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黑店中的夜客 [爲所有打賞讀者加更一章]

其實說來,掛單猶如上門做客,主人家要幹嘛去,這客人也得跟隨,哪怕是去下地幹活,客人也得跟着去,基本都是如此的。

不過,道人的掛單,相對繁雜了一些罷了,沒有所謂的上門做客那麼簡單而已。

當然,掛單也會把時間表明的,比如是一日還是幾日,都得告訴觀宇,要不然,人家也不好準備飯食什麼的。

而鍾文來到渝州這個即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本意是想多逗留幾日的。

但昨日他來這山雲觀之時,早已被眼前的這一幕給敗壞了心情。

渝州,他是不想多待了。

鍾文計劃着今日早課結束之後,就向守山道長辭行,畢竟,昨日已是與守山道長對答過了的。

一個時辰後,早課結束。

“多謝守山道長,九首今日需乘船南下,就此別過,來日再臨渝州之時,再來打擾守山道長。”

鍾文回到自己暫住的屋內,拿着屬於自己的行禮後,向着守山道長辭行。

“九首道長客氣了,下次你再來渝州之時,貧道定當掃榻相迎。”

守山道長對鍾文還是很有好感的,畢竟,昨日的問經,可是把他給征服了的,他也想向鍾文多討教一些道法經文什麼的。

但鍾文只在山雲觀掛單一日,必然是不可能久留了。

隨後,守山道長把鍾文送出山雲觀外,眼瞧着鍾文離去。

寂寞空虛冷,在此刻,遍佈着守山道長。

“李真人好福氣啊,有如此一個好弟子。看來,我也得去尋一個好弟子來了。”

守山道長心中難過,前一個弟子的離世,使得他難過了好些年,如今,看到李道陵的弟子前來掛單,勾起了他不少的回憶來。

鍾文離開山雲觀之後,往着昨日下船的碼頭行去。

兩刻鐘後,來到碼頭的鐘文,亦是搭乘了一艘船隻,往着長江下游而去。

鍾文此行,沒有目的地,畢竟,他也只是遊歷這世界而已,多看看這眼下的唐朝是何境況,更是想看看,這古代的人文情況。

鍾文這次搭乘的船隻,相對就要比昨日所搭乘的船隻大多了,不過,同樣是人貨兩用的船隻。

畢竟,在這唐朝時期的人口,可沒有前世那麼多。可以說,與前世相之對比,人口稀少的可憐。

傍晚時分,行船來到一個碼頭停下。

船上的人也隨之下了船,就近找了家客舍住下,順便吃上些吃食。

鍾文也跟隨着衆人一起,入住到一家客舍。

兩日裡來,鍾文也僅在山雲觀中,吃了兩碗飯而已,肚子早就餓得快要鬧事了。

客舍之中,鍾向着店家要了一桶的米飯,再加上一些菜式,回到自己單獨居住的客房裡,大吃了起來。

鍾文向店家要這麼多的飯菜,着實使得店家有些不適應,看着眼前的這位道長,還有些驚詫。

鍾文回到客房吃飯,爲的就是減少不必要的麻煩,省得讓衆人看着他像是看猴一樣。

鍾文肚子確實已經餓的不行了,一回到客房內,就開始大吃了起來。

至於這客舍的飯食好不好吃,還真不好說。

對於此刻飢餓的鐘文來講,那必然是好吃的,可真要是在平常,鍾文估計會說上一句,真難吃,這是給豬吃的嗎?

