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多年結果

“哥哥,自來都是小懲大誡,怎地這會子,一股腦兒都把這些個青皮無賴都發配了出去?”

“甚麼叫發配!這叫改造!”

不等張德回答,“忠義社”自有人跳出來吆喝,環視四周嚷嚷起來,“此去西域河中,一番改造,自讓彼等改過自新。留在武漢,還要管飯呢。”

起先問話的人還要再說,旁邊卻有人扯了扯他的衣袖,然後小聲道:“老弟,河中缺人呢。”

一個激靈,這問話的一副若有所思,正色道:“言之有理,聖人有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後面的都是廢話,就沒細說,大家都懂。

老張也是樂得清靜,笑呵呵地看着一衆“兄弟”表演,好一會兒,他喝着涼茶才敲了敲桌子。

“也不要全部發配,主抓外來戶,留幾個本地哥兒,只要不是姦淫擄掠欺男霸女,小偷小摸就在本地服個勞役即可。待將來又起事體,再拿他們做個文章,不拘是發配河中還是扶桑,總能讓治下百姓拍手稱快。”

執政的基本套路,這些擦屁股紙擦鞋墊,本來就是用完了就扔。有活力社會團體難不成還能受廣大人民羣衆的歡迎?從重從嚴,蒼頭黔首隻有連連叫好的。

揚子江兩岸的幫會規模極大,因爲“共燒一炷香”的江湖已經形成,圍繞着“鐵杖廟”“麥公祠”,“好兄弟,講義氣”已然成爲一種江湖的“價值觀”。又因爲在“鐵杖廟”附近生存的行業,大多都是物流運輸或者民間黃、賭,這就使得全新的幫會組織,大多都是以這個行業爲載體在繁衍。

比如張德現在要下手的“短衫幫”,他們除了裹挾中低收入家庭的青少年之外,早先都是以“苦力幫”的形式存在。武漢本地的苦力,大多都是來自附近州縣,比如黃州比如洪州豫寧縣。

鄉黨爲基礎,行業爲載體,爲了爭奪“市場”“業務”,衝突不斷升級,從個人上升到團體,最終刺激着新式幫會的誕生。

而爲了保持幫會的戰鬥力,就必須要有統一的“價值觀”,於是圍繞着“鐵杖廟”,由麥鐵杖這個神仙作證,大家一起“講義氣”,自然能夠“同仇敵愾”。

只是對江漢觀察使府來說,這些有活力社會團體不管多麼活躍,面對國家暴力機關,其戰鬥力連五都沒有。

之所以在幫會爭鬥的過程中有點放任的意思,也是爲了行業在激烈鬥爭之後,能夠趨於平靜。

最重要的一點,因爲激烈的爭鬥,哪怕是勝利者,也是一屁股債的屎,將來借這種貨色人頭一用,根本不需要胡亂找藉口。

私鬥從來是有罪的,至於其它教唆、聚賭等等,武漢都懶得列舉。你私鬥就是要打破武漢本地的經濟環境,就是妨礙武漢本地權貴愉快地撈錢,這就是罪不可恕,這就是罪該萬死。

哪怕養着一個兩個有活力社會團體的權貴,在面對官方要搞這些青皮流氓的時候,也不會有半點香火情。

錦衣玉食之輩,跟一介青皮有什麼香火可以談的?

當年推動“鐵杖廟”“麥公祠”的建設,十幾二十年的運營,“品牌”的效果已經出來。給民間一個“價值觀”,一個“信仰”,既能轉移矛盾,關鍵時候還能殺豬過年,可以說“利潤”驚人。

這些年朝廷偷偷摸摸給某些地方的“鐵杖廟”“麥公祠”弄個官方牌樓,那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秋冬之前從武漢倒騰點人力前往西域、河中,本就是既定計劃,只是這些個有活力社會團體正好撞上了槍口,算他們倒黴吧。

並非沒有青少年的家庭託關係前來疏通,乃至也有當街叫罵甚至喊冤的,但觀察使府執行這項事情的時候,並非只是官方在推動,那些因爲治安事件影響生意的武漢新貴,以及想要在河中、西域分一杯羹的帝國貴公子們,也是要出來喊兩聲的。

