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 塗山之會

崑崙仙境已有名,句芒和真水打完招呼便告辭而去。他們是與虎娃與玄源迎面而遇,看去向應是奔往天成洞天的門戶。

看來這兩位仙童來得比虎娃和玄源還早,他們很可能是直接出現在此地,接下來又不何將行遊何處山河。玄源看着這兩位仙童的背影正若有所思,虎娃卻突然眉頭一皺,留下一道仙家神意,瞬間就飛昇而去。

虎娃要去的地方其實是塗山,之所以飛昇,只是借道無邊玄妙方廣。仙家從無邊玄妙方廣下界,可以到達任意曾涉足之地,之所以這麼走倒不是爲了抄近道,而是另有目的。

……

禹已是天子,當然不再稱伯,如今萬民尊稱之大禹。天子大禹會將會天下衆君,這是有史以來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朝會,也是大禹登基後首次召集天下衆君,地點卻不在蒲阪城,而選在了塗山。

塗山可以說是大禹鼎定功業之地,鎮壓無支祁、治理淮澤,是治水的最重要的一步,也讓天下各部看到了治水功成最終的希望。塗山在淮水之畔,是江河流域的交界處,選擇在這裡會盟,也是讓衆君都能方便些。

天子詔令大半年前就發出了,已被封爲“護國神騰”的九條神龍趕往各地送信。丙赤、丁赤他們九個如今享受祭奉卻並不在朝爲官聽調,這次是給天子面子,特意主動幫忙。

九條神龍送信當然快快,且能確保沒有遺漏。他們還告訴各位中華伯君以及屬國之君,若擔心路途遙遠不能按時趕到,可請天子派人護送。其實天子提前大半年就下達了命令,各位君首身邊也不是沒有高人,應該都有辦法趕到。

而“護國神騰”也親自護送了一個人,就是巴君少廩。因爲巴都實在太遠了,不論走哪條路趕往塗山部,都是萬里迢迢且要穿越崇山峻嶺。丙赤和丁赤沒有問少廩是否需要相助,而是告訴這位巴君約個時間,屆時直接把他送過去。

這當然是因爲少務的面子,丙赤和丁赤曾與少務一起跟隨大禹治理河泛,交情不淺。少廩也有些修爲,但他那點修爲在丙赤和丁赤眼中也和凡人差不了多少,雖然巴君也能找到高人護送,但他們倆代勞則更方便、讓少廩也更有面子。

在這兩條神龍看來,巴君本也應是最有面子的。須知今日之中華各部,巴國是最強盛的一個屬國,綜合實力超過了任何一個大部族。夏後部、塗山部、重辰部、百越部等大部若單獨與巴國比較,無論人口還是物產都稍有不如。

更特別的是,巴國處在一個非常特殊的封閉環境中,雖強盛卻不對外界造成威脅,也很難受到外界的威脅。巴國受天子冊封是在帝堯當朝之時,而當時冊封巴君的使臣就是崇伯鯀,也算與當今天子大禹頗有淵源。

這麼強大的屬國其實是獨一無二的,中華其他的屬國,大多實力和地盤都很小,也不過和山水國、奉仙國差不多,地處偏遠,因爲各自特殊的原因被封爲屬國。其國君看似在國中擁有相對獨立的軍政大權,但其權勢遠不能與大部伯君相比。

少廩的面子究竟有多大呢?照說國君應該攜帶儀仗車駕,路途越遠的國君,其儀仗車駕的規模就越小,因爲不可能帶太多人去。結果連甲青與乙青也來幫忙,不僅將少廩送過去了,還將完整的儀仗車駕隊伍也給送過去了。

甲青和乙青與少務相識的時間更早,也算很有交情。四條護國神騰護送,這架式簡直能趕上當年的軒轅雲輦了,對少廩而言這是父輩的餘蔭。

還好少廩也知收斂,很自覺地將儀仗衛隊的規模縮減再縮減,最終只有十四名近衛、六名侍官隨行。

少廩沒有乘坐父君留在巴都的白香木車,而是另換了車馬。那輛白香木車曾是巴君少務的座駕,後來是虎君的座駕,再後來是大禹的車駕,如今少廩不敢坐。他也沒讓幾位護國神騰將自己直接送到塗山,而是在重辰部的領地就落了下來。

