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斬草除根

白登山上投降者約爲十萬,其中突厥大約八萬衆,另有兩萬左右是劉黑闥的夏軍,還有一些代北的原劉武周、高開道等人的部衆,眼下全都隨突厥人降秦。

十萬人全都坑殺,皇帝認爲太浪費了。

民部尚書王子明擠過來,“陛下,臣也認爲坑殺太浪費了,十萬俘虜,皆是青壯啊。眼下開國之初,百廢待興,更何況天下還未一統,更不能如此浪費。臣以爲,應當將此十萬俘虜,盡貶爲官奴,然後打散分派往各地屯田挖礦。”

蕭瑀卻說這樣太殘暴了,雖不坑殺,可十萬人貶爲奴隸,也太不傳遞。

“陛下,臣以爲當以仁治天下,對待這些胡人,應當以開化教導爲主。”

蕭瑀對於皇帝的許多做法是一直不太贊成的,比如羅成對待關外高句麗的政策,現在就是亡國滅種策略,捕其人爲奴,奪其地屯田,基本上就是要滅亡這個國家和民族的。

而在他看來,真正的明君,不應當這麼兇狠殘暴,應當是只打擊一小部份的高句麗上層貴族,原來把更多的高句麗百姓都納爲中原大秦的子民,然後還要給他們分田授地,讓他們安居樂業。

可是,皇帝根本不理會他的建議。

皇帝對他的回覆只有一個理由,高句麗在關外立國七百年,從一個小小部落到關上霸主,他們七百年間擴張了無數地盤,也修建了無數的城堡,最關鍵在於,高句麗人有了自己的文明思想,他們的人口也達到了驚人的五六百萬之衆。

對於一個有自己悠久文化的龐大族羣來說,想要同化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在關外之地。在關外,漢人很難短時間內超過這些高句麗人,那麼一旦中原朝廷實力下降,則關外的這些高句麗人又可能復國,這不是推測,而是歷史上本就無數次這樣演變的。

正如中原的漢民族,雖也有被征服過的時候,但從沒有被徹底的同化過,爲何?人口基數大,文明歷史久,這些就造就了他們的絕不被同化的根本。

羅成不想給子孫後代留後患,所以面對叛服不常的高句麗人,乾脆來了個最狠也最直接的策略。

現在對突厥人,他也打算如此。

雖說歷史上很多王朝,經常把這些北方遊牧部族擊敗後,安置到邊疆,甚至內遷到中原內地去。

但是幾乎地一例外,他們的這種安置都是整個部族安置的,甚至他們的生活方式也沒有改變過,有的內遷了也是牧馬養牛放羊,也還是過着部族族羣生活,所以他們內遷也沒改變他們還是胡人的本質。

這種內遷,只能是一時有用,一旦王朝衰弱,便不免又成了五胡亂華了。

甚至近的說,啓民可汗當年就是隋朝一手扶朝並內遷安置到漠南定襄的,把馬邑以北之地都交給啓民可汗,但也只維持了啓民可汗一代對中原的效忠,始畢可汗不過是第二代,結果就反了。

羅成對這些早有研究過,也想過要找一種理可靠的方案代替,但想來想去都找不到,所以乾脆,破而後立。

殺了是浪費,放了也不是真正的仁慈,那乾脆讓他們都做奴隸吧,爲他們犯過的錯,下半輩子都支付代價。

“王尚書,把這些俘虜全都登記在冊,一半俘虜將做爲戰功賞賜,授賞給北次北伐的有功將士們,另一半則做爲官奴送少府寺的官府手工作坊以及諸礦山鹽場等。”

王子明做爲皇帝的姐夫,這個時候倒是很爲皇帝着想,他道,“臣以爲可以半俘虜三分,三之一拿來做北伐有功將士們的賞賜,賞給他們爲奴。三之一則送往官府的作坊礦場等爲奴,剩下三之一,則進獻給陛下,把他們送入皇帝的私人皇莊和礦場、作坊中去做工。”

蕭瑀又站出來反對,說王子明這是公私不分。言下之意,就算這些俘虜貶爲奴隸,那他們也應當是朝廷財產,不應當是皇帝的私產。

只不過王子明也不讓步,據理力爭。

最後魏徵等宰相也就違心的表示,皇帝御駕親征,指揮平滅突厥,居功至偉,所以應當把三分之一的奴隸進獻給皇帝,這個事情最後這麼說定。

“陛下,戰馬還有不下十萬。”

王子明又道。

這下魏徵和蕭瑀一樣,都是不肯退讓了,堅持認爲戰馬很寶貴,哪怕那些突厥人的戰馬都餓的皮包骨,可只要好好養一養那都還是能恢復的,皇帝哪需要再分那麼多戰馬呢?

