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可以說,在太上鏡的玄奇手段之下,他就彷彿是一個轉世的仙神,生而知之,此身之一切皆由母胎孕育而成,唯一點真靈不昧,帶來了前世之記憶。
葉凝在前世之時也曾讀過幾卷佛經,他至今還記得某卷佛經上講過,一般大阿羅漢與大菩薩在轉世之時,都會有隔陰之迷。
入一個胎,或者住胎,或者出胎,即便是那等大修行者都會被迷失,將前生之事盡皆都忘卻、隔開,因此這一劫便喚做“隔陰之迷”。
在佛經之中,彌勒菩薩是僅排在釋迦摩尼佛下一位成佛的大菩薩,但他有次轉世,居然也被隔陰之迷迷失了,始終不能悟透前世,後來還是在旁人點醒之後,方纔參破迷障!
……
在那隔陰之迷中,即便是有大定力,能夠做到入胎不迷,這也遠遠不夠,入胎不迷,僅僅只是開始!
接下來還有第二步,住胎不迷,也就是在胎兒階段,需達至正覺不衰,不忘卻記憶。
最後纔是第三步,出胎不迷。
唯有將這三步修行圓滿,才能夠做到生而知之!
而若是在這個過程中記得前世發生的每一件事情,沒有一絲遺漏,甚至還可以上涉過去諸世的一切因果緣由,那便是佛的正覺境界了。
彌勒已經是即將成佛的大菩薩了,非常接近佛陀的境界,但在轉世之時,他尚且受此迷失,更何況修行遠不及他者?
可今生的葉凝卻做到了,雖然他也有所迷失,但那大多是因爲年幼而無法承受如此之多的記憶,這纔有所遺忘。
可自他前些年修煉道家心法有成,逐漸進入先天境界之後,心靈通透,靈魂澄澈,前世之記憶與經歷,除非某些特別淺的,其他的如今在他看來,卻是如同掌上觀紋一般清晰而瞭然!
修真修真,去僞存真。
在葉凝如今近乎先天宗師的道行境界裡,他回溯自身之記憶,明明白白的記得清清楚楚,該朦朧的地方絕不清晰,該清晰的地方絕不會朦朧。
甚至於他還在母胎之時,那紅塵五蘊之氣,無法近得自己那一點意志靈光之身,他都隱隱有所覺,知曉那是太上鏡的位格之壓迫,使得那些污穢不能靠近他的那點靈光,保住了他的記憶!
昔日有人向顏淵詢問孔子給他的感覺,他曾說“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如今葉凝管中窺豹,太上鏡予他之感覺亦是如斯,甚至於更甚!
……
葉凝緩緩閉上眸子,觀想自身化爲一汪湖泊,澄澈清明,水天一色,波瀾不驚。
諸般感慨又或者其他的繽紛雜念,此刻盡皆在他心湖中乏起,卻是如微風拂過的般,於這一汪湖泊之中吹起點點漣漪,但在盪漾過後,不過片刻便自然消弭。
忽有一道清淨如月的劍光自心湖之中卓然斬出,帶着堅定不移、決絕凌利的意志,一劍便斬斷了一根根束縛着他心靈的枷鎖,以及諸般陰暗雜念。
我有一劍心湖起,也斬他人也斬我!
藉着機緣,以此劍光斬斷諸般雜念之後,葉凝頓覺自己的心靈一清,好似真正的化作了那一汪通透湖泊,外魔雖在湖面泛起波紋,但卻不能動搖其心,混亂那一汪澄澈湖水。
近些時日因他瀕臨宗師境界,卻屢次不能破門而入所產生的種種如焦躁、質疑、恐懼等引起的外魔雜念,在此刻藉助那九天之上亙古不移的明明月光,終於一斬而盡!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斬卻種種雜念之後,葉凝沒有再繼續修行,他知道自己這些日子被困於宗師之前,一時之間卻是有些過於急躁了。
當下他再望了望天穹之上的那彎明月,依舊還是那麼的皎潔、淡雅,似乎一直未變,但葉凝心中之渴望雖依稀還在,卻再也無法影響他的心靈。
葉凝雙脣輕啓,早已爛熟於心的《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自然而然、字正圓腔的從他口中吐出,“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
“但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
在他全神貫注的靜心誦經之時,天穹中的那一輪上弦之月也在緩緩的移動着落下,不復升起。
直至他誦《常清靜經》、《文始真經》等足足九遍之後,月夜已淡,時近黎明,已是他每日早課之景。
默默估算着時間,以葉凝之修爲,早就已經達到了數日不睡而精神蓬勃的境界。
當下,他緩緩走出偏房,淨心洗手漱身,收拾好自己出屋,平靜的遺忘了過去之不順,滿心今日之新生活。
葉凝腳踏七星之步,內藏八卦之數,熟練的按照自家過去所行走之時的涓涓小路,不急不徐的向着山谷附近一座小山登去。
山谷幽靜,葉凝沿小徑穿行於古松青柏之間,在修行步法之時偶爾擡眼望去,但見芝草遍地,清香郁鬱,林濤陣陣,鳥啼山幽。
葉凝之步法已可謂極妙,他獨自一人在幽靜的松林中行走之時,便是那些棲息在松林間極易受驚的鳥雀,也未曾驚醒飛走一隻!
