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九章:朕非暴君

單獨的召見一位大臣,這種事情很常見,李元吉也經常這麼幹。

但是一口氣召集了四位大臣,這其中的含義就有些令人回味了。

當四人來到大殿的時候,相互之間望了眼,緊接着便是滿臉的疑惑與不解。

心中暗暗的揣摩着此次皇帝召見他們的目的。

召見房玄齡的次數最多,且事物也最雜,幾乎很多事情房玄齡都能插得上嘴,倒是對程知節一次也沒召見過。

一是兵部並沒有那麼多的雜事,二是有事的話,內閣上三言兩語的也能解決,並不需要單獨的去召見,而且程知節好像也在刻意的避諱着這些。

各個衙門各司其職,誰有誰的事情,誰有誰的職責,誰也不會去幹涉誰。

但是將這四個在工作上根本就連不上的人召集了過來,這不僅僅是讓四人的心中有些疑惑,連那些沒有被召見的大臣,也是紛紛面露思考之色。

李承光遇刺的消息暫時還未傳開,甚至連事發地附近的百姓,也僅僅只是知道工地上出了點問題,工人們全跑了,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卻無人得知,只能去一點點的猜測,可這種猜測毫無根據,相信的人也並不多,更多的還是當做飯後閒談一樣的聊着。

連事發地都是這樣,更不用說遠在千里之外的長安。

且馬五又是坐着專列一路沒停的直奔長安,就算是八百里加急,在火車開足馬力,擁有一級通過權的情況下,也未必能跑的過火車的速度。

不過,當四人見到李元吉身邊站着的護衛竟然是馬五之後。

整個人瞬間愣了下。

‘馬五不是跟着李承光出去了嗎?怎麼會突然間回來?’房玄齡在心中暗暗的猜測着,時而皺眉:‘奇怪,馬五的神色爲何會有如此疲憊之意?難道是在外面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才迫使他不得不連夜趕回?’

“朕且問你等,軍隊可有擾民?工部可有剋扣工錢?政令可有奪其生路?”李元吉當即問了三個問題。

這個問題即便他不問,所有人也都知道答案。

軍隊怎麼可能會擾民?職業化軍隊,固定的營區,軍人出入都有嚴格的管理,而且街上的武侯還負責監督那些在外的軍人,發現異常,便可上前詢問其部隊名字,然後上報縣令,由縣令根據其部隊番號,駐地位置來決定是自己去交涉,還是交由上級其交涉。

軍人在外犯錯,一律嚴加一等,再說,唐軍到目前爲止,無論是改制前還是改制以後,負面新聞都不多。

工部剋扣工錢?

這就更無從談起了,工錢一律一月一結,無法一月一結的,也會提前言明具體的結算日期。

像修建鐵路這種大事,所涉及到的人和地區都是龐大的,根本不可能做到一月一結,所以他們那裡是三個月結一次工錢,這個所有人都知道。

而且經過之前幾年的磨合,百姓對此也並無異議,因爲三個月以後,他們必然會拿到約定好的工錢,不會有一分一毫的剋扣。

政令逼的百姓沒有生路?

問這個問題之前,最好還是先看一看常平倉的倉庫,在看一看百姓家中的餘糧,順便去錢莊查一下有多少個戶頭,存款在每個範圍內的有多少?

不敢說大魚大肉,起碼現在可以保證普通百姓一日兩餐可以吃飽,十天半月的,都能見一次葷,這才幾年的時間,難道做到這一點還不夠證明朝廷的努力嗎?

每一個方面,自上至下,無人對其不滿。

就算是有些暫時沒有顧及到的方面,百姓對其也並無怨言,相反,百姓對其的期盼倒是比以前更高了些,幾年的時間,足以改變百姓的一些思想,他們相信朝廷有一天會想到這裡的,會改變這些需要改進的地方的。

生活在這樣的時代下,誰還有怨言?

殊不見,民間的文人騷客們,爲此作出了多少精美絕倫的作品。

這些問題難道皇帝不知道嗎?用得着這麼去問嗎?

他當然知道,大臣們跟他說過,監事臺跟他說過,暗衛不可能一句也不說。

多個渠道都告訴了他答案,可他爲什麼還是要這麼問?

