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衛所

開元元年,十一月。

山東道、東郡。

東郡太守齊國遠扭頭問旁邊的郡丞王薄,“王郡丞,本郡按朝廷旨意將設立白馬鷹揚府和瓦崗鷹揚府,兩軍府所需要的田地等可一應備全?”

曾經也是隋末反軍中一杆大旗的知世郎王薄,起起伏伏多年,如今又從關外回到了中原,只是這次不再是叛軍,而是以大秦朝東郡丞的身份回來的。

“回太守,皆已經準備好。”

“不得馬虎,要全力配合。”

大秦朝建立之後,因天下還未一統,所以這軍隊十分重要,不僅沒有削裁兵馬,放馬南山,反而在全面加強。

按范陽朝廷的命令,各道所統兵馬,皆要本道內就地安置,設立軍府、衛所,要耕戰屯田。

東郡做爲如今的前線邊境,自然十分重要。

擁有九縣的東郡,規劃了兩個軍府,分別爲白馬鷹揚府和瓦崗鷹揚府。不過與隋朝的衛府軍制又有不同的是,隋朝的衛府兵制是有兩套軍制,一套爲平時駐防兵制,一套爲戰時作戰編制。

駐守地方時,一府只千把人,上府一千二,中府一千,下府八百。而且十二衛統轄下的府兵,是交叉駐防的。

但現在大秦的軍制,卻以應對戰爭爲主要目的,因此只有戰時這套編制。

東郡所設二軍府,每府就是駐軍一廂,標準一廂就是步騎四千,且有步有騎有戰有輔。

這一廂駐於一座軍城之中,同時廂以下還設有團衛和營所。

每團兩千人,分駐一衛城。

下面三營,除團部每營五百人,駐一營所。

這樣的軍制與原來的衛府制不同之處就在於,過去是以軍府爲單位,千人左右設一鷹揚郎將統領,只管本軍府,而遇戰事徵召,則是選調府兵,與其它各衛府徵召來的兵混編後,再另派兵將。

戰時,一般就是兵不識將,將不識兵了。

而現在大秦的這個軍制,就不再有戰駐區別。

廂的都指揮使率廂部駐于軍府,下面兩團六營,團指揮使和營指揮分駐團衛和營所。

廂團營這樣層層部置,各守廂城、團衛、營所,是層層劃分軍區。

而廂以上,還有軍使和鎮節度使,只不過按現在的新制度,軍使和節度使若要調動廂府兵馬,則需要額外的兵符將印。

所有的廂都團衛營所的士兵,也是按輪番值守制度,廂都團衛營所都築有軍城,城中只能駐兵、囤糧、儲械。

不當值守衛和訓練的時候,府兵們是回到附近的屯莊鄉村家中居住,是與百姓混居的。當然,所有的府兵,都是以就近原則,在軍城附近授給他們田地,至於府兵家人,也按朝廷的均田令另授田地。

每個府兵在軍城外授田同時,軍城也還會留有一定數量的軍屯田,這此軍屯田要由府兵以及佃戶耕種,甚至軍官們還有額外的職分田,也是交給佃戶耕種收租。

現在東郡有兩個廂府設立,這就要求他們在廂府所選中之地,劃出相應的田地來,同時還要在附近給府兵家眷們留下足夠的田地授給。

“徐棱。”

被叫到名字的年輕人大步上前,“到!”

“趙成!”

“到!”

······

白馬城外,廂都指揮使正宣讀名單,被叫到名字的就是被正式授給府兵身份了,每一個被叫到身份的,都滿臉喜色。

“徐棱,長弓手,戰兵,年十八,勳官爲比正七品雲騎尉,軍職火長。現授你大秦山東道左神威軍白馬廂府府兵,授銅製軍牌一面,授白馬廂府外軍田一百畝,再授勳田五十畝。”

“其父兄等由東郡太守另按均田令授給民田。”

徐棱激動的上前去,他是原本東郡的人,早先是個無地的佃農,一家人以佃地爲生,後來河南大亂,他跟着地主逃往東萊,再又跟着加入了山東自保聯軍,也打了幾次仗,運氣不錯,再後來便整編進了左神勇軍,這次隨部隊移駐白馬。

他也終於得到了一張府兵軍牌,現在還給他授給軍田勳田,他的家人也將優先獲得授田資格。

隨着軍牌發給他的,還有一百五十畝地的文書。

“徐棱,這一百畝軍田爲軍府所有,在你爲軍府服役期間,交給耕種,免租調,僅納地稅糧,畝納四升而已。這地你不得買賣,年滿六十由軍府收回。至於這五十畝勳田,是你立功得勳所賜,可爲你世襲之永業田。”

“你的家人因是軍屬,所以他們將優先得到授田,其所得田地爲民田,按丁授田,男丁百畝,女丁和中男五十畝,其中二分爲永業田,死後不收回,可世襲。八分爲露田,年滿六十須收回,明白嗎?”