少廩帶着進貢給天子的禮物,從重辰部出發,穿過彭鏗部,然後才按期到達塗山,既不早也不晚。太早過去會給塗山部添麻煩,若是遲到則是不敬天子、藐視衆君。

少廩之所以要走這麼一段差不多有三百里的路,也是因爲他是第一次離開巴原,想多遊歷一番、結交更多的人。更重要的,他是爲了表示恭謙。

天下衆君齊聚,山水國和奉仙國的國君當然也來了。奉仙國的國君是樊翀,而山水國的國君是以清。在虎娃辭去伯君與國君之位後,盤瓠也不當山水君了,只和少苗在樹得丘上逍遙。山爺和水婆婆之女麥麥倒是做了一段時間的山水君,後來也覺得不好玩了。

按水婆婆的意思,想讓辛束繼任國君主政,但辛束以年事已高、只想專心清修爲由推辭,於是水婆婆又讓綠蘿當國君,綠蘿同樣推辭,結果山爺則推薦了以清。以清是巴原北荒角榮族人,頭生雙角長得人高馬大,但如今已有四境修爲,可化爲常人之形不露異象。

以清是山爺施法送來的,也是落在三百里外,然後帶着禮物率隨從趕往塗山部朝見天子。這一次的天下各部的朝會,與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因爲大禹的命令是要君首持圭親至。

重辰部的伯君昆吾和彭鏗部的君首羋連當然也來了,他們兄弟倆與少廩結伴到達塗山。少廩對這兩位尊長的態度極爲恭謹,他們可是和虎娃、少務都稱兄道弟的人物。據昆吾自述,這應是他最後一次參加天子朝會了,回去之後便打算將伯君之位傳於後人。

在塗山又見到了樊翀和以清,並結識天下衆君,少廩是大開眼界,感覺也非常開心。他這才真切地體會到父輩的影響之大,很多人託他向少務轉達問候,還有人託他向虎君問好。其實虎娃如今在哪裡,少廩也不知道,只能一一回禮稱若有機會一定轉達。

正式會盟之期是三天,而所有的國君和伯君幾乎都是提前到的,其屬從與隨員皆被安置在塗山腳下,那裡曾經是大禹治水時的駐地,如今已特意做了擴建。

天子招待衆君飲宴、接受衆君獻禮、朝見之地,則在塗山的山頂。很少有外人知道,塗山中有青丘掌控的仙家洞府,可以隨時打開禁制大陣,大禹在這裡是最安全的。青丘是潛修的世外高人,原身爲九尾靈狐,對人間俗事並無太大興趣,卻與大禹有一段緣法。

塗山之會上,青丘並未現身,但大禹身側卻站着一位二十來歲的年輕人。他便是大禹之子夏後啓,爲青丘所出,如今已經長大了,大禹將他引見給天下衆君。衆君齊至,飲宴一連舉行了三天,伴隨着衆君朝見的儀式。

總計一百多位中華伯君和屬國之君,持圭獻上禮物,天子命禮官再行賜圭封賞,便是完成了一個儀式。一個一個來,時間也需要兩、三天,而其餘衆君皆是觀禮之人。到了第三天,單獨的儀式全部結束了,天子於正午時分率衆君祭天,然而防風氏仍未至。

在祭天儀式開始之前,只要趕到便不算違命,可是到了時辰仍未至,便是抗命了。禮官早就制定好了典儀,天子也不可能只等他。

……

大禹祭天的前一天,百越部風渚城的伯君府中,衆臣屬正在爭論。有一人起身朝防風氏道:“伯君大人,您若不按時而至,恐落人口實。禹初登天子大位,如今召集天下衆君正欲立威,恐藉機不利於百越。”

另一人亦起身道:“中華天子忌憚百越已久,此番恐趁機不利於伯君大人。”

半天沒說話的防風氏終於開口道:“不利於我?本君倒是不怕!你等爲此事請命見我,卻又爭論不休,究竟有沒有定議?我百越之臣,應上下齊心。”

看樣子他倒是一點都不着急,以他的神通想趕到塗山部,半天功夫足夠了,但他一直留在風渚城中。防風氏在屬下面前一向威嚴,誰也不清楚他打的是什麼主意。恰在這時,又有屬下回報,塗山那邊的最新消息已探到,天下衆君皆親至、只缺百越伯君。

防風氏聞言也不禁微微變色,似是自言自語道:“禹果然了得,竟然做到了!”