至於輿論上更不必多說,哪怕是千里之外的《揚子晚報》,也配合着江漢觀察使府的嗓門。

可以說上至朝廷下到江湖,形成的輿論聲浪,就是要“從重從嚴”,這本就是地方百姓的個人心聲以及需要。畢竟,朝廷大政太遠,而青皮無賴,很有可能夜裡來砸他們家的窗戶……

一塊玻璃好多錢的。

“忠義社”關起門來開會,還有比較狠辣極端的,想要直接把這些發配出去的青少年都去處武漢諸州縣戶籍,然後和敦煌宮交接,把他們全部盡數落籍崑崙川或者河中。

只是這樣的操作實在是太毒,搞不好真會引發一波大規模刺殺,這才作罷。

究其原因,一旦把戶籍改遷,按照西域、河中的現行體制,一旦有什麼戰事,抽丁抽的就是當地在籍壯丁。

那末問題來了,整個環崑崙川還有蔥嶺附近,哪個月不打仗?

每個月都有探險隊死在野地,每個月都有跟野人部落發生衝突然後陣亡的,每個月都有被河中地區諸國遺族刺殺身亡的。

這是一個高危高風險地區,對武漢這些江湖上小打小鬧吆五喝六的青少年來說,就是個吃人的黑洞。

饒是見多識廣的老江湖,一個不小心,大概吃酒的時候,都會被十來歲的陪酒胡姬一刀割了脖子。

所以不難想象,一旦真的除籍之後重新落籍崑崙川或者河中,這些倒黴蛋的家長們會何等的激動。

過猶不及,孫伏伽除了研究刑名律令,還研究人情。這光景也是他出手阻擾了這種極端做法,不過孫師兄在河中某些行當,也是有些股份的,就他老婆那滿屋子的包包大衣,靠那點死工資,混個屁啊。

轉手孫狀元就給獻了個計策,既然不能直接抽丁,可以弄個合同工嘛。不但可以弄成合同工,還能搞“減刑”政策,怎麼減刑,就看合同執行的效率高低。

一翻手,不但名聲好聽,還不得罪武漢的“老鄉”,可從結果上來說,實際並沒有任何區別。

第十章 提督第二十九章 見一面第八十九章 直言第九十六章 微小工作第四十三章 皇帝是不同的第三十六章 雛形第七十九章 老國公尋歡又作樂第五十幾章 一窩能生十幾個第六十五章 後續第三章 千里駒第七十幾章 生命第七十二章 捉婿第七十三章 歪風邪氣第七十五章 因人而興第五十八章 理解錯誤(遲來的一更)第八十章 雞肋第八十六章 略有不同第十五章 念蒼生第五十九章 沙悟敬第七十五章 保護費第六十七章 怎麼看第八十章 借風第二十七章 狐朋狗友第三十幾章 怪癖第二十三章 一年第七十二章 留沔州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二十六章 鐵路第八章 拿下(我只是想要點票)第十三章 無道第五章 人事流動第三十五章 角度刁鑽第三十八章 有的忙第四十幾章 人品第六十五章 從未見過第七章 予其誓第四十六章 饕餮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門生意第九十三章 神采第七十三章 憑本事吃飯第三十九章 萬里海角第二十四章 定胡碑(第二更)第七十幾章 他不能死第八十六章 繼續尋思第二十章 怠慢第十九章 反轉第三十二章 改變第四十一章 時代變化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九十三章 人瑞之斷第二十二章 躁動的鬧劇第四十四章 義務教育第七十四章 踏浪而行第八十九章 上面有人(第三更)第十三章 暴打第九十八章 不平衡第五十一章 矛盾之下第八十一章 挑戰第七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第二十八章 當年朱雀街第七十八章 取名第三十八章 最後一斷第四十七章 複雜的意識第五十九章 閒雲野鶴第七十六章 目瞪狗呆第九十一章 太年輕第五十一章 初具規模的市場第二十九章 捷報第八十二章 學業霸業第九十七章 趕巧第八十一章 挑戰第八十六章 鐵面方能無私第八十章 冬季第八十七章 校址校長第八十一章 興許是大智慧第十七章 辣眼睛第二十二章 勤奮做事第八十六章 刺蛇和飛龍第二十三章 走私品第五十六章 老規矩(第一更)第二十二章 肉糜第九十一章 馬車問答(二更)第二十七章 思路廣第七十五章 生態鏈第五十二章 龍門客棧第六十九章 善意的坑第七十五章 找不到破綻第八章 金子第一章 拜佛第二十七章 資本第四十一章 孰爲南都第五十三章 知己第七十章 你大爺第八章 接風第四十六章 嚐鮮第八十章 農墾局第九十七章 不得不發第八十章 想開點第九章 和藹可親的狼人第九十三章 秋收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