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節 地主家收租(4)

bookmark

賬房的暴怒讓何大昌面紅耳赤,讓黃宇不知所措,他怎麼看這個老農都不會是年收入上百貫店鋪的主人,更何況雲燁就在跟前,他也毫不顧忌的想着佔便宜,沒把侯爺當回事。

雲燁拍拍他的肩膀說:“你看,就是這個樣子,雲家莊子如果只靠着從土裡刨食,收這樣高的租子的確是喪盡天良。

但是你看看,莊子裡就沒有閒人,有人用閒散土地種菜,種果樹,養魚,養蜂產蜜糖,養豬,養羊,還有貪心的專門養吃肉的牛,這個不違法,是在官府備案了的,所以一家子收入渠道多了,產出也就多,大唐律法規定的又嚴厲,主家最少佔有這些產業的兩成,雜七雜八的雲家就落下這麼多。“

說完話就把蛋糕碟子放在他手裡說:“放心的吃,雲家的吃食都乾淨,不沾血,就是陛下到雲家也吃的沒有半點忌諱,昨天你們的御史中丞壽到家裡混了一籃子變蛋跑了,生怕我要錢,御史的職位清要,但是貧寒,對於你們我充滿了敬意。

公主家你們敢彈劾,王爺家你們沒放過,青雀和我弄塌了大內的宮殿你們也沒有放過,很好,多看看,多聽聽,你們現在是在觀政,打開眼界看世界,你會發現奇蹟無處不在,其實都是這些泥腿子創造的。“

黃宇嘴裡吃着抹了蜜糖的蛋糕,心中卻是從未有過的苦澀,雲燁的話讓他的雙眼有些潮溼,御史,御史,說起來好聽,其實就是一個得罪人的活,是百官中的另類,其他官員私下裡作些生意,補貼一下家用誰都哈哈一笑了之,唯有御史不行,他自己每個月八百文的俸祿需要養活一大家子人,長安米貴,農家孩子都認爲棗糕是臭的,只有自己四歲的女兒每天都在盼着吃棗糕,以前還覺得節操比其他的外物重要,現在看起來他是如此的孱弱,就像沙灘上的城池,大浪捲過來就坍塌了,世道怎麼了?

長安越發的繁華了,直徑十八里之城住的滿滿當當,河面上帆影連綿不絕,城內摩肩接踵,堅持了數十年的宵禁在逐漸崩塌,新化坊梨花盛開的時節宛若天堂,曲江上的歌舞旦夕不休,惟有御史從未改變,朝堂上的每一次出奏,都如洪鐘大呂,讓所有的官員警惕。

強壓下心頭的感慨,對於雲家,自己當然要再仔細地看看,不會錯過任何一個蛛絲馬跡,想起雲家的劣馬和惡僕,正要告訴雲燁不要因爲這些小節毀了自己的名聲,卻發現那匹無聊的馬走進了棚子,看到雲燁在吃蛋糕,就湊上來,在雲燁的手上咬蛋糕吃,雲燁居然不惱火,而是把蛋糕攤在掌心任它食用。

幾個老頭子圍過來,摸着旺財的腦袋,何大昌笑着說:“每回看到旺財就喜慶,可憐的,就是瘦了好多,嶺南就沒幾樣人能吃的,你看旺財都瘦成一把骨頭了,這把錢拿着自己去賣些吃食,咱們就留在長安享福,哪都不去。“

黃宇眼看着一大把銅錢就裝進了它脖子下的錢袋,沉甸甸的,心裡發酸,旺財錢袋裡的錢比他的錢袋裡的錢都多。

“旺財就是個乖孩子,每次到老漢店裡吃點心,不付錢就不離開,弄得老漢每回都要假裝把錢拿出來,再給它裝回去才走,比胡老漢都懂事,老傢伙到我店裡吃完,從來沒有結賬這一說,老漢可都記着呢,等你的燒雞店開了,老漢也不付錢,拿了就走……,“

