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響應號召

京城新舊權貴對安平是相當歡迎的,至於李芷兒在皇家內部有什麼勾當有什麼齟齬,他們是半點想法都沒有,連看熱鬧的心思都欠奉。

實在是內廷和外朝已經有了決議,準備在“東瀛州”修建“寧波宮”,兵部最少到年底就要投資七十萬貫,年底也就幾個月時間,這筆錢是摳搜出來的。

但七十萬貫並不夠,因爲按照國朝體制,但凡設置了“宮”,那就是一個超級單位。更何況還是太子的行宮所在,更是東海道大行臺的衙署。

加上本身就有朝鮮道行軍總管府的府兵在,“東瀛州”要新增軍府,這筆錢就是聽個響。

國內七十萬貫確實是七十萬貫,但在“東瀛州”,七十萬貫最多就相當於國內的一半,可能還不到點。

“扶桑地”支付工資可以用銀元啊,銀元多得要死,可用不了又有什麼用?一應物資短缺,連吃口好肉都要從朝鮮道調撥。朝鮮道的優級物資還是從遼州、滄州、登州、萊州運過來的,價錢自然擡得極高。

局部地區通貨膨脹這個概念唐朝人有,局部地區通貨緊縮這個概念,唐朝人也有。

所以說兵部投資七十萬貫在“東瀛州”,朝中大佬不會真個當七十萬貫來說,而是用硬通貨。

比如說鋼鐵、水泥、人工、絲綢、日用品等等,反正不是什麼挖出來的銀錠子。

前幾年唐軍用兵朝鮮道的時候,“扶桑地”走私最高的東西是什麼呢?

開元通寶。

其次纔是絲綢、漆器、陶瓷等等高價值商品。

“扶桑地”的人也不傻啊,白銀黃金固然是“多”,可一箇中小貴族一個月吃白米飯就要用一枚金片可還行?

開元通寶成爲“扶桑地”的一般等價物,是有現實原因的。

好在現在屬於戰時體制,物資管制之下,倒也容易處理得多。

不過除了兵部頭疼之外,將作監、內府、都水監、工部都要頭疼,建設“寧波宮”可不是朝廷一道公文就算完了的,嘴皮子上下一碰很容易,但要想把“寧波宮”建起來,還要按照中國體制的規模,組織稍微差一點,就是死路一條。

這時候,如果沒有強力助手,根本難以操作。

似王萬歲、單道真等等東海“土著”,讓他們搞事可以,讓他們殺人放火受招安也可以,讓他們搞建設,最多開闢個碼頭就了不得了。

所以朝廷公議之後,要緊聯絡幫手的七部官僚們,首先找的是杜構,但杜構是不夠的。於是就有人說,江陰老闆娘手眼通天鎮壓東海,可以找她啊。

有些官僚並不知道江陰老闆娘是誰,一打聽,才嚇出一身冷汗。

這事兒就不能外朝官僚去接觸,事情捅到內府,康德知道之後,也沒有去打擾二聖,而是拜訪了幾個國公,讓他們出頭牽線搭橋。

並非什麼事情國公們都會出馬的,沒好處的事情,誰幹?

侯君集屁顛屁顛都冒出來,就是因爲有好處啊。

“寧波宮”工期最少三年,而且三年之後未必能完工。比照平壤宮、敦煌宮的規模,最少還要佈置兩個軍府,加上地方州縣,僅官帽子就是三百多頂。流外官更是不知道有多少,至於開礦、修路、開發港口、興辦學堂……這一系列套路下來,又是一個十年之功。

過手倭奴的頂級權貴並不在少數,奴隸貿易每年的利潤都極高,尤其是在東海南海開發莊園、鹽業、漁業、養殖業,就是純粹的堆砌勞動工時,光靠國內的丁口數量,那是捉襟見肘。

兵部今年爲了朝鮮道,一口在黑水靺鞨開了兩條道,每條道十幾二十個驛站據點。每個驛站據點都可以讓探險隊、冒險隊、狩獵隊使用,總投入資金也有小十萬貫,僱傭的大室韋、蒙兀室韋嚮導數量也有七八百。

其中爲了開發荒地、沼澤地,抽丁大室韋三千五百,抽丁黑水靺鞨大小部族一百共計兩千五百。

讓蠻子們去種地是難爲他們,好在新式的輪式重犁已經很成熟,八牛犁在中國運營有些困難,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就是隨便造。

只種一季,扣除給各部用糧食抵扣的“工錢”,糧食還能通過鯨海出口到“扶桑地”,這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這筆錢兵部掏得心甘情願,只是想要進一步開發東北,那就困難重重了。

政治地位太低,環境太惡劣,沒有大佬帶動的情況下,也就是到此爲止。

但現在太子爲“東海道大行臺尚書令”,那就不一樣了,從倭地搞人,多了不敢說,混個萬把人肯定是沒問題的。

而且走程序也容易,合法合理不說,可能還花錢比較少。

以物易物嘛,糧食換白銀,糧食換黃金,糧食換海鮮,糧食換倭奴……

於是乎,兵部的官僚們,就屁顛屁顛地求到了侯君集,求到了張公謹,求到了秦瓊,求到了尉遲恭……總之,十幾個大將軍一個沒落下。

好處肯定也沒少承諾,總而言之言而總之,老領導,還請多多關照。

對幾個老牌軍頭來說,以前想要出去撈錢,那是真不容易,得頂着老闆的猜忌,用非常誇張的方式去撈。

比如尉遲恭,那是把命都豁出去的,逼着李淵下臺,這才換來了李元吉的全部身家。

可這事兒能再幹第二回嗎?

