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遠東開發戰略

第三更

從參觀琥珀造船廠到出來的時候,波羅科夫局長一直沒有說話。作爲亞納耶夫一手提拔起來的蘇聯造船局局長,波羅科夫這幾年在崗位上的兢兢業業讓亞納耶夫非常的放心。他就像蘇聯海軍機器上一顆不可或缺的齒輪,忠實的履行自己的職責。可以說蘇聯的艦艇想要發展,除了過亞納耶夫那一道坎之外,波羅科夫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亞納耶夫總書記的重心並不在這裡吧?雖然一開始的訪問就選擇了琥珀造船廠,但是波羅的海艦隊已經不是當年準備從北歐進攻,佔領德國的進攻型艦隊了。現在更想保住的是波羅的海的地盤,不是嗎?所以這些年來波羅的海艦隊並沒有得到太長足的發展。”

波羅科夫說話比任何人都要一針見血,這位沉默不言的局長實際上比亞納耶夫想象中還要聰明得多,聰明到知道自己在什麼時候該幹什麼,什麼時候該閉嘴。

“主要你下達的那份調令,將黑海艦隊的光榮級前往太平洋艦隊就可以看出亞納耶夫總書記是否開始轉移重心了?畢竟歐洲現在忙着內亂,好爲蘇聯爭取發展的機遇。”

“並不算是,我們始終提防着歐洲,絕對不會鬆懈。只不過這幾年來歐洲轉守爲攻而已。”

亞納耶夫笑着搖搖頭,波羅科夫其實不清楚自己現在的處境嗎?現在自己身上承受了太多的壓力,歐洲想要鎖死自己的戰略意圖從來沒有改變過,只是亞納耶夫現在心裡還有別的想法,關於遠東的開發問題。而且亞納耶夫現在需要發展經濟,再沒有錢的情況下,亞納耶夫想到了關於遠東的發展。

遠東擁有着193億噸煤儲量、180億噸石油、25萬億立方米天然氣資源、2000億立方米木材儲量,遠東所擁有的資源令人垂涎,也難怪西歐國家會酸溜溜的說蘇聯就是一個大號的沙特。

然而地廣人稀,基礎設施缺乏,經濟發展長期滯後,是困擾着遠東大開發戰略的決定性因素。地區工業生產不發達,技術比較落後,特別是加工工業落後。遠東和貝加爾地區的人均勞動生產率僅相當於日本的四分之一、美國的六分之一、澳大利亞的五分之一,同時也低於全俄平均水平。

因社會環境欠佳、居民收入嚴重落後於俄中心地區,從1991年起,遠東和貝加爾地區的人口大量向外遷徙。該地區的人口密度僅相當於俄羅斯平均人口密度的七分之一。

交通網絡不發達,運輸服務水平較低。雖然遠東和貝加爾地區的面積佔俄羅斯國土總面積的45強,但是鐵路的運營里程僅佔俄羅斯鐵路運營總里程的13.8,公路里程佔9.5,內河通航里程佔28.7。加之道路、交通設施和機車車輛陳舊等因素,難以形成有效的物流系統。

遠東的貧窮,早在斯大林時代就埋下了伏筆。

之前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奧斯特洛夫斯基表示,新推出的國家計劃最重要的缺失就是來自中央財政的支持力度偏弱。即便地方預算也列入其中,與所需數額也相差很遠。

如果亞納耶夫想要發展,就必須對遠東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投資。而這筆改善基礎設施的投資預算估計要達到十萬億盧布。

如果在1991年讓亞納耶夫拿出十萬億盧布,他會選擇跟對方拼命。

現在讓亞納耶夫拿出十萬億盧布,他會先拿出來然後再跟對方拼命。

遠東大開發在亞納耶夫心裡已經成爲了定局,唯一要考慮的就是資源的販賣問題。這時候加強太平洋艦隊在該地區的影響力,也是爲了今後政治博弈中增添一道籌碼。

利用遠東作爲強心針,再一次讓蘇聯經濟迸發出活力,成爲世界經濟體之一。

亞納耶夫的目光已經考慮到了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後,橫跨大陸的蘇聯在進行投資,除了經濟保障之外,還有更加重要的軍事力量保障,也正因爲如此,亞納耶夫纔會在大開發戰略開始之前,增強太平洋艦隊的實力。

“黑海造船廠正在建造新型大型反潛艦的事情,波羅科夫同志知道嗎?”亞納耶夫冷不丁的問道。

“我知道。”波羅科夫點點頭,“爲了加強黑海艦隊的反潛作戰能力,我只是有些不明白,爲什麼連退役的艦艇也重新拿出來進行現代化改裝?”

亞納耶夫解釋說道,“正是因爲我們要加強太平洋艦隊的實力,黑海那種地方,一艘改裝的卡拉級反潛艦已經足夠了,但是太平洋這麼廣袤,一艘可遠遠不夠,起碼要增添到三艘,爲遠東地區增添一道保障。遠東再將來很有可能成爲一個經濟重點發展地區。”

波羅科夫深吸了一口冷氣,他沒想到亞納耶夫的想法已經考慮的這麼深遠,如果總書記所說的話是真的,那麼將來的遠東必定會成爲一個經濟重點地區。

亞納耶夫也就稍稍透露了一些信息,至於其他的詳細情節一直守口如瓶。他正在深謀遠慮一步棋,遠東的改變勢必會影響到東亞局勢的改變。所以亞納耶夫要考慮的東西遠遠比想象中還要多的多。

