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大清洗

襄陽。

時隔半年多,又回到了襄陽。李直接回家居住,家裡還是那個老樣子,留下來看家的老門子和一些年紀大的老僕和婆子們,都歡天喜地的迎接李回家。

李思行在江夏縱兵劫掠,在襄陽倒還算老實。加之他剛入襄陽沒多久,李率軍就到了,他馬上投降,襄陽還算是保存完好。

“前些日子,有兵過來幾趟,倒沒敢亂來。”老僕向李稟報,李府一切安好。因爲漢京動亂之前,柯青就把家眷從漢京送去了武當山,李淵沒抓到李家家眷做人質。後來又試圖封王拉攏李,倒也就沒動李的產業。

等李洪州大破劉政會後,李漢京的產業被李淵查封了,但襄陽這邊他來的快,還沒動。

其實錢財都是小事,家人沒有事就好。

“主母和小郎君他們什麼時候回來?”

老僕張羅着買了頭雞鴨魚肉等許多菜回來,設宴歡迎李。還特意從城外李家莊子里拉來頭老黃牛宰殺了,因爲貞觀這幾年與突厥、吐谷渾、契丹等貿易順暢,大量牲畜輸入中原。

不但戰馬不缺,耕牛挽馬也一樣不缺,甚至還有許多牛直接就是運到各地屠宰吃肉的。朝廷也放寬了對耕牛宰殺的控制,一般報備一下就行。

“她們現在洪州的廬山,我已經派人去接他們回來了,正好回來過年。”

耕田的老黃牛,其實比小牛肉更好吃。雖然肉老些,但更甜,加上牛肝牛肚等做一道牛八鮮,真正的鮮甜無比。

李本來是打算讓十三娘他們去登州住段時間,但崔鶯鶯掛念着家裡。

這一次的動亂,李的損失其實不小。不說因爲動亂導致漢京襄陽洛陽太原揚州洪州等這些重要的大池裡李記產業的巨大損失,而且因爲戰亂,也使得整個工商業都停滯不前,甚至倒退了。

好在李家也是家大業大,這點損失還是承受的起的。崔鶯鶯鄭紅線趙四娘等一羣女人,心疼的要死。

李卻覺得經此次動亂之後,新法肯定再無阻礙,李家的產業前景廣闊。

在襄陽呆了幾天,崔鶯鶯她們還沒到,倒是王承恩帶着他的三軍人馬到達了。

領着六萬大軍在襄陽城東碼頭上岸,王承恩也有種意氣風的感覺。以往只是跟在皇帝身邊,做一個內侍而已,侍奉皇帝起居,還真感受不到這種統領千軍萬馬的味道。

不過王承恩還算是比較聰明的人,到了襄陽後,沒直接帶人進襄陽城。

他先把三個軍駐營在城外,然後自己帶着軍官們入城見李。

“越王真是了得,又一次兵不血刃,不戰而奪襄陽重鎮。”

此時襄陽李手裡倒也是兵馬不少。

他本來帶着八千人來,船上還有兩千,算來就是一萬人馬。揚州不攻而下,洪州的那場水戰也幾乎沒有傷亡。從登州出時是一萬人,到了襄陽還是這麼多。

而李思行率萬餘人馬投降,接之前來增援的光祿卿劉世龍率領的兩萬人歸降。

李麾下也有四萬餘。

本來按李的意思,那三萬降兵,其實沒幾個真正的兵,他是打算訓番話然後給路費遣送回鄉的。但有王承恩之前洪州整軍在前,李也就把人留下了。

雖然這些人純粹就是浪費口糧,但換個角度想,這些人畢竟參與過太上皇的復辟,若是直接放回家去,弄不好到時還要被地方上的有些傢伙利用,或者是爲亂鄉里。

留在這裡,起碼還能管一管。一來壯聲勢,二來等到時局平靖之後再放回去,也不易生亂。

王承恩似乎現在帶兵上癮。

一見李,先提出把襄陽的降兵也整合起來。

王承恩本打算編兩軍,不過李卻要淮軍獨立一軍,那些烏合加進來不但提升不了戰鬥力,還只會拖累。因此最後襄陽的兵編成了三個軍。

李的淮軍一萬人獨成一軍,另外三萬人編爲兩軍,每軍一萬五。

於是乎,王承恩這個觀軍容使,也就觀着十萬人的軍容了。

“越王,對襄陽城裡的附逆者,必須先清除。”

