲太子第705章 退位第559章 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第791章 少林棍僧第1117章 罪惡第841章 天子入洛陽第604章 朕這大好頭顱 誰當斫之第140章 私奔第1435章 我好難啊第857章 羣起而攻第1504章 殺伐第1276章 流鬼夜叉第173章 鄉黨第482章 真英雄,自風流第961章 胡烽不斷接長安第663章 娘子軍再起第312章 圖形凌煙閣第1361章 封禪第652章 軍旗墜落第1125章 長安,宇文承都第1039章 先捉後放宣天威第316章 血戰第369章 拿下羅成第208章 深不見底第1386章 秦皇東巡第7章 美人贈金第888章 天威第1329章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第1427章 太子妃第800章 洛陽兵變第689章 綁上戰車第797章 鐵與血第1038章 人爲刀俎我魚肉第773章 天價壽禮第173章 鄉黨第795章 光榮之家第768章 龍淵入海第423章 病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