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孤身

輔公祏這個元老之臣,與張善安這樣一個新附降臣,勾結到一起,陰謀叛亂,其實羅成雖有些意外,但不奇怪。

這緣於朝廷對地方的新一輪調整。

在先前,征戰之時,對於那些統兵之將自然是授權頗大,他們往往有權宜行事的權力,甚至擁有承製拜封特權,所以那些在外統兵的大將,尤其是鎮守一方的大將,往往都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山頭。

他們大肆提拔親信,拉幫結派,這本來也是很尋常的事情,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嘛。

而朝廷對於那些願意歸附的敵將,往往也是給予極高的待遇,甚至帶着軍隊和地盤歸附的,往往依然讓他們統領着舊部管理着舊地。

但那往往都只是一時的權宜之策。

當天下一統,形勢漸趨安定之時,朝廷便不可能再這般權宜下去。

一方面是全國軍隊的整編,裁撤的裁撤,調換的調換。另一方面,官員重新考覈,調換、升降甚至是罷撤都是在所難免的。

杜伏威入京閒置。

輔公祏改任淮南道的左提刑按察使,這是個三品的官職,一道三司六使之一,算是道級的長官了。但相應的,這個左按察使,既不能統領民政,也無法掌管軍隊,只負責司法監察。

這樣的調整,本來是很正常的,畢竟這是大秦的制度,戰亂結束,趨於安定後,便要文武分治,各司其職。

輔公祏以前雖是淮南道的二把手,但畢竟那是以前,是戰時,與現在情況不同了。朝廷授他此職,也是鑑於他的一些風評不好,所以授給此職,也是給予一點警告的意思。

可輔公祏不但沒有收斂,反而更加憤怒怨恨了,居然開始想要謀反。

張善安本是降將,當時率部獻城歸附,朝廷授他開國伯爵位,還給他太守之職,讓他繼續統領舊部。到如今,淮南安定,於是朝廷要裁撤他的兵馬,同時要調整他的職務,要將他調離江淮,同時授他一個郡長史之職。

這只是正常的調動,畢竟張善安以前只是個漁民,大字都不識一個,十七歲就做了盜賊,此後加入亂軍之中,縱橫江淮,投奔過的勢力都有好幾個。

讓他繼續當一個太守,肯定是不合適的,安排他去做個長史,那都是對他的優待了。但張善安不這麼想,他認爲這是過河拆橋,雖然朝廷授他的開國伯爵位沒變動,可他依然不甘心。

馬上能打天下,但馬上不能治天下。

所以當初打天下時,出力最多的都是那些武將們,但現在要治天下,不論是朝廷還是地方,都更需要那些讀書人出身的文臣們。

當然也有些武將是文武皆能,但畢竟少數。所以現在朝廷上下都在進行着這輪大調整,官吏們要接受吏部的考覈,還有巡視特派組的暗訪明察,對於各道郡縣的各級地方官員,都將優者上,劣者下。

如張善安這樣既是半路投降,又沒啥出身,尤其是大字不識一個,且也沒有什麼真正的治民本事的官員,往往都是要調離重位崗位,退居二線的。

而還有一些官員,就算確實有本事,可也爲了其它方面的考慮,可能要調換崗位。

別說這些地方文官,就是所有的軍隊,現在都在大調整,重新整編,大量裁軍,同時對將領們實行大對調。

一般的官員們也能接受這些,可偏偏還是有不少人是不願意接受,不肯接受的。似乎這一動,就不得了。

只是有的人也只是心裡不滿,有些人嘴上說幾句,但真如輔公祏這樣,丹藥吃多了,被妖道左遊仙蠱惑幾句,就真以爲天神附身的糊塗鬼並沒幾個。

至於張善安這樣的人,本就是愚人一個,亂世裡的牆頭草,信奉的始終是武力,所以緊握着兵馬不肯鬆手,誰想動他的兵,他就反誰,過去因此幾次歸附又幾次反叛改換了好幾家門庭,如今歸秦不久,又想反了。

“陛下,都是臣沒有帶好頭,臣願意將功贖罪,親自往淮南一趟,以平息這場變亂。”

羅成笑道,“你真想親自去淮南?”