見到沒便宜可佔,幾個老漢揹着手溜溜達達的出了棚子,互相打趣着去了集市。

雲家見到的一幕幕徹底顛覆了黃宇的對世界的認知,隨着雲燁往棚子外面走,沒去集市,而是繞到後面的莊戶住宅區。

這裡給黃宇的第一感覺就是乾淨,沒有鄉下常見的雞糞,馬尿之類的,不時地有掛着果子的樹枝從矮牆裡伸出來,有時候需要低頭才行。

院子裡曬滿了各種菜乾,還有各種各樣的豆子,奼紫嫣紅的非常醒目“這一家就是做菜乾的,你可不要小看這些菜乾,還有鹽豆子,到了冬天可不少賣錢,聽說現在他家已經不只賣菜乾了,家裡的婆娘聰明,發現把菜乾和腩肉放在一起蒸出來,那滋味好的沒法說,再撒上些辣椒,可謂人間極品。

去年他們家給府上送了一些,幾個妹子就給搶光了,大人都沒吃幾口,今年聽說他家的乾菜不賣了,開始賣這種蒸肉,便宜的乾菜一下子就變得身嬌肉貴。今年想不發財都難,按照慣例,找了中人給家裡送來了兩成的乾股,我說不要,這是莊戶自己琢磨的獨門生意,自家摻和進去做什麼,誰料想幾個妹子不幹,說不要錢,每年就要幾罈子蒸好的肉。

“雲侯,對於雲家莊子的富庶下安已經堅信不疑,但是這樣做真的沒有問題嗎?“年輕的官員看着院子裡忙忙碌碌的婦人,擔憂的問。

“你的這個想法很有道理,魏公也和我說起過,所謂倉稟足而知禮儀,我從不喜歡窮苦的善良人,都是一樣的人不能做了一輩子牛馬,到臨死都沒吃過一口飽飯,這是做人的失敗,甚至可以說這是人的悲哀,至於禮儀這東西是後天養成的,如果每個孩子都受過正規而系統的教育,你的擔憂該是先生的擔憂纔是,在其位謀其職,他們是先生就該考慮孩子的德行,你是御史,就該把天下間發生的事情告訴陛下,這是一種本分。“

揮手止住了要上來見禮的婦人,黃宇似乎心情也變得好了起來,雲燁給他的感覺像一位多年的摯友,多過像一位侯爺,不由自主的揹着手,兩人在莊子裡指指點點,談笑甚歡。

雲家莊子風景的確很美,這種美不在於山水,在於人,不論是躺在竹椅上打瞌睡的老者,還是坐在樹蔭下納鞋底子的婆婆,都讓人從心裡感到舒坦,年輕的少婦一邊忙活,一邊不忘記搖一搖身邊的搖籃,胖胖的孩子伸出帶着褶皺的胖胳膊想要碰眼前的布老虎,稍微大一些的孩子就裹着紅肚兜,光着屁股滿院子攆雞,黃宇看到這裡總是會心的一笑,人活到這份上,還要什麼?這樣富庶的莊子如果有那些黑暗的事情纔是上天的不公。

“雲侯,我來之時,聽到一個衣衫襤褸的老漢說他一年需要給雲家繳六貫錢的租子,您可知道我是如何的憤怒,尤其聽說他的兒子出征在外,您才免去了他的租子,讓我覺得您是天底下最狠心的地主,還聽說您對月子裡的孩子也要徵稅,這就讓我生起了和您同歸於盡的想法,請您告訴我這不是真的,這樣美好的莊子裡不該有這些事情。“

雲燁笑了,莊子上的事情他多少知道一些,管家經常在自己閒暇之餘當成笑話講給自己聽,聽黃宇這麼說,就帶着他來到後面幾排屋子,還沒走到,黃宇就看到自己遇到的那個老漢穿着短衣短褲,躺在樹蔭下乘涼,小桌子上還擺着一小壺酒,盆子裡的煮黃豆莢已經被吃了大半,皮子堆滿了桌子,一個穿着紅裙子的少婦正在收拾,看到侯爺來了,不好意思的低下頭,回頭喊了聲爹,想要把老漢叫醒。

老漢睜開眼睛,立刻站起來邀請雲燁和黃宇坐下,吩咐少婦趕緊再去煮些黃豆莢子送過來,雲燁不客氣,坐在躺椅上拿起酒聞聞,皺着眉頭說:“你也算是莊子上的富戶了,怎麼還喝這種劣酒,去長安祟糧食好歹穿的像點樣子,破衣爛衫的給雲家莊子丟人。“

