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不把握住實在太可惜了
“老程,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沈昌河快出門口的時候,又回頭叮囑了一句,等程立業點過頭之後,他才繼續往前走。
不過剛走出辦公室,面色就變得尷尬起來。
“程老,上午好啊。”
沈昌河萬萬沒想到,剛跟老程道了別,轉眼出門就見到了程老。剛纔他的那聲“老程”可是十分響亮,程老也肯定聽到了。
程會昌確實聽到了,不過他知道沈昌河喊的不是自己,笑呵呵地說道,“看沈主任這神色,看起來心情不錯啊。”
“我這喜怒形於色的毛病是改不了了,讓程老見笑了。這不是於東新發表了一篇小說,我覺得非常具有研究價值,準備開一個研究會,所以就讓程立業去把於東請過來。”沈昌河簡單地把事情說了一遍。
程會昌笑着點頭,“這也算是近水樓臺先得月了。”
他又看了看沈昌河手上的《收穫》雜誌,問道:“於東的新作品是在《收穫》上發表的麼?”
“是的,我也是今天早上剛拿到,這會兒剛看完。”
程會昌想了想,問:“沈主任,這雜誌能不能借我看看?”
沈昌河雖然有些意外,但還是立馬把書遞了過去,“程老要看就拿去吧,這是我們系訂的。”
程會昌接過雜誌,“多謝。”
兩人相互點點頭,然後程會昌轉身慢慢往另一邊走去。
看着程會昌有些蹣跚的步伐,沈昌河不禁嘆了口氣,程老現在身體越發的差了。
前兩年,程老不僅步履比如今穩健很多,而且逢人就笑。現如今,他似乎連笑都讓人感覺費力。
“不容易啊。”
沈昌河搖了搖頭,轉身朝自己辦公室走去。
……
另一頭,於東中午吃完飯回家就接到了程立業的電話。
聽說金陵大學中文系要請他過去參加《人羣》的研究會,於東笑道,“爸,這場合我過去會不會有些尷尬。”
“這有什麼尷尬的,好多研究會,作者本人都是在場的。”
“我是怕我在場,他們不好意思批評。”
“這是研究會,又不是批評會,本來就是要誇你的。書我還沒看完,不過沈主任說得對,確實很有研究價值。”
“一堆人誇我,我也不好意思啊。”
“行了,沒什麼不好意思的,晚上跟落落回來吃飯,到家了細聊。這會兒就不說了,電話費挺貴的。”
“那行……”
那行兩個字剛出口,老丈人就把電話給掛了。
於東放下電話,準備去睡個午覺,程硯秋這段時間都在忙《調音師》配樂的事情,剛纔他們兩個一起在食堂吃的飯,吃過之後,她就去了綜合大樓的琴房,他則一個人回來了。
《狙擊電話亭》寫完之後,於東準備給自己好好放個假。
至少要歇兩個禮拜不動筆寫作。
這是他自己定下來的目標。
他還給自己弄了個作息表,除了合理的休息之外,他還在作息表上增加了不少運動項目。
說起來,他現在還是校職工足球隊的一員,而且還是主力成員。
金藝之前老師比較少,職工足球隊湊起來不容易,畢飛雨湊了好久才湊成一個整編,當時差點沒把周大爺給拉進隊裡。
所以一開始即便於東沒什麼時間,畢飛雨也一定會拉着他過去。
現在學校教職工越來越多,隊伍越來越大,對於東的依賴也就越來越小,所以後來畢飛雨都是過來瞅一眼,見於東沒閒着就不拉他了。
不過午睡之前,於東還是給姜傑去了個電話,讓他把《狙擊電話亭》的劇本拿過去,喬治·舒馬赫還在美國等着消息呢。
……
聖誕節剛過沒多久,紐約的街頭還充斥着過節的氣息。
一月二日這天,YU傘協會總部開了節後的第一個內部會議。
會上,會長哈恩斯,副會長傑夫總結了去年一年協會的運作情況,並且對接下來一年的工作進行了安排。
最後,傑夫敲着桌子說道,“各位,這段時間《紐約客》連續發了兩篇針對《深空》的文章,引起了一些人對YU的非議。對於這件事情,你們有什麼看法?”
其實《紐約客》這段時間刊登了好幾篇跟於東有關的文章,不過大半都是誇於東的。
只有兩篇是針對《深空》裡關於黑洞跟蟲洞的描寫,這兩篇文章內容都差不多,都說小說裡面關於黑洞跟蟲洞的描寫錯得離譜。
一開始,YU協會這邊並沒有把文章當回事。
YU在走到今天,固然受到很多人的喜歡,但是對他有意見的也不在少數。
這個世界上從沒有一個作者能讓所有人喜歡,傑夫他們也知道這點,所以只要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他們是不會去管的。
但是這些天,傑夫發現有些不對勁。
第一個寫文章的多米尼克好像讀者挺多,這段時間傑夫經常能聽到一種論調,那就是YU的小說雖然有意思,但是不夠嚴謹,臆造比較多。
這樣的評論算不上多惡毒,但是傑夫知道這只是第一部,時間一長,節奏被帶起來了,這種聲音越來越多,對YU影響肯定不好。
一個知名的科幻作家,要是作品只是有意思,而沒有任何科學性,那就全完蛋了。
這個事情引起了傑夫的重視,所以他纔會在今天的會議上提出來。
會員們相互看了看,有一個會員開口道,“要不咱們也寫幾篇文章?”
