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煙起

北邙山,一名書生獨自一人行於其間,呼嘯春風涌起,隱隱傳來書生的吟誦聲音:“山河破碎人伶仃,烽火三月望西京。煙塵亂起屍遍野,胡馬馳奔入北庭。萬里孤城懸一葉,鐵甲金戈白髮兵。塞外長雲垂天際,忠魂埋骨在汗青。”

這首詩是書生所作。說的是數百年前的中原王朝鼎盛時,所轄疆土可達如今的金帳汗國境內,最遠處的西域都護府距離如今金帳汗國的金帳王庭不足百里之遙。只是隨着王朝內亂,大量邊軍被調往中原平叛,西域、草原等地被金帳汗國侵佔,後此地與中原漸而音信不通,使得中原皆認爲西域全境已經盡數落入金帳王庭之手。

殊不知,彼時的西域都護府大都護仍舊率領數萬兵卒堅守城中,在之後的數十年中,一次次擊退金帳鐵騎的進攻。沒有援兵,甚至連中原朝廷更換年號都不得而知,仍舊沿用舊時年號鑄錢。城破時,滿城將士已經盡皆白髮,淨是蒼蒼老人,最終全數殉國而死。

“萬里一孤城,盡是白髮兵。”書生在曾經的長生宮舊址上方停駐腳步,嘆道:“可敬、可憐、可悲、可嘆,。”

如今的天下大勢,比之當年還要不如,大魏太祖皇帝立國,僅是將金帳汗國驅逐出中原,當年武德皇帝中興一時,也只是收復涼州和秦州,距離收復曾經的西域全境,不知差了多少,甚至如今的遼東邊境,還時時受金帳騎軍的侵擾,使得朝廷不得不將整個帝國最爲精銳的鐵騎置於此地,從而使得外重內輕,青陽教這纔有了轉戰各地的空間。若是沒有金帳汗國的威脅,放任遼東鐵騎南下,頃刻之間,便可蕩平各地的青陽教叛軍,甚至一氣攻至西北三州之地也不是不能。

說起遼東鐵騎,有相當一部分人馬是當年秦襄收復秦州和涼州時的舊部,所以趙政纔會大力邀請秦襄前往遼東。趙政所謀甚大,有人推測,他想要與金帳汗國主動開戰一次,徹底打退金帳汗國,正所謂“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只要此戰大勝,讓金帳汗國傷筋動骨,不敢再貿然啓釁,他便可騰出手來率軍南下,到時候清君側也好,平天下也罷,都大有可爲。

當然,朝廷爲了防備遼東總督一家獨大的情況,還是特意安插了一個幽燕總督,可是遼東總督與西北最大的不同在於,遼東三州是可以自給自足的,不像西北是一片荒漠戈壁,尤其是出了涼州之後,人煙罕至,大軍開拔必須要糧食補給,只要掐斷了糧草,便等同是扼住了大軍的咽喉。如今的遼東,經過趙政的數年經營,已然開墾出數萬畝荒地,在這種情況下,朝廷想要拿捏遼東,很難。若是趙政一意南下,僅憑一個幽燕總督,擋不了多久。再加上以秦家、補天宗爲首的遼東豪強,與趙政關係緊密,更讓趙政在事實上已經可以做到聽調不聽宣,儼然一地藩王。

晉王曾經提議讓趙政進京,加太保銜,並重設廢置多年的大都督一職,由趙政出任大都督,統領大都督府,都督中外諸軍事。大都督是爲正一品,位在左都督之上,與內閣首輔並列。同時還讓趙政兼領兵部尚書一職,亦可參與內閣政事。不過被趙政婉拒。

