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儒生寧憶

天亮的時候,寧憶回來了。

前些日子,寧憶親自護送趙良庚離開石門縣,進入荊州境內,渡過大江,前往位於江畔北側的江陵府江陵縣,兩地相距三百餘里,寧憶去時因爲要顧及趙良庚的緣故,是騎馬而行,所以用了三天的時間,回來時則是御風而行,只用了大半天的時間。

安全返回江陵府之後,趙良庚許諾不會再追究此事。承諾能否遵守,關鍵還在於雙方的實力如何,如果李玄都等人只是尋常江湖散人,趙良庚可以在脫困之後立刻翻臉,可李玄都他們不是江湖散人,身後有正一宗和無道宗爲後盾,翻臉容易,再想要收拾殘局可就難了。

江湖不只是打打殺殺,還有人情世故,兩個素不相識之人在動手之前,必然要把對方的來路問清楚了,把自己的後路想好,都說未雨綢繆,動手之前多說話,總好過動手之後惹出了亂子再去多說話。趙良庚之事也是如此,事先定下了規矩,李玄都等人保證趙良庚性命無憂,趙良庚許諾事後不再追究報復,若是趙良庚不守規矩,那也別怪張靜修和澹臺雲不講規矩。

正因爲如此,秦素剛到石門縣的時候,沒有見到寧憶。現在寧憶回來了,李玄都自然要爲秦素引薦一番。

秦素早就聽聞過寧憶的大名,畢竟是與秦清、宋政齊名的邪道“三刀”之一,與之相對應的還有正道“三劍”,分別是大劍仙李道虛、慈航宗白繡裳、“海枯石爛”張海石,以“三劍”對比“三刀”,宋政不敵李道虛,秦清略勝白繡裳,張海石遠勝寧憶,還是正道更勝一籌。

不過寧憶不是張海石的對手,就不意味着寧憶弱了,當年李玄都在巔峰時能險勝寧憶一籌,其後這些年來,李玄都不僅僅是原地踏步那麼簡單,而是不斷大步後退,寧憶卻是一路向前,從天人逍遙境晉升爲天人無量境,這一進一退之間,兩人的差距便成了少玄榜與太玄榜的天塹。此時的李玄都差不多算是重回巔峰,可已經不是寧憶的對手,除非李玄都登頂天人境,纔有與寧憶一較高下的資格。

秦素倒是聽李玄都說過他與寧憶西北奪刀的故事,只是不知道他們兩人何時又成了朋友,暗忖難道這就是不打不相識嗎?不過寧憶的事蹟,秦素還是有所耳聞,可以說在江湖上的癡情人中,寧憶最起碼也可以排到前三之列,女子的思維從來與男子不大不一樣,在秦素看來,李玄都能與寧憶這樣的癡情之人相交,近朱者赤,自然是極好的。

李玄都與秦素來到寧憶的居處拜訪,此時寧憶因爲準備離開此地之故正因爲收拾房間,其實寧憶的行李並不算多,只是房中放了許多書籍,並非是江湖中的功法秘籍,而是儒家的經史典籍。按照儒家的規矩,讀書人一年幾次曬書,寧憶自從不再沉浸於過去之後,便將自己那些壓箱底的書籍又翻了出來,既是溫故而知新,也算是曬曬書,雖然這屋中同樣沒有陽光,可總好過整日放在須彌寶物之中。

見兩人前來,寧憶停下手上的活計,拍了拍身上的塵土,主動迎了上去。

李玄都與寧憶見禮之後,道:“我來給寧兄介紹,這位是忘情宗的秦素秦白絹。”接着又對秦素道:“素素,這便是我對你提起過多次的寧先生了。”

秦素沒用江湖人的抱拳禮,而是行了個萬福禮:“見過寧先生。”

自女帝以來,女子行禮除進宮拜神之外,一律不行跪拜之禮,改行萬福禮,此時秦素以萬福禮而非抱拳禮見禮,說明她並不打算以江湖人的身份與寧憶結識,而是以李玄都朋友的身份與寧憶見禮。

寧憶微微一怔,立時明白過來,也不用抱拳禮,改爲讀書人的拱手作揖還禮,笑道:“久聞秦姑娘大名,江湖中人稱呼爲秦大小姐。我近來聽聞紫府劍仙爲了秦大小姐而叛出師門,言之鑿鑿,讓人不得不信,今日終是見到正主本尊了。”

秦素臉色微紅道:“寧先生不要聽信江湖上的好事之徒亂說,沒有這回事的。”

寧憶哈哈一笑:“江湖上的確有很多好事之徒,不過他們大多不會憑空捏造,而是捕風捉影,既然有這樣的傳言流傳出來下,想來不會是無風起浪。”

這下秦素徹底無話可說了,這件事要說與她沒有關係,的確沒有關係,要說與她有關係,也勉強算是有些關係,畢竟她被李道虛請去蓬萊島做客是衆所周知之事,辯駁不得。

好在寧憶是個方正之人,也就是在李玄都面前纔會笑言打趣一二,不會在言語上一直緊追不放,讓人厭煩。

見禮之後,寧憶將幾卷書收起,騰出兩把座椅,請兩人入座,他乾脆坐在一個繡墩上,抖了抖袖子,說道:“這兩天陪着趙良庚去江陵,一路上與這位部堂談論朝政,感觸頗多,如今的朝廷已是腐朽到了骨子裡,非要破後而立不可,可是誰能做到這一點?”