王承恩向李提出清洗襄陽。

“這是陛下的意思?”李問。

書房裡只有兩個人,王承恩很爽快的承認。“這一次,太上皇復辟,參與附逆者之多,讓陛下都震驚萬餘,也驚怒不已。我臨來時,陛下交待,那於那些附逆者,永不寬恕,絕不憐憫。”

李沉默。

他其實心裡比較反對搞大清洗,適當的殺雞儆是要,但如果成了全面清洗,這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大唐本來經此動亂,大好局面就嚴重受損,元氣大傷。如果再來一次大清洗,那更會傷筋動骨。

那些人確實是該死,但殺人永遠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殺光反對者,那只是理想的狀態,現實裡,真正能這樣做,做成功的極少。就好比王朝末世,梟雄造反。爲什麼好多農民軍不能成功,最後往往是那些豪強貴族們奪取天下呢?

因爲好多農民軍目光不夠長遠,只知道一味的燒殺搶掠,甚至都不懂得要團結,他們對那些勳戚官僚士族地主只是一味的殺搶,而這樣做,往往導致了他們的失敗。

隋末李淵爲何成功?

因爲李淵能團結各方勢力,不管有沒有分歧,先想辦法拉到一起來再說。

李世民不能因爲許多士族地主反對他,就把他們都殺了。

當年玄武門之變後,若是他來一場大清洗,只怕天下早亂了。但反過來說,如今這場動亂,在李世民看來,正是因爲他當年太手軟的後患。、

現在這位皇帝已經決定強硬了。

李本來應當上書反對,勸說皇帝那是不對的。但最後,李卻什麼也不打算說。眼下這個時候,他說什麼皇帝都不一定聽的進去,尤其是他的話,皇帝更可能聽不進去。

“既然王公公奉有皇帝旨意,那麼王公公放手去做好了,某定奉旨協從。”李最後道。

第380章 帶兵入京第952章第861章 燕雲節度使第1431章 溫柔鄉第627章 劊子手第1461章 哈里發第1554章 弄個天竺王噹噹第37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1127章 分一杯羹第745章 九等戶稅第197章 洗馬的官第1479章 戰列線第277章 拿着雞毛當令箭第892章 押上來第963章 李鬼遇上李逵第1122章 魚龍白服第1449章 忘本第377章 太子,先下手爲強啊!第286章 栽桑種茶第376章 唐吐青海條約第733章 幹他媽的長孫無忌第1370章 兩敗俱傷第538章 行行出狀元第717章 喜事連連第1463章 美國第890章 七進七出第1333章 廢君者第1395章 立誓第1471章 剪羊毛第933章第1068章 安西四鎮第1522章 義結金蘭第1213章 武裝起來第950章 萬世基業第1153章 二十年之後第737章 太子監國,李超輔政第556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892章 押上來第八十八章 初次遇見第436章 鄭表妹第853章 造李超的反第1455章 寵幸第1332章 疑神疑鬼第1278章 兩個太子妃第1443章 飛騎第1301章 私奔第1530章 中華幸甚第750章 上將第1337章 殺無赦第六十三章 成了第1207章 玄奘、戒日第1362章 懶王第1134章 晉王李治第1373章 這也是個腦殘第510章 大帥開課了第十一章 三間九屋第531章 惡僧第623章 懲罰第953章 感謝木屋古鐘萬賞!第134章 小將軍第825章 小女王第499章 皇后惱怒第418章 鋌而走險第874章 無敵第1074章 寶地第1210章 玉米第五十五章 猴兒酒第十五章 開始動手第1368章 憑你也配稱天皇第96章第659章 李閻王又回來了第818章 太子取經第1105章 既得隴復望蜀第1174章 大唐、羅馬邊界協議第988章 私軍第952章第一百一十六章 午後第266章 開張吃三年第1206章 天佑大唐第572章 我李超失職了第463章 你跑什麼第1007章 淮軍第1364章 唐騎踏破第1549章 皇太孫張大鵬第448章 龍武--賞你三百宮女第346章 正三品、開中第559章 實在喝不下了第1484章 聖天子第348章 不過又是一個李密第1445章 天網第556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661章 李靖李績的突然出手第1065章 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真第178章 場面失控第四十九章 我不去河北第248章 三個女人都失眠第1127章 分一杯羹第703章 李超的種子第1079章 房玄齡第703章 李超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