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利科夫和舒爾卡對望一眼,然後就先後從作爲指揮部的地下室鑽了出去舉起望遠鏡觀察。
其實不用望遠鏡也能看得到,黑壓壓的一片戰機和轟炸機往伏爾加河東岸飛去,然後東岸就是一片爆炸聲和斯圖卡俯衝的尖嘯聲。
“怎麼回事?”戈利科夫說:“他們把轟炸重點放在了東岸!”
“而且戰機明顯增多了!”舒爾卡有些擔憂的說。
戈利科夫倒是沒查察到這一點,被舒爾卡一說才點頭道:“他們得到了增援,而且改變了戰術!”
“或許……”舒爾卡說:“他們知道無法封鎖伏爾加河,於是就加大了東岸的打擊!”
果然,不一會兒通訊員就報告道:“方面軍指揮部電報,敵人空軍轟炸東岸交通線、港口以及軍事設施!”
戈利科夫皺了皺眉頭,然後問舒爾卡:“你認爲德國人這麼做會對我們造成多大的影響?”
“我不知道!”舒爾卡回答:“如果他們有足夠的戰機的話……”
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戰術。
雖然這看起來比直接封鎖伏爾加河要困難得多……嚴格來說,伏爾加河只有30公里的河段需要封鎖,而東岸則是一片廣闊的大陸,需要轟炸的交通線和軍事設施不計其數。
然而,首先是德軍打了蘇軍一個措手不及。
在此之前德軍戰機、轟炸機總是集中轟炸史達林格勒,對伏爾加河以東頂多就是派出幾架偵察機偵察一番。
這是因爲德軍暫時沒有進攻東岸的想法,只要拿下史達林格勒就能劃河而治並控制住交通要道,把寶貴的空軍投入到東岸那就是一種浪費。
另一方面,則是因爲蘇軍空軍在東岸還有些實力……應該說是僅存不多的戰機佈署在東岸,這讓德軍也不敢輕舉妄動。
於是,蘇軍就將絕大多數的防空火力全都佈署在伏爾加河上:或者佈署在中間的沙洲或者佈署在兩岸。
可是現在,德空軍突然進入東岸腹地轟炸,蘇軍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根本就沒時間將防空火力往回調。
甚至這時的蘇軍還面臨一個尷尬的問題:這是否是德軍的調虎離山計?將防空火力回調的話,德軍是否又會轉而封鎖伏爾加河?!
另一方面,就是東岸雖然都是更容易補給的陸地軍事設施很多,但這也同時意味着其漏洞多。
比如鐵路和公路,它們相比起伏爾加河上的浮橋、兩棲登陸船以及運輸通道來說都是固定的:浮橋等可以隨時改變位置,而鐵路和公路就在那,甚至還有些交通樞紐一被炸斷就會影響許多線路的運輸。
如果能迫使東岸補給都捉襟見肘,那麼他們當然不會有更多的補給運往史達林格勒。
接着,舒爾卡和戈利科夫很快就意識到這只是他們要面臨的問題之一。
“戈利科夫同志!”在舒爾卡和戈利科夫估計德軍這新戰術能造成的不利影響的時候,阿基莫維奇就遞上了一封電報:“這是我們的偵察人員從卡拉奇發來的電報……德國人在幾個不同的位置開闢新機場!”
“新機場?!”戈利科夫不由一愣,然後馬上接過電報,看了看後就愁容滿面的對舒爾卡說:“看來我們必須要對影響重新估計了!”
舒爾卡點了點頭。
這是毫無疑問的。
如果德軍只是加強東岸的轟炸的話,那麼史達林格勒或許還能勉強維持,但現在德軍新建機場而且還是幾個,就意味着雙管齊下,也就是在封鎖東岸的同時還大幅增加德軍的空運補給。
舒爾卡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這時是蘇聯冰雪融化到處都是泥濘一片的時候,這使地面運輸十分困難,再加上蘇軍在敵後到處佈設游擊隊偷襲、破壞鐵路線和公路線,使德軍的補給一直無法跟上前線的需求。
這也是史達林格勒能堅持到現在的原因之一。
然而,空運補給卻是不受這些自然條件和游擊隊限制:道路泥濘對飛機沒有影響,如果說有影響那也是機場維護會困難些,游擊隊也同樣無法威脅飛機,除非他們能進攻機場並炸燬飛機,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於是可以想像,德軍的補給情況會成級數的好轉,於是德軍會有更多的部隊和裝備投入史達林格勒戰役,史達林格勒的壓力則會成級數的增加。
甚至舒爾卡的“冷槍冷炮”運動也可以說是沒有多大效果了……這運動的目的是消耗敵人補給和兵力,但現在德軍補給和兵力卻迅速增長,也就是說它能起的作用就被化於無形了。
“這些混蛋!他們從哪裡調來的那麼多飛機!”戈利科夫不由罵了一聲。
“也許是從高加索方向!”阿基莫維奇回答:“從高加索那邊傳來的情報,德國人的飛機少了許多!”
戈利科夫想也不想就回答:“那麼他們就應該加大進攻力度,在高加索方向狠狠打擊敵人早日取得勝利!”
戈利科夫這話有它的道理。
因爲如果高加索方向取得了勝利,那麼就是對史達林格勒戰役的一種聲援,甚至如果德軍崩潰的話,高加索方向的蘇軍還能進攻德軍的後勤補給線甚至將德軍包圍。
但是……
“那是山區,戈利科夫同志!”阿基莫維奇回答:“而且是高海拔山區,德軍雖然失去空中優勢,但他們一旦採取守勢我們就很難進攻!”
任何山區都易守難攻,尤其是補給很難運送上去的高拔海山區。如果德軍佔領了制高點就更是如此。
所以,寄希望於高加索地區先取得勝利然後爲史達林格勒解困是不現實的。
“那些運輸機呢?”戈利科夫又問:“如果他們可以調用那麼多運輸機運送補給,爲什麼之前沒這麼做?”
“那些同樣是原本爲高加索的敵人運送補給的運輸機!”阿基莫維奇回答:“德國人很可能是隻爲高加索的山地師提供陸地補給,所有的運輸機都轉向了史達林格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