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天威

七月初一。

秦軍大將秦瓊尉遲恭擊敗駐守西陘關的劉武周大將尋相,兵馬越過勾注山翻過長城進入馬邑郡內。

李世民、柴紹、李德良、李叔良等俘虜也跟隨大軍前進。他們被一隊秦軍看着,每人騎着一匹突厥馬,就跟着皇帝的近衛隊不遠後面。

這四位敗軍之將,默默無言,看着秦軍行進時的那莊嚴齊整,心中卻是暗暗驚歎。

他們尤其是驚歎於秦軍騎兵的數量,秦軍騎兵的數量超過軍隊總數的四成,其中重騎兵又佔騎兵的兩成。就算是步兵,其中騎馬的步兵也佔到一半,剩下的一半步兵雖不騎馬,但卻是每火九馱馬。

隋軍時府兵規定每火六馱馬,一火十人備六匹騾馬,不是騎乘,而是馱運裝備。在開皇時,隋朝府兵甚至是每火八馱馬。

而如今秦軍每火卻有九馱馬,反超出隋最盛的開皇之時。

秦軍編制,每三人一組,三組爲火,五火爲隊,再加上隊頭隊副旗手和兩個護旗手,於是一隊剛好五十人。

因此一火三組九人九馱馬,其實是已經達到每個步兵都配有一匹馱馬了。而隋時一火是十人,十人八馱,其實都還沒達到人手一馱的地步。

從此就能看到,秦軍之精銳。

相比起來,關中的李唐可就差遠了。

李世民率軍五萬入河東時,手下五萬人馬,其中騎兵不過五千,才佔一成之數。步兵中每火只有五馱馬,是兩人一馱,根本沒有騎馬步兵。論裝備和訓練,也遠不及秦軍。

“他們的騎兵皆配雙馬。”柴紹對李世民道。

李叔良則嘆道,“秦軍所有步騎都配有弓箭,騎兵和步兵弓手,甚至配有雙弓五絃三袋箭。”

“騎兵皆有甲,步兵鐵甲裝備達六成,其餘也皆着皮甲。火長以上,皆有明光甲。”李德良道。

李世民則更關注的是秦軍士兵,“秦軍火長以上者,皆是老兵。他們的兵,肩上還全佩有銅章,有不同紋案,階級分明。”

肩上的銅章區分士兵等級,而頭盔的盔纓顏色,則區分軍團,再配上那一面面的隊旗、營旗、團旗、廂旗、軍旗,使得秦軍雖衆,可行進之時,卻秩序井然,絲毫不亂。

更別說,秦軍行進之時,還有軍樂手敲鑼打鼓吹號。

李世民生出一股無力之感。

大唐怎麼跟秦軍打?

眼下的秦軍,雖還未一統天下,但其之精銳,甚至遠超開皇年間的府兵了。其久經戰陣,勇武能戰,尤其是賞罰分明,有功即兌,使得秦軍戰鬥意志極強。

雖說羅成的秦國所有軍隊加起來也僅五十萬之衆,可唐軍前後幾次徵召、整編的兵馬加起來也有五六十萬,但卻完全無法同比。

在秦軍的身上,總有着一股子激昂的精氣神,這是唐軍所欠缺的。

“我覺得羅成堪比劉裕、慕容垂,或北周之宇文邕。”

劉裕和慕容垂不用說,五胡十六國之後,南北朝時代最強的兩個牛人,北慕容南劉裕,幾乎都是橫掃天下無對手之人。

而北周的宇文邕也是個猛人,中原經歷五胡十六國及南北朝的幾百年動盪,能夠重新一統,最大的功績者應當說就是周武帝宇文邕,這位皇帝十分了得,被權臣叔父擁立後,忍辱負重幾年,最後一舉誅殺宇文護,然後改革制度,繼續推行均田制,並改進府兵制,把軍權從那些柱國、大都督們手裡收回,他還滅佛,全面強盛周國,然後一舉滅齊,若不是三十來歲就死了,哪有後來楊堅的什麼事。

“也許羅成突然戰死在代北,或死於流矢,或亡於暴疾,這天下還能有變數,否則羅成將一統中原矣。”

柴紹很悲觀的道。

“可秦國上下,鐵板一塊,尤其是秦軍,雖出了劉武周、王君廓這樣的大將謀反之事,可並沒有影響到其整體,流矢、暴疾······”李世世搖頭。

是啊,把希望寄託在這種虛無漂渺的事情上,不也正說明了他們的絕望了嗎?