還沒等傑夫迴應,另一個會員開口反駁道,“我們寫有用麼?《紐約客》上面的文章我看了,雖然沒什麼依據,但是這兩個作者之前就是幹科普的,相對於我們,讀者更願意相信他們的話。”
“是啊,我們寫文章,《紐約客》可能都不會發。”
“不是可能,而是一定。”
傑夫撓了撓腦袋,會員們說得沒錯,他們寫文章過去,《紐約客》那邊估計看都不會看上一眼。
這件事情倒是給傑夫提了個醒。
他們協會的宣傳手段雖然有時候會有奇效,但還是低端了一些,話語權還是少了。
碰到現在這種情況,他們也只能抓瞎。
當然,之前傑夫之所以沒有考慮這些事情,是因爲深空那邊一直做得很好,吉米在文化界的人脈很廣,每次YU的小說出來,總有些專欄作家會出來幫忙造勢。
但是現在看來,不能全都依賴深空那邊,不然的話,他們協會的價值就體現不出來了。
以前他們體量小,沒辦法考慮這些事情,但是現在羽翼漸豐,也是時候讓宣傳手段變得更加多元化了。
“發文章的事情,我回頭跟深空那邊交流一下。除了發文章,還有其他什麼辦法?”
傑夫這麼一問,討論聲忽然停了,場面有些安靜。
這時哈恩斯開口道,“其實據我所知,《深空》裡面涉及到的黑洞跟蟲洞描寫,受到了一些科學家的關注。而且不少科學家都覺得小說裡面的描寫是沒有問題,甚至是非常專業,非常精彩的。”
“這個我也知道,關鍵是他們這些科學家也不發文章啊。”
“我的意思是,我們是不是可以聯繫這些科學家幫着寫幾篇文章?”
傑夫微微搖頭,“這恐怕很難,那些科學家們忙得很,他們能關注《深空》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哪有可能再幫着寫文章反擊。”
哈恩斯也知道很難,不過他還是覺得可以試一試。
“我們在洛杉磯分會有一個會員,是加州理工學院的學生,據他說,他們學校專門研究黑洞跟蟲洞的教授對《深空》的評價很高。咱們可以找這個教授試試,能成功當然好,如果不行那也沒辦法。”
傑夫點點頭,“我安排人去接觸一下。”
“不要安排別人了,這次我直接過去吧。對方身份不同,我們應該從一開始就表現出足夠的誠意。”
傑夫想了想,說,“要不,我們兩個一起去?”
“不用,協會這邊還需要你主持大局,我自己過去就行了。”
“好,那就這麼定了,會長這邊先去試試,如果不行,咱們再另外想辦法,散會。”
會議結束之後,傑夫就給吉米打了個電話,說了《紐約客》上面文章的事情。
聽完傑夫的話,吉米笑着說道,“放心,我這邊也都安排好了,過些天《紐約客》上就會再多出來兩篇反駁的文章。”
吉米果然總是讓人安心。
傑夫笑着搖頭道,“是我想太多了,早就應該預料到你這邊有動作的。”
“不不不,你應該想得這麼多。如果這些工作你們協會能夠搞定,那以後我們這邊也能夠輕鬆不少。所以你的想法很對,可以去嘗試搶佔高端的話語權。這次就可以行動起來,嘗試找幾個科普作家幫你們寫文章。”吉米說道。
“其實我們有這個打算,哈恩斯準備去一趟加州理工。”
“爲什麼去加州理工?”吉米疑惑道。
傑夫解釋道,“因爲他們學校有個專門研究黑洞跟蟲洞的教授,對《深空》評價很高,所以哈恩斯覺得親自去一趟,問問對方願不願意幫我們。”
“還有這回事?”
吉米的聲音中充滿了驚喜,加州理工在天體物理和引力物理這塊的研究非常出名,如果他們學校的教授認可《深空》中的理論,那比科普作家寫一萬篇文章都要好用。
“加州理工有一個學生是我們協會會員,他把小說拿給那個教授看過。”
“那就沒問題了。”吉米哈哈一笑,“你讓哈恩斯別急着走,我跟他一起過去。”
“你也要去?”傑夫驚訝道。
“當然,這麼好的機會,不把握住實在太可惜了。”
感謝【FFrances】大佬的500打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