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麻煩

喬納斯少將不愧是久經沙場的指揮官,他只遲疑片刻就下達了兩個命令:

“命令駐岸部隊,不準後退一步,擋住敵人等待援軍!”

“炮兵部隊,組織不動攔阻射擊!”

這兩個命令是合理的,即便喬納斯少將在南岸其實已沒有援軍……多餘的兵力幾乎都被抽調到北岸作戰了,如果要派援軍的話就必須拆東牆補西牆,但這顯然不是什麼好辦法,因爲誰也不敢保證拆了的東牆不會遭到進攻。

其實這也是德軍的“攻大於守”的理論,古代冷兵器作戰時往往是攻方必須有幾倍於敵人的兵力才能進攻,但到了現代,往往就是守方必須有幾倍的兵力才堪堪夠用。

比如德軍在察裡察河岸,一個團沿着史達林格勒南部五公里縱深佈防,即便這個團齊裝滿員,每公里的守軍也只有兩個連左右,而蘇軍同樣一個團的兵力就能在某一處以巨大的兵力優勢輾壓德軍並輕鬆的撕開其防線。

當然,蘇軍並沒有一個團,他們其實只有一個加強營,也就是一個海軍步兵營另加舒爾卡的兩個學員連。

只不過這些部隊要麼是素質好有戰鬥經驗的海軍,要麼就是精銳,所以戰鬥力完全不輸於一個普通蘇軍步兵團,甚至有過之無不及……戰場常常是這樣,“兵貴精不貴多”的道理在於,兵力多的能給總戰鬥力加分,但他們在戰場必須以一定的密度鋪開,於是在單位面積上的戰鬥力與精兵相比要小得多。

同時,如果在某一處出現缺口或是需要救援,因爲場面鋪得太廣“兵多”就很能難及時趕到併發揮作用。

因此,精兵在戰場上發起的突襲,其效果遠比同等戰力的簡單的“兵多”戰力迭加要好,尤其是需要反應速度、快打快撤的特種作戰。

於是,喬納斯少將的兩個命令雖然合理但最終都沒能得到執行。

“擋住敵人,不準後退一步!”

命令一層一層的傳到了駐守河岸的馬里奧中尉。

“敵人進攻很猛烈!”馬里奧中尉驚慌的迴應:“我們就要擋不住了!”

“堅持住!我們會讓炮兵支援你們!”

“是,上校!”馬里奧中尉無奈的回答。

但是,還沒等馬里奧中尉來得及放下電話,就有一枚冒着手榴彈帶着青煙從外面翻滾着甩進來。

馬里奧中尉只來得急叫一聲:“手榴彈……”

就“轟”的一聲爆響。

馬里奧中尉很幸運的躲過一劫,因爲他及時壓低身子躲在了辦公桌後。

但這似乎沒什麼區別,因爲外頭很快就闖進了幾個黑影,端着衝鋒槍二話不說衝着裡頭就是一陣亂打……子彈四處飛射,檔案被打得滿天飛舞,而馬里奧中尉和他的警衛們卻被剛纔那枚手榴彈的炸得耳膜“嗡嗡”作響什麼也做不了,只能等着敵人發現並將槍口對準他們的腦袋。

在兩棲登陸船的幫助下,海軍步兵旅以閃電般的速度撕開德軍的防線並佔領了海岸,德軍甚至都沒來得及將“不準後退一步”的命令傳達下去。

不過,他們的確沒有後退一步。

炮兵不動攔阻射擊的命令也差不多,炮兵的確是這麼做了,一排排炮彈呼嘯着砸向河面。

但它顯然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如果德軍海岸步兵及時將蘇軍阻止在河面上的話,這一堆炮彈就能發揮大作用了。

但事實卻並非如此,炮彈過來時蘇軍已經佔領海岸防線,就只有幾艘收尾的兩棲登陸船還在河面,它們隨即也在炮火的“催促”下上了岸,於是炮彈幾乎全部炸空。

喬納斯少將初時還以爲事情會像他估計的那樣發展,直到副官急匆匆的向他報告道:“將軍,第83炮兵團遭到敵人進攻!”

喬納斯少將不由一愣,這也就意味着他剛纔下達的命令完全沒起到作用。

此時的喬納斯少將腦海裡閃過一句話:“敵人速度太快了!從渡河起到撕開防線再到進攻炮兵團,前後不過十幾分鍾!”

看了會兒地圖,喬納斯少將就下令:“命令第83炮兵團撤退,還有第93炮兵團!”

“是!”