吃飽肚子的鐘文,把那盛飯的木桶,以及那裝菜的木桶,丟在客房一邊,直接躺在牀榻上休息。

飢餓,是人的本性,同樣,也是鍾文最大的痛苦之處。

小的時候是因爲沒多少糧食可吃,進了觀裡之後,才得已吃飽了肚子。

而如今,兩三日下來,肚子的飢餓,再一次襲擊了他。

好在他身上有錢,要不然的話,只能去做個神棍,混碗飯吃了。

夜深,客舍附近燈火闌珊,鍾文坐在牀榻上打着坐。

客舍之內,此刻顯得異常的安靜,能聽見的,也只有那些宿住的客人打呼的聲音。

而這些打呼的聲音,根本也影響不到鍾文。

半夜時分,鍾文耳中傳來一聲異響,似是開門之聲。

不過,隨後又是傳來輕輕的腳步之聲,鍾文也沒去過多的傾聽,估計這是起夜的人。

可是,鍾文卻是不知,他所入住的客舍當中,來了兩個夜客。

這兩人,正躡手躡腳的打開了一間客戶的屋門,還時不時的搖着腦袋張望着。

此二人打開的屋門,正好是一間上房,房內住着一個行商客人。

鍾文白日裡見過這個中年行商之人,大腹翩翩,穿着也盡是綢緞,必然是個有錢的貨主。

此時,一名偏瘦的夜客,向着另外一名矮個夜客指了指屋內的一個厚重的包袱,示意那人過去抱走。

矮夜客瞧見他的同夥的手勢,隨既,輕步往着包袱方向走去。

客房中的那名中年商賈,此刻睡得正呼呼作響,根本不知道,會有夜客來臨,而且還是直奔他的包袱。

那包袱內,可是他此行所掙的一些銅錢,還有一些珠寶,攜帶在他的身上,甚是沉重。

他所帶的一位僕人,卻不與他同屋而住,而是住在客舍所提供的通鋪。

單間的客房,價格稍貴一些,通鋪也只是供給那些下里巴人居住,或者一些船工以及窮人居住。

他一個商賈,有錢有身份的,自然是不可能跟着那些窮人住通鋪了,當然,這位中年商賈也是小氣,要不然,也不會讓他的僕人去住那通鋪。

幾息之後,那兩名夜客,抱着那沉重的包袱閃身離開客戶。

二人抱着包袱,從來路的客舍窗戶爬離,而當他們弄出來的小小動靜,卻是沒有逃過鍾文的耳朵。

鍾文雖在靜心打坐,可這聲音,卻是一直沒有停下來過。

鍾文本以爲這起夜之人很是小心,輕手輕腳的,可當他聽到窗戶聲之後,感覺與着那屋門之聲有些不同,心中奇怪。

隨既,鍾文的神識釋放了出去,往着聲音來處而去。

兩名夜客,依着微亮的月光,小心翼翼的離開這間客舍,往着遠處小跑着離去。

鍾文好奇,這二人爲何如此的行徑,難道是小偷?

鍾文少有見過此類的偷竊行爲,更別說當場發現或抓住了,所以,對這一類的人員,也只是耳聞過。

而此時,神識所見的那二人離去之身影,心中也只是猜測而已,並未真正的落實這二人的身份。

鍾文不知這二人爲何會有如此的行徑,心中起疑。

隨既,神識跟了過去,緊隨着這二人往着前面遠處的一處屋子而去。

“怎麼樣?到手了嗎?”

屋子內,黑燈瞎火的,突然傳來這麼一聲。

“大黑,你也不瞧我們二人是什麼人,還有什麼東西我們摸不到的,你看。”

那偏瘦的夜客,抱着包袱遞向那叫大黑的人。語氣之中,透露出一絲的興奮來。

“好樣的,二狗,野蛋,你們二人明日就裝着無事人一樣,該幹嘛幹嘛。”

屋內叫大黑的人,接過包袱,心中暗喜,隨既向着二人叮囑一聲。

鍾文神識看着這屋內三人,不明所以。

這三人看來就是竊賊了,只是鍾文卻是不知道,他們偷的那包袱內裝有什麼,不過,依着他的猜測,估計是錢財珠寶什麼的了。

隨後,那兩位夜客離去,而那叫大黑的人,把包袱藏在屋中一個暗格內。

東西已是到手,事情也自然是結束了,那名叫大黑的,開始躺在牀榻上睡去。

鍾文的神識瞧見他已睡去,也不再久留,只要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就可以了。

不過,鍾文看着這位叫大黑的人,到像是今日白天好像見過,一時半會,鍾文還真想不起來。

隨後,鍾文也不再去想這事,靜心打起了坐來,半個時辰後,他這才躺下睡去。

第二日清晨,客舍內傳來一陣驚呼聲。

把原本還未起牀的客人們,全給鬧了起來。

而鍾文,天一亮,就已醒來,正坐在牀榻上打着坐,靜等天色再亮一些,去洗漱一番。

這一陣的驚呼,鍾文到也能猜出個八九分來,估計是那商賈丟了包袱,而鬧出來的動靜。

鍾文不喜去看這種熱鬧,但介於動靜太大,也只得起身,洗漱去了。

“天殺的啊,你們就是一家黑店,偷了我一整個包袱的珠寶,我要報官,我要報官。”