比如張公謹,這十多年就是一條老鹹魚,當然作爲老鹹魚,他是帥到驚動天可汗,可這年頭……帥不能當飯吃啊,娶錯了老婆的悲哀就在這裡。

再像秦瓊,以前每年感覺自己都不行了要死,可要死要死都挺了好些年,還能戳死一頭大公牛,兒子又長大了,還送到了張德那裡,那肯定要尋思着留點遺產不是?

這光怪陸離的世界之中,誰還腦子抽了做聖賢?孔穎達都成孔總理了,官位品級上比他們都高!

於是乎,康德一通牽線搭橋,這事兒就定了下來,關鍵還得看安平長公主殿下這個江陰老闆娘的臉色。

張公謹、秦瓊其實都還好,憑他們的面子,虧了誰都不可能虧了他們,實在不行在山東開個水泥廠,然後一條船一條船地往“東瀛州”運,兵部還能說我不要水泥,我要夯土我要雞蛋清……這不是找抽麼。

趁着蘇定方做壽,一窩時刻準備着分贓的老中青王八蛋們,都眼巴巴地盼着安平長公主殿下趕緊表個態,他們也好隨時跟着吆喝兩聲。

於是乎,在一通恭賀定方公長命百歲越活越年輕越活越勇猛的熱鬧聲音中,安平長公主殿下也趁着高興,宣佈了一個全場死寂的決定。

江陰老闆娘承諾響應國家號召,要跟隨帝國皇太子的堅實步伐,要大搞東海道大開發,準備前往“東瀛州”進行投資。

一期投入總資金……五百萬貫!

安平長公主殿下態度很和藹,一羣國公老爺們的心情很激盪,那些個坐得不算靠前的老牌貴族大佬們則是目瞪口呆。

好些個手中的酒杯都灑了,其中就有溫二公子溫挺,他神叨叨地扭頭對旁邊的朋友鄭重說道:“其實老夫也有一樁喜事,小女七娘子已經懷有身孕。”

“恭喜恭喜……”

“好說好說……”

第九章 櫻桃第三十七章 天命難破第九十二章 信息反饋第四十八章 陰差陽錯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四十三章 喜事第九十五章 懷德節第八章 今時溫二第七十六章 馬蹄聲來第九十九章 摸底第五十二人 詩人第九十章 壯志第十四章 忙碌的狗第十章 進一步第四十七章 現實需要第八十九章 六旬老漢功夫好第十九章 冷靜一下第九十一章 共同認知第五十五章 久候的機會第十七章 來打仗的兵部尚書第六十七章 貨幣變化第七十八章 屁股第四十六章 娶對老婆第四十七章 種什麼第六十三章 雙壁才女第五十九章 狗局第九章 道生一第四十九章 正經事要緊第九十八章 講究第十六章 心靈港灣第九十七章 粗鄙老漢第六十四章 真誠拜訪第六十七章 怎麼看第九十一章 夜行第二十章 問程老三借錢第五十一章 此物有玄奇(第一更)第五十一章 無豚不成家第六十八章 鑽營之道第七十六章 質變第九十五章 觀滄海第二十三章 那軌跡第三十四章 新部門第九十三章 愛的距離第八十九章 殘暴第七十五章 另類孤臣第四十七章 封建和建設第八十八章 難論輸贏第四十四章 祥瑞中的祥瑞第九十九章 聖裁第七十二章 蕭二公子第九十一章 發動第三十六章 利益交換第六十六章 進步第四十八章 要有誠意(推薦票)第八十五章 虎豹豺狼第四十三章 和平保證第八十四章 跟我學作詩第八十七章 求人辦事第八十三章 老馬識途第八十四章 消耗民力第四十六章 教育大鱷第一章 拜佛第二十章 不能比第六十四章 個人優勢第九十五章 摩訶耶那提婆奴手札第五十三章 你來追我呀(第一更)第二十六章 鐵路第七十六章 目瞪狗呆第七十章 非一日之功第六章 癡女第七十四章 土王不土第三十四章 有價無市香辛料第三章 羣策羣力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六十四章 現狀第二章 王孝通第五章 遺留第四十八章 陰差陽錯第六十六章 南行之利第四十三章 隨便收徒第九十六章 隨口一說第九十八章 講究第九十四章 在川上第九章 抓不住第十五章 運氣第四十二章 五斗米太少第二十一章 殺第七十三章 時機第六十四章 方向第三章 灑脫第八十九章 給人撐腰第十五章 以李爲禮第三十二章 自立第七章 至漢水第五十二章 設計定型第六十七章 老幹部(第四更)第四十四章 祥瑞中的祥瑞第八十五章 螃蟹相第六十六章 技術強第五十六章 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