松林盡頭,有一彎山溪在密密層層、挺拔粗壯的樹林中蜿蜒而來,潺潺流動。
在山溪平緩之處有一座簡單樸素的小木橋,木橋過後,便是一條由青石壘成的小道,小道飽經歲月的滄桑與痕跡,扭曲如龍蛇般蜿蜒而上,沒入深山密林深處。
葉凝幾步便輕鬆踏過木橋,當下沿着小道拾階而上,漸漸消失於深山老林,一座小山之中。
小山之上有一崖,崖上有一臺,此臺喚做迎紫臺,乃是葉凝每日吞吐先天紫氣的修行之地。
所謂先天紫氣,便是每日朝陽出生之時的那一抹紫霞,此氣精純剛正,宏大養生,又蘊含着朝陽蓬勃之意,實乃食氣修行者的上上之選!
樓觀道承尹喜之道統,奉老子爲祖師,對於先天紫氣的研究極深,當初老子那等如龍似仙般的高深境界,紫氣縱橫三千里之象,自然沒人真正達到。
但論這朝陽紫氣的汲取之法和凝鍊之術,漫漫歲月而來,樓觀道對此卻是頗有一番手段。
葉凝自幼拜在田穀十老蘇道標的門下,在極早之時就顯露出了早慧之象,約摸一、二歲之時就開始觀看道典,四歲之時正式入樓觀道修行。
從那時至現在,無論颳風下雪,只要有日出,這每日採紫霞之功夫就斷斷不會忘卻。
今日自然也是如此!
這小山之上雖略有坎坷,但葉凝自幼不知行了多少次,早已將小道中的一切爛熟於心。
只不過短短一盞茶的工夫,他就已經端坐在了迎紫臺上,手掐法決,靜候着日出之刻的到來。
時間緩緩流淌,或是老陰生少陽,極致的黑暗之中孕育着光明……
某一刻,一道鋒利的黎明之光如那發硎之劍,斬斷了天地間過去那濃郁的黑暗,爲這天地間帶來了第一縷純粹的光明。
緊接着,這一縷光越來越濃郁、越來越灼熱,直至於將籠罩着這方世界的黑暗都逐漸驅散、抹除,那一輪圓圓的紅日這才千呼萬喚始出來。
天光正晴,正在遙遠的大陸平面之下,一輪金紅大日已逐漸升起,這輪大日的速度極快,幾乎只不過片刻功夫,就到了葉凝所在的小山之巔。
豔麗的朝霞掩映着紅日,碎金色的陽光從雲縫裡照射下來,像無數條巨龍噴吐着金色的瀑布,鋪天蓋地似的照亮了整片神州大地。
在那短短的幾個呼吸之間,大日升起之時,一道濃郁的紫霞便自其中一閃而過,向着神州大地彌散而來。
青山蒼翠,險峻陡峭,一行白鶴排空而上,淡淡的白色雲朵雲遮霧繞,顯得今日的終南山上頗有幾分飄渺虛無的仙氣。
從天空俯視如巨龍一般伏在神州大地上的秦嶺山脈,首先映入眼簾的便種各種千姿百態的古木奇樹,樹木的枝梢交錯着,伸展開來的繁盛的枝葉如碧綠的雲,晨光從密密層層的枝葉間透射下來,地上印滿大大小小的粼粼光斑。
此時此刻,在那迎紫臺上的葉凝直視着那一輪金紅大日,雙目之間卻似乎有些呆滯……
持續了足足十數年的吞吐紫氣之功夫,在今日之葉凝的身上,競是罕見的停了下來!
此刻,葉凝那如一汪波瀾不驚的湖泊般的心靈,已然沉醉於其中,倒映出了剛剛出現的如詩美景。
那在黑暗之中孕育成形,但卻出於黑暗的一抹執着無悔、如發硎之劍斬斷黑暗般的第一縷黎明之光輝,還有那初升之時,便要驅蕩黑暗,照破山河萬朵的大日……
在這一瞬間,葉凝心中忽然有感,只覺那黎明第一縷光輝就好似出現在了他的靈臺之中般,也是如此堅定不移、執着無悔的斬斷了他對於宗師境界的種種困惑……
那一輪大日散發出無窮的神聖光輝,則好似將他的心靈與靈魂,都映照得通明澄澈,使他彷彿要與那大日下的光芒,融合爲一一般!
諸般繚繞在心頭的陰翳,常年積累下來的不諧之處,在此刻的陽光之下自然而然的化去。
一股明悟與喜悅涌上心頭。
他知道了,他終於明白了!
束縛自己一直未能突破的,並不是爲功力不夠,境界不深,而恰恰是因爲自己那早慧的智慧和前世所帶來的藩籬!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一直使他的心靈境界徹底無法圓滿的,正是因爲前世的種種實在太過玄奇,再加上太上鏡的存在,更是令他沒有一絲安全感,故而在這段歲月中產生了種種外魔。
這種缺失安全感的心理,在他起初修行之時,是促進他修煉的源動力,但現在卻又是他突破至更高境界的束縛。
一得一失,就中玄妙,若非是此刻之葉凝,又有何人能知?
然而……
昔日地球之上的自己,不過一碌碌庸人耳,被縛於規則之中,日復一日重複昨日之事,看似活着,實則早已“死去”……
而今生的自已,卻能步履諸天,足踏萬古山河,遍攬不同世界之風光,走上修真修行之路,這是何等之機遇?
便有後患又如何?
債當償,恩當還,仇當報!
能有這一番機遇,在此生,活過,燦爛過,在這世間留下過自己的餘暉,便足以!
至於其他,該還的自然得還,剩下的,不過問問能否勝得過我掌中青鋒之劍罷了,若能勝,便是坦然赴死又如何?
若不能勝,他未必不能一腳踏出個生路來!
大丈夫生不能九鼎食,死亦九鼎烹,此生此世,不過我自求我道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