或許,答案只有一個,一定是發生了一件令皇帝無比憤怒的事情,而且,這件事情可能與李承光有關,否則的話,李元吉沒必要在這個時間點去召見他們,還一口氣召見了四位實權大佬。

“既然軍無擾民,工無剋扣,政無迫人……”李元吉本是想修飾一下,來襯托一下自己的憤怒,但話到嘴邊卻又覺得似乎沒這個必要,而且自己還需要去找什麼理由嗎?

需要去表示憤怒嗎?不需要,現在自己什麼都不需要,只需要下命令就可以了。

在這件事情上,沒有人會反對,沒有人會扯後腿。

直接道:“馬五,你來說吧!”

“……”

馬五將整件事情的過程一言一句的說了一遍,與跟李元吉講的一模一樣,沒有任何的差別。

而聽完了整件事情的過程,四人也是不由得倒抽了口冷氣。

李承光出去是感受大唐的。

何爲感受?

簡單點說,就是爲登上太子之位做準備的,想當太子並沒有那麼容易。

在制度上,李元吉已經給了太子最好的保護,但是就自身而言,太子也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壯大自我,必須要展現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一幕,方可被冊立爲太子。

一個常年待在宮中的皇子,是絕不可能成爲太子的。

無論是什麼朝代,什麼時候,哪怕沒有明顯的記載那些太子常年混跡於宮外,但實際上,每一位太子對於民間,對於國家,都有一定的瞭解。

當然,有些時候是例外的,比如說漢武帝劉徹,他就沒有,但那考慮到劉榮被廢,劉徹年紀尚小,在冊立爲太子的時候,還沒來得及去做那些。

但是在之後,該有的流程也是一點沒少的。

李承光顯然不會只出去一次,但是這第一次就遇到了如此嚴重的問題,這個結果,顯然是所有人都無法接受的。

李承光雖然年紀還小,但他的聰慧,他的一些優點已經開始逐漸的露了出來,謙虛好學,絲毫沒有身份上的高傲,對待每個人都很平和,但卻又給人一種淡淡的威嚴。

假以時日,李承光未必能成爲李元吉這樣的君主,但其自身的發展,自身的未來,也是不可小覷的。

至少,大臣們對於這個未來的太子,在當下來看,還是很滿意的。

而且大唐現如今的發展,雖然有些不足,但如果忽略掉這些,其短短几年內所取得的進步,早已超越了之前上千年的時間,一個美好的,繁榮的,強大的盛世即將來臨,這個時候,別說是他們這些高高在上的內閣成員,就連普通的官員,普通的百姓,也不希望出現什麼變故。

眼下,未來太子被刺殺,雖然沒有成功,但是這罪名……

可是形同於謀反的啊。

這事不好辦!

這是房玄齡的第一反應,並不是不能辦,而是涉及的人太多了,要從數萬工人中去進行篩選,況且,現在能不能把那些工人一個個的找回來都是一個問題。

最重要的是,不知道陛下此刻的態度。

什麼?這種事還要問陛下的態度嗎?難道不是從嚴,從重的去辦嗎?

當然不是,皇帝的態度,在這個時候還是很重要的。

如果需要從嚴從重的去辦,那麼不管他們是不是真的參與了,也不管他們是不是無辜的,都會因此而多少受到一些牽連,雖然不至於牢獄之災,但是日子肯定是比不上現在的。

如果皇帝只需要嚴懲那些參與的人,這個對於百姓來說是好事,但對於處理此事的官員來說,卻是難事,人太多,不好甄別。

“朕非暴君,不會去冤枉一個好人,亦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李元吉淡淡的開口說着。

一句話,就給這次的事情定了性,只懲辦有參與的人,不牽連無辜的人羣。

雖然累了點,但是李元吉的這個態度,還是讓大家鬆了口氣。

“但是,這件事情也不能就此放過。”李元吉繼續道:“工部派一位侍郎過去,儘快恢復鐵路的修建工作,另外配合刑部對名冊進行查閱。玄齡,知節,行成,你們三位,親自帶人過去徹查此案。”

房玄齡等人心中一驚,三位內閣成員親至滎陽徹查此案,這可不是個小動靜,另類的三司會審嗎?