一名文書對徐棱道。

“明白。”

“那這裡簽名吧,會寫自己名字吧?”

“會,在營裡上過掃盲識字課。”徐棱笑道。

簽名,按手印,然後接過銅製的軍牌,和田地的文書。

此外,徐棱還得到了一套新的秋衣,包括鞋襪帽子等,都是軍中制式,全是紅色的,一改過去淺黃軍袍。

“咱們軍府新立,接下來要築廂府、團衛、營所,雖有地方上百姓幫忙,但我們自己也不能坐看,因此大家都得出把力。給你十天假,回去接收好你的田地,安置好你的家人,然後回來報道,記得不要誤了歸期。”

“是!”

離開軍營的時候,徐棱穿着嶄新的紅色秋軍服,腰裡挎着橫刀,背上還揹着弓和箭。一夥同伴一起離開軍營。

城南莊。

一個新的莊子。

這些年河南遭遇的戰亂最嚴重,且其中還有黃河決堤、蝗災旱災等大災,再加上上次的魏夏大戰,早就讓這裡千里無雞鳴了。

原住民不是逃了,就是被遷了。

如今來的都是隨軍過來的家眷,還有原東郡籍的一些百姓,重新過來安置。

城南莊就是在原來一個村子廢墟上建立的,這裡安置了一百戶人家,其中有九人是府兵,這九人都是徐棱一火的同火。

且全是弓箭手。

他們的家眷也都在村裡,其餘的九十一戶則是安置來的百姓。

莊口。

縣裡送他們來的佐史便對着同行的差役喊道,“趕緊的,敲鑼打鼓響起來,送咱們的府兵光榮回莊了!”

第904章 遷都第461章 半渡而擊、大獲全勝第1350章 釣魚執法最爲致命第721章 異姓不得封王第264章 方天畫戟和圓月彎刀第765章 入關第1417章 倭國割地第950章 度種還是仙人跳第1027章 錦衣衛與皇城司第38章 王薄第798章 虯髯客第1274章 許和尚第1418章 泰山封神第1449章 挖坑第1283章 黑夫團長第347章 賠款議和第1261章 我本華夏第1125章 長安,宇文承都第846章 頡利突襲第363章 李三娘第1004章 不勝而勝休妄想第60章 狗急跳牆第131章 七戰七捷(第五更!求訂閱!)第535章 羅成反了第1259章 彩禮滅國第548章 海東王第914章 換地封王第1439章 漢委奴國王第93章 狼、狗、狐第1289章 連升第1329章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第853章 五娘子第985章 可憐無定河邊骨第1257章 女王第336章 驅逐宇文化及第1473章 塵埃落定第1357章 恩蔭第1249章 倭軍覆滅第355章 謊言第998章 茶馬古道入黨項第3章 叔寶兄,我來也第1334章 賀蝗表第899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971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628章 號令不從第758章 長孫第362章 攔路虎第571章 長孫無忌第432章 徵召舊部第971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873章 鎮國神器第2章 瓦面金裝鐗第662章 天生反王第836章 滅世族第966章 近郭樵漁成野市第1512章 退盟威脅第1403章 蠻子兇狠第1366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1088章 郡國並立西山道第109章 擴充第412章 羅成的煩惱(感謝大萌萬勝萬賞!)第684章 造反吧,兄弟!第1259章 彩禮滅國第970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186章 前程第513章 江淮之王第1058章 誘斬藩酋開疆土第641章 跪下唱征服第46章 意外第981章 龍戰於野血玄黃第600章 驍果陌刀將第23章 狐假虎威第908章 英雄本色第1411章 倭國女王第657章 聯郡自保第1451章 刺蝟第289章 遼東郡丞第818章 李建成對羅存孝第670章 羅閥四鎮第80章 聚夥第349章 比狠第543章 遼東兵變第373章 攻入平壤第593章 雁門之圍(第五更!)第989章 單皇后垂簾聽政第1288章 莫裝逼第1章 藍面十八鬼第564章 流放宇文述第74章 你要什麼賞賜第463章 左秦瓊右咬金第1264章 十年西域兵第666章 渡海南下第885章 亂世軍閥第548章 海東王第775章 解甲歸田第42章 秦家第184章 年終福利第830章 撕開長安之門第948章 跑單幫第356章 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