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必須死

日出時分。

皇帝率文武百官至太廟祭祀。

站在太廟裡供奉的羅氏列祖列宗們面前,年輕的皇帝很自豪。

東滅高句麗,北破東突厥,

又剪滅北方羣雄。

李密、王世充、高曇晟、高開道、宋金剛、甄崔兒、劉武周、郭子和、獨孤篡、雲定興,李軌。

再到滅李淵。

放眼整個北方,也僅剩下了朔方的樑師都和河北的竇建德了。

走出大廳,羅成對魏徵道,“令工匠在太廟以銅鑄劉武周、淵太祚、始畢可汗、頡利可汗、高曇晟、高開道、獨孤篡、宋金剛、甄翟兒九人下跪銅像,永跪於太廟殿前。

對於後來歸附的王世充、李密、郭子和、雲定興、李軌等人,皇帝網開一面,只令鑄他們單膝跪迎的銅像,並列於太廟殿前廊下兩側。

“記得給樑師都、竇建德、林士弘、李子通、沈法興、蕭銑六逆先留好位置,預鑄跪像。”

從太廟歸來,洛陽朝廷便全力準備平梁師都和竇建德,爲此皇帝下詔,以嗣業爲關中朔方行營都統,負責討伐樑師都叛逆。以段志玄爲隴右河西行營都統兼武威郡太守,負責鎮守河隴。

皇帝又下詔加封李軌爲太子少師,授太僕卿,召入京師。

詔封:

以羅存孝爲河北河東山東行營都統,負責討伐竇建德。

以單雄信爲山南漢中行營都統,討伐蕭銑。

以秦瓊爲淮南河南行營都統,討伐李子通。

以羅藝爲江東行營都統,討伐沈法興。

以馮盎爲江西行營都統,討伐林士弘。

以李襲志爲雲南行營都統,征討宣撫雲南諸蠻。

以李靖爲嶺南、安南行營都統,坐鎮嶺南安南。

以羅士信爲遼寧、安東行營都統,宋老生和李世績爲副都統,征討高句麗。

設立八大戰區,授命八大都統,分討一方。

詔令頒下,秦軍調動連連。

天下震動。

江都李子通派出兒子爲使,赴洛陽上表。

李子通向皇帝上表,願意去楚帝稱號,奉開元年號正朔,請封爲楚王。

他還讓人放還攻佔江都等地俘獲的秦朝官員、將士,只請求能夠以所據之地建立附藩封國。

幾乎是李子通上表稱臣信送抵洛陽同時,沈法興和林士弘、蕭銑這江南三家天子,也差不多是不約而同的上表稱臣,表示願去帝號,奉正朔,請封國。

延英殿中。

魏徵不屑的冷笑道,“秦瓊將軍已經抵達彭城郡,正積極徵召兵馬,隨時將渡過淮河南下,收復江都。如今我大秦剛滅關中李淵,又大敗河北夏軍,聲威一時無兩,李子通居然想要請分封,這怎麼可能?”

“陛下,決不可答應李子通。”

羅成正看着一副地形圖,在那些山丘平原之間,插着無數面紅旗,另外四周還插着不少其它顏色的旗幟,但代表着秦軍的紅旗密密麻麻,其它顏色的旗幟雖不少,但很分散凌亂。

“李子通,又一個劉武周也,朕不饒劉武周,也不可能赦免李子通,更不可能分封他爲王,讓他裂土封疆。”

他若是肯獻土開城投降,羅成說不定還會寬恕一點,但現在還妄想封王分土,這怎麼可能。

宰相蕭瑀上前。

“陛下,臣以爲李子通固然罪在不赦,但也請陛下明白,連年征戰,朝廷民生經濟也十分脆弱。現今應當將力量集中於討平北方的樑師都和竇建德,然後休養生息,使民喘息。因此,臣以爲,既然南方諸反王願奉正朔,不如暫且答應,然後在南方休兵停戰,待我朝平定北方之後,再休養生息三五年,到時再出兵南征,一舉平定天下。”

羅成問房玄齡。

“玄齡,你的看法呢?”

