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面對敵人的時候了!”赫魯曉夫說:“自從戰爭爆發以來,我們普遍存在畏敵怯戰心理,許多人雖然沒有表現出來,但在行動中或是制定作戰計劃上卻或多或少的高估敵人表現出不自信!”
說到這裡赫魯曉夫望了舒爾卡一眼,然後接着說道:“舒爾卡同志在這方面就與這些人完全不同,他不僅一次又一次勇敢的帶領部隊從敵人的包圍圈中突圍出來,在制定戰略方案上也敢於與敵人作鬥爭!”
舒爾卡聽到這些有些不好意思。
因爲他所做的這些都可以說不是因爲勇敢,前者是因爲他想活命,被逼無奈下只能一次又一次突圍。
至於後者,那是因爲他知道德軍會被包圍,所以他纔敢制定更大膽的反攻計劃。
“我們應該向舒爾卡同志學習!”赫魯曉夫繼續說道:“德國人不是無敵的,他們可以被打敗,莫斯科保衛戰就證明了這一點,所以我們要有更多的自信制定出合理的,能給敵人更慘重打擊的作戰計劃!”
其實蘇聯軍隊會表現得這麼不自信是正常的。
莫斯科保衛戰雖然獲得了勝利,但絕大多數人都認爲那是佔了天氣的便宜,也就是說蘇聯人自己都相信,如果不是因爲嚴冬,莫斯科很可能現在已經被德軍攻破而蘇聯現在已經四分五裂了。
有些軍官不相信這個,他們在莫斯科保衛戰勝利後就以爲能打敗德軍。
但哈爾科夫戰役的失敗瞬間就擊潰了他們剛樹立起來的脆弱的信心……信心重建不久就再次崩潰會出現反噬現像,也就是它會快速走向另一個極端變得極度不自信。
此時蘇軍就是這種狀態,甚至連朱可夫也不例外……朱可夫指揮着史達林格勒方面軍發動了幾次大規模戰役都以失敗告終,這也就意味着他也無可奈何。
或者也可以說,朱可夫也許沒有對自己失去信心,但至少對自己所指揮的部隊的戰鬥力有了懷疑,所以他不相信蘇軍能成功將德軍包圍在史達林格勒。
“您說得對,政治委員同志!”朱可夫反對道:“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有這樣的實力!”
如果說有誰能反對赫魯曉夫的話,那就是最高副統帥朱可夫了,尤其朱可夫是打贏了莫斯科保衛戰的最高指揮官,在作戰這方面朱可夫最有發言權。
“而且就算我們包圍了德國人!”朱可夫指着地圖說道:“不要忘了我們始終沒有制空權……我的意思是說,雖然我們的空軍已經初步完成改革,而且戰鬥力有顯着的提高,但是他們還需要時間磨合,距離我們與德國人全面奪取制空權還很遠!”
說着朱可夫就將目光轉向了諾維科夫。
諾維科夫點頭表示同意:“從目前我軍的訓練情況看,我們只能勉強以數量優勢奪取有限區域的制空權,比如在這次作戰計劃中在佔據環境優勢和步兵誘敵、配合等情況下掩護步兵前進!全面與敵人爭奪制空權……保守估計要一年以後!”
朱可夫這是爭取到了諾維科夫的支援。
其實朱可夫會這麼想無可厚非,因爲之前史達林格勒方面軍是由他指揮的,按原有計劃也就是現在的頓河方面軍爲北鉗、史達林格勒方面軍爲南鉗夾擊德軍,勢必會繼續增強頓河方面軍的實力。
但如果以西南方面軍爲北鉗,頓河方面軍肯定要被削弱。
“所以!”朱可夫接着說道:“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假設我們包圍了數十萬德國軍隊,並且在周圍還有數十萬羅馬尼亞軍隊、意大利軍隊等等,雖然後者的戰鬥力或許不值一提,但重要的是制空權……一旦德國人援軍趕到,我們就會遭到德軍的兩面夾擊,他們的坦克會在空中力量的掩護下對我軍實施反攻,到時我們的穿插部隊反而會有被敵人切斷幷包圍的危險!”
頓了下,朱可夫又繼續說道:“政治委員同志,我們並不是怯戰,這可以從我們在史達林格勒附近一直堅持作戰到現在可以證明!但是,我們真的有必要冒這個險嗎?我們完全可以輕輕鬆鬆的取得這場戰役的勝利,我是說以史達林格勒方面軍和頓河方面軍做出包圍的態勢將德國人逼退,然後史達林格勒就解圍了,我軍的士氣會進一步提升而敵人的氣焰則會遭到打擊!然而,如果我們要求太多的話,一旦失敗則後果不堪設想!”
從某方面來說朱可夫說的的確是對的。
如果真發生他所說的那些情況,也就是蘇軍穿插包圍的軍隊反而被德軍包圍……那就是兩個方面軍的精銳部隊,到時即便以蘇軍的動員能力只怕會一厥不振,而史達林格勒只怕也會因爲有生力量損失太多而守不住。
其實不僅是史達林格勒,可能整個蘇聯就要在德軍坦克的履帶下呻吟了。
所以,真的有必要冒這個險嗎?
另一方面,人總是有種惰性,能輕鬆的獲得一小勝,又爲什麼不呢?爲什麼還要冒着全軍覆沒的風險去爭取看似遙不可及的勝利?
更何況,史達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也不是小勝。
赫魯曉夫無言以對,於是只能將目光轉向了舒爾卡。
想了想,舒爾卡就回答道:“如果德國人有充足的援兵和空中力量,我贊同的朱可夫同志的說法!”
“什麼意思?”朱可夫疑惑的望向舒爾卡:“你是說德國人沒有足夠的援兵和空中力量?舒爾卡同志,我們不確定這一點,你也不確定,我們不能因爲猜測而冒險!戰爭不是賭博!”
雖然朱可夫很信任舒爾卡,但此時也忍不住激動起來。
“我知道,朱可夫同志!”舒爾卡回答:“而且您說得對,我的確不知道也不確定,但我們可以讓德國人沒有援兵!”
說着舒爾卡指着地圖,說道:“克里木、高加索、莫斯科、列寧格勒,當然還有史達林格勒,我們爲什麼不組織起一次全面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