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封侯

楊再思依言欠身坐下,笑吟吟的看着武則天。

而武則天,顯然對於楊再思的到來甚是滿意。

君臣二人,少不得說幾句寒暄話,在短暫的覲見之後,楊再思便行告辭。

這只是走個過場而已,接下來,自然還會有真正的問題會在其他場合進行磋商。

倒是秦少游留了下來。

武則天站起身,道:“秦少游,這個楊再思,朕該如何安置?”

秦少游見武則天問及自己,有些詫異,忙道:“臣不敢妄言。”

武則天莞爾一笑:“他既然來了,想必也沒有回長安的心思,他是侍中,朝廷只要一日沒有罷他的官職,他就可以做許多的事,此人暫時先讓他歇息幾日,過幾日,去尚書省裡當值吧。”

洛陽宮裡,尚書省的衙門已經人去樓空,這也就意味着,過了幾日,這個尚書省要重新開張了。

河南府如今有了天子,有了宰相,有武則天,有楊再思,還有秦少游和狄仁傑,這個班子,算是大抵架了起來。

武則天道:“楊再思這個人,一直都是沉默寡言,雖然位高權重,卻總是被人忽視,這一次,算是鋌而走險了。這也真是難爲了他,朕打算,敕他的兒子……他兒子是叫楊石嗎?”

秦少游想不到武則天居然還記得他兒子的名字,不由有些震驚,道:“這個……臣卻不知。”

“若是朕沒有猜錯,那就沒有錯了,朕要敕他兒子爲汝州侯,旨意,就讓婉兒來發,要昭告天下,還要經由中書省,讓楊再思蓋中書印。”

武則天一番話出口。秦少游先是一楞,隨即不由笑了,這一招,妙啊。

表面上,是表彰了楊再思,讓楊再思成爲天下人的焦點,而楊再思突然跑來洛陽,本就惹來無數的議論,現在楊再思又推到了風口浪尖。而事實上,這裡頭真正厲害之處就在於。上皇可以敕封侯爵嗎?從理論角度上來說,上皇比當今的天子還要尊貴,既然是太上皇,當然有資格封侯,可@↙ding@↙點@↙小@↙說,.≦.o★< s=";arn:2p 0 2p 0";>

問題就在於,在實際上,太上皇卻是被剝奪了權利的天子,幾乎沒有太上皇封侯的先例。

這裡頭……就牽涉到了禮法的問題,利用這個動作。去刺激朝廷,朝廷是反對呢,還是支持呢?

若是支持,豈不是做實了上皇擁有的權利。今日是封侯,明日要任免官職怎麼辦,要下詔節制各地州府怎麼辦?

可若是反對,又當如何反對呢。從理論上來說,似乎武則天的行爲也無可挑剔,當然。若是要論戰,洛陽這邊,倒也不怕,太平學裡,有的是鴻儒,真要玩筆桿子,河南府未必就落了下風。

這東西就好像蒼蠅一樣,很噁心,偏偏武則天卻把這蒼蠅喂到了韋氏的口裡,你吃呢,還是不吃呢?秦少游幾乎可以想象,韋氏那兒,又要亂一陣子的陣腳了。

秦少游微笑道:“陛下聖明。”

武則天笑吟吟的看了他一眼:“若是楊石封了這個侯,那麼下一步,也該封幾個王了,朕聽說,韋家的不少親戚,都封了王是嗎?韋氏的父親韋玄貞,已經拜爲了魏王?”

秦少游點頭:“韋氏狼子野心,已是人盡皆知。”

武則天臉色冷下來,淡淡道:“一個賤婦的父親,尚可以貴爲親王之尊,那麼朕的女婿,理當與他並駕齊驅,不過……此事不急,且先拿這個楊石來試探試探韋家的反應,治大國如烹小鮮,其實……這勾心鬥角,也是如此,這種事,朕再熟稔不過了,朕玩這一套的時候,韋氏還是個小娃娃呢。”

秦少游頜首點頭。

武則天嘆口氣,道:“其實現在的韋家,早已是氣數已盡,朕是看出來了,他們未必得人心,在關隴門閥內部,也未必能得到極力的支持,天子雖然任他們擺佈,可是挾天子而令諸侯,終究不是什麼光彩的事。秦少游,你知道朕最怕的是什麼嗎?”

秦少游見武則天露出了憂心忡忡之色,忍不住道:“臣不知。”

武則天嘆口氣,道:“朕最憂心的,卻是韋氏爲了續命,一旦感到不妙,爲了得到支持,而弄出什麼禍亂天下的事,到時候,誰來收拾這個,爛攤子呢?秦少游,你要記着,韋氏成事或許不足,可是以他們的能量,想要敗事,卻是有餘。河南府雖可獨當一面,可是畢竟,還是差了火候,差了許多火候啊。”

秦少游心裡想:“上皇這個憂慮,顯然也不是空穴來風,韋氏和武家的人其實大抵都差不多,如上皇所言,他們想要敗事,或者是引發什麼禍亂,卻是足夠了。這落水的人,難免會情急之下四處去抓救命稻草,確實要小心提防纔是。”

秦少游想了想,不禁問:“陛下以爲,他們會如何爲禍?”