未必,這事應該不止表面上看到的這麼簡單。

果不其然,李元吉並未讓他們久等,緊接着便扔出了一顆重磅炸彈。

“人員方面你們不必擔心,此次馬五跟着你們一起去,暗衛會配合你們進行一些暗中的調查,另外,第三軍也跟着你們一起去……”

第三軍?

當李元吉說出這三個字的時候,不僅僅只是他們四個,就連馬五也都深深的感到了震驚。

第三軍是誰?是大唐最精銳的部隊嗎?當然不是。

顧名思義,比他更精銳的,還有第一軍和第二軍,排列越靠前,就越是精銳,這種命名方式雖然簡單,但卻更利於統計和調度,不會浪費不必要的時間。

但是,直接從長安調第三軍去滎陽,這麼做合適嗎?

第四七一章:此生官不過六品第三四五章:李淵的心事第一五零章:你這是暴殄天物第八十三章:回家第四四二章:話癆李淵第五六七章:找上門的線索第二一六章:藥王,哪裡跑?第四一四章:陛下說的可是拋物線?第一五五章:黑火藥第七零一章:李承光的堅定第六四一章:反應第五九五章:舉報信第六六二章:看不明白第五二六章:瘋狂的耽羅人第三九二章:求穩的李靖第二三四章:人家這孩子都咋生的?第六零九章:新兵蛋子第一七八章:老鐵,還入夥不?第四八六章:令人頭疼的案件第五九一章:線索沒了第六四七章:不夠徹底第二一七章:簡化版步炮協同第二八二章:毫無挑戰的滅國第三一三章:天可汗第三八二章:自古忠孝難兩全第六七三章:孤幫不了你第四八三章:流水線第三六四章:變了的觀音婢第六四二章:新問題第二一七章:簡化版步炮協同第二三八章:小狗,你要幫我啊第二九七章:很好,人到齊了!第六三三章:我能說句MMP嘛?第六二七章:皆大歡喜第四十九章:齊王要搞事?第三九零章:讓他滾蛋第一八八章:笑死人不償命第二十章:尉遲還債第六一一章:途中事第一一七章:鐵證如山(求訂閱!!!)第六六五章: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二八三章:一羣沒卵子的傢伙第五十九章:火力外引第一一六章:臣願作證第六七八章:操之過急了第五七八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六三二章:我是大海呀第二六八章:歸來第四零五章:人人避之第八十五章:冤魂不散第三七九章:來人,拿下!第五七零章:就是他們兩個第四三八章:璧兒長大了第二九二章:還是皇上會賺錢第二九三章:一拳撂倒第二三八章:小狗,你要幫我啊第五七一章:你活不過今晚第六一六章:沒的選的新羅軍第四三四章:你知道朕最後悔的事是什麼嗎?第六五六:三年第六十三章:李二出事了第五七八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五二三章:說好的戰鬥呢?第三二零章:一箭數雕之貨幣改革第二七零章:好日子要來了第七十二章:突厥騎兵第七一六章:朕也怕第一四八章:臣死也不走了第七零一章:李承光的堅定第一三零章:俘虜第一三八章:令人崩潰的效率第四六八章:沒文化的可怕第一七六章:不聽話的,殺!第二零六章:突厥騎兵來了第五五九章:朕非暴君第一九三章:小鎮北第三零三章:這能當半艘船了吧?第六九四章:痛並快樂着第五八二章:成真了第四十一章:每戶一錢第六八八章:你可以幻想一下第六二六章:進化版卡車第二七四章:犯吾天威者,朕必誅之!第五三七章:忠君宮第三七零章:嚴格遵守跟皇帝走路線第八十五章:冤魂不散第五四二章:于志寧第六四三章:計劃經濟VS商業經濟?第二六一章:唐代的生態循環第一八八章:笑死人不償命第五十五章:賠錢吧第六零九章:新兵蛋子第二一七章:簡化版步炮協同第三四二章:神秘男子第六章:此仇必報第五五一章:朕很失望第五九七章:狐狸尾巴第五三三章:盛世之下無愛國?第一六五章:浮橋第四零三章: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