老漢一邊拿熱水燙茶杯,一邊對雲燁說:“侯爺,穿了好衣服,人家就知道是從咱家莊子出去的,一斗麥子賣給別人四文三,賣給咱家就要四文五,黑了心了,沒法子老漢就在地裡忙活了兩天,也沒洗澡就去了長安,果然啊,這招好使,咱家的麥子好看,賣了四文五,買他們的麥子用了四文三,老漢這身破衣裳可是給家裡多掙了四百多文錢。”

黃宇就搞不明白,一買一賣之間怎麼可能沒有差價,那些黑心的商戶怎麼可能任由你一個價錢賣出買進的折騰,這樣一來他還掙個什麼錢,抱着這個疑問向老漢請教。

“商戶當然不可能,那個商戶不是扒了皮的猴子變的,咱家在他們手裡哪有好果子吃,收糧食三文六,賣糧食五文錢,一斗糧食一文四的差價,這樣幹老漢豈不是會虧死,咱家的麥子產量高卻不好吃,麪條下到鍋裡就黏糊,總不能喝一年的糊糊吧。

好在陛下仁義,爲了平緩糧價,對於大宗的糧食買賣都有保護,平進平出,咱家的麥子好看,被評爲甲等,別人家的麥子不好看但是好吃,只能是乙等,這樣一來一擔麥子咱就有了三文錢的利,這可是大半鬥麥子呢,老漢的二十擔麥子平白多出來一擔,這樣的買賣上哪找去,明天我準備再幫鄉親們去多換些來,多出來的歸我,就當辛苦錢,聽城裡人說陛下?要當什麼天可汗,這可得好好汗,不汗都不行。“

第59節 一陣風的遭遇第22節 天神的胃口第55節 一切都很和諧第20節 好姻緣第54節 蒙家寨子第23節 誰是英雄第二十三 潛生暗長第35節 預料之中的事第50節 飛天第45節 欺上瞞下的由來第33節 買天下第43節 娃樣子第5節 海上的烏龜第44節 這纔是玷污第13節 豐收的災難第3節 恐怖的長安城第56節 搶劫證書第14節 神的戰爭第26節 挾恩圖報第36節 大將軍的煩惱第2節 倒計時第51節 女子分院第26節 人人都是御史第25節 食人者張亮第9節 上天無路第42節 評估第51節 李二的猜測第44節 胡說八道第12節 都是報應第1節 郭平的一天第15節 要命的秘方第31節 得到和付出那個快樂第44節 賭局,又見賭局!第29節 國家的財富第19節 軍略第26節 加塞第9節 女王之死第21節 淫爲首?孝爲先?第50節 驃騎大將軍第22節 我有親人在人間?第17節 黑暗的前途第39節 把皇帝當成小吏的李承乾第55節 吹捧第57節 看笑話第2節 故地重遊第30節 信念和現實第29節 坦途?第23節 太陽神國第56節 悲喜不相同第58節 驚魂後的應對第17節 牛頭金第49節 大恐懼!第40節 美食來了第24節 三個倒黴蛋第53節 同袍之義第44節 快意恩仇第41節 暢想第5節 雲燁的第一位工程師第31節 當蠢驢的好處第7節 祿東讚的哀鳴(3)第9節 星星峽第17節 意志第18節 恐怖的拆遷第19節 牧羊女第24節 三個倒黴蛋寫完了但是意猶未盡第49節 大海不幹,海盜不絕第24節 發生了什麼事第10節 寬容如海第8節 安魂第30節 強盜做官第54節 蒙家寨子第33節 黑話第55節 淵蓋蘇文之死(1)第58節 颶風第29節 琉璃大傾銷第44節 配合第55節 吹捧第27節 中年人的酒場第20節 天使小苗第42節 被鬼神附體的民主不死的活人幽冥界第三小節 完第20節 陰魂不散第28節 世家的雛形第46節 暗訪第23節 倒黴的張亮第19節 仁慈者第9節 李義府的報復第62節 喜怒無常啊第47節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21節 小問題第54節 風波惡第57節 侯君集的命運(3)第50節 爛泥坑第17節 無舌回家第12節 目光的極致第24節 殺僕勸妻第26節 李二的決定第37節 血流成河第59節 長安半球試驗