武則天眯着眼,道:“朕什麼都不怕,怕就怕……他們把籠子打開了?”

“籠子?”

武則天臉色冷峻,道:“不錯,就是籠子,你可知道,天下有這麼多的州縣,爲何所有的州縣,都由朝廷來節制?難道秦卿莫非以爲,是這些地方的刺史和太守,心裡當真有朝廷,一個個忠心耿耿嗎?不不不,並非是如此,之所以朝廷能夠治理四方,是因爲朝廷在他們的脖子上,都套了枷鎖,只要他們敢不聽話,只要動一動,這些人便要死無葬身之地,因此,朝廷治理地方,表面上是惠澤四方,而實際上,卻是恩威並重,這個威,便是繩索,朕怕的是,韋家情急,爲了得到各地州府的支持,卻不得不去鬆開那繩索,使所有地方刺史俱都得利,只是……籠子一旦打開,想要鬆開,卻是不易了。”

秦少游猛地意識到了什麼,歷史上,這樣的事確實是發生過無數次,比如滿清時的所謂團練,比如大唐後期的所謂節度使,這韋氏,真願意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

第二百七十九章:情投意合第四百七十四章:江山色變第一百一十三章:公主殿下完美補刀第五百八十六章:大動干戈第一百四十六章:非卿莫屬第四百五十一章:胸懷萬里第二百六十八章:業報第一百三十六章:官拜都尉第五百七十二章:臣萬死第四百零六章:凱子是嗎第六百四十八章:萬象更新第七十九章:欺君罔上第五百八十四章:人言可畏第一百九十八章:殺戮第二百零五章:發跡第三百九十八章:同室操戈第十七章: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第二百八十章:狼狽爲奸第六百一十五章:討韋第二百八十九章:何惜百死報家國第二百七十三章:長樂第一百九十章:元芳,你怎麼看第一百七十八章:走着瞧第三百六十四章:殺招第四百五十一章:胸懷萬里第二百八十六章:勝券在握第三百四十九章:鹿死誰手第五百八十四章:人言可畏第四百五十一章:胸懷萬里第六百四十三章:最後一戰 一7上山打老虎額第一百三十七章:一戰而勝第四百九十一章:決心第二百八十五章:真義士也第二百九十八章:殿下已經死了第三百二十三章:盡忠職守第九十七章:張良計第一百二十六章:有錢就是任性第六十四章:陛下的厚望第十四章:得理不饒人第二百六十二章:瘋了第一百一十八章:孝感天地第四十三章:開考第一百六十三章:破釜沉舟第二十二章:好第二十四章:若愚方有大智第二百八十章:位極人臣第六百五十章:凌雲壯志第四百二十六章:一切只是開始嗎第三百三十三章:一於奉陪第二百二十三章:二桃殺三士第一百四十七章:誤交匪類第二百九十四章:萬箭穿心第二百一十九章:至親第八十章:天變第四章:再來一頭豬第四百四十章:姓韋的不是東西第一百五十六章:敗軍之將第三百一十三章:縮頭烏龜第二百七十六章:互信第二百零七章:刀架在脖子上第三百九十章:望之不似人君第四百五十六章:命中註定第五十八章:東窗事發第六百四十九章:希望第四十二章:事了拂衣去第三百一十六章:不敗之地第三百三十四章:京兆震動第三十七章:走馬上任第一百七十八章:走着瞧第三百五十七章:關鍵之處第二十八章:我是個正經人第十六章:百善孝爲先第三十九章:孺子不可教也第五百五十七章:攻城第八十章:天變第十四章:得理不饒人第二百五十章:臨淄王反了第四百章:挖人牆角第九十三章:深藏功與名第八十六章:人爲螻蟻第二百七十九章:情投意合第一百零四章:愛民如子第三百五十五章:人心第一百七十四章:霸氣第三百一十三章:縮頭烏龜第二百三十九章:招攬人才第一百六十一章:拔刀相向第二百零三章:招惹秦都尉的下場第二百零一章:磨刀霍霍第六百一十六章:細思恐極第二百零九章:真正的豪族第一百九十二章:事態升級第一百八十四章:狠狠的打第四十六章:老虎發威第九十九章:迎駕第三十一章:春光明媚第四百一十一章:工爲本第四百章:挖人牆角第六百四十九章:希望第二百六十章:大恩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