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4章 趁虛而入

不得不說,倭人模仿能力還是非常強的。

本來倭國在二百餘年前,還是諸島割據時代,後來和國統一諸島,建立大和國。但大和國的政權,其實一直都是在公卿的手裡,天皇基本上都只是個擺設。

而他們的社會制度,則是一個奴隸主貴族私有部民的制度,這種制度其實非常落後。

奴隸主貴族階層直接霸佔着大片的優質土地,把平民變成自己的私有部民。

大和國分爲貴族、平民、部民三個階層,部民其實就是奴隸,是被大和國征服諸國的過程裡,俘虜的人口。

這些部民被貴族階層奴役,又按分工編成不同的部。比如負弓矢以充警衛的是韌負部。

提供陶製品的土師部、陶部。

充任宮延雜務的膳部、豚養部、馬飼部、鍛冶部、弓削部。

在屯倉、田莊中耕作的田部、部曲。

地方上提供水產的海部、看守山林的山部。

由外來僑民中的有知識者編成的史部、藏部等。

其中以在皇室直轄領地中勞作的田部和在貴族的田莊中從事生產的部曲數量最大,田部民又包括三種類型:將移民和被征服者直接編成田部;保留原有的農村公社的形式,採取向公社成員徵收年貢形式進行剝削的田部;由地方貴族所獻的私有奴隸部曲──徭丁編成的田部。

部曲則往往以其所屬貴族的氏姓作爲部名,如大仲部、蘇我部等。

部民組織一般由下級氏族貴族統帥,稱爲伴造,職位可以世襲。有的貴族與部民並無血緣關係,但也自稱氏上,將部民作爲氏人。對於外來的部民,往往保留其原有的內部結構,由其原首領任伴造,部民中有的爲天皇或皇族私有,分別名之爲名代和子代。

在早期,這種制度倒也有積極的一面,促進了社會發展。

但到了如今,這種制度也變了樣。

奴隸主貴族們直接霸佔了最優良的田地,把平民也變成了自己的私民部民,土地兼併,甚至豪族之間的征戰,也讓社會十分動亂。

朝中掌權的蘇我氏也意識到鄰居大唐的先進制度,在不少曾經出使和留學大唐的倭人勸說下,他決定仿大唐制度,改革倭國,想要確立中央集權制度。

蘇我氏的革新,其實力度相當大,堪比大唐的貞觀新政。

蘇我氏的改革包括改年號、遷新都,向全國宣佈改新詔書。

將都城遷到最繁華的貿易港難波,宣佈土地和人民都歸國家所有,所有部民成爲公民。

並且仿大唐的均田制,推行班田制。每六年按照人口數班給分田,具體爲男子三畝,女子爲二畝,奴隸一畝,這些地死後要歸還國家。

在中央,他確立中央集權制度,仿大唐設立中央和地方機構以及各種官職。

具體的就是中央設神官、太政官兩大機構,太政官下轄八部省。太政長官爲太政大臣。

地方上行政機構則設五畿七道,各地設國,國下爲郡,郡下爲裡。

廢除官位的世襲制,並實行徵兵制。

改革力度之大,讓得到消息的張超都爲之驚歎。

這是直接廢除奴隸制,並全面實行中央集權了。

中央二官八道一臺五府制,地方則是五畿七道郡國裡制,土地制度則推行班田制,又實行全國徵兵制。

不過張超始終覺得,這些倭人步子邁太大了,這樣會扯到蛋的。

說句最簡單的,眼下的倭國內,朝中自然是蘇我氏當政,這也是倭國的傳統,公卿掌權,而地方上則是貴族和豪強們掌權。

不說別的,僅僅是部民,就佔有整個倭國一半以上的人口。這些人都是皇室和貴族豪強們的奴隸,他們會輕易的把這些奴隸放出來,讓他們成爲平民?

再一個,土地也基本上都是皇族和貴族們的,他們願意把土地交給朝廷班田?