李玄都道:“總不會是我們這些江湖武夫。”

世人覺得江湖高手能夠以一當千,便認爲江湖武夫有改天換日的本事,認爲皇帝必須也是一位絕頂高手才能威壓天下,如果皇帝是個三歲孩童,或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普通人,便不能統領天下。

其實懷有這種想法,就像有人問,那些統兵大將手握兵權,爲何不敢造反?爲何會被皇帝一紙詔書奪去兵權?其實道理是一樣的,統兵大將不敢造反,是因爲有其他手握兵權之人可以制約他,各個統兵將領之間其實是互相制約。

同理,江湖武夫也是如此,江湖高手不能反抗朝廷,是因爲有其他江湖高手製約,除非所有人都齊心合力,否則總會被朝廷分而治之,拉攏一部分,打壓一部分,只要形成了互相制約的格局,產生各種利益糾葛,就如一張蛛網,將每個人連在一起,人人都在網中,誰都不能爲所欲爲,掌握最高權力之人是否有至高修爲都無關緊要了。因爲坐在皇帝位置上的人,不僅僅是一個人那麼簡單,而是代表了一個整體,其中有文武百官,有宦官青鸞衛,有宗室勳貴,甚至還有無數士紳豪強和江湖宗門,權力不來在於上方,而是來自於下方,只有被這些人支持,皇帝纔是皇帝,纔有權力,與皇帝本人的修爲高低並無絕對關係。

現在的情形下,想要憑藉江湖武夫的個人之勇,強行改變天下格局,是不現實的,一人再強,也不可能與天下爲敵。再者說了,就算是長生境界高人,也做不到一劍可擋百萬師,人力有時而窮。

寧憶望向秦素,道:“秦姑娘出身遼東秦閥,我聽聞秦閥這些年來大力扶持遼東總督趙政,不知秦姑娘可知其中詳情?”

秦素猶豫了一下,說道:“確有此事,家父與趙部堂相識多年,相交甚篤,認爲趙部堂能行非常之事。”

這裡的趙部堂自然是說遼東總督趙政,而非荊楚總督趙良庚。

“好一個非常之事。”寧憶撫掌道:“當今天下,烽煙遍地,餓殍盈野,乃是非常之時,非常之時必行非常之事,看來秦先生是認定這位趙部堂能匡扶天下了。”

涉及到這種大事,秦素不敢妄下斷言,便沒有說話。

李玄都接口道:“我在年底時候要去遼東一行,正好拜會這位趙部堂,寧兄不妨同行,一見便知。”

如今已是六中旬月,待到此番事了,少說也要七月,然後再去位於吳州的正一宗大真人府觀禮,一來一回,便是八、九月份,此時再陪秦素返回遼東,從吳州到遼東,少說也有八千餘里的路程,以正常趕路速度來說,怎麼也要兩月的工夫,剛好趕上一個新年。

寧憶想了想,點頭應道:“如此甚好。”

第一百零一十四章 煙花傳訊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疆第七十章 符陣第一百八十一章 浩然正氣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北第五十四章 屍墓初現第二百一十章 祭拜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上老友第七十五章 唯有利害第二百零二章 荒宅第三十九章 劍出則勝第二百九十七章 四方激戰第八十八章 美酒第六十八章 紫霞第一百零五章 小別(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老江湖秦素第二百二十章 變化無窮第一百一十六章 欠下酒錢第二百零二章 相迎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人無量第一百九十四章 長夜漫漫第三十四章 範文成第六十四章 心境之爭第十三章 陰陽無常第四十六章 冰雪消融第十一章 簫聲再至第十章 三招第三十一章 趙姓公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法難師太第八十六章 客卿候選第一百八十七章 師姐師妹第二百零三章 出奇制勝第二百三十四章 固有一別第八章 故人曾到否第一百四十三章 追逃之間第一百二十一章 煉丹事宜第一百六十三章 第二個夢第一六十章 齊飲冰第一百五十九章 法難師太第二十七章 九重雷劫第二百二十章 他心通第一百一十六章 狐妖第八十二章 父子之間第八十六章 一拳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三十章 小公爺第二十七章 喬裝改扮第二百一十章 秦家別院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玉龍第二百三十三章 月印萬川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報恩寺第一百二十八章 巍巍中嶽第八十八章 攔路比劍第一百七十九章 先生姓徐第二百零七章 三分絕劍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十六堂公議第一百五十七章 別院第五十章 一死兩傷第一百三十六章 護城河第四十二章 皁閣道統第五十八章 太一東皇第六章 橫刀攔路第二百一十八章 民心可用第十七章 坐忘禪功第二百零六章 四時劍第八十九章 玉門關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人名單第一百六十四章 素王一劍第二百二十六章 覆沒第一百五十七章 殺念戾氣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地之爭第八十六章 局勢第三百一十五章 光明天第一百零四章 偷襲圍攻第一百六十六章 夫妻第二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四十七章 現出真身第二百九十四章 三長老第一百五十章 夜宿山廟第一百一十七章 六劫齊至第六十六章 玉牢之前第一百七十九章 六人結盟第一百零四章 八門第二百一十章 秦家別院第五十三章 薄禮第七十五章 神力第一百六十七章 畏威懷德第九十七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二百四十一章 以衆擊寡(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出手第九十四章 朱家莊第七十一章 身份第五十九章 三清祖師第八十一章 觀海樓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借君一物第一百八十八章 同姓姐弟第一百九十六章 玉虛峰上第九十六章 大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