後來晉王又提議趙政進京一事,仍是加太保銜,再加封遼國公,由趙政出任內閣首輔,兼管吏部、兵部,遙領遼東總督一職,當今內閣首輔孫鬆禪也已經默許,但趙政仍是婉拒。

晉王開出的籌碼不可謂不大,就差異姓封王了。不過趙政看得很明白,大都督也好,內閣首輔也罷,就算是外姓封王,在如今的情勢之下都是虛的,真正實的是手中兵權,若沒有兵權,登閣拜相、封公稱王也不過是一個空名而已,身在帝京城中,性命操於旁人之手,說被拿下也就被拿下了。手中握着兵權,總比握着一堆空名頭要好。

帝黨之所以能與後黨抗衡而不倒,趙政起到的作用極大,可謂定海神針。甚至因爲趙政的緣故,海外婆娑州和鳳鱗州的使者朝貢時,都將皇帝位列於太后之前。

想到這兒,書生又想起一件趣事,除了金帳汗國這個北方老鄰居之外,海外的婆娑州和鳳鱗州也與中原大勢息息相關,只是此二州遠沒有金帳汗國那般勢大,更多時候,二州只是中原朝廷的附庸。又因爲二州關係不和的緣故,婆娑州就有了一句名言:“天朝父母也,我與鳳鱗州同是外國也,如子也。以言其父母之於子,則我國孝子也,鳳鱗州賊子也。”

書生漫無目的走在荒地中,這兒曾經是一座村子,不過現在已經看不出半點痕跡,腳下的那座大墓,也在一次正邪交鋒中徹底毀去,不過他對這些都不怎麼在意。

有些人的眼界太窄,格局太小,總是盯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看不見偌大一個天下。這座長生宮也好,甚至是整座北邙山也罷,對於那些在江湖泥濘裡打滾的人還有些用處,可以從中得一些所謂的機緣奇遇,可對於他這般境界之人來說,那都是沒什麼意思的東西,他所求物事唯有兩樣,一樣是抱負,一樣是長生。

其實認真說起來,古今帝王所求,也不外乎這兩樣東西。

書生在此佇立片刻之後,有一道嫋嫋白煙升起,待到白煙散去,出現一個老人,披散白髮,半張臉孔已經化作白骨,正是在北邙山一戰中受創不淺的皁閣宗宗主藏老人。

饒是藏老人這等桀驁之人,面對這書生也放低了姿態,輕聲道:“地師。”

世間高人常有多種面孔,藏老人便有身材高大的白髮老人和身材矮小的駝背老人兩種形象,而眼前這名書生便是地師徐無鬼的衆多面貌之一,常用來行走世間,並非真正本相。

書生收回神思,笑了笑,道:“藏宗主,近來身體調養得如何了?”

藏老人道:“有勞地師掛念,一切尚好,只是折損了兩尊身外化身,想要重新煉製,卻是還要多費一番工夫。”

書生道:“你這‘三煉化身’之法,與我修煉的‘三尸元神’同出一脈,我素有所知,其實花費工夫還在其次,關鍵是缺少適合的軀殼,而長生宮被毀,其中所養屍體也被毀去大半,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所以你這身外化身就遲遲不能復原。”

藏老人深深望了書生一眼:“地師明鑑。”

書生輕輕笑道:“我在陰陽宗中有兩具上好的軀殼,乃是佛門高僧圓寂之後所留的法身,不知藏宗主有沒有興趣?”

藏老人皺起眉頭,沒有立刻給出答覆。

因爲他深知這位地氣宗師從不做虧本的買賣,世人皆知陰陽宗一手扶起了皁閣宗,卻不知皁閣宗爲此付出了何等代價。

崑崙是萬山之祖,天下三大龍脈都起源於崑崙。依據山川河流的走勢和潛藏的龍脈大勢,從西到東,將龍脈蜿蜒的地勢視爲風水地脈,分爲三勢,稱爲三龍,分別是:大江以南爲南龍,大江、長河之間爲中龍,長河以北爲北龍。