將炮兵團撤出是常識,否則,可以說是沒有抵抗能力的炮兵就將直接面對那些如狼似虎的敵人精兵,那跟自殺沒什麼區別,同時還會有大批寶貴的炮火落入敵人手裡。

喬納斯少將不知道的是,他的注意力被成功的轉移到了炮兵上。

此時的蘇軍主力,其實是沿着察裡察河一路往鐵路橋方向進攻。

進攻打得很順利,因爲德軍防線是沿着河岸佈設,而且絕大多數都是野戰工事……房屋建築距離河岸較遠,這主要是因爲每年夏季當冰雪融化時河水就會暴漲並淹沿原本的河岸,即便沒有被淹沒的位置也是泥濘一片不適合居住。

然而,德軍爲了能依託察裡察河阻止蘇軍進攻,就不得不將防線佈設在河邊。

這些防線大多是構築在地面上的,比如用沙袋,或是水泥工事。

這是無奈之舉,如果像往常一樣挖戰壕的話,它很快就被積水填滿。

只有少數地勢較高的地段才能挖出戰壕和掩體。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德軍這些防線是面向察裡察河的。

蘇軍主力在糧倉對應的河岸撕開一個口子,然後馬上分成兩個部份進攻。

一部份是海軍步兵營,他們直接從側翼對德軍防線發起進攻。

另一部份則是舒爾卡帶領的學員部隊,他們是繞到德軍防線的後方,也就是與海軍步兵營兩面夾擊駐海岸的德軍部隊。

這兩部份配合得很好,海軍步兵營猛打猛衝吸引德軍注意力,而狙擊連、迫炮連則在後方朝敵人放冷槍狙殺其重要目標或是壓制火力點。

在這快速且凌歷的進攻下,德軍海岸駐軍迅速崩潰,然後就身不由已的沿着蘇軍進攻的反方向撤退。

不過十幾分鍾,舒爾卡就帶着部隊轉過彎曲部打到了鐵路橋。

這時走在前頭的瓦西里突然返回,他在看到舒爾卡時就報告道:“上尉,我們有麻煩了,鐵路橋方向發現坦克,看起來像是德國人的‘新型坦克’!”

第四百五十章 調動第五百零七章 隊形第三十三章 選擇第二百九十二章 打掃戰場第四十三章 列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上將第七百五十一章 功與過第六百零五章 泥濘第七十六章 改變第三十一章 渡河第三百章 跳水第一百三十七章 脆弱第八十章 恐慌第四百六十四章 轟炸第六百九十三章 強擊機第三百七十一章 試車第一百三十九章 秘密部隊第六百九十四章 改型第八十二章 水霧第三百四十七章 判斷第四十八章 森林第五百九十五章 迫擊炮第三百三十四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零九章 碾子第六百零五章 泥濘第860章 編制第六百九十一章 埋伏第五百二十三章 佯攻第三百六十三章 炮火第三百一十四章 巴祖卡第六百五十六章 防禦第三百六十一章 勒熱夫第五百七十三章 建議第六百八十五章 踏上征途第二十八章 羣體效應第七百六十七章 貝利亞第七百四十九章 協同作戰第四百七十章 聯合第七百零九章 汙水第三百三十四章 短兵相接第八十八章 包圍第五百四十章 補充兵第四百七十五章 廠長第三百一十九章 自負第850章 制度第六百四十七章 篩選第一百一十一章 自大第四百六十八章 第227號命令第四百三十四章 麻煩第七百二十九章 水上巷戰第六百四十一章 諾維科夫第二百五十章 上當第一百八十三章 自救木第三百八十七章 克里木方面軍第六百一十八章 學習第七十二章 戰術第823章 談判第四百零八章 心理第五百九十二章 進攻第五百四十八章 人言可畏第二十九章 會師第七十四章 空間換時間第二百七十四章 古德里安第七百六十三章 籠絡第七百三十一章 偵察第六百八十一章 上察岑斯基第二百四十一章 裝甲列車第814章 特赦令第七百五十五章 撤退第四百八十九章 偷襲第五百章 撤退第855章 壓力第六十三章 主動防禦第二十五章 計劃第一百九十章 誘敵深入第七百零四章 選擇第四百五十七章 瓦爾拉莎第五百二十一章 承認第一百一十二章 突破(五更奉上)第六百七十一章 突圍第一百零三章 炮兵第六百四十三章 改革第五十六章 木屋第二百八十章 保羅少校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山鞋第一百零四章 食物第六十九章 地雷第四百四十三章 調動第820章 家人第六百五十五章 政委第一百四十七章 爛攤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坦克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花瓶第796章 坑第五百零七章 隊形第六百零九章 賭第二百零九章 騎兵第六百六十九章 鍛鍊第860章 編制第六百二十二章 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