當鍾文洗漱結束後,揹着包袱,拿上隕鐵寶劍,來到廳堂,瞧見那名中年商賈正在廳堂裡大呼大喊着。

誰丟了錢財,都會心急的,更何況是這個商賈。

據鍾文昨晚所知,他丟失的那個包袱,估計有着不少的金銀珠寶。

而這位商賈說這家客舍是黑店,客舍的店家可就不同意了。

“你說誰是黑店?誰是黑店?我客舍在這裡開辦了好些年頭了,一直以來,都相安無事,你一來,就說丟了珠寶,你污我客舍,要報官,那就報吧。”

客舍店老闆是個中年的大漢,頂着一個大肚子,富態十足,一臉的兇像,大聲嚷嚷着,口水都能噴出好幾米遠了。

至於是不是黑店,在場的看客們,心中自有一杆稱。

不管有錢的客人,還是無錢的窮人,站在這裡最多也就看個熱鬧而已。

別人的事情,基本也不會去關心。

報官也好,不報官也罷,基本也不會影響他們如何。

就如鍾文此時,跟着衆人也只是一個看客罷了。

雖說鍾文是個道士,應該站出來替這位商賈申張正義,更或者站出來幫一幫。

不過,鍾文的思想,還是夾帶着前世的思想,看個熱鬧。

可這客舍的店老闆,冒似沒有想讓鍾文看熱鬧,到是把鍾文拉進這場紛爭當中。

“這位道長,你是一位仙師高人,你來評評理,我這客舍在此經營了些許年頭了,如今這位客人說我的客舍是黑店,你來幫我們評評理。”

客舍老闆瞧見廳堂中站着的這位年輕的道長,趕忙走了過來,向着鍾文行了一禮。

“仙師道長,也請你幫我評評理,我昨日與我的僕人,與你一起入住到這家客舍,我的錢財被偷,定是這家客舍所爲,仙師,請爲我做主啊。”

中年商賈更是聲淚俱下,走近鍾文,像是鍾文要是不答應給他做主的話,他非得跪下來不可。

原本只是想看個熱鬧的鐘文,卻是忘了,他身穿道服,是一名道士。

他在別人眼中,那可是屬於高人,更是可以主張正義,剷出惡事的高人。

好吧,鍾文感覺自己被這場紛爭捲入了進去,不評理是不行了,熱鬧也看不成了。

“這位商賈昨日到也確實與我同時下的船,揹着一個沉重的包袱,想來帶着不少的金銀珠寶。”

“入住到你這家客舍,依理來講,錢財丟失,雖屬個人事情,但客舍卻是也有責任的,畢竟,這錢財是在你家的客舍所丟,你自然也有責幫他尋回纔是。”

鍾文向着兩方人員開始說道,兩方也不得罪,也好儘快讓這位客舍的老闆找到解決的辦法。

當然,鍾文更是想脫身罷了,他還要趕路的,雖然耽擱一些時間到也無妨,但鍾文卻是不願捲入其中,誰知道這裡面有什麼道道呢。

“道長說所言甚是,可這位客人也並未把貴重物品交於我客舍保管啊,就算是丟了,誰又知道是不是他說的假話,來訛我的錢財呢?”

客舍老闆雖同意鍾文所說的話,但他也有着他的想法。

“我的錢財就是在你店內丟失的,我家僕人最是清楚,包袱裡裝着的都是珠寶,你這客舍絕對是家黑店,要是不給我尋回來,我就報官。”

中年商賈聽出了鍾文的話中意思,就是兩不相幫,斜眼看了看鐘文,不再對鍾文抱有想法了。

隨既,兩方人員又是開始爭吵了起來,都快鬧到要動手的情景了。

鍾文往後退了幾步,冷眼瞧着雙方。

說實話,鍾文要不是因爲身份的問題,他都懶得插手這樣的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來得輕快。

可就當鍾文退後幾步之後,客舍的竈房門口,一個身影印入鍾文眼睛。

“原來如此,看來,這家客舍還真有些問題了。”

鍾文當看到這個竈房門口處的身影之後,心中這才確定,昨日夜間所見到的那個人是誰了。

沒錯,這個身影就是昨夜那兩個夜客所稱之爲大黑的人。

鍾文昨夜還在想着,這人好像在哪見過,不過當時也沒太去細想,直到剛纔,他才確認了這個人。

那叫大黑的人,站在竈房門口處,冷笑的看着大堂中的這副熱鬧。

他卻是不知道,鍾文早已是知道了他們的行徑。

至於這位叫大黑之人,是否與這客舍的店家有關係,更或者說這家客舍是不是黑店,暫時也沒表現出什麼來。

就算是這家客舍是黑店,對鍾文又沒啥影響,最多就看個熱鬧罷了,然道報了官之後,還能把他們都給丟進大牢不成嗎?

