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放棄

沒有人發現這有什麼問題。

因爲德軍步兵的素質很好,同時步兵師裡其實也有炮兵和裝甲兵……步兵師裡的火炮和坦克只是比較少。

那些炮兵和坦克兵會簡單的教他們一些基本的操控知識,甚至將老兵與新兵參差在一起使用,也就是一個老兵帶着幾個新兵組成一個炮組或是坦克組,勉強也能運作。

而這樣運作起來的步兵就裝備有大量的火炮和坦克,再加上擁有制空權,毫無疑問的就將身後的追兵死死的擋在防線之外。

頓河集團軍的大部隊丟棄所有重裝備,駕駛着汽車、桶車、邊三輪從山路甚至是從沒有路的位置開闢一條路突圍,前後不過一天的時間,頓河集團軍就已經跳出了包圍圈。

而此時的第51集團軍指揮部對此還一無所知,舒爾卡還在與佐洛塔廖夫韋尼亞明科等人緊張的指揮着前線的戰鬥。

米洛韋城區的戰鬥已經穩定,不僅穩定了還源源不斷的朝“三號”高地及布圖爾村派出援兵。

當然,這些援兵都是經過簡單的訓練之後(基本只是會知道怎麼開槍)就派上戰場的百姓,使用的還都是德軍的毛瑟步槍。

不過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能給德軍造成一點小麻煩能給兩個兵力奇缺的地方帶去兵源和一些必要的補給。

“三號”高地方向的戰鬥一直都不激烈,這是由“三號”高地的地形決定的。

“三號”高地不適合坦克作戰。

這不是說德軍坦克開不上“三號”高地,事實上“三號”高地大多地方都不陡峭,如果德軍願意的話完全可以將坦克拉上去。

問題在於這時代的坦克很難適應陡坡的戰鬥:在陡坡上,坦克炮塔旋轉及瞄準與平地不一樣,在這個位置可以瞄準目標,往旁一轉,炮管就對準到天上或是地面去了(坦克車身左右不平衡就很容易出現這種狀況)。

另一方面,就是蘇空降部隊裝備有大量的火箭筒,這可以有效的在叢林、灌木或是凹凸不平的山地裡隱藏並摧毀坦克。

其實是半人高的野草地最適合火箭筒射手隱藏,因爲他們只需要用同類的野草做僞裝,然後隨便往哪一趴就很難被發現,甚至他們都可以放心的採用跪姿做發射準備並預瞄準,直到真要射擊時才突然挺胸然後一扣扳機……

還沒等敵人反應過來,火箭彈已“啾”的一聲直奔坦克而去了。

“三號”高地就有許多這樣的野草,德軍坦克在吃過這樣幾次虧後就再也不往高地派坦克了。

如果德軍要正兒八經的進攻這個“三號”高地的話,就應該用火焰噴射器或是轟炸機投汽油先把這些野草燒乾淨。

然而德軍顯然沒有這麼多時間,於是只能用步兵強行進攻。

這樣的結果,就是一隊隊德軍被蘇軍射殺在衝鋒的路上毫無寸進,畢竟蘇軍居高臨下佔據地利,而且他們還是空降兵,在斯大林格勒戰役被當作步兵使用打過好幾場硬仗的空降兵。

戰鬥打得最激烈的就是布圖爾村。

德軍趕來增援布圖爾村的有一個裝甲團。

之所以只有一個裝甲團,是因爲蘇南方面軍,其實主力就是第51集團軍已經朝德軍防線發起全面進攻,在這種情況下德軍已沒有更多的兵力增援布圖爾村。

不過其實更重要的是他們以爲一個裝甲團已經足夠了,畢竟他們預估的是當裝甲團趕到布圖爾村時蘇軍空降兵還在野外“遊蕩”……沒有人會以爲蘇軍能在短時間內攻克布圖爾村。

如果是這樣的情況,那麼德軍一個裝甲團掃蕩只有輕裝備的蘇空降兵並鞏固布圖爾村的防禦那當然是綽綽有餘。

然而,當這個第285裝甲團趕到布圖爾村的時候卻吃驚的發現蘇軍不僅攻佔了布圖爾村甚至還有時間構築防禦。

“怎麼回事?”指揮這個裝甲團的弗洛裡中校不由問了聲。

弗洛裡中校不知道布圖爾村被攻佔並不奇怪,因爲布圖爾村纔剛剛被攻下不到二十分鐘,德軍指揮部甚至還不確定布圖爾村是否失守,他們只知道布圖爾村遭到大批火箭彈的轟炸然後就失去了聯繫。

在弗洛裡中校與指揮部聯繫的時候,指揮部還在問:“是嗎?你確定蘇軍已經構築起防禦了?”