馬邑郡城,善陽。

秦皇率十萬大軍兵臨城下,城中的百姓聽聞之後,不但沒有半點慌張,甚至帶着期盼。

馬邑守將王五召集城中軍民,欲誓死抵抗,可大家反應了了。派去徵召城中青壯上城協防,更是被百姓們緊閉大門吃了閉門羹。

皇帝派出使者來到城下,向城中勸降。

面對着城下那鋪天蓋地的大秦紅色軍團,馬邑城中雖還有兵萬人,可主將卻深深無力。

人們崇尚強者。

大秦正是如今最強大的軍團,更何況,他們的軍紀嚴明,不少馬邑城中軍民,還曾在上次突厥入侵中被秦皇解救。

百姓們害怕突厥人,也不喜歡劉武周的軍隊,尤其是那些婦人們,遇到突厥軍女人們便會忍不住渾身戰粟,因爲誰也無法相信這些突厥狼。

可是看到秦軍出現時,他們非但沒有恐懼,甚至在圍觀他們經過之時,臉上甚至有時會表現出淡淡的嫵媚。

尤其是許多未嫁的適婚少年們,看着那些威嚴的秦軍們,看着他們高大筆挺,看着那整齊的赤色軍服之下的健壯身軀、堅毅面孔,便會臉紅。

許多少年們見過秦軍將士們後,都會幻想着能夠嫁給一個秦軍府兵將士。

軍無戰心。

百姓更是拒絕協防守城。

城中的守將只得下令開城投降。

他本來還想抵抗一下,可城中的豪族大戶們卻都跑來勸說他歸附,看着這些人,守將知道自己別無選擇了,馬邑城中的那一萬守軍,將校多是這些人的子弟。

他們不想守了,那他就算想守也守不住的。

“我只是一個小小的軍使,又如何抗拒的瞭如此兵威呢?”

城主王五終於決定開城投降後,城中上下全都鬆了一口氣。

將校們歡喜的傳令下去,士兵們早就迫不急待的打開了城門。

馬邑城中的豪強大族富商們擁着王五等一干將校,出城來降。

“罪將王五拜見皇帝陛下!”

“草民····拜見至尊聖上!”

·······

城下,秦軍大旗下,皇帝笑着讓他們免禮平身,秦瓊率輕騎入城,接管城防,城中一萬兵馬皆降!

第230章 你等着第1368章 秘密任務第101章 戰個痛快第498章 拜帥第264章 方天畫戟和圓月彎刀第1242章 羅克用第1423章 偉大的羅馬第873章 鎮國神器第134章 福將第1129章 國仙第222章 後院起火第890章 白登山之圍第689章 綁上戰車第1480章 調停第72章 縫針術第665章 遼東集團第1382章 摘桃子第1387章 皇帝萬歲第786章 圖形凌煙閣第1335章 馬知縣第1073章 寶船揚帆戰兵至第1456章 以一擊十第631章 自相殘殺第104章 豎起反旗第1517章 開元二十年第1444章 金光破曉第610章 孤膽英雄長孫無忌第1091章 鐵騎踏破叛軍營第1325章 今年過節不收禮第157章 反了第1350章 釣魚執法最爲致命第238章 兵過黃河第1467章 騎士領第290章 縣尉李建成第45章 限期破案第950章 度種還是仙人跳第972章 時清終未忍辭官第1081章 天南銅柱林邑郡第419章 結盟第383章 破敵國都,生擒賊王第543章 遼東兵變第116章 侍從扈衛第780章 稱臣借兵第37章 禹王撾和金箍棒第370章 將帥不和第933章 迴歸本源第19章 人在江湖第39章 西廂小娘子第895章 十萬盡坑殺第262章 認我做義父第251章 鯨吞第1270章 許秀才第335章 三妻四妾第188章 羅士信VS段志玄第1453章 捉對廝殺第230章 你等着第1248章 黑火綻放第804章 洛口第971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1254章 變形計第16章 露一手第798章 虯髯客第1234章 另立太子第1268章 蕭閻王第792章 瘋王第144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394章 奴隸起義第91章 接管三班第1377章 世民奪城第1530章 直叩宮門第512章 弒君奪位第636章 英雄惜英雄第701章 李靖收徒第545章 李世民的猜疑(感謝徒步者1989萬賞!)第1021章 騎虎難下步維艱第1426章 關稅權第252章 撐死膽大的第145章 霸王餐第386章 屠城第199章 丁憂第483章 羅旗一出,誰與爭鋒第39章 西廂小娘子第806章 御前帶刀第171章 身世揭開第246章 刀斬八品第59章 身披明光甲,揚威羅成名!第142章 福利第376章 平壤陷落第1022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528章 八大總督第399章 皇帝的忌憚第521章 三兄弟第407章 班師回朝第1071章 五嶺之南再兵亂第1468章 要塞第99章 內應第1473章 塵埃落定第810章 虎牢第1521章 傳位第663章 娘子軍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