原來地方,都是貴族豪強們控制的,貴族和豪強們佔據着土地,表面上這些土地是國家所有,他們只是代理經營,在委任書上署名,成爲名田。名田的主人是名主,於是又有小名主和大名主之分。

小名主就是那些富裕農民小地主,大名主則是貴族和地方豪強。

在以前,物部氏控制着倭國朝廷,後來蘇我氏打敗物部氏取得朝堂控制權,一直到如今,幾十年的時間裡,他們一直掌握着朝堂大權。

天皇,不過是他們的傀儡罷了。

現在蘇我氏願意主動改革,一方面是大唐給的壓力很大,二來是地方貴族豪強越來越不太聽朝廷中央的命令,這纔是他真正改革的動機,說白了,就是想要攬權而已。

蘇我氏雖然是公卿專權,還沒到後來的幕府時代,武士階層控制天下的地步,但他確實也想通過這種改革,把權力抓的更緊。

只是,這改革也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了。

真正的歷史上,倭人是更晚一些時候才進行的改革,那個時候是維新派把蘇我氏幹掉後,扶立新的天皇,然後全面推行改革,號稱大化革新。

而現在,蘇我氏居然帶頭改革了,不得不說,歷史有時讓人啼笑皆非。

可就算最大的地主皇室和蘇我氏帶頭改革,下面的貴族豪強們也未必願意啊。

幾十年前,物部氏當政,實行保守政策。而蘇我氏眼界較開闊,一意改革,結果被物部氏阻攔,兩大貴族開戰,最終蘇我氏贏了。蘇我氏的族長蘇我馬子扶立自己的外甥女爲推古天皇,積極實行改革。

後來,仁德太子進一步提出改革計劃,結果蘇我氏卻擔心損害蘇我家族利益而殺了聖德太子和他的兒子山背大兄皇子,另立天皇。

可不到二十年,現在大唐的壓力下,在地方的不穩下,蘇我蝦夷卻又被迫開始帶頭改革。

地方上的貴族和豪強們,可不是一個大名主一封委任狀就能滿足的。

改革意味着舊有利益集團的損失,必然會有反對。

不過張超挺樂於看於倭國的這種變化,他們亂起來纔好。

其實倭人的改革處處模仿大唐,比如班田制,就是過去大唐的均田制,甚至他們的班田農民,也是一樣要負擔租庸調的,但負責卻比大唐的重。受田每段,交納租稻兩束兩把。而調則還分爲田調、戶調、付調,庸爲力役和代役納物,部之,負擔很重。

就算部民過去爲奴隸,可轉爲班田後的公民,日子並不會更好過,相反,負擔還更重了。

這有點類似於南北朝時期貴族地主莊園裡的佃戶部曲,他們不用向朝廷納稅服役,只給貴族地主們種地納租就好了。如果變成了編戶良民,雖然分田授地,可租調和庸卻不少。

就如隋朝時均田,一個男丁授的田比一夫一婦授的田要多,可相比起來,租庸調卻要比平均的少。於是乎,許多隋朝男子寧肯打光棍都不娶妻,因爲娶了妻負擔就要重許多。妻子授的田沒有男丁多,可一夫一婦納的租調和承擔的庸卻要高的多。

石見銀山。

現在那塊地方被劃爲五畿七道的山**,隸屬於石州石見國。山**有八國,石見國則有安濃、邇摩、那賀、邑知、鹿足、美濃六郡。

石見銀山現在還只是很零星的開採,並沒有大規模開採,可以說這是當地的倭人沒有發現這裡的儲量。

但張超知道啊,在明朝的時候,石見銀山可是達到當時全球三分之一的銀產量,相當驚人的。

倭人不知道沒關係,他知道就行了。

還有別子銅山,在四國島,屬於南海道,歸屬於伊予國。

這座銅山要到一千年後纔會被發現,而他的銅儲量卻是相當的驚人,六十五萬噸銅儲量。

這座銅礦開採了近三百年,佔據江戶幕府當時全國三分之一的銅開採量。

十三億斤銅儲量。

在中國明清時期,每年向日本進口的銅就高居百萬斤之巨,這還沒算日本向荷蘭等國出售的銅,他們的銅最高時一年能達到幾百萬斤之巨。

別子銅山儲量高,但在伊予大銅山還不少,甚至許多銅山都是夾金夾銀的。

“趁着倭國內亂將起,我們正好混水摸魚,以討伐倭王無禮爲由出兵,然後攻佔石見銀山和別子銅山,反正這兩地都離海邊不遠,對於我們來說出兵不是什麼問題,尤其是伊予的別子銅山,它處於四國島,倭人力量不強。”