“是的!”

“那麼,他們就已經佔領布圖爾村了!”指揮部下令:“馬上發起進攻,他們剛剛佔領村子不久,還沒做好準備!”

“是!”弗洛裡中校一聲回答,然後馬上朝對講機下令:“前進,進攻!”

蘇軍的確沒做好準備。

一般情況下,蘇軍是抵擋不住一個裝甲團的進攻的。

問題是這不是一般情況,蘇軍從德軍倉庫裡拖出了88MM高射炮……這些高射炮是對付坦克的利器,它在一公里的範圍內幾乎不需要考慮坦克裝甲厚度的問題,只要命中就沒有幸理。

這就給了蘇軍遠程打擊目標的能力。

也就是說,將蘇軍原本只有一重也就是火箭筒五十米距離的反坦克能力變成了兩重。

多了這麼一重反坦克能力就完全不一樣了,德軍坦克遠遠開來,途中不斷被88炮擊毀,衝到近處時又被一門門火箭筒招呼,很快就丟下大批的坦克殘骸無奈退下。

等弗洛裡中校意識到應該聯繫空軍與其配合穩步推進時,蘇軍也已經站穩了腳跟。

所有的一切都在朝有利於蘇軍的方向發展。

但這時,通訊員卻向韋尼亞明科報告:“‘三號’高地的敵人似乎放棄進攻了!”

“放棄進攻?”韋尼亞明科聞言不由眉頭一皺,他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

頓了下,韋尼亞明科就問:“是不是敵人正在做下一輪進攻的準備?”

“不!”通訊員回答:“斯拉瓦少校認爲他們是撤退,因爲他們放棄了已經攻佔的陣地!”

這完全沒道理,因爲“三號”高地扼守着頓河集團軍必須通過的公路。

第三百四十章 害怕第四百五十六章 士氣第四百九十一章 滑躍第五百五十七章 運輸第四百九十七章 公墓第四十九章 偵察第三百零二章 負傷第五百四十六章 願賭服輸第二百三十五章 鐵路第七百零一章 陽奉陰違第六百六十六章 錯誤第六百四十一章 諾維科夫第七十四章 通訊第八十章 副指導員第二百八十三章 閱兵第849章 結束第九十章 勝利第808章 傳單第二百三十六章 掩護第三百一十三章 強人所難第864章 條件第五百二十章 意圖第四百八十八章 觀摩連第七百零八章 把柄第三百三十五章 謊言第一百九十二章 T34第五百九十二章 進攻第三百零六章 海德里希第二章 距離第二百二十六章 計劃第二百五十四章 炮兵陣地第二百一十八章 埋伏第三百七十章 半履帶車第六十章 突擊炮第八十七章 坦克戰第一百零六章 第22步兵師第二百七十一章 信心第五百六十章 欺騙第五百九十四章 對比第三十七章 小報告第一百九十二章 T34第二百一十五章 隱藏第二百九十八章 巧合第五百一十四章 激將法第七十三章 基爾波諾斯第869章 建議第四百五十五章 反坦克手榴彈第三百五十六章 哄搶第846章 轟炸第一百二十七章 連長第816章 元帥第一百三十八章 第270號命令第六百一十五章 亂投醫第二十四章 意外第862章 風波第四百零六章 英雄與叛徒第三百零三章 醫院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前訓練第六百一十一章 死角第六百七十八章 援軍第六十七章 準備第二百九十章 策略第五百九十五章 迫擊炮第802章 戰鬥力第二十一章 飛行員第七十六章 改變第803章 政委第四百一十二章 陷阱第五十六章 木屋第六百四十五章 以多打少第865章 訓練第四百一十四章 調整第六百四十五章 以多打少第二百七十七章 第3裝甲師第二百零五章 計劃第四百一十六章 撤退第五百一十一章 爭奪第一百四十五章 波格丹大尉第854章 政委第807章 防禦第一百六十七章 撤退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哥薩克第七十五章 成見第七百零五章 後勤部第六百二十八章 方向第七百二十章 脫罪第一百零二章 追擊第二百四十八章 準備第822章 間諜第二百四十九章 固執第一百零三章 炮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編制第二百二十二章 羅科索夫斯基第一百一十六章 敖德薩第四百零二章 登陸第七百三十一章 偵察第七百一十四章 頓河集團軍第六百三十一章 反攻第四百五十三章 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