北龍的山勢巍峨雄壯,出崑崙山向東,南山、中嶽綿延縱橫,衆山環擁相抱,形成一系列進龍、福龍佳地。山側之西水入龍門西河,山側之東水入幽州東流至海。北邙山就是南山餘脈,故而風水極佳,引得歷代帝王將相在此修築陵寢。

每條龍脈,從西往東,從崑崙到東海,按照遠近大小,分遠祖山、老祖山、少祖山,依次由老到嫩。按照道理而言,北邙山位於南山餘脈,還算不上老祖山,應該是少祖山。不過因爲龍脈演變的緣故,越是靠近西方崑崙,靠西而誕的王朝越是無法應時而生。地師徐無鬼爲了給西北大周謀劃氣運一事,以莫測神機偷樑換柱,將北邙山的生氣轉嫁至秦州境內的一座老祖山,使北邙山從少祖山變爲老祖山。

北邙山乃是皁閣宗的山門所在,此舉遺禍甚深,藏老人又豈能不知,只是無可奈何,顧不得以後,只能先顧眼前。

過了許久,藏老人才緩緩開口道:“不知地師有什麼吩咐?”

書生同樣沒有立刻答覆,而是問道:“你覺得‘聖君’如何?”

第六十八章 太過巧合第七十章 師姑非煙第四十六章 例會第二百六十六章 查案第六十五章 薪火相傳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問九式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問九式第二百二十五章 私塾內外第六十三章 聯手第一百五十八章 倚天照海花無數第五十二章 敗走遁去第三十五章 刀客胡良第一百六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四十章 願賭服輸第一五十九章 蜀山劍派第二百五十九章 鳳求凰第六十二章 做個了斷第一百一十五章 月下二人第一章 人生不滿百第十四章 冒乞第三十三章 荊楚總督第二十九章 霸王夜宴第一百九十九章 我是李玄都第七十一章 白骨流光第一百二十一章 棲霞縣主第四十三章 馮家老店第二百五十一章 赴約第一百三十一章 擄人而去第二百零六章 清微議事第一百九十章 鬥劍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三十九章 斬殺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雨第一百七十三章 地師行蹤第八十三章 大妖似仙第一百七十四章 寸步難行第二百三十三章 月印萬川第二百九十六章 光暗第一百七十章 生者如斯第六十三章 時光之爭第一百三十三章 青陽謀劃第七十三章 八部神通第一百四十七章 對坐而談第一六十四章 談和第九十二章 女人何苦爲難女人第九十三章 講規矩第二十一章 無欲則剛第二十一章 天南海北第一百一十二章 逃出生天第五十九章 同境無敵第七十八章 仙人撫我頂第一百八十二章 交手第一百二十九章 攔路劫財第二章 太平客棧第七十七章 少時江湖第六十三章 心魔幻象第二百四十二章 洞天第六十九章 無天於上第七十九章 物歸原主第二百五十六章 蛟龍之屬第一百六十二章 真人露相第一百一十四章 互訴衷腸第一百三十四章 情爲何物第四章 血咒初現第二十四章 躺着睡着第八十四章 身不由己第五十九章 珠胎暗結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姓多苦第一百二十三章 梧桐樓第一百九十章 忘劍峰上第五十五章 一拳斃敵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劫地仙第一百零二章 張家之人第三十七章 得寸進尺第五章 請神之術第二百五十三章 說人心道天下第二十五章 太陰八劍第一百六十七章 月下二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青鶴居士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個賭字第二百二十章 誰是黃雀第五十七章 髒活第一百九十六章 二李二女第十九章 少年長生第一百零九章 羣起攻之第十二章 動員第二百一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四十四章 鑰匙第一百二十八章 兩位青鳥第二十二章 青陽五鹿第九十五章 升座大典第二十四章 躺着睡着第一百四十章 願賭服輸第二十六章 孤臣孽子第八十九章 風雷第一百七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七十六章 九子母天鬼第六十七章 帝京貴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關內形勢第一百五十八章 破牆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