“我們還需要4艘暴徒級護衛艦,爲太平洋艦隊增添籌碼。以烏里揚諾夫斯克號爲主的航母戰鬥羣也是時候應該增添新的成員了。”亞納耶夫一句話甚至影響了整個太平洋艦隊的發展,在他眼中,軍隊必須先爲政治服務。哪怕其他海軍將領據理力爭北方艦隊的重要性,亞納耶夫也能一口拒絕。

別再想着彼得大帝的遺囑了,對於現在的蘇聯來講,經濟發展纔是第一要素。蘇聯不能再成爲畸形臃腫的巨人,擁有健壯的手臂卻無法行走。

未來不是掌握在垂垂老去的歐洲,也不是掌握在動亂不堪的中東,只有東亞才能成爲最後的贏家。所有人感受到了東方巨龍騰飛的壓力,但是沒有人會想到這頭巨龍會在將來成爲挑釁美國霸權的重要屏障。所以亞納耶夫寧願拋棄東歐那些不成氣候的傢伙,也要加入到東亞俱樂部來。

何況亞納耶夫遠東發展戰略的目標,就是相中了中日韓三個國家。與經濟新生體的合作遠比西歐那些扶不起來的傢伙們好得多。

不過波羅科夫畢竟不會考慮到經濟層面的問題,他在軍備發展上表達了自己的擔憂,“但是亞納耶夫總書記,我們不是一直在強調海軍應該節約發展嗎?在短時間內新增這麼多艦艇,而且都將重心放到了太平洋艦隊的身上,我怕其他的艦隊會……”

“心有不滿就讓他們心有不滿去吧,蘇聯的未來又不在東歐,只是我們的博弈重點在那裡而已。”亞納耶夫不屑的說道。

斯拉夫人幾百年來一直將莫斯科視爲政治和經濟的驕傲,但是在亞納耶夫眼中,卻沒有這種看法。能爲俄羅斯帶來巨大財富的地區就是戰略要地,而亞納耶夫所要做的,就是在這片地區發掘出金融的金礦。

亞納耶夫指着東方的位置,雖然他在波羅的海三國,但是亞納耶夫的着眼點卻一直在東方,甚至可以說東方,纔是蘇聯擺脫自身困局的未來。

亞納耶夫將籌碼壓在了這裡,他已經將這片地區視爲最後的救命稻草。呈現在的天然氣和石油還能保持高昂的勢頭走向。

“蘇聯的未來在那裡,在遠東的資源上。”(。

第72章 逼迫第681章 東德危機四伏第146章 這價格你們好意思嗎?第1001章 盯着你們吶!第425章 兵臨城下第849章 你背叛了理想第642章 耍了一把第132章 整治叛徒第633章 天降正義第669章 雪中送炭第136章 最後的帝國,最後的男人第432章 大刀闊斧,海軍改革第437章 永遠的利益,暫時的朋友第351章 31號政令(2)第577章 別說沒照顧你們第689章 我們纔是歐洲的英雄第324章 格魯吉亞政變第109章 鋼鐵之環第691章 普魯士精神永存第565章 斬首行動第907章 畫上句號的終章(3)第326章 突然襲擊第975章 白宮入局第406章 波蘭的悲劇第143章 地緣悲劇第747章 德意志的邦聯第931章 提防第934章 帝國歸來第10章 大清洗第996章 最絕望的噩耗第452章 太平洋風波(1)第196章 如出一轍第684章 憤怒的人民,冰冷的武器不算番外的番外67莫斯科政變前奏第462章 談判破裂第428章 文藝復興第65章 柏林軍火展不算番外的番外26死波蘭不死歐洲第757章 讓德國顫抖第331章 平獨鎮露大波波(1)第704章 德意志的復仇第504章 大風波第933章 第一目標:黑海造船廠第818章 十字軍的屠戮第793章 以血色之名第569章 戰車在前進第861章 叛國者死第841章 法德聯盟第85章 人民的軍隊第421章 引進來和走出去戰略第69章 T I A(3)第555章 猝不及防不算番外的番外49資本世界萬惡之源第686章 德意志萬歲!第672章 暴怒與質問第510章 土耳其的反導系統第383章 達成一致第966章 不該惹的人第597章 殲滅不算番外的番外86血腥非洲第982章 謝謝你,同志第154章 聯合國會議第57章 華萊士(2)不算番外的番外23深淵的凝視第261章 來自英國政府的邀請第397章 被俘虜的軍火商人不算番外的番外33初次見面我是尤里第989章 三駕馬車不算番外的番外78遊戲開始了第174章 脣槍舌戰不算番外的番外3打破舊時代的桎梏第62章 歡迎回家(3)第148章 邪惡的陰謀第884章 冷靜應對第384章 法德齟齬第735章 真正的鋼鐵洪流第753章 勝負的關鍵第666章 當叛徒是悲慘的第245章 協議一致第795章 總書記的憤怒第653章 我們不需要俘虜第128章 外交風波第533章 背後一刀第237章 震驚世界的對峙第434章 新型現代級驅逐艦第757章 讓德國顫抖第973章 第二逃生計劃第359章 動亂北非第392章 新一輪的較量第622章 導彈打擊不算番外的番外52用核彈就行了第757章 讓德國顫抖第906章 畫上句號的終章(2)第781章 羅馬尼亞的英雄第819章 波恩難民襲擊事件第955章 叛徒,告密者第344章 數字化和信息化的未來第534章 安卡拉清洗第182章 作死的卡扎菲不算番外的番外65如何粗暴解決航母戰鬥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