魏徵主動提議,從這十萬匹戰馬中,爲皇帝挑選上好的三千匹送到御馬場去養,歸入皇帝御馬廄私產,其餘的就全都要分送到各個朝廷牧場去養。

羅成對此沒反對,畢竟馬這東西雖然好東西,可花費也高。養一匹戰馬成本可不低。

“北伐將士們可以優先購買這些戰馬,每人限購兩匹,給優惠價格。”

府兵將士們需要馬,朝廷也需要馬,但馬養在府兵手裡,也一樣屬於朝廷戰力,因此羅成很樂意將士們購買這些戰馬,還願意給出優惠。

至於繳獲的武器鎧甲這些,就都要歸入衛尉寺了,由他們挑選後或存入武庫,或回爐再造。

執失思力帶着蘇尼失等一干突厥貴族過來。

皇帝看着面前跪倒的一大排突厥貴族們,卻只是冷着臉笑了笑。

“溫學士,宣讀朕的詔令吧。”

溫大臨上前宣讀詔令。

詔令還完宣讀完,可蘇尼失等一羣貴族們就呆了。

全部貶爲奴隸?

那他們還降什麼?

爲何會換來這樣的一個結果?

“陛下,爲何,我們投降了啊?”

羅成只回答了兩個字,“晚了!”

來來往往多次的執失思力也怔怔出神,中原王朝不是向來講究寬仁的嗎,他們已經服軟認輸了啊,爲何卻還要如何狠辣?

“陛下?”

“朕曾經給過你們機會,可你們無人珍惜,非要對抗到底,當山窮水盡之時,又妄想朕的寬仁大度,你們真當朕就那麼好欺嗎?”

執失思力痛哭起來,衆多突厥貴族也絕望的哭泣起來,很快詔令宣讀給了所有突厥俘虜們聽,俘虜們哭成一片。

“長生天啊,救救我們,救救你的子民吧!”

只是他們的哭泣,並沒有得到迴應,迴應他們的只有秦軍將士們的長矛與弓箭,他們赤手空拳,想逃不能,想反不敢,只得在弓箭長矛的逼迫下,一隊一隊的分散開,綁上繩子串在一起,送往一個又一個後方的俘虜營中,等待未知而又迷茫的命運安排。

“陛下,劉黑闥喊着要求見。”一名侍衛稟報。

“劉黑闥?”

第463章 左秦瓊右咬金第584章 段姥第638章 太原兵變第304章 大業八年第313章 山東沸反第695章 暗夜兵變第50章 逐鹿第588章 流民第1337章 江夏第478章 公卿子弟第499章 天子腳下第1004章 不勝而勝休妄想第973章 胸有良策定西疆第1419章 播告羣嶽第606章 潛龍在淵第1507章 長卿不爭第1452章 下馬第1000章 三寸舌強百萬師第1294章 你爲難我們了第984章 孤城遙望金城關第133章 送你一場富貴第447章 大掃蕩第631章 自相殘殺第476章 隋二世而亡第463章 左秦瓊右咬金第1377章 世民奪城第958章 長流至死不復回第268章 戰爭迷霧第1447章 請君入甕第851章 開放式皇宮第503章 天下英雄榜第1249章 倭軍覆滅第1060章 八方朝貢開貿易第242章 梟雄之氣第460章 管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111章 再次徵召第1360章 爭功第1346章 洗牌第404章 天子之怒第381章 殺個回馬槍第351章 各爲其主第1074章 禁軍下海僱傭兵第1359章 鳳翅鏜第1059章 絲路重開公主至第146章 飛揚跋扈第578章 分封建國第851章 開放式皇宮第206章 家底第675章 清除後患第807章 虎口拔牙第553章 坑爹的宇文化及第825章 唐帝第141章 聯姻第1398章 不謀萬世第333章 風緊扯乎第859章 推恩令第370章 將帥不和第1075章 當爲萬世開太平第511章 混世魔王第880章 我也想當皇帝第427章 二徵高句麗,必先殺羅成第664章 我又回來了第427章 二徵高句麗,必先殺羅成第580章 殺神過境第1326章 賠本賺吆喝第1436章 割地賠款第974章 羌管悠悠霜滿地第834章 三娘震妒女,羅成奪太原第20章 民以食爲天(感謝青翼追光五萬賞!)第394章 李玄霸第335章 三妻四妾第325章 堅城第222章 後院起火第734章 自立第7章 美人贈金第135章 杜如晦(第九更,求訂閱!)第508章 抱大腿第828章 龍兄虎弟第1037章 汝之妻子吾養之第64章 要殺要剮隨你便第71章 身體被掏空第695章 暗夜兵變第984章 孤城遙望金城關第202章 廟小容不下大佛第1006章 絕地反擊再破國第1358章 秋狩第1306章 金狼不死第1455章 黑狼逃遁第819章 遷都避秦第487章 元帥之爭第844章 太極宮大火第640章 槊挑金狼汗(感謝農民伯伯盟主!)第1532章 子孫滿堂第412章 羅成的煩惱(感謝大萌萬勝萬賞!)第352章 羅家鐵軍第929章 若爲自由故第949章 天柱王的使者第1020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813章 羅成不怕嗎?第388章 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