上古諸事如今已難考,但天下衆君皆親至的朝會,從衆人已知的帝堯時代起,就從沒有出現過。原因無它,主要是因爲路途遙遠,交通與傳訊不便,而且衆君也可能有其他事務在身、實在走不開。比如防風氏就一次都沒參加過。

其實說事務纏往往都是藉口,有什麼事比天子朝會更重要呢?但有很多君首年高體弱,讓他們長途跋涉來朝的確也不合適,更難約定好統一的時間到達,天子通常也會體諒。

當然了,就算君首不親至,禮數也不能廢,通常會另派使者前往。比如當年帝堯召集衆君朝會,巴君少務就派驍陽去了,驍陽同時還代表了山水國與奉仙國。

可如今的情況不同,大禹的命令就是要受冊封的屬國之君與中華伯君本人親至,這也是因爲形勢的變化。大禹是什麼人?他可是步行走遍天下各部的人!天下衆君沒有一個是他不認識的,就算這些年有的地方又換了伯君或國君,新任君首當年也是見過大禹的。

治水亦是治世,實際上也是一個整合天下各部的過程,大禹有這個權威。是他親手將中華各部從分崩離析的邊緣重新聚合成一個整體,上一任天子重華也爲此付出了畢生的心血,使萬民皆知身在中華,並推行教化於天下。

防風氏沒有想到,大禹一聲令下,天下衆君便到齊了。按以往的情況,缺那麼十幾個甚至幾十個都很正常,派使者帶着禮物來告個罪即可;如今只缺他一個,就未免顯得太刺眼了。

這時又有屬下問道:“伯君大人,去與不去,您究竟是怎麼想的?只要您有決定,我等便上下心齊。”

防風氏冷哼一聲道:“此事何須爭議!去當然是要去的,否則不顯得我無膽!但我百越向來不願受人節制,等祭天之後我再現身,就說有事晚至,看禹又能怎樣?”

防風氏這是想通過這種方式告訴天子少管百越的閒事,以後也少來號令他這位百越之君。天子借塗山之會立威,防風氏便也顯顯威風,同時試探一下天子的態度。

在座的有不少臣屬當即無言。防風氏若自大,不想當着衆君的面、在正式儀式上拜見天子,也不是沒有辦法,辭去伯君之位不就完了嗎?像祿終那樣將伯君之位交於後人,其實還是能在幕後掌控部族的。可是他們知道防風氏的脾氣,這些話沒法說出口。

當然還有另一個辦法,那就是乾脆翻臉撕毀盟約,宣佈百越不受中華冊封。那這樣做的後果可就太嚴重了,可能會導致天子號令各部攻伐百越。

防風氏向來獨斷,他既然已做了決定,臣屬就不太好勸了,但還是有謀臣提醒道:“伯君大人,如此是否會觸怒天子,而天子便藉機會懲處您?假如真的是這樣去,須多加小心。”

防風氏仍冷笑道:“天子朝會,衆君晚至者常有,從未聽說有何處罰,禹初爲天子,又能怎樣?況且他將朝會之地選在塗山,說明小心之人是他。若在那裡對我不利,他就不怕塗山遭難、殃及天下衆君?”

防風氏確實很狂,但也沒有狂到天下無敵的程度,像伯羿那樣的高人最終也殞落了。但他很清楚,伯禹絕不敢在塗山對自己下手。因爲一旦動手不論結果如何,塗山部必將生靈塗炭,甚至連累在場的天下衆君都得遭殃。

大禹此番舉行塗山之會,下令衆君必須親自到場,防風氏心裡是很牴觸的,也隱約有些擔憂,看來這就是天子徹底整合中華各部的最後一個步驟了。而防風氏還想維持原狀,其他各部怎麼辦不關他的事,但百越之地的事情也與他人無關。

天下衆君齊至,也給防風氏提了一個醒,去還是要去的,此去就是要表明自己的態度。他也的確不怕大禹能在塗山動手,若真打起來,他就算不敵,也可脫身自保,而後果卻是對方難以承受的。

……

天子率衆君祭天已畢,衆君交還的禮圭先前已由天子重新賜下,所有的儀式也就完成了。按照大禹原先的計劃,還應由皋陶大人和盧張大人宣佈統一的教化刑律之典、曆法祭祀儀軌,會後頒行中華。然而大禹卻改變了主意沒有這麼做,便率衆君下山,此時已有人彈劾防風氏。

天子言道:“明日便派使詢問,百越部出了何等變故?”