張超打的是如意算盤。

進攻倭國,一面是挖金子挖銀,另一方面還能抓奴隸。

倭國別看着好像地方很小,但倭國的土地還是很肥沃的,而且倭人也比較能生,處在島上也算是經歷了很長時間的安穩日子,人口不少。

中原對於銅、銀、金的需求是巨大的,張超也不用擔心挖了太多黃金白銀和銅,會造成中原貨幣過多,通貨膨脹什麼的。

黃金白銀可是天然貨幣啊。

這可比燒瓷器、燒玻璃、造香水、釀酒、製糖來錢快的多。

“咱們什麼時候出發?”張璟聽了已經是熱血沸騰,飢渴難耐了。

“不急,咱們先準備,湊兩支艦隊,準備好軍械物資等。還得等朝廷和議院批准我們去征討倭國才行。”

這麼大的銀山銅山擺在面前,張璟恨不得現在就去攻佔石見國和伊予國。

“爹,乾脆咱們偷偷組織人馬,就以海賊之名行動。”

張超呵呵一笑。

“別心急,那銀山銅山又不會跑。再說了,除了你爹我,別人現在也不知道那兩座銀山銅山啊。先正常的報告朝廷吧,相信能通過的。”

“萬一通不過呢?”張璟很着急,這麼大的兩塊肥肉都到嘴邊了。

“真要通不過,再按你說的辦。”

第792章 借刀殺人第六十五章 日入百萬第1149章 睡不着啊第1416章 朕的大唐亡了第853章 造李超的反第926章 求月票第220章 羽林軍將第816章第784章 入吾彀中第1373章 這也是個腦殘第86章 搖錢樹、聚寶盆第409 一羣流放犯第149章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第1066章 紈絝第337章 天威不可犯第1406章 時勢造英雄第97章 現在反悔還來的及第419章 磨刀霍霍第460章 李三小兒第697章 南海領主第790章 自污第493章 不如相忘於江湖第892章 押上來第三十三章 長安城裡開家店第1435章 捅破天第783章 一個也別想跑第377章 太子,先下手爲強啊!第739章 求和第1041章 圍城第1084章 李超的密謀第1097章 唐刀第678章 出賣第1095章 入夏則夏,入夷則夷第981章 受驚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約而同第635章 丹江口第1543章 一箭雙鵰飛虎子第547章 看熱鬧的李淵第584章 新米節第905章 祝熊貓盟主生日快樂!第213章 白鹿鄉第一名士第1481章 紅利第1174章 大唐、羅馬邊界協議第1250章 立晉王治爲太子第1574章 孝莊第539章 軟腳蟹第305章 拿本王的劍去召張超前來第912章第139章 隨軍第1181章 初長成第96章第669章 外事不決問李超第889章 亮劍第896章 荒淫無道的昏君第十一章 三間九屋第212章 胡姬第1525章 朕也不想殺承乾第739章 求和第1586章 僱傭軍第934章第1427章 閒皇帝第1051章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696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959章第784章 入吾彀中第474章 沒臉見人第734章 四十萬鐵騎南下第476章 大手筆第二十六章 尚公主第1586章 僱傭軍第220章 羽林軍將第1537章 讓他跪第272章 小張學士第700章 李家的殖民地第147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299章 削藩第350章 脫劍膝前橫第1351章 國公府第1529章 龍生龍,鳳生鳳第1570章 太寂寞第718章 你就收了她吧第1550章 又一個李世民第163章 一百響爆竹第840章 五軍第1279章 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第831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1257章 無情第693章 截肢第1325章 聞風而動第八百一十四章 天可汗第1371章 斬將奪旗第867章 志願軍第741章 鹽債第1298章 交出兵權第1075章 好漢不提當年勇第930章 第五更送上,求月票!第1358章 宮廷侍衛第1293章 萬歲第642章 法不責衆第1254章 殺他個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