“臣請陛下准許,臣不要一兵一卒。”

“伏威啊,你是我老兄弟,又是我妹夫,我擔心你把輔三當兄弟,可輔三到時未必把你當兄弟,若是一個不好,你估計得喪命在那。其實,若輔三執迷不悟,朕有的是辦法除掉他。”

“請陛下給臣一個機會,也給輔三一個機會,當年我二人刀山箭雨追隨陛下走過來,如今不想他因爲一個妖道蠱惑而喪命。臣相信,若是輔三見到臣,聽臣言明道理後,定能幡然醒悟的。”

“好,朕就給你和輔三一個機會,記住,若事不可爲,你自己回來,別丟了性命,我可不想我五妹年紀輕輕就做了寡婦。”

杜伏威跪謝。

淮南道,道城便設在廬江郡,而非設在江都。

杜伏威陛辭出京,自洛陽乘船沿大運河而下,一路上不斷換乘舟船,運河聯通着一條條的河流,因爲運河是溝通諸河的,所以運河的水流方向變化不斷,有時向北,有時卻又向南,甚至有的時候,因爲水位相差大,運河上還要修壩建閘。

因此,運河雖聯通南北,但實際上船隻在運河上並不能夠暢通無阻,很多時候,運河行船都是分段的,因此便也有汴船、淮船等各種稱呼,每種船隻專跑一段運河。

不過就算如此,從洛陽到廬江,其實也很快。

全程水路,洛陽到滎陽,滎陽又至盱眙,再至山陽,然後下江都,入長江逆流西上,入巢湖,再沿河逆水而上便直抵廬江郡合肥城。

杜伏威此行,輕車簡從,就帶了一個老僕,餘者誰也沒帶,他甚至沿途都沒有住過官方的驛站。

當他踏入合肥城的時候,能感受到這座城池的不一樣。

他嗅到一絲戰爭前的味道。

他帶着老僕,徑直入城,一直來到了按察使衙門。

“閒入勿入!”

守門士兵看到身着布衣的杜伏威,根本不知道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江淮之王。

“滾進去告訴輔三,就說杜伏威來了。”

守門士兵聽到杜伏威三個字,驚訝,左右瞧了瞧他,也實在無法拿他跟那位江淮之王聯繫起來。

杜伏威冷眼一瞪,那士兵居然有些慌,不由自主的就往衙門裡跑去報告了。

衙門內。

輔三正跟左遊仙在一副地圖前謀劃着,屋裡還有好幾位將校。

“時機已經成熟,隨時可以起事。”左遊仙笑着道,他身着道袍,手執柄拂塵,留着山羊鬍,倒有幾分魏徵以前的模樣。

“報,門外來了一人,自稱是杜伏威,讓將軍出去見他。”

輔公祏愣住。

第1245章 人約黃昏後第1276章 流鬼夜叉第707章 節制天下兵馬第1365章 失守第1261章 我本華夏第1480章 調停第1112章 老鐵槍第688章 不殺李靖,留着過年嗎第1418章 泰山封神第419章 結盟第333章 風緊扯乎第841章 天子入洛陽第911章 火焚太極宮第1331章 來自銀河的你第1366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526章 男人的尊嚴第1421章 徵夷大將軍第959章 禁中新拜羽林郎第956章 皇帝御封新門神第172章 過小年第682章 四路出兵第638章 太原兵變第608章 誰是英雄!(爆炸十連更!)第457章 人屠降臨,小兒止啼第1049章 秦皇殺妖坑術士第1418章 泰山封神第532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670章 羅閥四鎮第1347章 八百標兵第1490章 無法無天第385章 孤軍第743章 後果自負第815章 魏王掛帥第621章 軍師聯盟第360章 背水一戰第853章 五娘子第1498章 夜未央第23章 狐假虎威第1513章 遠鎮海中第1358章 秋狩第20章 民以食爲天(感謝青翼追光五萬賞!)第411章 長子羅長卿(爲青翼追光盟主五萬賞加更!)第162章 投桃報李第92章 民賊民憤第352章 羅家鐵軍第1289章 連升第832章 截胡第515章 軍生怨氣第910章 背後冷箭第64章 要殺要剮隨你便第334章 蟻賊第995章 長孫策反東西面第128章 挑戰第916章 禁嫁十萬三韓女第908章 英雄本色第1433章 便女第1285章 撤退第15章 嫂嫂第5章 又來一個戰神第1232章 君子第77章 羅士信第554章 藏兵於民第729章 驍果亂第1283章 黑夫團長第1239章 公主請兵第753章 李密稱臣第1406章 長孫賢妃第149章 咄咄逼人(爲S司機萬賞加更!)第973章 胸有良策定西疆第722章 張須陀奉詔第483章 羅旗一出,誰與爭鋒第66章 一羣莽夫第604章 朕這大好頭顱 誰當斫之第295章 山頭第819章 遷都避秦第366章 十萬伏兵第1024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798章 虯髯客第259章 遼西第232章 靠山第260章 輕薄公子第932章 許和尚第389章 李家有女初長成第563章 黑槊龍驤第704章 矯詔第795章 光榮之家第759 紅槍會第545章 李世民的猜疑(感謝徒步者1989萬賞!)第92章 民賊民憤第1425章 凱撒的歸凱撒,羅成的歸羅成第54章 收穫第826章 反噬第317章 老子反了(感謝書友105萬賞!)第1479章 雪藏第63章 爺爺在此第1041章 是非功過蓋棺定第320章 激怒第1049章 秦皇殺妖坑術士第144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051章 科舉取士求國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