相比起蕭瑀這位出身西樑皇族,又曾是隋朝皇親的士族宰相,房玄齡的出身只能算是山東地方士族,齊郡房氏放在全國,也只能算是二流士族。但房玄齡卻很得羅成信任,不僅是因爲他曾是皇帝未起家時的搭檔,更因他做事老道。

“臣覺得蕭相言之有理,連年征戰,兵戈不休,百姓困苦,朝廷疲憊,眼下北方還未平定,南方可暫時休兵罷戰。若陛下暫赦李子通,相信江南其它三王更加能相信陛下的誠意,若是南方戰事不興,則朝廷可將三十萬將士解甲歸田,朝廷可以集中全力打樑師都和竇建德,後勤糧草,軍械馬匹供應等負擔大大減輕。”

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打,將來肯定是要打的,天下肯定要一統的,但得一步步來,想要一下子統一天下,這不可能。

就算當年隋朝最強盛之時,東征百萬兵馬,也動搖江山。

八大戰區,若同時開戰,還是太危險了,這不僅是兵力上,更關鍵的還是後勤供應。

若是四五十萬秦軍上戰場,就得有二三百萬青壯民夫供應支撐,而這背後將影響耽誤二三百萬戶家庭的生產生活。

大秦現在擁有半壁江山,總戶數也不超過四百萬,人口不過兩千多萬,這還是把奴隸僧道等全算進去的結果,實際上也只佔有隋最強盛時真實人口的三分之一。

“陛下,代北這一戰,打頡利我們非常吃力,好不容易打贏了,接着又打河北。而安東、嶺南、關隴、山南等道也是小規模的戰事未停歇過,這張弦實在是繃的太緊了,是時候當鬆一鬆了,有張有馳才行。”

“克明,你覺得呢?”

宰相杜如晦也認爲現在國庫都打空了,百姓日子更不好過,大家現在沒多少怨言,那是因爲過去這幾年太亂了,可百姓今天沒怨言不代表一直沒怨言,若是日子一直這樣,甚至更苦,說不定人心又思亂了。

“老師,你也認爲當先休兵罷戰嗎?”羅成問軍方大佬樞密使張須陀的意見。

結果這位卻與那幾位宰相意見完全不同。

“陛下,老臣是個武夫,考慮的事情沒那麼複雜深遠,臣只想說,就算不打沈法興林士弘和蕭銑,但李子通必須打,他是兵變謀反做亂,是我大秦叛軍,絕不可姑息,必須立即出兵平滅,以敬後人。”

兵部尚書衛文升也是同樣態度,長江以南的可以先不管,但淮南的李子通必須出兵討滅,一刻也不能等。

第303章 羽翼豐滿第986章 烈焰紅旗白鬃馬第107章 龍兄虎弟第1063章 不良脊爛熊出沒第736章 還君以命第1246章 東屠第835章 屠城第805章 洛陽第1304章 黃金酒器第409章 忠武王第664章 我又回來了第1432章 打他第483章 羅旗一出,誰與爭鋒第550章 去意已決第775章 解甲歸田第1096章 日不落海賊野望第478章 公卿子弟第1359章 鳳翅鏜第265章 馬蹄陣陣煙塵起(爲秋懷涵夢盟主賀!)第356章 王都第658章 賜國姓第808章 李密入秦第118章 六路進軍第1355章 雙頭蛇第952章 前軍夜戰洮河北第373章 攻入平壤第1496章 太子激將第309章 堅壁清野第452章 霸王對白虎第659章 這樣也行第428章 死士第72章 縫針術第908章 英雄本色第212章 黑夫人、白夫人第870章 雲侯第926章 孤身第654章 矇蔽聖聽第787章 後宮三千第325章 堅城第292章 往死裡得罪第854章 功臣謀反第751章 忠武軍第二第96章 選兵第844章 太極宮大火第681章 忠武軍興兵第376章 平壤陷落第315章 羅門女將第1321章 李縣丞第1456章 以一擊十第449章 陣斬八王第1233章 膽大妄爲第275章 來遲一步第944章 西海王國第1404章 龍兄虎弟第969章 恩斷義絕燕雙飛第1431章 恕不接待第1393章 清算第428章 死士第821章 孤注一擲第1433章 便女第1423章 偉大的羅馬第161章 夜宴第731章 驚變玄武門第143章 羅衙內(第五更,謝極品滴書蟲萬賞)!第145章 霸王餐第89章 獅子大開口第994章 西出陽關滅伊吾第1439章 漢委奴國王第215章 軍火(第六更!求月票!)第1269章 孤膽英雄第463章 左秦瓊右咬金第911章 火焚太極宮第1363章 獵騎兵第628章 號令不從第1428章 功臣山第436章 羣英會第106章 一刀腰斬,嗣業揚威第912章 斬草除根第1457章 黑狼衛戰玄甲騎第629章 李靖參謀第678章 龍之怒第183章 杞人憂天第976章 白日登山望烽火第46章 意外第742章 詔封秦王第612章 鳩佔鵲巢第1528章 煌煌帝都第1365章 失守第495章 臉面第222章 後院起火第1319章 油炸天雞第1470章 三皇盟約第1509章 夜宴宋王第149章 咄咄逼人(爲S司機萬賞加更!)第689章 綁上戰車第420章 殺人如殺雞第32章 天生神力第196章 歃血爲盟、義結兄弟第1092章 羽林初陣斬賊帥第363章 李三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