這話雖然鍾文沒猜對,但也差不離。

大堂中的兩方人員還在那兒爭吵着,隨着那位商賈激動之情,還真就報了官。

雖說此地是碼頭,離着縣城還有些距離,但就近的里正,以及衙門所屬的役夫,同樣可以承接這類治安紛爭的案子。

這不,這位商賈,直接向了這些人員報了案,把此事鬧得更大了些了,以此來找回他所丟失的金銀珠寶。

第七十三章 我哥很厲害的第五百二十二章 加派人手往西去第一百七十七章 離開第七百五十五章 初到洛陽顯難堪第五百五十四章 千里尋找終未果第七百二十四章 冷眼不語看跳蚤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見好人卡第八百二十六章    長安消息鍾文穩第五百九十一章 五人派往龍泉村第三百四十章 獨自奔襲探太宗第四百八十一章 掠陣一旁知底細第六百四十章 聯手比鬥急出手第一百七十三章 當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返回利州發二火第一百九十三章 道長收我爲徒吧第三百五十五章 親事之女嬌羞怯第七百六十四章 初至長安墨離驚第三百六十二章 初見之後親如姐第九百三十一章   言蛟不合火器現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族衝突刺史現第八百八十三章   百家樓動術門隱第七十六章 李道陵的想法第二百六十五章 鍾文心急陳豐下落第六百二十二章 見石銀山高手現第三百九十七章 崔盧二人半殘死第六百一十二章 寶槍初成現龍吟第五百八十六章 島國紋銀多如毛第六百三十六章 舒明求和言割地第五百三十七章 守將李靖話西域第三百一十章 長安震動傳密旨第二百一十章 一劍飛雪第五百二十五章 冷箭三出鍾大傷第七百一十七章 長安之局有一路第四百零一章 無功而返探太虛第五百四十四章 劍氣所出康帝驚第九百三十章    夜聞火蛟闖術門第四百七十九章 半夜捉人閻王現第四百八十九章 閉府回鄉言辭別第六百七十七章 朱果之效步武道第八百六十四章   天地二荒到太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送女子回家第三百六十五章 心有不甘難拒絕第八百九十五章   返回龍泉育種子第八百四十一章   知原知因龍玉離第九百三十二章   鍾文退走心惦記第三百四十九章 終南三門僅餘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忍 [再次求票]第三百四十章 獨自奔襲探太宗第四百六十章 心悸北山見石屋第三百八十章 使君問斬向鍾文第八十五章 未來的劍術大師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荒開戰奪秘藥第六十一章 師門典籍第四百七十七章 告狀成功要徹查第八百四十一章   知原知因龍玉離第六百八十六章 無飯無粥自其食第一百六十四章 殺上門去第七百七十二章 三女相見眼分紅第一百二十四章 家第四百四十三章 順勢而爲幫一把第五百六十九章 逼問道法話生死第九百零二章   得玉出手助毛仁第一百一十三章 有肉吃了第四百零二章 先天之上一招飛第六百六十四章 驚天大事馮盎怒第八百八十二章   過目不忘百事通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劍而出鎮三門第二百五十章 大亂第八百五十四章   墨離再度離墨門第七十七章 李道陵的想法(2)第一百三十一章 戰第二百九十八章 任竹初至長安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事了離去第六百五十一章 慌張辭別鍾文送第一百九十四章 送女子回家第九百二十五章   尋寶途中遇玄奘第七百一十七章 長安之局有一路第四百六十四章 以禮相待話術門第九百三十章    夜聞火蛟闖術門第九百二十章    突來傳聞天荒址第七百五十三章 墨離半路緊跟隨第五百八十章 跪三罰九大賠禮第五百八十五章 一語破的驚扶桑第一百零三章 師徒夜話 [有票求票,沒票打賞,嘿嘿]第三百零四章 官家小子戲小花第八百五十六章   消息聚來指太一第二百一十章 一劍飛雪第七百二十章 聞事不急公子澗第五百九十六章 認祖歸宗喜開顏第八十八章 走火入魔?第三百九十四章 指派金水查事端第二百二十六章 李世民的想法第一百一十六章 初識唐朝城鎮第四百八十章 人無完人半夜鬥第七十六章 李道陵的想法第一百三十一章 戰第六章 龍泉觀第八百一十一章 清晨漸醒驚尖叫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官上任頭把火第一百七十九章 此匪非彼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