也許防風氏已經來了呢,只是在半路上死掉了。這種事情當然不太可能發生,但無論天子做什麼決定,總要先問清楚情況。恰在這時,有人來報——百越部伯君防風氏已至。

防風氏來得還真是時候,天子正率衆君往山下走,他一個人穿過山腳下的營地往上走,看上去就像是天子率衆君來迎接他似的。站在高處大老遠就能看見他,因爲防風氏身高三丈三尺。

以防風氏的修爲,當然也可以變化身形如常人般大小,但他就是這個習慣,假如對天子行跪拜之禮,看上去也像一個大人在俯視幼兒。

防風氏左手持圭,那是天子冊封時所賜的禮圭,但此時禮圭看上去是那麼小,只用指尖捏着。他的右臂上掛着一匹展開的布,這布倒是很精美,上面有百越特有的繡花,是進貢給天子的禮物,倒也不算空手來的。

防風氏每一步都似落地生根,他走上山坡時,地面都隨之震動。他大老遠就看見天子率衆君出現在山頂、正欲向下走來,便朗聲道:“百越之主、中華伯君防風氏拜見天子!因事務纏身而來遲,望天子恕罪!”

說着話並未下拜,而是大踏步向上走去,因爲站的位置還低、離得距離還挺遠,應是打算走到近前再行禮。衆君皆變色,只有天子大禹發出一聲嘆息,眼中並無怒意,反倒顯得有些無奈。

防風氏走上山坡,忽然景物一變,天子與羣臣皆不知去向,眼前一片霧茫茫就連山頂都看不見了,有一位百丈巨人現身喝道:“汪芒,你可知罪!”

防風氏大吃一驚,拋下手中的禮圭和布匹,搖身亦化爲百丈,手持斬空刃道:“祿終!”

001 誘餌079 古爲今用上064 五氣朝元下075 見果知其因下069 崇伯鯀下031 鬼修之法與神道設教上075 後計下036 尷尬的大巫公上049 國事上025 中華之三皇五帝下081 虎皮惹的禍嗎080 癧瘴叢生下038 仙谷上080 倉頡的禮物下058 太昊留音上048 一念行妨下044 什麼人上066 常善救人上013 先人之路041 九頭相柳032 其未兆易謀下022 蠱下019 防風氏失其寶041 棄雲輦走蛟龍065 夏卓的病上030 水火下050 一個人的學宮上069 崇伯鯀上054 君子行不離輜重上020 傳承與期望下068 功成身遂上080節 外生枝下030 虎威上053 國工大人下018 遊學上029 九黎風貌下061 澤國029 無名丘054 少務的困境上075 後計下047 踏雪無痕下026 入險山上048 一念行妨下038 良將難求上004 幸會彭山上038 如此多妖下067 飛翔的豬頭三上054 侯岡歸來下070 迎天城上022 神秘的高人下066 九重天之妙069 修行之始上020 出神入化上003 機緣算盡下023 判巴原之命下060 人間煙火下002 聖人015 虛晃一劍上004 命煞之邀上073 演法下024 順勢而爲上072 瞬息之變上049 少苗之戰下025 服常上004 平黎策081 夫唯弗居下031 歸鄉情怯下039 好人下019 自取上038 良將難求下078 我聽着呢下078 萬法不沾身025 若冬涉川014 第二箭上014 你動手試試039 登孟盈下047 開戰的良機上042 着急的不是我下039 登孟盈下030 我叫太乙上052 頭一遭056 巴原九丘下045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上057 昔人已去073 白溪村的內訌下039 好人上034 此人不簡單下054 不動心下043 衆人察察下050 斷伏夔之命下035 重逢的初遇上041 各取所需下057 沇水之神下003 再無人識055 少務納諫上022 百日大成037 斬竹行動下030 虎威下071 傳承上017 天子家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